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探析
2012-11-15郭康
郭康
文章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探讨了作为文化基础的民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分析了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消极影响,最后提出了如何使民俗文化发挥积极作用的几点建议。
一、民俗文化概述
(一)民俗文化的概念
简单地说,民俗文化就是民间民众的风俗文化。是某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民众为适应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传播和继承的一系列物质精神文化现象。主要包括生产生活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物等。民俗文化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变异性和地方性等特点。
(二)民俗文化的功能
民俗文化具有娱乐功能、心理调适功能和教育规范功能。古时在一些高强度劳动中,人们往往会进行“伴唱”活动,如《打夯歌》,《行路歌》等,颇有些苦中作乐的意思。彝族的火把节,蒙古族的纳达幕大会等传统民俗活动最初的祭祀祈愿功能,随着生活需要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交娱乐功能,这些民俗文化能够缓解民众劳作压力、宣泄不良情绪,一定程度上起到维持社会稳定性的作用。一些礼仪风俗,如见证人生经历重要阶段的诞生礼,成人礼,婚葬礼等具有很强的指导教育功能。除此之外,我们穿什么衣服,节庆日吃什么食品,这些日常生活都被民俗文化规范在同一个轨道上。
二、民俗文化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人”主要指广大人民群众。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了,整个社会才有可能达到各个子系统和谐相处的目的。民俗文化从民众中来,一方面服务于民众,另一方面又教育和团结民众。民俗文化的规范性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同一轨道上进行,这本身就是社会和谐的体现。民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民俗文化有利于政治和谐的构建
1.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基层文化,一方面关系到政治文化的属性问题,是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另一方面,民俗文化建设对廉政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纯净党风,改善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首先,从文化范畴来看,廉政文化或官方文化属于精英文化,位于文化金字塔的最上层,而民俗文化处于文化金字塔的最底层,是精英文化建设的“地基”。脱离了民俗文化,政治文化建设就无从谈起。再次,我国有几千年的优秀民俗文化,从大禹治水的民间传说,到各地修建的“父母官”纪念祠堂以及人们为纪念那些为人民说好话,办实事的官员而举行的民俗活动,这些朴素的民俗文化体现出人民自古以来的政治认同是执政者以民为本,与民亲近,为民服务。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西方文化的不断融汇,一些官员价值观迷失,丢失了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倒在“糖衣炮弹”之下。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廉政建设仅仅依靠党员自身难以实现,必须建设一个整体廉洁的政治环境。民俗文化应该成为官员行政过程中的基本文化支撑,民俗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民众诉求则应该是官员行政的主要情感依据。
2.民俗文化对制定和落实国家政策起一定的辅助作用。从古至今的政策制定者都非常重视考察民俗。先秦时期就有国君根据民歌来“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记载。
3.民俗文化履行了重要的社会管理功能。民俗虽然不像法律、政令那样具有强制性,但依然有强大的约束力。钟敬文先生在曾提出, 规范性是民俗文化最核心、最本质的社会功能。列维·斯特劳斯也说过:“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稍稍偏离风俗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其原因更多在于惯性,而不是出于维持某种有意识的考虑或者需要。”这些有力地说明了民俗文化是社会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软件”。
(二)民俗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经济秩序
首先,民俗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比如剪纸、年画、泥塑、剌绣等深受民众喜爱的物质民俗被加工成商品买卖,还有各地开展的民俗村旅游。这些经济化的民俗活动既传播了优秀民俗文化,又拉动了经济增长,增加了人民收入。
其次,民俗文化对维护市场秩序起一定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横行。地沟油、瘦肉精、牛肉膏、有毒食品添加剂、染色馒头、塑化剂等不良事件威胁人民生命安全,扰乱正常市场秩序。倡导民俗文化,或许会唤起道德意识的回归。以我国回商为例,回族商人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形成了许多经商习俗。比如,经商要礼貌待客,诚实经营;要买卖公平;禁止放高利贷和禁止投机行为;要凭约守信,有借有还;禁止浪费和侵吞不义之财等。这些习俗值得在全社会推广,因为习俗一旦形成,就是一种无形的强大约束力量。
(三)民俗文化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在我国和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中,民俗文化建设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为民俗处于人类文化意识的最底层,这就决定了它是一个民族最牢固的文化,离开了民俗文化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只能是一句空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该首先着力于增强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培养爱国、爱乡意识。这些要倚赖于我们拥有的独特民俗。
2.市场经济制度建立以来,旧的道德体系被摧毁,新的道德体系一直建立不起来。缺乏共同的价值认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影响社会和谐。钟敬文先生曾经在自己的论著中倡导发挥民俗文化对国民精神的建设作用,认为民俗学可以用来“发扬优良传统,鼓舞、教育今天的广大人民。”
3.民俗既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是重要的历史资料,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宝贵资源。
三、民俗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消极影响
首先,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传承文化, 在传承的过程中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生变异,民俗的变异具有两重性。一般来说,当民俗文化的变异与社会的变迁不协调时,就会对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当前我国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现象有很多,比如,交际礼仪民俗与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着某种悖论性的矛盾,致使行贿受贿、不正当公款消费等腐败行为难以被限制、被取缔。再比如,一些积极健康的鬼神信仰民俗与迷信、不正当宗教活动相混淆,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处理不当又可能伤害民众感情。还有一些糟粕性的民俗活动仍然存在,如阴亲民俗,过度讲究排场的宴俗等。其次,大型民俗活动的开展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后,一些根深蒂固的民俗观念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演变为恶性暴力冲突事件。虽然民俗活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消极影响并不十分明显,但是处理好这种矛盾,无论对社会整合还是民俗文化自身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四、如何使民俗文化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积极作用
民俗文化的演变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民俗也必然经历一个扬弃和完善的发展过程。因此,如何使民俗文化的步伐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的总原则就是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发挥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
首先要充分发挥民俗的约束与规范功能。大力弘扬优秀民俗文化,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广泛宣传民俗文化中对和谐社会有益的传统观念,通过宣传节日礼仪民俗等增强社会成员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学校等教育机构中设立民俗教育课及开展民俗活动等,确保民俗文化传承,从小树立民族和国家意识。
其次要发挥民俗文化的凝聚功能。尊重各民族民俗传统,促进国内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交流。以民俗交流为纽带开展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活动。
再次要重视民俗学的发展,将民俗学放在社会时代的大背景中来进行研究,发展与民俗学相近的学科的研究,促进边缘学科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民俗文化与社会变迁不协调的问题。
最后要完善对民俗文化的管理制度,针对民俗文化的特殊性,采用特定的社会管理方法,并将其法律化和制度化,从制度政策层面废除民俗文化中的陋习恶俗,废除不利于民俗文化健康发展的法律、规章、制度等。还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使民俗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始终向着相互促进的方向前进。
五、结语
无论是民俗文化还是社会和谐,我们研究的前提和落脚点始终在于实现人的幸福和发展。我们是什么样的民族,身处什么样的社会,和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相信民俗与我国社会的融合会越来越自然,越来越能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晓平.论民俗文化在和谐社会与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5).
[2]钟敬文.民俗文化学发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05).
[3]钟敬文.对民俗学功用的看法——关于当前中国民俗学几个问题意见之一[J].民族艺术,1997(03).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