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伦不类“新闻话”

2012-11-21成皿

声屏世界 2012年12期
关键词:大话套话官话

□成皿

人们常将那些不靠谱的故事揶揄为“新闻话”。本来,通过新闻媒体,向大众传播(报道)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用的语言,有着表述事实、传播信息的品质和风格,由此形成客观、确切、简练、朴实和通俗的语言特色。然而,不少新闻离不开套话、官话、大话、假话、昏话,不伦不类,给人以口实。

套话

什么是“套话”,经常涉足其间的人大体心中有数。一提到“套话”,人们头脑里马上反应出来的就是“必须”“坚决”“一定要”“着力解决”“认真贯彻”“坚决执行”“加大严管力度,建立长效机制”“提高认识、统一规划、落实到位、跟进整改、总结评比”,一般新闻,基本如此。

如培训班上,计生站负责人对村干部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树立光荣感和责任感意识。二是要弘扬努力学习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三是要认清形势,精通业务。四是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抓好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时刻不忘人口计生工作。五是要时刻心系群众,服务民生,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服务在诚信中提升,争当优秀合格的村干部,造福一方。

新闻媒体中套用得较多的公文语言模式有三种:喜欢用“该”,喜欢用“第一……第二……第三……”,喜欢用“一是……二是……三是……”。这些字或句式用在公文中是很合适的,因为公文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公文的用语必须严谨明了,容不得花里胡哨。但这类字、句式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就使报道显得不伦不类了,既不像公文,又不像报道。目前我国新闻媒体上为何经常出现这种不伦不类的文体?原因就在于,有不少新闻记者热衷于泡会议,跑机关,把别人现成的公文如通报、通知拿到手里稍微一改,就当作新闻发表。这样的新闻报道,难免公文味。我们并不反对收集与采访内容有关的公文。收集包括公文在内的材料,是采访的方法之一。问题是,我们根据收集到的公文写新闻报道时,不能抄公文,而要把公文中有新闻价值的内容用新闻语言表达出来,切不可留下公文的痕迹。比如说,通报中称某人或某单位时,一般用“该同志”或“该单位”。我们在据通报写新闻报道时,就不能照搬通报中的这种模式。又如,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的“一是……二是……三是……”或“第一……第二……第三……”的语句模式,完全可以用分号(;)来表示并列关系,或者用“和”“及”“或”“或者”来表示并列关系。

官话

“官话”本是语言学里的一个概念,就是官方正式规范用语。作为一个转换了原有释义的词语,“官话”已被人们赋予了新的释义,“官话”已经成了“官场上的话”的简称,是一个倾向于贬义的词。官话,常常被作为“套话”的兄弟来看待,也有人将二者统称为“正确的废话”。这种狭隘的理解,事实上也造成“官话”的被异化,成为照本宣科、高谈阔论、废话连篇的代名词。

……认真学习××精神,坚决贯彻××文件……大抓……落实……取得初步(显著或可喜)成效……大致可以归纳为一二三……我们的做法是狠抓一个×字,狠批一个×字,落实一个×字,突出一个×字……达到了和去年同期相比上升×%(编者注:百分比一定不要整数,最好有小数点)……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语言对仗诗化,韵脚通顺响亮)……”

……英明的领导……正确的指示……看到了差距,增强了信心……雷厉风行,5+2、白+黑,掀起……高潮……

官话频率最高的12个词分别为“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重要讲话、严肃处理、有效措施、不尽如人意、一定的、基本上、阶段性成果、力度、负增长、工作需要”;新闻宣传最常用的9个词分别为“开会隆重、胜利闭幕、重要讲话、鼓掌热烈、领导重视、成就巨大、工作扎实、效率显著、人心振奋”。

官话讲究工整。一产项目星罗棋布,初具特色;二产发展亮点纷呈,初具规模;三产建设蕴含潜力,初具雏形……官话滥用动词。这里主要指动词“执行”的滥用。“进行”也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动词,常常被滥用。

大话

新闻中,大话的惯常用语是“坚决、必须、保证、一定、彻底、立即”等,表示领导的坚决与果敢;用“上台阶、创新高、迈大步、跨越式”等词语来形容领导的目标宏伟;用“结合实际、加大力度、强化管理、统一认识、齐抓共管、创新机制、工效挂钩等”来表示工作措施得力;用“励精图治、大胆改革、更上层楼、再铸辉煌”等来表示信心坚定。

新闻中的大话容易成为空话,废话。如“在……的大好形势下”“在……的鼓舞(推动)下”“在……的基础上”,一连串令人厌烦的老套句式,陈词滥调。如一篇通讯写道:“不但在播种的时候,他天天在地边转,嘱咐年轻人播匀播齐;而且在麦苗出土后,他照样天天在地边转,见有缺行断垄的,就用随身带的种子,一一补齐。”不妨把它改成:“播种时,他天天在地边转,嘱咐年轻人播匀播齐;出苗了,他又带着种子来到地头,把缺苗的地方补齐。”这样一改,字数减少了1/3,原稿的意思也未见损伤,其原因主要是修改稿没有用“不但……而且……”的句式。

假话

有一年“八一”前夕,某地举行文艺晚会庆祝建军节。当地主流媒体的报道中,有这样一段话:晚会开始前,军地领导同志互致问候、亲切交谈,大家畅叙军民鱼水深情,共商双拥发展大计。大家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开创经济文化强市建设和党的建设新局面。要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以推动国防和军队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扎实推进军区战略预备力量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这段话内容完全正确,而且用词十分严谨,但是,它不是记者从采访的材料中概括出来的,而是根据事先预想的内容杜撰出来的。试想,一场文艺晚会,没有人发表讲话,大家就是看节目,与会者匆匆到场(有时可能先到休息室稍事休息),遇到熟人,一般会有简短的问候,最多对当前的形势或军民关系说几句赞叹的话,怎么可能讲出这么一套大道理,而且用语如此准确?再说,又不是座谈会,人们哪有时间“畅谈”和“共商大计”?

昏话

我们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用足、用活一切有利条件,奋力开拓进取,确保今年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4+2倍增计划,力争跻身4+2乡镇第一方阵。“方阵”顾名思义,方形之军阵。如果4个镇按正方形顶点布置的阵为一方阵的话,不要说“力争”,就是躺下不干,也会“跻身4+2乡镇第一方阵”。

一单位两职工闹矛盾,影响了正常工作。官员到场开会后,两职工握手言和。“不能搞下不为例”,官员非常严肃地指出,“下次再有类似事件严惩不贷”。“下不为例”指下次不可以再这样做,表示只通融这一次。“不能下不为例”就是出尔反尔,前功尽弃了。

正所谓:文风不正成顽症,官话套话成通病,花样翻新“党八股”,贻害无穷要反省。因为写的尽是些老话、空话、套话、官话、大话、废话,甚至假话,很少说新话、掏心窝子的话,言之无物,了无新意,缺少魅力,缺少风格,缺少说服力和感染力,新闻不像新闻,新闻作品成了注水食品。用空洞词汇,往大的范畴上扯,往极端处用语。什么新思路新举措新亮点啦,填空白创纪录啦,把个别的写成普遍的,把偶然的写成必然的,把自发的写成有组织有领导的,把计划写成总结,把设想写成现实,把新闻写成广告。

还有表态新闻(上级开了会议,发了文件,作了部署,不是结合实际贯彻落实有关精神,而是忙于表态)、过年新闻(分析形势,上下内外一派大好,机遇良缘千载难逢;谈到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不成问题的问题;展望未来,肯定更好,说的全是过年的话)、开门新闻(柴米油盐酱醋茶、鸡毛蒜皮琐事、份内应做的工作,并无新闻价值的新闻)、谄谀新闻(在某某领导下、某某关怀下、某某帮助下,把沾边的领导和单位都挂上;写领导的一言一行,也总是“亲自”“在百忙中”“作重要指示”)、加密新闻 (就是在行文中加入一组组的“密码”数字或者字母,如某文中的“5678系统工程”,经作者破译,原来是养5头牛6头猪7只羊8只兔)、官气新闻(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必须”“不许”充斥字里行间,“要求”“禁止”满篇反复出现,受众简直成了需要耳提面命的“受气筒”,缺乏现代政治文明所要求的最基本的民主平等意识)等等,不一而足。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让我们借用晋代著名诗人陶潜《移居》的诗句,在欣赏诗文、分析疑难之余,把不伦不类的“新闻话”公之于众,让大家引以为戒。

猜你喜欢

大话套话官话
阅读,不妨先清除你头脑里的虚伪套话
遇险大话国
大话校园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西南官话中古泥来母的今读类型与演变层次
俗话说,官话说
大话交通
我的“套话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