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旋成体表面沟槽减阻试验研究

2012-11-15陈迎春胡仞与姚开明王福新

实验流体力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无量蒙皮迎角

陈 莹,陈迎春,黄 炜,胡仞与,姚开明,王福新

(1.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 200235;2.上海交通大学 航空航天学院,上海 200240)

0 引 言

民机减阻一直是飞机设计师关注的课题,降低阻力即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可以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据统计当飞机阻力减小1%时,直接运营成本可降低0.2%,油耗可节省1.6%~2%。

飞机减阻的技术手段有很多种,包括层流控制、采用激波控制装置、翼尖装置等手段进行减阻;上世纪70年代通过对石油管路湍流减阻的研究,NASA兰利研究中心发现顺流向的微小沟槽表面能有效地降低壁面摩阻,从而引发表面沟槽减阻技术的研究热潮[1]。最先开展的是沟槽平板湍流减阻的研究,并得出结论最佳的沟槽设计形式为对称的V型沟槽,且当其高度h和间距s的无量纲尺寸h+≤25和s+≤30时具有减阻特性[2-3];随后沟槽减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翼型[4]以及全机试验[5-8]的研究中,并基本达成共识,沟槽的尺寸h+=8~15和s+=15时减阻效果最佳,可降低湍流摩擦阻力3%~8%。

目前国外的沟槽减阻技术已经进入到工程实用阶段,空中客车公司将A320试验机表面积的70%贴上沟槽薄膜,达到了节油1%~2%的效果。而我国对沟槽减阻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平板减阻方面,上世纪90年代曾进行了运七机翼、尾翼表面沟槽减阻试验研究,并得出结论当设计雷诺数与试验雷诺数比较接近时,机翼上粘贴减阻沟槽薄膜时取得了5%~8%的减阻效果[7]。近年来由美铝公司提出使用铝基沟槽蒙皮对民机机身进行减阻,而由于加工工艺等因素限制,铝基沟槽蒙皮的齿宽与齿高关系通常为s=2h,这种情况下,沟槽蒙皮粘贴在机身上,减阻效益有多大仍需要进行试验验证。作者采用旋成体模型模拟简化机身,选择在旋成体等直段上粘贴铝基沟槽蒙皮的形式,进行沟槽蒙皮对机身阻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1 试验设置

1.1 风洞及试验设备

试验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的FL-9低速风洞进行,试验段尺寸为4.5m(宽)×3.5m(高)×10m(长),湍流度ε≤0.1%。试验中侧滑角β=0°,迎角范围为-3°~9°,试验风速为30~70m/s,间隔10m/s,以旋成体最大直径为参考长度的试验Re数范围为0.266×106~0.93×106。

试验使用的是8T90-01内置杆式天平,其中阻力方向的最大载荷为120N,综合加载精度为0.6%。试验过程中由VXI数据采集系统采集记录数据。

1.2 试验模型

试验采用椭球头加等直段及整流尾段形式的旋成体模型,具体尺寸参数见图1。模型采用尾撑方式支撑,通过尾支杆与内式应变天平相连。试验中选用新型铝基沟槽蒙皮粘贴在模型的等直段上,顺气流方向布置,沟槽覆盖面积占模型总表面积的75.6%。

图1 模型外形图(单位:mm)Fig.1 Sketch of the model(unit:mm)

1.3 试验方法

表面沟槽仅能对湍流流动起到减阻效果,所以在椭球头部粘贴了锯齿状金属条带转捩带,并使用萘升华流动显示方法,确认了转捩带后方为湍流流动状态。为了提高试验精度,采取5次测量取平均的方式进行试验,文中数据都是平均后的结果。文中阻力系数CD选取模型的表面积S为参考面积。

2 沟槽参数选取

新型铝基沟槽蒙皮外形如图2所示,试验中保持沟槽参数θ=60°不变,改变沟槽的高度h和宽度s。减阻效益与h和s的无量纲值h+和s+密切相关,h和s无量纲公式见公式(1)和(2)[2-3]。

式中:ν为动量粘性系数;u*为剪切速度。

式中:Re*为模型表面当地单位雷诺数;Cf*为当地摩擦力系数。

依据上面的方法,近似使用宏观外流场的单位雷诺数ReL=1和摩擦力系数Cf计算沟槽尺寸的无量纲值。Cf选用平板湍流边界层摩阻系数,见公式(5)。根据公式(1)、(2)、(3)和(4)可以推导出沟槽尺寸无量纲值h+和s+与ReL=1之间的关系,见公式(6)和公式(7)。

试验取等直段长度为参考长度,x=1300mm,根据上述公式以及风洞雷诺数条件,选择2种s=2h和1种s=1.5h的蒙皮进行试验,具体尺寸参数及其无量纲后的值见表1。

图2 模型表面沟槽示意图Fig.2 Sketch of riblet geometry

表1 沟槽蒙皮的尺寸及其无量纲值Table1 Riblet height and spacing

3 试验结果分析

图3(a)给出了风速为40m/s时模型基准状态(No Riblet)与带有不同尺寸沟槽时的阻力特性曲线对比。模型表面沟槽对阻力随迎角的变化规律没有影响,但阻力值发生较大的变化,使用粘贴有沟槽蒙皮的模型阻力CDR与光滑模型阻力CDS的比值表征沟槽对阻力量的影响,可以得到图3(b)、(c)和(d)三幅曲线。

图3 CDR/CDS随迎角的变化Fig.3 Variation of CDR/CDSwith angle of attack

试验结果显示,s+越小相同迎角下的模型阻力越小;在s+小于25时,沟槽可实现减阻;而当s+大于25时,所有迎角下沟槽都会带来增阻效果,尤其是流动分离以后(α>5°),由于沟槽齿的存在会加剧流动分离,使阻力明显增大,可达到10%~12%。3个尺寸的沟槽蒙皮中,Riblet1(h=75μm,s=150μm)的减阻效果最好,在h+=7、s+=14时最大减阻量为3.22%。试验中沟槽覆盖面积占模型表面积的75.6%,按摩擦阻力占总阻力的90%估算,可推算出沟槽表面具有减小4.5%摩擦阻力的作用。

试验中选用的沟槽尺寸关系是s+=2h+和s+=1.5h+,沟槽宽度的无量纲值大于高度的无量纲值。以Riblet1为例,在整个试验风速范围内h+均小于15,但只有s+小于25时沟槽才具有减阻效果,最大减阻量也是出现在s+=15附近。已有的文献结果表明减阻最佳效果是在h+=8~15和s+=15时[3],由此说明减阻效果直接受限于宽度和高度两个参数中偏大的一个。

CDR/CDS随迎角表现为勺型变化,减阻量随迎角先增大后减小,s+越小能够减阻的迎角范围越大,最大减阻量出现在α=2°。模型迎角变化实际上是改变了气流与沟槽间的夹角,因为模型采用的是轴对称的旋成体,α=2°和-2°理论上应该是完全相同的状态,可以认为沟槽方向与来流方向夹角小于3°时减阻能力最强。

图4 减阻量随沟槽宽度s+的变化曲线Fig.4 Variation of drag reduction with s+

图4给出了α=0°和3°时,不同高度的Riblet带来的阻力变化量随s+的变化曲线。其中Riblet2(h=150μm,s=225μm)和 Riblet3(h=150μm,s=300μm)两个沟槽高度相同,宽度不同,得到的ΔCD~s+曲线基本上是交叠的,由此可以看出,采用的沟槽尺寸的无量纲公式(6)和(7)是合理的,沟槽减阻效果与其尺寸的无量纲参数密切相关。此外,由于s+是Re数的函数,图4显示的规律即为减阻量随Re数的变化趋势,说明Re数不同时为实现减阻应采用不同尺寸的沟槽,而真实飞行中Re数变化范围很大,所以沟槽减阻技术仅适用于长航程飞行器,如民用飞机巡航阶段减阻。

4 结 论

使用文中公式(6)和公式(7)进行沟槽高度和宽度设计是合理的,并分析得出沟槽尺寸的无量纲值对阻力的影响如下:

(1)当沟槽尺寸的无量纲值h+、s+均小于25时,可以减小表面磨擦阻力;

(2)当s+约为15、沟槽方向与来流方向夹角小于3°时,可得到最大约3%~4%的减阻量;

(3)在小迎角下减阻量随迎角变化先增大后减小;

(4)当h+或s+大于25时,铝基沟槽减阻材料会增大阻力,迎角越大增阻越明显。

[1] 王晋军.沟槽面湍流减阻研究综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8,24(1):31-34.

[2] WALSH M J.Riblets as a viscous drag reduction technique[J].AIAA Journal,1983,21(4):485-486.

[3] WALSH M J.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riblets for turbulent drag reduction[R].AIAA-84-0347.

[4] SUNDARAM S,VISWANATH P R,RUDRAKUMAR S.Viscous drag reduction reduction using riblets on a NACA 0012airfoil to moderate incidence[J].AIAA Journal,1996,34(4):676-682.

[5] VISWANATH P R.Aircraft viscous drag reduction using riblets[J].Progress in Aerospace Sciences,2002,38:571-600.

[6] WALSH M J,SELLERS W L,McGINLEY C B.Riblet drag reduction at flight conditions[R].AIAA 88-40764.

[7] 李育斌,乔志德.运七飞机表面沟槽纹膜减阻的实验研究[J].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1995,9(3):21-26.

[8] RENEAUX J.Overview on drag reduction technologies for civil transport aircraft[C].European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Applied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2004.

[9] NEUMANN D,DINKELACKER A.Drag measurements on V-grooved surfaces on a body of revolution in axial flow[J].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1991,48(1):105-114.

猜你喜欢

无量蒙皮迎角
运载火箭框桁蒙皮结构铆接壳段多余物分析与控制
连续变迎角试验数据自适应分段拟合滤波方法
金属加筋壁板蒙皮有效宽度分析方法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ubble and free surface close to a rigid wall
刘少白
飞机蒙皮上的幽默
论书绝句·评谢无量(1884—1964)
南涧无量“走亲戚”文化探析
基于模线样板飞机蒙皮类零件的逆向建模
失速保护系统迎角零向跳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