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2012-11-21侯昌亮姚安庆
侯昌亮,艾 爽,姚安庆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5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侯昌亮,艾 爽,姚安庆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申嗪霉素和多菌灵等5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致病菌的室内毒力,并比较了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申嗪霉素和多菌灵的EC50分别为4.94、7.15、0.51、0.41、1.63mg/L。其中申嗪霉素抑菌效果最好,咪鲜胺次之,苯醚甲环唑抑制效果最差。
小麦赤霉病;生长速率法;毒力;杀菌剂
小麦赤霉病是世界温暖潮湿和半潮湿地区麦田广泛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我国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淮地区为偶发区,陕西关中灌区及华北冬麦区有的年份发生也比较严重[1-2]。赤霉病不仅能引起小麦大幅度减产,甚至发生毁灭性危害,威胁粮食安全,而且赤霉病菌分泌产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 毒素,当其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即可造成人畜中毒,还有致癌致畸和诱变的作用,严重时可导致死亡[3-7]。30多年来,我国一直依赖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或以多菌灵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由于长期使用单一杀菌剂,使病原菌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8-9]。为了寻找有效的轮换用杀菌剂品种,本研究选择氟环唑等5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菌进行室内毒力的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小麦赤霉病菌菌种(FusariumgraminearumSchw)由长江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实验室提供。
供试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其中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5g、H2O 1000ml,自然pH。
供试药剂125g/L的氟环唑SC为甘肃华实农业有限公司产品;40%的咪鲜胺EW为江苏富田农化有限公司产品;400g/L的苯醚甲环唑SC由山东申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25%的多菌灵WP由西安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的申嗪霉素SC由湖北天泽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1.2 方法
表1 供试药剂浓度设置
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10]。每种药剂设定5个浓度梯度(表1),每处理3个重复,设不加药为对照。将培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0.65mm打孔器沿菌落边缘切取菌饼,再将菌饼接入制备好的含药平板中,置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d,十字交叉法测量各处理菌落直径。
1.3 数据处理与计算
按下述公式1和公式2计算供试药剂的抑菌率,然后将其转换为几率值Y,药剂浓度转换成其对数值X,求出几率值(Y)与浓度对数(X)的回归方程及其抑制50%和95%的病菌生长时的浓度EC50和EC95。
D=D1-D2
(1)
(2)
式中,D—菌落增长直径;D1—菌落直径;D2—菌饼直径;I—菌丝生长抑制率;D0—药剂处理菌落增长抑制率;Dt—空白对照菌落增长抑制率。
2 结果与分析
表2 供试药剂各浓度梯度下的平均抑制率
试验结果见表2,各供试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见表3。在5种供试杀菌剂中,申嗪霉素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41mg/L;咪鲜胺次之,EC50为0.51mg/L。2种杀菌剂分别较标准对照药剂多菌灵毒力(EC50为1.63mg/L)高出2.98、2.20倍;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抑菌效果较差,EC50分别为4.94mg/L和7.15mg/L,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两种杀菌剂分别较标准对照药剂多菌灵毒力低2.03、3.39倍。
表3 各供试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中,5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尤其以申嗪霉素和咪鲜胺抑菌活性最高。目前尚未见有关申嗪霉素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报道,申嗪霉素有可能成为田间条件下防治小麦赤霉病最优秀杀菌剂。考虑到杀菌剂在室内外不同的作用方式,4种供试杀菌剂在生产实践中的活性大小尚有待进一步验证。
[1]杨继芝,王继师,龚国淑,等.多菌灵、多抗霉素及其复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生物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627-4628,4630.
[2]裴自友,韩航如,李亚浩,等.两种检测小麦DON含量方法的比较与应用[J].麦类作物学报,2006,26(5):153-158.
[3]王玉雪,袁小丽,司剑林.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在农业科技,2010,(9):177-178.
[4]殷 平,包志军,卜志军,等.谈谈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上海农业科技,2011,(4):115-116.
[5]孙福海.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种业导刊,2011,(6):26-27.
[6]康霞云.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37-138.
[7]李海军,孙苏阳,王永军,等.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J].农技服务,2008,(9):78-79.
[8]张瑞明,赵冬香,万树青.黄皮种子甲醇提取物对茶黄蓟马的生物活性[J〕.植物保护,2011,37(3):120-123.
[9]孙 伟,蒋红云,张燕宁,等.55种中草药提取物对2种植物病原菌的生物活性[J].植物保护,2011,37(3):124-127.
[10]张 勇,马严明,徐劲锋,等.几种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菌毒力的测定及药效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2):248-249.
2012-11-20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210489327);长江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Y2010038)。
侯昌亮(1991-),男,河南濮阳人,现从事农药学研究。
姚安庆,E-mail:yaq990@126.com。
10.3969/j.issn.1673-1409(S).2012.12.001
S482.2;S435.121.4+5
A
1673-1409(2012)12-S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