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林蛙推进农林牧生态循环模式
2012-11-14齐尚吴浪
本刊记者/齐尚 吴浪
养殖林蛙推进农林牧生态循环模式
本刊记者/齐尚 吴浪
朱志明董事长
近日,国务院发布《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规划指出,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十二五”时期,必须珍惜、抓住、用好难得的历史机遇,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着力突破瓶颈制约,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内蒙古东北林蛙生态研究院院长、首席执行官朱志明,在多年的林蛙养殖与技术创新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利用我国农林牧资源,采取动物与植物互补共生养殖林蛙的新模式。该模式用中国林蛙替代农药灭虫,从源头减少人类食物农药残留,降低水资源污染程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回报率,增加了广大农民收入,为我国农林牧产业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朱志明正在国内选址,树起不同模式“新型高效农林牧特色生态循环产业化经济示范区”特色旗帜。朱志明也因此被社会誉为 “中国蛙王”。
据朱志明介绍,林蛙与农林牧互补共生虽有共性,但因各个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形式各有不同,其对接也有独特之处。对此,他分别就各种模式给我们作了详细介绍。
利用中国林蛙与农业互补共生发展
民以食为天。在市场经济利益思想支配下,目前,我国部分农民为提高农产品产量,采取有虫就用药的传统防治方法。极少量农产品经处理后无农药有害残留成份,而大量农产品是含有少剂量农药残留成份的,人类长期食用必将危害健康;过度使用农药也会使得土壤及地下水质恶化,不利我国生态环保发展。
菜花下互补共生套养中国林蛙
土豆下互补共生套养中国林蛙
水稻下互补共生套养中国林蛙
白菜下互补共生套养中国林蛙
采取在农产品下套养中国林蛙,其生态互补共生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中国林蛙是各种害虫的天敌,在农产品下套养中国林蛙,能有效减少农产品虫害的发生,是科学无成本的绿色灭虫,有效保证了农产品绿色有机品质;2.中国林蛙排泄物是一种有机肥料,在农产品下套养中国林蛙,在实施常规对地表保湿或雨季作用下,林蛙排泄物所含有机肥质会渗透入土壤内被农产品根系吸收,减少所投肥料成本和人工投入;3.人工种植各种农产品场地较平整,株距整齐,作物叶片落差对接林蛙习性,在对林蛙栖息地保湿时,自然地对林蛙栖息地植被作物进行了有效保湿;4.农产品叶片饱满,尤其是蔬菜、瓜果叶片水份含量较足,叶体凉湿适中,透氧分子较高,自然对接了林蛙靠皮肤吸收水分的习性和林蛙所需理想立地生态条件;5.人工种植农作物株距较近且叶片离地表层距适中,叶层少达十余层,多达几十层,叶片相互上下搭连,叶密度较高,自然为林蛙创造了理想的遮晒防暑条件和预防天敌的条件;6.各种昆虫喜落在农作物叶片上,这就自然地使昆虫与林蛙共聚一室,使林蛙近距离就能捕食到饵料(昆虫),减少了林蛙在食饵过程中体能的消耗,加快林蛙育肥成品期;7.在农产品下养蛙,最直接、最明显的效果就是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增产增收。
利用中国林蛙与林业互补共生发展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生态气候条件,广阔的森林和地表植被资源能调节生态气候。但是目前火灾和虫害对森林和地表植被造成较大危害,每年国家对森林防火和森保防害(虫)专项资金投入巨大。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木质用材不断扩大需求,造成林业资源枯竭,而下岗职工又不得不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畜牧业。牛、羊是食草动物,对生态植被是具有一定破坏性的,其排泄物又是害虫滋生源,害虫又是疫病的传播体。此外,我国大量的荒山、荒地和湿地未被充分开发利用,人工种植的经济林因要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成材,投资回收期较长,林下资源更是大量闲置。
采取在林下养殖中国林蛙,其生态互补共生效果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1.山地地表植被较茂密,地表地气较高,自然为中国林蛙营造了理想的立地生态栖息条件和创造了各种害虫与林蛙同居一室的条件,使林蛙近距就能捕食到饵料;2.中国林蛙是各种害虫天敌,俗称农林卫士,在林下养蛙,可减少林业资源虫害,在减少灭虫成本同时,又无成本地解决了林蛙所需多营养饵料;3.林蛙排泄物是一种有机肥料,在林下养蛙,在雨水和光照作用下,肥料所含质将渗透入土壤内被林材等资源植被根系吸收,使林材等资源植被不同程度吸收到养份;4.提高人工林地和荒山闲置地及湿地利用率和回报率。
利用中国林蛙与牧业互补共生发展
传统牧业发展模式,致使目前广大农牧民收入来源很单一,大量草牧场地表资源闲置,仅起到解决牛羊饲料的单一效果。因人类发展牧业的方式改变和自然植被环境被破坏等原因,牧场各种有害虫类数量较多,这直接影响牛羊正常发育,也就影响到农牧民的收益,这是目前我国牧业发展的实际现状。
采取在草牧场(湿地)与牛羊混养中国林蛙,其生态互补共生效果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1.最直接、最明显的是提高了草牧场(湿地)土地的利用率和回报率;2.草牧场(湿地)地表植被自然地为林蛙创造了理想的立地生态条件;3.牛羊体异味和排泄物异味会引来各种趋味类昆虫,自然地为中国林蛙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饵料;4.草牧场(湿地)植被较密,地表地气较高,是野外各种昆虫的栖息地,这就自然使昆虫与中国林蛙同居一室,使中国林蛙足不出户就能捕食到各种昆虫,减少体能消耗,加快育肥成品期;5.中国林蛙排泄物是一种有机肥料,所排泄物在雨水和地气的作用下渗透入土嚷内被草植被根系吸收,自然起到了肥草之效;6.草牧场每年易发虫灾(蝗虫),这势必给牧业带来重大损失,如采取常规的药物治虫措施,所投入成本较高、防治效果持续时间短、易多次复发虫灾,用药治虫,牧草含有农药残留成份,易导致牛羊误食,中国林蛙能有效无成本地控制草牧场虫灾的发生,有利于草植被生长,草肥无毒,使牛羊在无虫、无毒、草肥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进食绿色饲料,使人类食用的牛羊肉也是真正的绿色有机食品。
朱志明对本刊记者表示,现代农业发展,既要科技创新,也要模式创新。在发展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农业资源保护和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他希望自己研发的林蛙与农林牧互补共生系列模式能不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