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资源消费的能值体系研究

2012-11-12杨庆许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4期
关键词:能值废弃物河南

杨庆许

2011年10月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河南省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但河南省在“三化”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其中高碳能源消费问题的瓶颈作用十分突出。

一、河南省经济对资源和能源依赖严重

河南省典型的资源型、高碳型经济增长方式已造成区域性的生态环境破坏;2008年河南万元GDP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2009年河南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8.21%。如果不改变资源依赖型现状,河南省际资源和能源需求势必会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短板。

二、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能值指标体系

能值理论以太阳能值(Solar Emergy)为统一尺度,解决了能量因类型和能级差异无法换算的问题,促进了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能量研究的发展。笔者借鉴能值分析中合理成分,剔除雨水化学能、表土净损耗能和地球转动能等人类不可利用的能量,形成了河南省经济发展能值体系的雏形。

1.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能值初级指标

A:环境产出率(Environmental yield ratio即EYR)。EYR=经济系统的能量总产出/经济社会的能量投入,用来反映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效率。

B:环境负载率(Environmental loading ratio即ELR)。ELR=系统不可更新能源的能量总投入/可更新能源投入的能量总和,用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系统形成的压力。

C:能值可持续指标(Emergy sustainable indices即ESI)。ESI=EYR/ELR,反映生态经济系统产品和劳务生产的环境压力,以检查河南的自然资源环境对支撑河南省际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资源等需求负担。

2.河南省经济发展能值指标的拓展

把经济社会的反馈能量分解为产品的生产能量和废弃物的生产能量,把废弃物划分为未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部分、经过处理后排放到环境的部分和经过处理可循环利用的部分;另外把产品生产能量划分为商品能量、自产自用品能量和天然品能量的生产三部分,从而拓展了能量分析指标。

A:废弃物生产投资比率(Waste to Product Investment Ratio即WPIR)。WPIR=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消耗的能量/生产投入的总能量,用来反映废弃物生产过程消耗的资源多少和环境保护的经济压力。

B:经济环境可持续指标(Economic-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即EESI)EESI=EYR/WPIR,反映单位经济社会反馈能量中用于废物处理的能力。

3.河南省经济发展能值指标的深化

把上述产品和废弃物的能值与可循环利用资源和不可循环利用资源相结合,深化可持续发展的能量指标体系。

A:经济表现指数(Index of Economic Performance即IEcP)。IEcP=经济系统的能量产出/(生产过程、废物处理过程与自然环境投入的能量总和),反映经济可持续性。

B:环境表现指数(Index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即IEvP)。IEvP=生产活动消耗的总能量(包括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的能量消耗)/(可更新资源能量与可循环利用资源的能量之和);反映资源环境发展的持续性压力。

C:可持续表现指数(IndexofSustainable Performance即ISP)。ISP=IEcP/IEvP,反映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综合可持续性。

三、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能值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1.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能值初级指标

A:环境产出率(EYR)河南环境产出效率比较高而且呈现递增态势,说明河南能源生产效率和能值生产效率还有潜力可以挖掘,在能源规划中可以继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以支撑增加更大的GDP。

?

B:环境负载率(ELR)河南环境负载率过高,由于人口超过1亿,大于其省际的可更新资源承载人口,并正逼近河南省人口承载的上限;另外,河南的环境负载力从2005年到2010年呈倒U形,2008年达峰值后,由于增加了可更新能源的利用,降低了经济增长对环境负载的压力。

C:能值可持续指标(ESI)河南能值可持续指标过低,揭示了其资源和能源消耗的主体是不可更新的资源,虽然河南ESI指标是先递减后递增的U形波动,但长期仍以不可更新的资源需求为主(不可更新的资源超过全部资源消耗的80%),与ELR过高吻合,都说明经济发展对河南的环境资源压力较大。

2.河南省经济发展能值指标的拓展

A:废弃物生产投资比率(WPIR)该指标呈直线递减,表明在河南经济发展中废弃物资源使用率极低(都小于0.8%),印证了河南省非循环利用的资源和能源消耗过大的趋势;另外,经济发展产生的各种废弃物总量中,能够再循环利用的废弃资源尚缺乏相关的数据和资料;这既需要河南各产业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也需要河南省居民改革生产生活模式,以促进河南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降低环境负载压力。

B:经济环境可持续指标(EESI)由于废弃物资源数据的缺失和极低的废弃物生产投资比率,使得河南的经济环境可持续性能力偏大,揭示了河南发展循环经济的巨大潜力。也从侧面反映了不可更新资源消耗比率大、可循环利用资源消耗比率低的现状。

3.河南省经济发展能值指标的深化

A:经济表现指数(IEcP)2005~2010年的经济表现指数均大于1,说明河南经济表现比较好,这是由于河南资源和能源储藏量充足,省内地矿和采掘业发展良好,能够支撑省内经济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

B:环境表现指数(IEvP)环境表现指数均大于1(甚至都大于4.5),且呈线性递增态势,说明河南经济发展中资源环境消耗压力巨大;为支撑河南省经济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索取,至少需要4.5个以上河南省的土地面积才能支持过去每年的可持续发展。

C:可持续表现指数(ISP)河南的可持续表现指数远小于1,河南虽然取得了喜人的GDP数据和增长速度,但仍属于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增长,资源和能源已经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瓶颈;更为严重的是2010年,河南至少需要7.64个河南省的土地面积才能支撑经济发展可持续性需要,省际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极差。

四、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1.增强系统开放性,加强外来能值的引入

河南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和资源压力日趋明显,因此应增加对外开放程度,广泛引入外来能值(技术、设备、资源),提高能值反馈率,使能值获得更快增长,缓解本区的资源压力。

2.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模式

河南省高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模式,不符合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依托高新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在增加单位能值产出率的同时降低能值消耗率,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扩大区域发展的环境容量。

3.大力发展教育,促进人才强省

含有大量创造性能值的先进技术与经验,通过教育才能转化和放大为能值与财富,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河南省大学入学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内教育发展不足等问题都是“短板”。故河南应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为河南省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4.合理组织规划,大力发展旅游业

旅游业是新型绿色产业,净能值产出率比较高,对当地经济有重要的拉动作用。河南省山川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是海内外闻名的旅游胜地;河南可加大“寻根”文化的宣传力度,开发开封、洛阳的古都文化的同时,加大对安阳、商丘和许昌等古都的宣传,把河南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林伯强.刘希颖;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J].经济研究;2010年第8期;66~78.

[2]王宗舞,庞宏建;基于LMDI模型的河南省CO2排放变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14期(总第338期);119~121.

[3]杨庆许,基于能值分析的中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9月;17~21.

[4]杨庆许,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生态循环经济[J].价值工程2006年4期;17~19.

[5]梁流涛,曲福田等;农村生态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及时空特征分析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21卷第7期.

猜你喜欢

能值废弃物河南
城市景观绿地设计可持续性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能值分析方法的应用与展望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复杂河流水体能值转换率研究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的思考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基于能值分析法的大庆石化企业生态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