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腺素E1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2-11-21李凌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1期
关键词:凝血酶原前列腺素活动度

李凌芳

我国是肝炎重灾区,近年来,重型肝炎所导致患者因为肝衰竭而死亡的不在少数[1]。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重型肝炎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常规药物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不十分满意。前列腺素E1是一种生物学作用十分广泛的物质,其对机体的各个系统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均有较好的调节作用[2,3]。本研究将前列腺素E1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肝炎,以探讨前列腺素E1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60例重型肝炎的患者。病例纳入标准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案: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并经过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查。②排除其他类型的肝炎感染和重叠感染、EB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患者。③患者知情自愿。

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0例,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在18~62岁之间,平均(42.14±4.88)岁;急性重型肝炎2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4例,慢性重型肝炎19例。实验组患者30例,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39.71±5.47)岁;急性重型肝炎4例,亚急性重型肝炎6例,慢性重型肝炎2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联合激素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给予白蛋白、新鲜血浆、保肝药物、抗生素等。激素剂量为地塞米松10 mg加入到250 ml 5%葡萄糖溶液内,1次/d,静脉滴注。如患者合并有其他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前列腺素E1治疗,将 40 μg药物融入到 500 ml生理盐水中,1次/d,静脉滴注。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每周进行一次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检查。观察患者用药期间的临床症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

1.4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患者经过完整的治疗疗程后,其肝脏功能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凝血酶原时间恢复到正常水平。好转:患者经过治疗后,其总胆红素水平降至80 μmol/L以下,凝血酶原时间接近正常水平,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1.5 数据处理 将我院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凝血酶原活动度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各组间对比方法为t检验;总有效率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采用联合治疗后,其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14.08,P <0.05

表1 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好转率达85.71%,对照组患者好转率为68.57%,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较为凶险,且预后较差,目前临床仍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其需要采用综合治疗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4]。重型肝炎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探寻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

前列腺素是不饱和脂肪酸,为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中介产物[5]。不同种类的前列腺素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活性[6]。在肝脏内的前列腺素十分丰富,但是,肝脏实质细胞本身并不产生前列腺素,其具有较高的前列腺素受体,且为前列腺素作用的靶细胞。

前列腺素E1能够有效地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等释放,进而减少和控制以肿瘤坏死因子(TNF)为中心的加重肝损伤免疫作用的网络[7],达到有效防治肝脏细胞损伤的作用。而前列腺素E1还可抑制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尤其对白细胞和内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起到有效的控制,进而减轻肝脏的缺血再灌注,降低肝脏微循环障碍,保护肝细胞。

前列腺素E1还可以对肝细胞的腺苷酸环化酶-cAMP系统发生作用[8],稳定肝细胞的线粒体膜、肝细胞膜和溶酶体膜。除此之外,药物还具有改善肝脏血液循环的效果,松弛血管平滑肌,引起血管的扩张,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减少凝血酶和血小板的衍生,调节前列环素与血栓素的平衡,改善肝脏的微循环。

研究还认为[9],前列腺素E1可以抗肝脏纤维化,促进肝细胞再生,使新的肝脏细胞取代受损肝脏细胞,增强肝脏对毒性物质和缺氧的耐受。同时,前列腺素E1还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后的排放,增加其能量的代谢,有效促进蛋白质合成[10]。

我院在治疗乙型重型肝炎中使用前列腺素E1,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升高,治疗效果更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使用期间,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包括上腹部不适、恶心等,但均未影响治疗疗程,患者能够坚持使用。进一步说明了采用前列腺素E1与激素联合治疗重型肝炎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

[1]付俊录,陈志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3):1176-1178.

[2]万华,徐小元,孙晓娜,等.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中国医药导刊,2004,6(2):114-117.

[3]黄穗芳,吴诗品,吴惠平,等.前列腺素E1治疗重型肝炎致胃肠道反应的观察.护理研究,2003,17(14):844-845.

[4]冯振友,张玉,张立华,等.前列腺素E1治疗重型肝炎32例疗效观察.中原医刊,2001,28(4):7-8.

[5]Reilly TP,Brady JN,Marchick MR,et al.A protective role for cyclooxygenase-2 in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in mice.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2001,14(12):1620-1628.

[6]罗瑞虹,崇雨田,赵志新,等.前列腺素E1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Meta分析.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5,26(4):476-480.

[7]蒋黎,雷虹,张绪清,等.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2):1111-1112.

[8]周莉,董培玲,丁惠国,等.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评分模型与晚期肝病模型的比较.临床荟萃,2006,21(8):539-542.

[9]马玮,宋越,王作仁,等.前列腺素E1抑制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活化的Kupffer细胞产生MCP-1和MIP-1α.广东医学,2009,30(8):1060-1063.

[10]徐锋,苏琪,戴朝六,等.前列腺素E1对梗阻性黄疸肝缺血再灌注时肝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广东医学,2009,30(1):37-38.

猜你喜欢

凝血酶原前列腺素活动度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前列腺素药物知多少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