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心绞痛45例
2012-11-20赵新杰普永军玉溪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云南玉溪65300
赵新杰 普永军 宋 毅 (玉溪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云南 玉溪 65300)
心绞痛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心肌供血不足而致,以不稳定型较为常见,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1〕。因此,及时恰当的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就我院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绞痛患者90例,男52例,女38例;年龄60~77〔平均(66.2±10.3)〕岁;病程3~12个月,平均(6.2±1.3)个月;合并高血压25例,糖尿病15例;按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心绞痛分级为Ⅰ级28例,Ⅱ级40例,Ⅲ级17例,Ⅳ级5例;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心功能Ⅰ级41例,Ⅱ级4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心绞痛分级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绞痛诊断标准〔2〕;(2)排除急性心肌梗死、风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以上)、感染、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急慢性炎症性和免疫性等疾病;(3)近期无手术、外伤史;(4)无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禁忌证;(5)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硝酸酯类单硝酸甘油异山梨酯片、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每晚顿服,连续8 w。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片,首次300 mg,之后改为75 mg,口服,每天1次,连续8 w。
1.2.3 观察指标 (1)临床指标:记录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2)血脂指标:治疗前后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3)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行血压、心率、肝肾功能检查,记录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
1.2.4 疗效评价〔3〕(1)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80%以上,心电图恢复正常。(2)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50% ~80%,心电图ST段下移0.05 mV以上。(3)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不到50%;(4)加重: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多,持续时间延长。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显效27例,有效15例,无效3例)与对照组(75.6%,显效19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s,n=45)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s,n=45)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下表同
组别 时间 心绞痛发作次数(次/w)心绞痛持续时间(min/次)8.42±4.31 7.65±3.56治疗后 2.21±2.021)2) 2.02±1.211)2)对照组治疗前 8.34±4.23 7.71±3.48治疗后 5.64±2.601) 4.52±1.811)观察组治疗前
2.3 两组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TC、TG、LDL-C、HDL-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见表2。
2.4 两组安全性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出现心肌梗死2例(其中1例死亡),皮肤瘀斑2例;观察组出现心肌梗死3例(其中1例死亡),皮下出血2例。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表2 两组血脂指标比较(s,n=45,mmol/L)
表2 两组血脂指标比较(s,n=45,mmol/L)
TC TG LDL-C HDL-C观察组 治疗前组别 时间5.82±1.32 3.56±0.75 3.65±1.02 1.02±0.26治疗后3.22±0.721)2)2.23±0.311)2)1.62±0.911)2)1.42±0.351)2)对照组 治疗前 5.84±1.35 3.52±0.69 3.62±1.04 1.05±0.24治疗后 5.12±1.061) 3.07±0.391) 3.03±0.781) 1.02±0.301)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老龄化人口的增加,我国老年心绞痛患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其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老年心绞痛患者以不稳定型多见,冠状动脉腔内有不稳定的粥样斑块是继发血管内皮损伤、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等改变的病理基础〔4,5〕。因此,稳定易损斑块,阻止粥样硬化病变是治疗老年心绞痛的关键。
阿托伐他汀是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在体内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HMGCoA还原酶,减少TC合成,减少斑块内的脂质沉积,从而延缓甚至逆转斑块的形成〔6〕,是目前临床最有效的降脂药物。另外,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可明显减少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作为心脑血管病的一级或二级预防治疗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7〕。临床实践中发现尽管阿托伐他汀能稳定易损斑块,但并不会影响血小板聚集,仍然会继续凝集形成新的血栓。因此,联合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性增高,防止血栓再形成是阻止病情继续发展的关键。氯吡格雷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通过选择性、不可逆地抑制二磷酸腺苷与其血小板受体结合及与之耦联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使纤维蛋白原无法与之结合而抑制血小板聚集〔8〕。
本研究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联用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心绞痛具有协同作用,既能调节血脂、稳定斑块,又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性增高,从而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朱瑞明.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5):36-7.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12.
3 田秀荣,王京存.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0;23(5):17-20.
4 董淼伟,王玉莉,柳韶真.老年心绞痛非典型性表现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2008;35(13):57-8.
5 朱兴雷,赵 鹏.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J〕.山东医药,2010;50(5):100-1.
6 刘 峰.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5):119.
7 孟 锐,靳维华.他汀类药物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1):130-2.
8 罗森华,黄伟胜,丘锦龙.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23):289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