不同方法监测稻纵卷叶螟成虫效果初探
2012-11-21王居友
□曾 伟 王居友
(通联:四川省达县植保植检站635006)
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为害水稻的一种远距离迁飞性害虫,近年已成为川东北稻区影响水稻生产的常发性害虫之一。其为害具有突发性、隐蔽性的特点,暴发年份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造成秕谷率增加,损失严重。准确、及时抓好稻纵卷叶螟成虫的发生动态监测,是搞好其防治的前提和关键。在大田生产中,常利用田间系统赶蛾法以及结合传统灯光诱测等监测方法来掌握其成虫的发生动态,并将其作为发生时期和发生量预测的重要依据。据作者近年实践得知,田间赶蛾法工作量较大,易受大风、降雨天气和田间其他类似蛾类的干扰等方面的影响;而传统的灯光诱集法也存在着外界光源干扰、地理环境的制约和稻纵卷叶螟本身趋光性较弱等方面的不利影响。采用昆虫性信息素监测害虫,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专一性等优点。为积极探索和开发应用稻纵卷叶螟成虫监测的新方法与新技术,选择适合川东北稻区该虫的性诱新型测报工具,以满足当前基层测报点宜使用简单易行的监测工具的需要,2011年,笔者开展了不同方法监测田间稻纵卷叶螟成虫效果的试验研究,现将有关结果报告于后,供各地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一季杂交中稻,品种为宜香3724。靶标害虫为稻纵卷叶螟。采用性信息素诱测工具、灯测工具和田间系统赶蛾法,分别监测稻纵卷叶螟成虫。性信息素诱测工具选用浙江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稻纵卷叶螟PVC毛细管性信息素诱芯及粘胶诱捕器。灯测工具选用河南佳多科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自动虫情测报灯(JDA型)。
2.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1年5月14日至8月30日在达县河市镇万河村6社、10社的常年水稻种植区进行,试验区海拔302~312m。选择该村6社比较空旷的有代表性稻田1块,作为稻纵卷叶螟粘胶型性诱捕器试验田,试验田总面积为1亩,5月上旬末大田移栽结束,5月14日上午开始安装诱测工具,性诱田放置诱捕器3台,相距50m、呈正三角形放置。每台诱捕器与田边距离不少于5m,水稻秧苗期,诱捕器放置高度0.8~1.0m,成株期稍低于水稻叶面,每台诱捕器内放1枚稻纵卷叶螟诱芯,每隔25~30天更换1次。诱捕器的粘胶板视其粘性情况及时进行更换。灯测工具为自动虫情测报灯1台,安装在该村10社有代表性的虫情监测区,与性诱捕器试验区以小山丘自然相隔开,两区相距500m以上,开灯时间为感光自动,光源为200W。田间赶蛾法参照测报规范要求进行,在性诱试验田每天同步进行调查1次,手持竹竿沿田埂逆风缓慢拨动稻丛中、上部,目测起飞蛾数,每次赶蛾面积为50m2。比较3种方法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的监测效果。
3.调查记载方法 于试验期每日上午9时前调查记载田间赶蛾的目测蛾量,统计亩发蛾量;每日上午9:00~10:00调查记载统计各台性诱捕器诱虫数量,并将各种虫体及时清理干净;每5~7天调查统计虫情测报灯下稻纵卷叶螟逐日的诱蛾数量等。同时,记录作物生育期、每日温度、湿度、降雨、风力、风向等气象因子。
二、结果与分析
1.性诱法与田间赶蛾法、灯测法监测成虫的效果比较
(1)成虫的发生时期和数量 系统赶蛾法监测,6月24日田间始见稻纵卷叶螟迁入代成虫;粘胶型性诱捕器和测报灯均于6月26日始见,比田间赶蛾法推迟2天;至8月30日水稻收获止,赶蛾法8月26日终见蛾,灯测8月10日终见,性诱法8月23日终见,较赶蛾法提早3天,较灯测推迟13天。从始见和终见成虫的时期可见,3种方法监测的始见蛾期均较接近,灯测的终见时期较其他两种方法早。3种方法中,以性诱法监测到成虫的始见和终见时期与田间赶蛾法最为接近,一般相差2~3天。不同方法监测的成虫数量,以田间系统赶蛾法监测到的蛾量最多,共累计48头,日最高蛾量3头;灯测监测到的成虫最少,仅有4只,日最高蛾量为2头;3枚性诱剂诱捕蛾量共19头,比灯诱蛾量增3.75倍,但比赶蛾法的蛾量减少60.42%,日最高蛾量5头,高于田间赶蛾法。
表1 不同方法监测稻纵卷叶螟成虫蛾峰期比较
(2)成虫发生蛾峰期比较 据3种方法监测的成虫蛾峰期比较(表1)得知,3种方法中,田间赶蛾有5次明显蛾峰期,蛾高峰日明显;灯测诱量最少,蛾峰期不明显,在发生的5次蛾峰期中仅有3次诱到蛾,且诱蛾的数量少,另有2次未诱见蛾,不能完全反映田间成虫的发生动态;粘胶型性诱捕器的诱蛾量较大,效果明显好于灯测,在发生的5次蛾峰中有4次诱捕到蛾,4次蛾峰的发生时期也与赶蛾法基本一致,且各峰期的发蛾高峰日与田间赶蛾法相同或相差1~3天,能够较好反映田间成虫的发生动态,但有1次蛾峰(第3蛾峰)未能诱见蛾,存在着个别蛾峰诱量偏少或不明显的现象。由此可见,除灯测效果较差外,其余两种方法对各代次的诱蛾曲线相对较为明显,性诱法诱蛾总体趋势也与田间赶蛾法基本一致,而且各代次的成虫主要发生峰期及发蛾高峰日也非常接近,说明采用性诱法监测田间稻纵卷叶螟成虫的发生动态较为可靠。
2.气象因子和非靶标昆虫等对性诱测效果的影响 据性诱结果结合气象资料分析,试验期内性诱法诱见蛾的12天中,除2天为阴转阵雨天气外,其余11天为晴天或多云天气,诱蛾日平均气温为24~32℃,最低气温20~28℃,最高气温为27~35℃,平均为32.9℃,风力为1~2级,相对湿度在26%~90%;各诱蛾峰日均为晴天或多云天气,当日最高气温为32~35℃,风力1~2级;最高蛾峰日7月8日为晴天,气温为22~33℃,风力1~2级。由此可见,在风力较小,气温偏高的晴天或多云天气,稻纵卷叶螟成虫的性诱测效果相对较明显,此类天气可能有利于稻纵卷叶螟成虫的迁移和扩散。
据非靶标昆虫的诱集观察统计,性诱捕器引诱、粘捕到的非靶标昆虫中,主要有中华稻蝗、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亚洲玉米螟、八字地老虎、瓜实蝇类、有翅蚜、蜘蛛类、隐翅虫、步甲类等昆虫。这些非靶标昆虫在及时清除后,对稻纵卷叶螟的继续诱测的影响和干扰较小。
三、小结与讨论
1.性诱测有效可行 在2011年稻纵卷叶螟发生较轻的情况下,通过运用田间赶蛾法、性诱法和灯测法3种不同方法对田间稻纵卷叶螟成虫监测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性诱法监测稻纵卷叶螟成虫始见期、终见期及各代次的主要蛾峰期与田间赶蛾法基本相近,总体效果优于灯测法,诱蛾高峰日较明显,与田间赶蛾法相同或相差1~3天,能较好地反映田间成虫发生动态,但存在有个别蛾峰诱量偏少或不明显的现象。性诱法对诱捕到的稻纵卷叶螟成虫虫体完整,选择性强,容易识别和记数,适宜不同地理生态区和区域性基层测报点监测使用。因此,选择和应用粘胶型性诱捕器监测稻纵卷叶螟成虫是可行和有效的。由于稻纵卷叶螟成虫具有趋湿、趋绿、趋荫蔽、趋边等特性,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对性诱捕器的设置区域、数量以及设置方式等方面尚需进行相关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有待进一步开展相应试验研究,以提高诱捕监测的效果。
2.气象因子和非靶标昆虫的影响气象因子和非靶标昆虫等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的性诱测效果有一定影响。本次性诱测过程中出现了1次蛾峰(第3蛾峰)无虫峰的现象,据分析,可能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有关:一是此蛾峰期的田间成虫发生量相对其它蛾峰期的蛾量较少,性诱测诱蛾上板的机率也减小;二是在7月7~29日性诱换芯期间,出现了16天最高气温高于30℃的天气,连续多日的高温少雨天气,随性诱剂浓度的日益降低,对成虫的敏感程度也随之下降。因此,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有必要注意高温时期对性诱效果的影响,注意及时更换诱芯和粘胶板,清除非靶标昆虫。5~8月,诱芯一般25~30天更换1次为宜,粘胶板一般15天左右更换1次为宜。在性诱过程中,若出现了较多的最高气温高于30℃的天气,应注意观察和及时换芯,换芯时间以间隔10~15天为宜;若遇连续降雨和多粉尘天气,应注意及时清理和疏通粘胶板上的排水孔,或增设遮雨设备或更换粘胶板,以防粘性下降,影响诱虫效果。
3.不同监测法的有效互补 据笔者多年监测,川东北稻区常年实际为害水稻的纵卷叶螟,除迁飞性的稻纵卷叶螟外,还有本地可越冬的显纹纵卷叶螟,二者常在田间混合发生为害,年度间主害虫种的发生比例和数量差异较大。采用系统赶蛾法监测田间成虫,对两种纵卷叶螟成虫的发生动态容易掌握,但这两种虫种之间容易相互干扰和混淆,监测时应注意加以区别;单一选用稻纵卷叶螟性诱剂,虽对稻纵卷叶螟的选择性和专一诱集效果较好,但易忽视显纹纵卷叶螟的动态监测,因而有必要增设相应的显纹纵卷叶螟的监测手段和方法;传统的灯测法可作为两种纵卷叶螟成虫监测的有效补充和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