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缠推手练习方法(下)

2012-11-16王锋朝王燕清王锋朝薛银秋摄影孙福查

少林与太极 2012年1期
关键词:劲力左臂肘部

文/王锋朝 王燕清 图/王锋朝 薛银秋 摄影/孙福查

双缠推手练习方法(下)

文/王锋朝 王燕清 图/王锋朝 薛银秋 摄影/孙福查

(三)内外交叉缠绕训练

内外交叉缠绕训练是指双方双缠推手时,防守方根据进攻方的动作,初次接手时一手由内接向外、另一手由外接向内开始,双手同一方向、一先一后或同时以螺旋缠绕的运行轨迹,以腿、脚、腰、胯、肩等全身内外各部位的协调配合,化解对手进攻后再反攻的反复练习。练习缠绕的接触部位主要是腕部前臂、肘部上臂或部位之间的位移互换,也可以称为缠腕或缠肘。接手时按部位分,一手臂是内接腕或内接肘,另一手臂是外接腕或外接肘。在运行过程中双方悉心体会沾黏连随、顺化避害、不丢不顶、随屈就伸等操作原则,在运动中静心体会对方劲力变化的方向、路线、大小、作用点等,逐步提高听劲、懂劲水平,尝试运用拳术中的接、缠、推、拉、叼、挂、扇、穿等手法的技巧与战机,寻找在内外交叉缠绕运行轨迹情况下,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防转换,运用“顺其力破之为巧”的拳术技法奥妙。

1.甲左右反正手进攻的合步内外交叉缠腕双推手

(1)甲右手反扇,乙左里接腕外缠

甲乙面向站立互行抱拳礼,礼毕后由预备势开始,甲右脚上步(视距离远近可一步也可两步),上步时要注意前脚的落位,目标是右脚放在乙左脚侧后,意在起到管、绊、跪等作用,使其不能移动、失去重心而倾跌(图37),同时右转腰,以腰带肩、肩带肘、肘带腕,以右掌背反扇乙的脸右侧(或掌小指侧反砍乙脖颈部);乙见甲上步进攻,适机撤左脚,防止受到甲脚的管绊;甲见乙撤左脚,随即落步在乙的右脚内侧后,由此二人前右脚并立,形成合步(图38)。乙撤步同时出左手,由甲右臂内侧顺接甲右前臂腕部,顺着甲的劲力方向,从下向上、向外、向下再向内,沿圆弧轨迹螺旋缠绕运行,同时转腰转肩协调配合,顺势化解来力(图39)。

(2)甲左手正扇,乙右外接腕里缠

甲在右手反扇被乙化解的同时,出左掌由左外侧正扇乙头部;乙适时出右手由甲左臂外侧顺接甲左前臂腕部(图40),顺着甲的劲力方向,由上向内、向下、向外再向上,沿圆弧轨迹运行,同时转腰转肩协调配合,顺势化解来力(图41)。

(3)甲攻乙防连续练习

甲在左手正扇被乙化解的同时,右掌再随屈就伸地反扇乙头部;乙左手再顺势化解,防守动作与上一回合引化的动作相同。甲乙双方四手臂沾黏连随在一起,一攻一防、虚实转换地循环往复练习,两人的步形弓步与虚步交替变换(图42~45)。这样一来一往、阴阳变化地进行反复练习,从外形上看,甲乙两人搭手的接触点基本是螺旋缠绕的运行轨迹,在思想意识上是在练习进攻或防守,而不是在盲目画圈。

(4)收势

练习遍数可根据时间、双方体力等各种因素自主决定。当需要结束时,某方说停或手上给个暗示,双方同时收手、收脚,成并步站立姿势,身体放松、调整呼吸,相互目视对方,互行抱拳礼。

(5)甲左右反正手进攻的加步缠绕双推训练

当定步缠绕训练较为熟练时,即可加上进步、退步,开始活步缠绕训练。甲乙双方可根据场地情况练习,甲进乙退到场地边时,甲乙换势、反向练习;也可以顺场地边练习数圈后,甲乙换势反圈练习。总之左右、攻防、进退都要熟练。

①甲上步、乙撤步

在甲攻乙防定步连续练习中,甲在右手反扇被乙化解时,左手掌随屈就伸地由自己的左侧正扇乙头部的同时上左步;乙在甲上步进攻时适机撤右步,撤步的步幅与甲上步的步幅大小基本相同,同时右手在甲臂外侧顺着甲的劲力方向,由上向内、向下、向外再向上,沿圆弧轨迹缠绕运行,同时转腰转肩协调配合,顺势化解甲臂的来力,用撤步化解甲上步造成的距离上的威胁。甲在左手被化解之机,右手掌随屈就伸地反扇乙头部,同时上右步。如此循环往复练习,其他要领不变。收势与定步里缠双推手相同。

②乙上步、甲撤步

在甲乙定步连续练习中,甲右手反扇乙头部时,乙出左手由甲右臂内侧顺着甲的劲力方向,由上向内、向下再向外,沿圆弧轨迹螺旋缠绕向前运行,在转腰转肩协调配合下,顺势化解甲臂的来力,同时防中寓攻,左脚向甲右脚外侧上步管绊;甲右腿适时抽撤,同时左手掌随右转腰在退步中随屈就伸地正扇乙头部;乙适时出右手由甲左臂外侧顺接甲左前臂腕部,由上向内、向下再向外,在转腰转肩协调配合下,顺势化解甲左臂的来力,同时右脚向甲左脚外侧上步管绊,甲左腿适时抽撤,随左转腰在后退中出右掌反扇乙头部。如此循环往复练习,其他要领不变。乙上步与甲撤步的步幅大小基本相同。

2.甲先进攻乙反攻的合步内外转换缠肘双推手

(1)甲先进攻,左手反扇;乙右手里接肘外缠

甲乙面向站立互行抱拳礼,礼毕后由预备势开始,甲左脚上步,视距离远近可一步也可两步(图46),随即左掌由自己的右外侧反扇乙头部,上步时要注意前脚的落位,目标是左脚放在乙右脚侧后,意在起到管、绊、跪等作用,使其不能移动、失去重心而倾跌。乙见甲上步进攻,适机撤右脚,防止受到甲的控制;甲见乙撤右脚,随即落步在乙的左脚内侧,由此二人前左脚并立,同侧脚形成合步;乙撤步同时出右手由甲左臂内侧顺接甲左上臂肘部,顺着甲的劲力方向,由下向上、向外、向下再向内,沿圆弧轨迹螺旋缠绕运行,同时转腰转肩协调配合,顺势化解来力(图47)。

(2)乙反攻,左手正扇,接右手正扇;甲右手外接肘里缠,左手外接肘里缠

乙在右手化解来力的同时,出左掌正扇甲头部(图48),甲适时重心后移,出右手由乙左臂外侧顺接乙上臂肘部(图49),顺着乙右臂的劲力方向,从下向上、向内、向下再向外,沿圆弧轨迹运行,同时转腰转肩协调配合,顺势化解乙进攻的来力。

乙在左手被化解的同时,继出右掌由甲左臂的上部正扇甲头部(图50),甲适时重心后移,左手随屈就伸地顺着乙右臂的劲力方向,由下向上、向内、向下再向外,转腰转肩协调配合,顺势里缠化解乙右掌进攻的来力(图51)。

(3)甲进攻、乙反攻的连续练习

乙在右手被化解的同时,继出左掌由甲左臂的上部正扇甲头部;甲防守动作与上一回合相同。甲乙双方四手臂沾黏连随在一起,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防转换。两人的步形是弓步与虚步、步法是上步与撤步交替变换。这样一来一往、阴阳变化地进行反复练习,从外形上看,甲乙两人搭手的接触点基本是螺旋缠绕的运行轨迹,在思想意识上是在练习进攻或防守,而不是在盲目画圈。

(4)收势

练习遍数可根据时间、双方体力等各种因素自主决定。当需要结束时,某方说停或手上给个暗示,双方同时收手、收脚,成并步站立姿势,身体放松、调整呼吸,相互目视对方,互行抱拳礼。

(5)甲先进攻、乙反攻的缠肘双推手加步训练

当甲先进攻乙反攻的定步训练较为熟练时,即可加上步法开始活步训练。

①甲上步、乙撤步

甲在左脚上步进攻的同时,左掌由自己的右外侧反扇乙头部;乙在甲上步进攻时适机撤右脚,右手由甲左臂内侧顺接甲左上臂肘部外缠化解来力;甲左脚随即落步在乙的左脚内侧。乙出左掌正扇甲头部,甲适时出右手由乙左臂外侧顺接乙左上臂肘部,顺着乙左臂的劲力方向,转腰转肩协调配合,由下向上、向内、向下顺缠化解乙的手臂进攻,同时右脚上步管绊乙的左脚;乙重心后移适机撤左脚,同时出右掌正扇甲头部;甲适时出左手由乙右臂外侧顺接乙右臂肘部,向内顺缠化解乙的手臂进攻,同时左脚上步管绊乙的右脚。这样甲乙双方手上一来一往、互有攻守地进行反复练习,双方四手臂沾黏连随在一起,互有攻防、虚实转换,两人的步形是弓步与虚步交替变换,步法变化上甲总是上步进攻或上步防守、乙是撤步防守或撤步反攻。如此循环往复练习,其他要领不变,撤步方努力做到与上步方的步幅大小基本相同。

②乙上步、甲撤步

甲左脚上步进攻同时左掌由自己的右外侧反扇乙头部;乙在甲上步进攻时适机撤右脚、重心后移,右手由甲左臂内侧顺接甲左上臂肘部外缠化解来力;随即再出右脚上到甲左腿外侧,转腰转肩协调配合,出左掌正扇甲头部;甲适时重心后移撤左步,出右手由乙左臂外侧顺接乙左上臂肘部,顺着乙左臂的劲力方向,由下向上、向内、向下再向外缠化解乙进攻;乙随即上左脚,右掌正扇甲头部;甲重心后移适机撤右脚,左手再顺势内缠化解,防守与进攻动作与上一回合相同。

这样甲乙双方手上一来一往、虚实转换地进行反复练习,甲乙双方四手臂沾黏连随在一起,不顶不丢地互有攻防,两人的步形是弓步与虚步交替变换,步法是乙撤步外缠防守转上步反攻、甲是上步进攻和撤步内缠防守。如此循环往复练习,其他要领不变,撤步方努力做到与上步方的步幅大小基本相同。

3.甲双手同时进攻、乙分别内外缠防守的合步交插缠绕双推手

(1)甲上步双手进攻,乙撤步双手接肘引化

甲乙面向站立互行抱拳礼,礼毕后由预备势开始,甲右脚向前上步,目标是管绊乙左腿,同时双臂由左外侧进攻乙上部(图52);乙适机重心后移撤左脚,防止甲腿的管绊;甲见乙撤左脚,随即落步在乙的右脚内侧,由此二人前右脚形成合步;乙撤步时出左手由甲右臂内侧顺接甲右上臂肘部外缠、出右手由甲左臂外侧顺接甲左上臂肘部内缠(图53),双手分别顺甲劲的方向,向左螺旋缠绕,同时配合转腰转肩顺势化解来力(图54、55)。

(2)甲进攻、乙防守的连续练习

甲在双手进攻被化解时,双臂随屈就伸地继续进攻,右手反掌、左手正扇乙头部(图56、57);乙顺化避害、不丢不顶,双手分别顺甲劲的方向,继续向左螺旋缠绕,同时配合转腰转肩顺势化解来力(图58)。甲乙双方如此一来一往,四手臂沾黏连随在一起,虚实转换地进行反复练习,两人的步形弓步与虚步交替变换。

(3)收势

练习遍数可根据时间、双方体力等各种因素自主决定。当需要结束时,某方说停或手上给个暗示,双方同时收手、收脚,成并步站立姿势,身体放松、调整呼吸,相互目视对方,互行抱拳礼。

(4)加步训练

当甲双手同时进攻、乙分别内外缠防守的合步内外交叉缠绕双推手的定步训练较为熟练时,即可加上步法开始活步训练。加步的方法与其他练习方式类似,习练者可在已会其他练习方式的基础上随意加步练习。

4.甲双手同时进攻、乙分别内外缠防守的顺步交叉缠绕双推手

(1)甲上步双手进攻,乙撤步双手接肘引化

甲乙面向站立互行抱拳礼,礼毕后由预备势开始,甲右脚向前上步,同时双臂由右外侧进攻乙上部(图59);乙适机重心后移撤右脚,甲随即落步在乙的左脚外侧,由此二人前脚形成顺步;乙撤步时出右手由甲左臂内侧顺接甲左上臂肘部外缠、出左手由甲右臂外侧顺接甲右上臂肘部内缠(图60、61),双手分别顺甲劲的方向向右螺旋缠绕,同时配合转腰转肩顺势化解来力(图62~64)。

(2)甲进攻、乙防守的连续练习

甲在双手进攻被化解时,双臂随屈就伸地继续进攻,左手反掌、右手正扇乙头部;乙顺化避害、不丢不顶,双手分别顺甲劲的方向,继续向右螺旋缠绕,同时配合转腰转肩顺势化解来力(图65~67)。甲乙双方如此一来一往,四手臂沾黏连随在一起,虚实转换地进行反复练习,两人的步形弓步与虚步交替变换。

(3)收势

练习遍数可根据时间、双方体力等各种因素自主决定。当需要结束时,某方说停或手上给个暗示,双方同时收手、收脚,成并步站立姿势,身体放松、调整呼吸,相互目视对方,互行抱拳礼。

(4)另一边顺步练习

甲左脚向前上步,同时双臂由右外侧进攻乙上部;乙适机重心后移撤左脚,甲随即落步在乙的右脚前,由此二人前脚形成顺步(图68);乙撤步时出右手由甲左臂内侧顺接甲左上臂肘部外缠、出左手由甲右臂外侧顺接甲右上臂肘部内缠(图69、70),双手分别顺甲劲的方向向右螺旋缠绕,同时配合转腰转肩顺势化解来力(图71);甲在双手进攻被化解时,双臂随屈就伸地继续进攻,左手反掌、右手正扇乙头部;乙顺化避害、不丢不顶,双手分别顺甲劲的方向,继续向右螺旋缠绕,同时配合转腰转肩顺势化解来力(图72)。甲乙双方如此一来一往,四手臂沾黏连随在一起,虚实转换地进行反复练习,两人的步形弓步与虚步交替变换,其他要领与上面相同,只是顺步左右相反。

(5)加步训练

甲双手同时进攻、乙分别内外缠防守的顺步交叉缠绕双推手的定步训练较为熟练时,即可加上步法开始活步训练。加步的方法与其他练习方式类似,习练者可在已会其他练习方式的基础上,根据需要随意加步练习。

三、习练双缠推手注意事项

1.练习中双方均应注意的问题

进攻时上体不必过于前倾,防守化解时应转腰活胯、重心后移,上体不宜后仰,两人的步形是弓步与虚步交替变换,注意要做到“无过无不及”。双方手臂防守时屈伸相随,不要僵硬顶劲或松懈断劲;进攻时手臂不要伸得过直,肘部要微屈而沉,注意“劲以曲蓄而有余”,双臂均要自然活动,与腰腿协调配合用劲。

特别注意要静下心来,在习练中悉心体会对方的着力点、劲力大小、方向、路线、刚柔、虚实、发力时机、重心等各种细微变化,提高“听劲”——运动感知能力,尽快达到瞬间感知的水平,逐步形成稳定清晰的运动表象,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提高正确反应的能力,在变化中破坏对方重心、调整稳固自身重心,时刻寻求“我顺人背”,尽量减少身心各个方面不必要的紧张和消耗,最大限度地节约自身的能量,提高投入产出比。

2.培养出手就有攻防的意识

双缠推手作为徒手技击技法具体运用到交手中的训练方式,应当符合徒手技击规律的要求,从一开始学练就要注意做到出手就有攻防。在实际交手中,进攻方最常使用直拳、反臂拳、正扇、掼拳等多种手法进攻,推手练习时,从双方不接触状态到第一下搭手其实就是接手练习。“搭手”不是两个人同时向前迈步站好位置、搭好手后再开始的,而是出手就有攻防。进攻方直接用直拳、掼拳等多种手法进攻,防守方顺化避害、顺势接手就形成了“搭手”。从开始学练就要注意逐步打消“套路意识”以符合实战要求,这样有助于养成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引进落空、不丢不顶等符合徒手技击规律的操作模式,也有助于改掉僵、硬、顶、拙的后天动作习惯,以适应千变万化的交手需要。

3.注意脚步的要点

双缠推手讲究保持左右平衡、全面提高身体协调性,所以在定步练习时应该左右兼顾,左右腿轮流交换练习,功夫较弱的一边还应该多练习。在实战中遇到客观条件限制,如二人在独木桥上交手时,步法不能移动,站不稳就会掉落桥下,此时如果自己不能保持平衡,怎能战胜对手?

在双缠推手训练中要特别注意对腿、步的动作要求。例如甲上步进攻,视距离远近可一步也可两步,注重前脚的落位,目的是右(左)脚内扣管绊乙左(右)脚侧后,意在起到管、绊、跪等作用,使其不能移动失去重心而倾跌;乙见甲上步进攻,适机撤左(右)脚,防止受到甲的控制;甲见乙撤左(右)脚,随即落步在乙的右(左)脚内侧,由此二人前右(左)脚并立,形成合步两腿相挨。这样训练有助于上肢与下肢配合,可为将来交手中手脚并用、上下协调运作打下基础,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以弱胜强的效果,当练到一定水平时甚至不用动步,仅用“上下结合”就能达到“犯者立仆”的效果。这样练习也为下一步在练功中推手与推腿有机结合成为一体作好准备。

如果双方同时上步,摆好架子搭好手再开始上下分离的推手,此时双方两前腿中间还留有10~20厘米的距离,这样不仅不能封逼管绊,而且破绽很大,非常危险。两腿相挨可以相互练听劲,还可以在腿的接触点上施用技法。步形上要求双方后脚内侧与前脚内侧基本保持在一直线上站立,这样做也可以减少漏洞和破绽。

4.劲力运用训练可分阶段

练习双缠推手对劲力的运用可以采取因人而异、分阶段或交叉训练的方式。在初始阶段习练时要尽量放松不用力地进行操作,先进行“不用力”(或称“轻推”、“柔推”)练习,先找“顺其力破之为巧”的感觉,先练“不用力”的技法。弄清楚技术要点,按照正确的方法反复练习,经过量变到质变,就会改掉“逆其力破之为拙”的行为模式,在大脑皮层形成正确清晰的运动表象。有了这个基础后,再进行“用力”(或称“重推”、“刚推”)练习,在双方均有较强负荷的情形下通过劲力运用的训练寻找“用力”的技法。

在推手运动过程中,“用力”与“不用力”都是客观存在的。“不用力”技法的成功使用一般是在“用力”有一定基础后逐步达到的;而要学会“用力”,又要在“放松不用力”的修炼过程中逐步掌握。“用力”的技法没有止境,“不用力”的技法也没有止境;不经过“放松不用力”的途径就难得“用力”之精巧,不经过“用力”的修炼就难得“不用力”虚无之奥妙;“用力”与“不用力”交互为用,相继出现,相互转化。就具体情况而言,“用力”与“不用力”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也可以达到不同的目的,“用力”可以赢人,“不用力”也可以赢人。正所谓:“以刚制柔”是一种可能,刚极能制柔;“以柔克刚”也是一种可能,柔极能克刚。

推手是双方智力、体力、技术、技巧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较量,攻守双方的较技可以看作是人体之间劲力的相互作用,劲力运用得法可以达到奇妙的效果。因此劲力充满着无穷而诱人的魅力,是推手习练者毕生追求而向往的。只要经过认真刻苦的正确训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双缠推手训练强身健体效果好

双缠推手训练具有较好的强身健体、医疗保健、按摩的功能。在推手中双方相互“按摩”,全身上下一动无有不动,不但各个关节得到运动,全身的肌肉、筋腱、经络系统也都得到锻炼,同时配合自然呼吸,使形体和大脑神经、脏腑气血相摩相荡,促进气血贯通、新陈代谢、免疫系统修补机能,从而获得保健、医疗、延年益寿的效果。推手中阴阳虚实、刚柔相济,两人以技击动作对操,比个人盘架单操可以起到更佳的健身作用,既有利于年轻人的生理发育,也有利于所有习练者的心理健康和交手技能的增长。

6.打好基础就可循阶而上登堂入室

在初练双缠推手时,应当由慢到快、循序渐进练习,根据训练水平可采用适当速度,练到一定火候时任凭对方使用爆发力你也可以轻松化解,然后就可以逐步在速度、力度变化上增加一些难度,使对方难以摸清自己的劲力变化,你则可以综合各种技术要素破坏对方平衡,乘势、临机发挥,恰到好处地战胜对方。

当双缠推手几种方式掌握比较熟练以后,有了“明规矩而守规矩,守规矩而合规矩”的基础,双方就可以尝试着“合规矩而脱规矩,脱规矩而神规矩”的练习。在手臂有了一定的感知、处理和控制能力后,就可以适当地一步步地将对方手臂有意引近自己的身体或开门放其近身,自己尽量少用或不用手臂,而运用躯体接转对方进攻之劲力,进一步训练躯体的感知、化发、控制和处理能力等。由此练到应对自如时,就可以达到周身一家地把对方的劲力借用过来当成自己的,即逐步做到只要对方出手便能利用来力为我所用,就可以其人之力还制其人之身,得心应手地战胜对方。

双缠推手根据实际交手需要随机应变、自由灵活运用轨迹变化,任意排列组合就有无数种的变化,就自然可以进入乱环推手的练习,而变化运用得合理、科学、巧妙、人不知我,就可以逐步达到“无招无法”、出手见输赢的水平。

先进、高明的训练方法其原理至深,而具体练功方式又简单、易操作。有人讲“细节决定成败”,各位拳友可以从练习中体会、检验,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武学修炼道路上,功夫不到总是迷,一层不到一层迷,一处不到一处迷,处处不到处处迷。习武需要有明师指点,而功夫的练成既要自己身体力行去练,又要勤于动脑去“悟”,还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猜你喜欢

劲力左臂肘部
居家运动——肘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肘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一肘部练习(中级篇)
三个小动作练反应
形意拳劲力特点及在实战中的体现
咏春拳中“寸拳”技法特点研究
蝴蝶仙女
专家提醒小心“自拍肘”
王天海诗选
浅谈咏春拳中“寸拳”技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