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台广播文艺节目的感性与知性——兼论对台文艺节目的创新与评优
2012-11-21施会毅
□施会毅
在第25届全国对台港澳节目创优评选会上,文艺节目评选集中了全国11家对台、对港澳广播电台共40篇文艺精品稿件,笔者作为一个评委吹毛求疵地分析了每一篇作品的得失优劣,也作为一名听众领略和欣赏了篇篇广播文艺佳作,同时也以一个对台新闻工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对台宣传文艺的创新与评优标准。
从节目本体到传播力度
201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全国“两会”上指出要不断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文学诗歌一直以来都是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形式,是两岸的“文源”纽带。2011年12月,来自海峡两岸诗歌书画界的艺术家在福州举行了一场“汇入诗流”朗诵会,大家相聚一堂,以文会友、以书写意、以画传情、以诗为媒,在朗朗的诵读声中,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重温和升华。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的作品《不变的DNA——海峡两岸“汇入诗流”朗诵会侧记》,以诗歌诵读为线索,抓住传统文化中的水墨、汉字、中国结等意象,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揭示了“中华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的DNA”这一主题,作品意象丰富、文字华美、诗意盎然。
这件作品作为一篇对台文艺的精品,得到专家们很高的评价,主办方《台港文学选刊》把该节目作为礼物随刊赠送给与会嘉宾,台湾词章章法学研究会也专门定制几百份拷贝分发岛内会员,岛内会员听后表示“两岸的传承应该像这样多交流,会有更多精彩”。在广播节目强调双向交流的今天,在对节目本体的静态评价体系之外,广播节目传播方式的拓展以及节目传播的实际效果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这无疑拓宽了我们的宣传思路和评价标准。
原创和个性的“穿越”
2011年是“穿越年”,穿越小说风行网上,湖南卫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宫锁心玉》搅动着都市男女的神经。2011年也是昆曲入遗十周年,金陵之声的主持人陈静为纪念昆曲入遗的采访贯穿了全年。在南京、苏州,她先后采访了白先勇等20多位两岸昆曲名人、观看多部昆曲演出,积累了几十个小时的录音素材。临近岁末,某一天上班的路上她上了那趟著名的昆曲地铁专列,这一切都涌上心头,于是有了这篇广播精品《世上自是有情痴——2011,我和昆曲》。
“我发现自己赶上了传说中的那趟昆曲专列。整节车厢的广告,从拉环到门窗,全都是昆曲:生旦净丑、昆曲代表曲目一一呈现在眼前,而那些缠绵、优雅的唱腔仿佛正从长长的车厢那个看不见的尽头幽幽传来。”在地铁的行进声中,杜丽娘端庄温婉地向舞台走来,台湾艺术家白先勇为昆曲的传承发展感慨呼吁;在牡丹亭的唱段声中,昆曲的掌门人柯俊述说着他的昆曲情节,而新编《红楼梦》折子戏正在南京上演,盛况空前。在晃动的车厢里,听众随着主持人的思绪穿越古代和现代、穿越现实和梦幻,感受昆曲的至美,感悟两岸艺术家对昆曲的至真之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如作者在节目中所说“那些落迹于行迹的穿越到底算不算高明?真正的穿越随时发生在我们的内心。思接千古,只在一瞬。而那些经典的作品自会有穿越时空的力量。”
创新是广播人不断求变的动力。作者没有落入“一事一记”的套路,“穿越”了惯常文艺专题的写法,以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和解读昆曲之美,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去观照昆曲10年变化,用朴实、内敛的语言不落痕迹地表达了两岸艺术家对民族瑰宝的真诚守护。
流行热点的对台视角
2011年的大陆文化市场,从报纸杂志的民国轶事到电视片的口述民国历史,再到出版市场的“民国图书出版热”,“民国热”不断升温。在戏曲界,2011年11月,台湾国光剧团总监王安祈女士也带着她的新编京剧《孟小冬》首次来到上海国际艺术节展演。海峡之声记者捕捉了这一热点并进行跟踪采访,精心制作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记台湾创新京剧〈孟小冬〉大陆首演成功》。孟小冬是中国京剧史上首席女老生,在民国时就被誉为“梨园冬皇”,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作品围绕着孟小冬一生对京剧极致的追求以及国光剧团总监王安祈在新编剧中苦心求变、创新唱腔、创新编排这两条线索展开。节目中完美的唱腔、艺术家创新的探索、两岸京剧爱好者的感受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表现了两岸京剧艺术家让传统京剧贴近时代、走近年轻人的美好愿望。
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对孟小冬这个民国名人有较好的把握能力,没有去炒作孟小冬与梅兰芳、杜月笙之间的感情纠葛,没有为迎合世俗口味渲染奇闻轶事,而是把孟小冬定位为一个追求声音极致的民国京剧艺术家,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台湾艺术家如何创新京剧,两岸艺术家探讨如何让传统京剧艺术发挥新的光芒这一主题上来。把握住社会热点,为我所用,作者始终抓住两岸京剧界对于“京剧创新之路”的探索和思考这一主题,体现出较好的驾驭能力。
别出心裁的广播小品
今天在对台广播文艺宣传中,小品也充分展现出它的活力。当前两岸青年人的交流日益广泛和密切,来大陆求学的台湾大学生逐年增多。如何针对年轻人追求时尚的特点、标新立异的审美喜好、个性自我的表达方式,去探索和借鉴与之相适应的艺术样式、丰富广播宣传手法,上海浦江之声的《阿贤在上海》给了我们一个生动的启示。
《阿贤在上海》是浦江之声为《两岸青年汇》论坛活动特别创作的一档节目。该小品以台湾大学生真人真事为脚本,展现台湾学生在大陆求学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演员是复旦大学的台湾学生吴相贤和华东师大的大陆学生,节目中两岸学生通过诙谐幽默的网络语言、夸张的卡通形象来演绎台湾的“汤匙”、大陆的“调羹”两岸词汇的差异所带来的误会,一起分享在大陆共同学习生活的苦恼和快乐,交流年轻的梦想和现实,讨论网络时代的两岸往来,在生活化的交流中异中求同、共话未来。节目连接多个场景,用舞台间离的手法跨越时间和空间,同时运用背景音暗示等广播手法,很好地解决了广播视觉效果的不足。
大题材的微视角深挖掘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两岸以各种方式缅怀先烈,纪念辛亥革命。对辛亥革命的宣传报道也是当年对台广播媒体的重点题材。辛亥革命是两岸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纪念辛亥革命的当下意义在于回顾备受西方欺凌的中国近代史,重温革命志士反封建求共和的历史镜头,聚焦孙中山先生建设富强国家的思想、追求国家统一的主张。两岸人民在共同回顾和凝聚中找到历史的脐带,传承和践行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革命理想。各家对台广播相继推出力作,其中不乏中央台等大台声势浩大的鸿篇巨制,而其他区域性电台的作品更多地是小中见大、地域特征强。
辛亥革命不是一人、一役完成的。在纪念辛亥百年的时候,众多以“起共和而终帝制”为奋斗理想、“以生命唤醒国民”的烈士壮士群体,值得两岸人民共同纪念和缅怀。林觉民的《与妻书》以其恩爱缱绻、生离死别的深情与大义,成为一个历史符号至今广为传颂。泉州人民广播电台的《辛亥年的绝唱——〈与妻书〉》用现代的语言、诗意的对话解读这一辛亥名篇。节目注意运用广播声音的特性,强化文言文的历史厚重感、现代散文朗诵的抒情性来拉开时空距离,背景音乐的烘托,加上主持人声情并茂的演绎,把听众带回到那个激情似火的年代,把先烈们对亲人的深情、对民主自由的舍身追求演绎得荡气回肠。
近百年来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无数仁人志士在政治、思想、经济、文化艺术领域推行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广东中山台的作品《永不湮灭的旋律——追忆已故著名音乐家萧友梅》,用音乐展示了中国近代音乐之父萧友梅的革命生涯、音乐人生。萧孙两家是世交,萧友梅是第一个加入同盟会的音乐家,早年追随中山先生,因创作了五四运动时的《四烈士塚上的没字碑歌》轰动一时;“9.18”事变爆发后又创作著名的抗日歌曲《从军歌》;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国立音乐学院,培养出冼星海、贺绿汀等著名音乐家。该节目收集了大量珍贵史料,集中了萧友梅的诸多代表作,并以音乐大师刘诗昆对萧友梅作品的改编和演奏贯穿整个节目。故事娓娓道来、音乐经典难忘,该节目成为一份纪念辛亥人物萧友梅宝贵的研究资料,受到广东音乐界人士的重视。
本次评选,大家注意到目前对台广播文艺对时代主题的把握更加准确,节目的文化味更加浓厚,形式更加丰富,制作方式更加多元,节目听觉效果更加精致精彩。但同时也感受到节目的对象感亟待加强。如有的节目主持人先入为主,文艺专有名词过多,没有顾及听众的认知普及程度;有的节目虽然创新写法,却没有意识到作为读的文章和作为听的广播之间的差异,内容跨度过大、线索交代不清,让人无所适从。声音是广播节目的名片,有的节目播音风格和作品内容不贴切,降低了节目感染力。此外,文艺作品个性化的表达手法还不够丰富、不够成熟。广播文艺节目如何在前三分钟吸引住听众,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