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心通联合常规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60例

2012-11-16李文超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33期
关键词:脑心通脂蛋白心绞痛

李文超

脑心通联合常规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60例

李文超①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试验组(80例),两组均常规应用硝酸酯类和抗血小板药,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口服,3粒/次, 3次/d)。4周后观察疼痛发作频率、程度和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变和中医症候改变。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心绞痛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3.75%与83.75%;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77.5%与67.5%;中医症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0%;临床症状缓解率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降低,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研究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脑心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良药。

冠心病心绞痛; 脑心通胶囊; 预防和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脑心通胶囊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国家三类药物,由黄芪、赤芍、丹参、当归、川芎、桃仁、地龙、全蝎等组成,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功能,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胸闷、心悸、气短、气虚血瘀、脉络瘀阻、半身不遂等症[1]。笔者自2010年9月-2012年5月应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1995)中的诊断标准[2],选择试验病例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80例,对照组80例。男85例,女75例,平均年龄(54±10)岁。心绞痛轻症42例,中度者64例,重度者54例。排除标准:合并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呼吸系统疾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应用硝酸酯类和抗血小板药。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5001),口服,3粒/次,3次/d,温开水服。疗程4周。在研究过程中,若患者心绞痛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功能不全或严重心律失常等危急情况时,可按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治疗,积极处理[3]。

1.3 观察指标 疗效观察指标包括疼痛发作频率、程度和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变和中医症候改变。安全监测包括肝功能、肾功能、三大常规和生命体征等。

1.4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心绞痛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的改善情况,参照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标准(《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1979年)评定。心绞痛症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症候疗效均按显效、有效、无效、加重四级进行评价。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s)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检验,P<0.05表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4周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83.75%(见表1),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7.5%和67.5%(见表2),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0%(见表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的比较:试验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下降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水平均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4。试验组治疗后没有出现新的异常,说明试验药物(脑心通胶囊)临床用药较为安全。

表1 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指心肌急剧缺血,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心肌暂时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可伴有心悸、气短和乏力等症状。心肌平时对血液中氧的吸取已接近于最大值,氧供再增加时已难从血液中更多的摄取氧,只能依靠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来提供。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循环有很大储备力量,但当动脉粥样硬化而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其扩张性减弱,血流量减少。一旦心脏负荷突然增加而致心肌氧耗量增加,而冠脉的供血已不能相应增加,即可引起心绞痛[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s) mmol/L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s) mmol/L

组别 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试验组(n=80)总胆固醇 4.97±1.0 4.26±0.95 0.39±0.77甘油三酯 1.79±0.80 1.54±0.52 0.25±0.51高密度脂蛋白 1.18±0.44 1.24±0.39 0.05±0.24低密度脂蛋白 3.32±1.01 3.04±0.79 0.30±0.62对照组(n=80)总胆固醇 4.89±0.78 4.83±0.74 0.05±0.52甘油三酯 1.69±0.65 1.58±0.59 0.12±0.45高密度脂蛋白 1.19±0.23 1.20±0.24 0.02±0.16低密度脂蛋白 3.10±1.01 3.09±0.87 0.01±0.78

实验证明:脑心通胶囊对“血瘀”的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还原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均有显著降低作用;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凝剂;可明显抑制血栓形成,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可增加犬心肌供血,改善心功能;降低LDH和CK活性,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提示脑心通胶囊具有抗急性心肌缺血作用[5]。

脑心通胶囊不但是“脑心同治”理论的精髓,也是中药领域率先取得国内外抗AS和稳定易损斑块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的专利中成药!研究表明,脑心通胶囊不但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而且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本次研究临床试验中采用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能进一步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减轻发作时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改善心电图异常和中医症候表现,且有助于调节血脂,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临床试验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现象,应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6]。

[1] 董秋立.脑心通对动脉硬化兔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探讨[J].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4(3):328-329.

[2] 娄莉.脑心通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J].内蒙古中医药,2008,10(4):36-37.

[3] 王新.步长脑心通胶囊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15(11):14.

[4] 刘胜强.中药脑心通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9):856-859.

[5] 赵步长.中医脑心同治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

[6] 陈灏珠,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

10.3969/j.issn.1674-4985.2012.33.024

①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人民医院 河南 社旗 473300

李文超

2012-09-18) (本文编辑:陈丹云)

猜你喜欢

脑心通脂蛋白心绞痛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应机制的研究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
步长脑心通对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颈动脉中膜厚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