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繁荣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2-11-15沈业忠

群文天地 2012年19期
关键词:文化站群众人才

沈业忠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要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把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春天已向我们走来。如何抓住机遇,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是摆在我们这些身在一线的文化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一、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

近几年来,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实施以来,各地为加快农村文化体育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农村文体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农村文化市场得到发展。但从调查情况来看,发展速度仍然相对较慢,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滞后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较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

(二)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足

文化活动需要场地和资金,有时为了组织排节目,只得去借场地化缘搞资金。少数原来属于文化部门的剧场或电影院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文化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本镇虽是老区政府所在地,舒城县西南山区重镇,然而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却感到常常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据调查,目前还有许多村(街道)无文化活动室,现有场所也十分的简陋,由于没有文化活动经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都是自筹资金,每次公益活动或大型宣传活动的开展都非常困难。由于没有长期有效的文化活动经费投入,群众基础文化活动极少,只是在节庆组织少量的活动,缺乏长效性,群众文化活动没有实在的创新性。

(三)缺少专业人才和良好的培训机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活跃的骨干文艺人才,现在年龄偏大,后起人才青黄不接。遇上活动让文化干部很头疼,为了办好节目,不惜去县里或市里有关文艺团体请人才。我镇在综合文化方面,文化活动场所少,分部不均匀,群众文化休闲娱乐场匮乏,缺乏专业文艺指导员,文艺活动很难开展。且由于开展文化宣传工作很少,文艺宣传脱节,业务水平急待培训提高;加之文化干部做的不单纯是文化部门的事,长期以来专业荒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不可否认,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形势下,各业务主管部门培训机制不到位,放松了对乡镇文化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镇文化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对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利。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知识更新快,乡镇文化员更需要培训,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但几年来对乡镇文化员缺少培训,更谈不上对农村业余骨干的培训。因文化员知识的陈旧、观念的老化,带来了文化活动方式的简单、落后,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综合文化站举办的各种活动没有吸引力,模式陈旧单一,群众参与面小,社会效果差。群众说得好:“文化站活动搞,年年都是老一套,没新意无创造,群众厌烦参与少。”

(四)农村文化管理体制不顺、管理不力

乡镇政府是基层的一级政权机构,担负着地方的发展建设,工作千头万绪,量大而广,中心工作多,诸如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都是一票否决,都是领导者的重点工作、政绩工程,而对乡镇群众文化工作,虽然近年来有所重视,但毕竟是软任务,无考核指标,加上目前乡镇财政紧张,经费有限,用于文化活动的经费少得可怜,根本无法谈及文化设施的投入与建设。

在人员使用上领导不是考虑文化干部专职专用,长期抽调文化干部做其他工作,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

二、解决对策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各级各地历来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抓紧抓好。一是健全领导班子,建议成立由县级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宣传、发展改革、财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负责人成员的农村文化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加强对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和协调。二是把农村文化建设真正摆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管理,着重强化部门和乡镇的责任,做到和其它工作一样,同安排、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做到领导、人员、经费、阵地、措施“五落实”。每年专题研究农村文化建设工作1-2次,具体解决2-3个实际问题。

(二)加大资金投入,打牢文化根基

落实好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保障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俗话说“无水不行船”,这个水就是经费。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要使文化活动经常性开展,就必须有足够的经费作保证,乡镇领导一定要把经费纳入年初财政预决算,从根本上解决文化经费不足的困境。乘文化体制改革的春风,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鼓励私人办剧团、办书屋等形式。逐步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投资体制,占领农村文化市场,让迷信活动彻底绝迹。把资金真正用在文化建设上,惠及老百姓,让百姓喜闻乐见。

为加大资金投入更好地服务于文化建设,我镇严格按照建设资金管理制度,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目前,由省财政投入20万、县财政投入10万、镇财政投入60万,建造的面积达4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已于2010年12月投入使用,站内所有办公桌椅、电子音响、图书、体育器材及电脑等各种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到2012年6月底,全镇所有行政村都建立了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深入推进,入户率达90%以上。

(三)积极开展活动,探索新模式

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在于活动,要加强探索农村文化活动的新路子,使农村文化阵地真正成为广大群众求知的课堂、求美的场所、求艺的乐园、求富的平台。首先,农村文化活动要丰富,内容要新颖,使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能活动,农村文化干部要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大胆探索、求精务实,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传统性和时代性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同时把广播影视宣传、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技、卫生知识、体育活动及促进生产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有机融入农村文化工作中,使乡镇综合文化站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农村文化建设道路越走越宽。

为积极探索文化新模式,发展继承文化瑰宝,文化站结合县情、镇情,弘扬民间文化,发掘本地特色的文化资源,牵头组建一些民间文化演出队伍,开展特色文化活动,达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广科学技术,普及法律知识的目的。

为创新文化新思路,我镇注重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多方协作实现资源共享。镇综合文化站多年来坚持与镇妇联联合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为他门提供图书阅览室,体育健身室,信息资源共享室,关爱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镇文化站积极开展图书、电子阅览服务,提高群众的综合文化素质;组织电影放映活动;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

(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

未来10年形成多层次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梯队。完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制度,探索适合文化艺术行业特点的人才资格考试、考核评价方法,逐步建立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社会化评价体系。完善岗位实践、在职进修、交流培养等多途径培训制度,加强对文艺创作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加大对短缺人才的引进力度。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建立文化艺术人才库。

加快培养文化经营管理和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制定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人才专项培训规划,加强文化管理、文化营销、文化经纪和高新技术等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促进文化艺术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专业化、职业化。鼓励和资助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在职教育。吸引省内外高级经营管理和高新技术人才。建立经营业绩和综合管理能力相结合的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高度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利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和资本扩张,扩大人才的选拔范围,广泛吸引财经、金融等领域的优秀人才进入文化行业。

巩固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建立健全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街道)文化机构的工作岗位规范,逐步实行工作人员从业资格制度,采取远程培训、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建立基层文化队伍培训网络,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对边远地区和山区艺术人才实行定向、定点培训。

完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稳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和完善在相应社会保障条件下的人才流动机制,引导文化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把优秀人才集聚到文化建设中来。

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舆论环境,对在宣传文化工作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文化工作者县委、县政府授予荣誉称号。“十二五”时期,设立“舒城县文化杰出贡献奖”,表彰文化各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由文化主管部门确定并经人事部审核后报县委、县政府批准。

(作者单位:安徽省舒城县河棚镇综合文化站)

猜你喜欢

文化站群众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风景图
文化站如何开展对广场舞的推广
欠发达地区乡镇(街)文化站现状与亟待解决问题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