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临床分析

2012-11-16谌桂仙

当代医学 2012年26期
关键词:腹壁异位症内膜

谌桂仙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临床分析

谌桂仙

目的 通过对剖宫产术后并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的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为更好地运用于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将我院2006年8月~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16例剖宫产腹壁切口EM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手术组。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药物治疗;手术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手术。1年内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 1年内随访16例,8例手术组的随访者术后均未见复发,而8例对照组患者停药后有5例复发。手术组的复发率(0%)与对照组的复发率(62.5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彻底有效的方法,同时辅助药物治疗会增加疗效,减少术后复发,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和推广。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正常的子宫腔内壁以外从而导致的良性病变[1]。临床表现多为下腹胀痛、痛经、月经紊乱、性交痛等,严重者甚至可发生不孕,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往常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因患者对药物不耐受、服药不能坚持等原因导致效果较差,常不能治愈[2]。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临床经验的逐渐积累,手术治疗作为一种较先进的技术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现将我院的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8月~2011年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EMT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5~41岁,平均33.6岁,发病时间6个月~6年。

1.2 临床表现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瘢痕处出现肿块,时有疼痛感。疼痛在经期明显,包块增大;疼痛在经后有所减轻,包块减小或消失。包块多不规则,边界模糊,质实,压痛明显。

1.3 鉴别诊断 注意将腹壁切口EMT与其他疾病相鉴别。比如腹壁炎性包块(疼痛时有发生而不局限于月经期,多有急性感染史,可伴有发热等)。

1.4 治疗方法 将1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手术组。对照组8例只给予孕三烯酮(2.5mg)治疗,每周5mg,治疗6个月;手术组8例在对照组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手术。先经硬膜外麻醉,月经过后3~5d行病灶切除术。病灶周围1cm的正常组织必须包括在切除范围内。缝合时,按层次缝闭切口,不留死腔。注意术后切口加压包扎且用生理盐水为患者清洗伤口。1年内随访,记录患者的复发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对两组患者的复发率采用χ2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Plt;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年内随访16例,8例手术组患者术后均未见复发,而8例对照组患者停药后有5例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1)。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手术组随访结果(n)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妇女生育期(尤其是行剖宫产者)的常见疾病,虽是一种良性病变,但易转移和复发。据报道,在剖腹产手术中该病的发病率达15%左右[3]。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胀痛、痛经、月经紊乱、性交痛等,疼痛多于经期加重,包块增大,经后减轻,包块减小甚至消失,严重者甚至可发生不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往常以药物治疗为主,虽能抑制病灶的生长,但由于该病具有浸润性,易转移,再加上药物反应的存在效果较差,常不能治愈[4-5]。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临床经验的逐渐积累,手术治疗作为一种较先进的方式为切除病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赵学英、郎景和在其研究中指出,产妇行剖宫产后伤口愈合的过程中,其间的子宫内膜细胞会生长增大产生肿块,引起皮肤破溃出血,继而引发EMT[6]。因此,正确了解和认识腹壁切口EMT的临床特点,及早地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才是防止该病发生和恶化的关键。⑴掌握剖宫产指征:剖宫产常被用于产妇发生难产时的应急手术,由于其手术时间短,产妇痛苦较小,操作较顺产简便,近年来逐渐在产科被医生广泛应用和被产妇接受[7]。但为了防止EMT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若非情况紧急尽量减少剖宫产。⑵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清擦宫腔时需使用卫生检疫合格的一次性纱布。缝合伤口后及时用生理盐水或0.5%甲硝唑液仔细清洗腹腔及腹壁切口角部,以免出现子宫内膜种植。⑶手术禁忌:为避免将内膜碎物引入腹腔,月经来潮前禁止为患者做输卵管通畅试验、人工流产吸宫治疗、以及整形等其他宫腔阴道手术[8]。⑷提倡母乳喂养[9]:哺乳期产妇的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不利于种植子宫内膜的生长,可促进产妇的痊愈[10]。⑸产妇一旦确诊应尽早接受手术彻底治疗。

本研究16例患者分别采用孕三烯酮治疗和联合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时注意要在月经过后3~5d行病灶切除术。缝合时注意按层次缝闭切口,不留死腔。注意术后切口加压包扎且用生理盐水为患者清洗伤口。1年内随访,8例手术组患者术后均未见复发,而8例对照组患者停药后有5例复发,手术组的复发率(0%)与对照组的复发率(62.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说明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剖宫产后腹壁切口EMT的有效方法[11],同时辅助药物治疗效果更好,可减少术后复发,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应用。

[1] 徐延景,杨伟,卜德美,等.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9,26(11):74.

[2]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57.

[3]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25-326.

[4] 路红,钱惠勤.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7例临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3):5060-5061.

[5] BATS A S,ZAFRANI Y,PAUTIERP,et al.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 to clear cell carcinom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Fertil Steri,2008,90⑷:1197,13-16.

[6] 赵学英,郎景和.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4,39⑵: 97-100.

[7] 张素英,金杭美.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71例临床分析[J].浙江医学,2008,30⑻:877-879.

[8] El-Habashy SA, Matter RM, El-Hadidi ES, et al. Plasma adrenomedullin level in Egypt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relationship to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J].J Diabetol Metab Syndr,2010,2 ⑴:12.

[9] 罗彬.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8):56.

[10] 路红,钱惠勤.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7例临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3):5060-5061.

[11] 常淼.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278-279.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6.020

419300 湖南省溆浦县卢峰镇卫生院妇产科 (谌桂仙)

猜你喜欢

腹壁异位症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
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