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炎琥宁和更昔洛韦在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中的对比研究

2012-11-16孙咏涛胡军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33期
关键词:合胞洛韦皮疹

孙咏涛 胡军

炎琥宁和更昔洛韦在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中的对比研究

孙咏涛①胡军①

目的:对照比较炎琥宁和更昔洛韦在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炎琥宁组和更昔洛韦组各80例,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和抗生素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分别给予炎琥宁、更昔洛韦治疗。每个疗程7 d,治疗1~2个疗程,观察主要症状消失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更昔洛韦组有效率达97.50%,高于炎琥宁组的92.50%。更昔洛韦组退热时间、喘憋、啰音和咳嗽消失时间与炎琥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更昔洛韦组12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和白细胞下降症状;3例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皮疹等症状。炎琥宁组出现皮疹、瘙痒、斑丘疹症状,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更昔洛韦与炎琥宁比较,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疗效显著,症状改善较快,但不良反应发生较多,药物毒性较大。

炎琥宁; 更昔洛韦;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和物体表面传播,潜伏期3~7 d,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的致病原因之一[1-3],多见于新生儿和6个月以内的婴儿。是导致患者出现哮喘的主要致病原因。近年来,笔者使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该病80例,并与更昔洛韦治疗80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者共160例,男93例,女67例,平均年龄(19.5±3.2)岁,病程3~9 d,入院检查血清中RSV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均为阳性,均符合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病例标准:对更昔洛韦或阿昔洛韦过敏者;对炎琥宁过敏者;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休克以及其他危重症任何之一者;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以及其他遗传代谢性疾病者;住院前使用其他抗病毒制剂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炎琥宁组和更昔洛韦组各8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和抗生素治疗,更昔洛韦组在上述治疗基础给予更昔洛韦,5 mg/(kg·次),2次/d静脉滴注,每次滴注时间≥1 h。炎琥宁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10 mg/(kg·次),1次/d静脉滴注。每个疗程7 d,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退热时间、喘憋、啰音、咳嗽消失时间以及总疗效和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定标准 以用药14 d为标准,痊愈:体温下降至正常,症状消失,血象、胸片正常,血清中RSV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均为阴性。显效:症状基本缓解,血象、胸片1周内仍有1项异常,体温降至37~38 ℃。无效:体温仍在38 ℃以上,症状加重或不减,血象、胸片异常。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采用字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14 d后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14 d后疗效比较 例(%)

2.2 治疗1个疗程后更昔洛韦组退热时间、喘憋、啰音和咳嗽消失时间与炎琥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2个疗程症状改善情况(±s) d

表2 两组治疗2个疗程症状改善情况(±s) d

组别 退热 喘憋消失 啰音消失 咳嗽消失更昔洛韦组(n=80) 2.38±0.783.32±1.47 5.55±1.96 6.64±1.45炎琥宁组(n=80) 2.85±1.154.76±1.72 6.84±1.25 7.45±1.86

2.3 不良反应 更昔洛韦组12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和白细胞下降症状;3例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皮疹等症状。炎琥宁组出现皮疹、瘙痒、斑丘疹症状,无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更昔洛韦是近年来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其作用机制是该药物进入宿主细胞后,由敏感病毒诱导下被磷酸化为更昔洛韦三磷酸,在感染细胞中的药物浓度能达到非感染细胞的100倍。其抑制病毒复制通过竞争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或直接深入病毒DNA,终止病毒DNA链的延长,临床上主要用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近年来有报道应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治疗且效果良好,更昔洛韦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大剂量长期使用可见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皮疹等[4-5]。

炎琥宁是从中药穿心莲中提取出的穿心莲内酯,经加工合成的一种抗生素,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其能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与炎性渗出和水肿,能特异性地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加垂体前叶中ACTH的生物合成,促进ACTH释放;体外具有灭活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病毒等多种病毒的作用,具有解热解毒、抗炎、抗病毒、抑菌等作用[6-7];临床上主要用于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副作用一般较小,主要以全身性损害为主,如过敏性反应、皮疹等,出现的不良反应与个体的耐受力和药品制剂的纯度及给药途径等有关。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更昔洛韦有效率达97.50%,高于炎琥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更昔洛韦组退热时间、喘憋、啰音和咳嗽消失时间少于炎琥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更昔洛韦不良反应较之于炎琥宁多和严重,提示更昔洛韦与炎琥宁比较,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疗效显著,症状改善较快,但不良反应发生较多,药物毒性较大。

炎琥宁静脉给药后,大部分以原形由尿排出,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及消除均较快,用药2 d后由尿中排出全部药量的85.6%[8],炎琥宁在治疗本病过程中注意不能超剂量用药、过敏体质用药,如有发热、气短现象,应立即停止用药,孕妇禁用。总之,炎琥宁与更昔洛韦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各有利弊,临床上应具体问题具体处理,使有效的药物更有效,更安全。

[1] 邹映雪,鲁继荣,成焕吉,等.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儿童哮喘发病关系的研究[J].天津医药,2003,8(31):512.

[2] 周卫芳,季伟.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220例临床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1):159-160.

[3] 董琳,张松跃,陈小芳,等.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5,35(6):490-493.

[4] 林洁靓,刘兴元.以更昔洛韦为主综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4(6):480.

[5] 侯太辉.更昔洛韦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419-420.

[6] 李智文.炎琥宁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10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6):93-94.

[7] 张晓东.炎琥宁配合菌必治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7(24):236-237.

[8] 李怒.炎琥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46例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31(6):47-48.

10.3969/j.issn.1674-4985.2012.33.080

①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66

孙咏涛

2012-07-20) (本文编辑:李静)

猜你喜欢

合胞洛韦皮疹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肉牛呼吸道合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治措施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组合抗结核药物致过敏性皮疹32例临床分析
泛昔洛韦联合微米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铺棉灸合并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4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