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康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5例临床分析

2012-11-20黄灿辉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1期
关键词:肾炎肾小球肾功能

黄灿辉

岳阳市中医医院药剂科,湖南岳阳 414000

肾康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5例临床分析

黄灿辉

岳阳市中医医院药剂科,湖南岳阳 414000

目的 探讨肾康丸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9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肾康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1538,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肾康丸能显著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血液高黏滞状态,具有保护肾功能,改善肾脏微循环,防止肾小球硬化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肾小球肾炎;肾康丸

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小球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以及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发生[1],因此,如何尽量保护好肾功能,延缓终末期肾病的发生,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肾康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5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90例,均符合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标准[2]。男42例,女48例,年龄l4~65岁,平均35岁;病程 7个月~18年,平均3.5年。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及病程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脂和优质蛋白饮食,伴高血压者予降压治疗,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对照组潘生丁50mg/次,口服,3 次/d,缬沙坦 80mg/次,口服,1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肾康丸6g/次,口服,3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

1.3 疗效标准[2]

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尿蛋白与尿红细胞持续阴性,24h尿蛋白定量<200mg,血肌酐(Cr)较基础值有下降;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24h尿蛋白定量<1.0g,Cr较基础值无变化或升高<5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无改善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处理,百分率的比较采用精确概率法和卡方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1538,P<0.05),见表1。 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自身免疫反应性疾病,而变态反应是产生免疫性炎症并导致其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3]。此外,在慢性肾炎的发展过程中,肾小球内的高凝状态、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改变等与肾炎的持续发展和肾功能的持续减退密切相关,这与“湿热和瘀血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中医学观点相一致[4],在肾脏病理学检查中多可见肾小球硬化、弥漫性局灶节段系膜增生、膜增殖、肾小球内微血栓及毛细血管狭窄、塌陷、受挤压或闭塞等现象,晚期则表现为肾小球和(或)肾间质纤维化,并最终因肾小管萎缩而导致终末期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中医学“水肿”、“腰痛”范畴,根据“久病多虚”、“久病入络”的理论,可见邪实正虚、湿热毒淤蕴结于肾是其主要病理特点,故治疗上当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肾康丸主要由黄芪、金樱子、蝉蜕、益母草、水蛭、玉米须等中药组成。其中黄芪健脾益气,能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具有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全血黏度,抑制血小板黏附的作用;能够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通过减少过氧化脂质,消除氧自由基,达到保护机体的组织细胞、逆转肾脏损害、延缓病情发展的目的。金樱子滋阴补肾,固涩敛阴,具有抗衰老、抗菌消炎及对抗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与黄芪配伍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玉米须具有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作用,蝉蜕能改变“微观血瘀”状态[9],两者均能清热利尿;水蛭、益母草活血祛瘀,能有效降低血小板黏附率,抑制血小板聚集,此外,还能够解除小动脉痉挛,降低血管阻力,扩张毛细血管,改善肾脏微循环,减轻尿蛋白的排出,具有保护肾功能,防止肾小球硬化的作用[5]。

综上所述,肾康丸能显著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血液高黏滞状态,具有保护肾功能,改善肾脏微循环,防止肾小球硬化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1]王海燕.肾衰竭[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15.

[2]叶任高,陈裕盛,方敬爱.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6):355-357.

[3]罗文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学杂志,2009,25(10):674-675.

[4]魏练波,刘冠贤,叶任高.肾脏病临床备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71-228.

[5]钟娟,魏连波,龙海波,等.肾康丸对Ⅲ期糖尿病肾病高凝状态的影响[J].中成药,2007,29(1):l8-20.

[6]柳文晶,魏连波,龙海波.肾康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09,31(2):170-171.

R4

A

1672-5654(2012)07(c)-0165-01

2012-05-19)

猜你喜欢

肾炎肾小球肾功能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爵床抑制肾炎细胞增殖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