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2012-11-21黄淑婷黄佩贤张昌婷林丽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6期
关键词:全程产后孕妇

黄淑婷 黄佩贤 张昌婷 林丽珍

全程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黄淑婷 黄佩贤 张昌婷 林丽珍

目的 讨论全程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产科门诊进行围产期保健的16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孕期保健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程式健康教育,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于产妇出院前进行测评。结果 观察组发生抑郁3例,抑郁发生率为3.75%,对照组发生抑郁11例,抑郁发生率为13.75%,两组抑郁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全程式健康教育能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

产后抑郁;全程健康教育;影响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以抑郁、悲伤、沮丧、激动,重者出现幻觉或自杀等为特征的精神紊乱症状[1]。作为产褥期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产后抑郁症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1~15%[2]。产后抑郁如果不给予及时的控制,不仅会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谐,还会影响婴幼儿智力发育、行为发展,严重者甚至形成产后精神病。我院根据产后抑郁症多方面的发病因素,对孕产妇进行全程健康教育,获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产科门诊进行围产期保健的16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孕妇年龄23~33岁,均为单胎,胎位正常,无明显头盆不称,无脐带绕颈,无产科及内科合并症。将1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①孕周满6周;②患者意识清醒,查体合作,无精神症状(障碍)或阳性家庭史;③产前无妊娠高血压、心脏病或其他内科病;④初中以上文化程度;⑤自愿参与。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孕期保健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下所述的全程式健康教育。

1.2.1 孕期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根据孕妇个体情况的不同而采取相应健康教育咨询及指导,利用宣传资料、多媒体等方式向孕妇介绍有关妊娠、胎儿生长发育及分娩知识,指导孕妇自我监测、自数胎动的方法,教会其识别临产先兆、非药物镇痛的方法和技巧,对有抑郁危险因素和焦虑状态的孕妇重点关注,加强心理疏导。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正确的生育观,树立男女平等的思想,摒弃旧观念,减轻孕妇的心理压力。

1.3 观察指标[3]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于产妇出院前进行测评。HAMD测评表分4个等级:<7分为正常;7~17分为轻度抑郁:18~24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百分率,以卡方检验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发生抑郁3例,抑郁发生率为3.75%,对照组发生抑郁11例,抑郁发生率为13.75%,观察组抑郁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抑郁情况比较

3 讨论

产后抑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诱因多而复杂,涵盖了生理、心理、产科、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分娩是女性一生中的重大改变,他们要在短暂的时间内适应身体形象的改变,分娩带来的恐惧、初为人母所需的情绪调整、产后对孩子的照顾等,这对产妇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情境,也是产后抑郁发病的根源[4],因此,多途径、有针对性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本研究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方式,为产妇提供多方面信息和指导,使产妇以一个良好的精神状况和心理素质去面对怀孕和分娩,以保证母婴健康,预防产后抑郁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抑郁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全程健康教育可以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

[1]马玉明,宗艳玲,张瑞雪.心理护理在分娩过程中的作用.社区医学杂志 2005,3(1):50-51.

[2]初蓝,王艳英,由燕,等.产妇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黑龙江医药,2007,20(5):536-538.

[3]朱华,王凯等.深圳市351例产后抑郁问卷调查相关因素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11,18(4):629-630.

[4]方秀新,刘赣段,宋海英.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综述.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2):107.

510120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逸仙纪念医院

1.2.2 住院健康教育 孕妇入院待产后,护理人员收集孕妇资料,对其心理情况进行评估,与产妇及家属共同制定适合产妇自身情况的护理计划。对产妇及其主要亲属进行宣教,仔细地解释妊娠和分娩过程,告知孕妇生产潜伏期约为8 h左右,活跃期不超过4 h,第二产程不超过2 h,并进行具体指导,将这些常识讲解给孕妇后,有助于产妇集中精力在预定时间内分娩;给予孕妇腹式深呼吸和肌肉放松训练,有效的放松训练可使待产妇在2次宫缩期间全身放松,甚至入睡。

1.2.3 产后健康教育

1.2.3.1 产后及时进行保健知识指导 护理人员要关心体贴产妇,对其进行细致的生活护理和卫生指导,宣教新生儿护理知识,使产妇及早进入母亲角色。指导内容包括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技巧、姿势,护理孩子的一般知识和技能;指导她们如何观察新生儿面色、呼吸、大便性质;讲解有关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假性月经、白带、肌痉挛、溢奶等现象,避免产生恐惧心理;增加产妇产后早期锻炼的意识,带领孕妇积极参与孕周锻炼,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孕妇产后各身体各器官快速恢复,也可增强产妇的自尊心与自信感。

1.2.3.2 指导家属理解产妇的心理及生理需求 告诉其丈夫及时转换角色,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积极参与新生儿护理中,以保证产妇充分休息,尽快恢复体力,同时告知其勿与产妇谈论可引起负性情绪的家庭琐事。对于出现不良情绪的产妇,详细调查了解其情绪低落的原因,当产妇诉说、抱怨甚至痛哭流涕时,均不加以劝阻,待产妇心情平静后给予她们科学的心理指导,诱导产妇积极疏泄情感,使其平稳地度过分娩、产褥期,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全程产后孕妇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