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校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索
2012-11-11王劲
王劲
(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000)
高职学校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索
王劲
(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000)
教师专业化成长有效的途径是反思实践,以反思实践和行动研究的方式,探讨和解决教学实践中发生的问题,动员五年制高职学校教师开展校本研修,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策略和途径。
高职学校 校本研究 教师专业化发展
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将成为职业学校发展与改革的重点之一。如何让职业学校教师改变单一的“教学任务的执行者”角色,向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和创新者的多元角色发展,以挑起时代的重任?这个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题已无法回避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以为外出进修、集中培训、教师提高工程等都只是“破冰”,将重心下移,关注绝大多数普通教师,通过校本研究,让教师自主学习、现场研究、自我反思,从而获得持续的、大面积提高才是上策。校本研究标志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回归”。
一、高职学校校本研究的本质与重点
(一)高职学校校本研究的本质。
教育部朱慕菊副司长说:“‘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加,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即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其本质是改变的是教师的‘专业态度’,这种改变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实践,通过行动和反思。”
(二)高职学校校本研究的重点。
聚焦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组织教师针对教学和实践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现场研究、反思实践和行为跟进,进而总结提高和探索规律。必须把“研究”、“反思”、“行动”与“问题”联系起来。教师的研究是否有意义,是否有成效,关键在于对问题的诠释及对解决问题的决策和行动是否正确。
二、高职学校校本研究的基本步骤与核心要素
(一)高职学校校本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
1.对问题进行梳理(学校层面、专业学科层面、班级层面、教师个人层面),发现带有共性的关键问题或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确定行动研究的当前课题和后续课题。
3.筛选和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研究并制订行动计划和行动方案。
4.实施行动计划和方案,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
5.总结和反思(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提出改进策略,写出行动研究报告(叙事研究报告、教学案例等)。
6.行为跟进,改变教学行为,提出新的问题。
(二)高职学校校本研究的核心要素。
提倡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保持同事的互助指导(同伴互助),并注重纵向的理念引领(专业引领),三者的整合,构成“校本研究”核心要素。
三、高职学校校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行动策略
(一)从教育叙事研究开始校本研究,促进教师自我反思。
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改变教师“做研究”的话语方式,让教师进入研究状态。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再加上自己的反思。反思处于教师发展的中心位置,只有经过反思的教学经验才能成为教师的财富。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1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二)以社会化网络软件支持校本研究,实现教师之间互助和互联。
搭建网络校本研究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和思想互联。基于网络交互的教研社群主要集中在即时通讯软件群落、内容分享社区、社交网络和论坛等社会化媒体之中。教师们可以公开、便捷地参与,实现同伴互助和思想互联。
(三)以观察研究聚焦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发现和揭示教学问题;通过行动和反思,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围绕“课”展开,把研究融入备课、上课、观课、说课、评课的全过程,重点解决课中存在的某些教学问题。基本操作步骤如下:
(四)开展以案例/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研究,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全面提高教师承载新课程的教学能力。教学课例是案例的特殊形式,它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优化和提高,从而给出“问题解决”的示例。教学课例研究的特点是以教学问题解决为对象、以观察为手段、以反思和互动对话为特征、以行为改变为目的的教学研究。常见形式主要有多人同课、一课多轮和同课异构。
(五)以需求为导向,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1.基于专业教学问题的校本研究,提高教师专业教学能力。
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学校、教研组在教育教学中发现并提炼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转化为教师群体共同关注的问题,并形成研究课题;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在自主、开放、宽松的研究氛围中形成研究群体,以行动研究方式开展课题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反思、改进和提高;课题成员间团结协作,互相观摩,共同探讨,分享经验,共享成功。
2.基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提高教师个人研究能力。
引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包括个人发展目标、自我教学能力分析、拟采取的主要措施、教学改进的方法、专题研究计划等内容,形成以 “实践—反思—改进—再实践”为特征的校本研究模式,促使教师成为研究者;针对个人的问题、疑点、难点、兴趣点,教师确定自己的独立研究课题,选择多种学习资源(书籍、报刊、网络、录像等)等进行自主学习,获得专业支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教师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记录个人研究过程中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论文、听课评课记录、获奖记录、他人评价等,促进教师形成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更新的能力。
3.基于区域校际协作的校本研究,提高教师合作研究能力。
发挥优质教师资源在区域的辐射作用,以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工作室为引领,通过协作组织教学观摩和研讨、合作开发校本研究课程、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形成教师合作研究共同体,促进区域教师的共同成长、共同提高;充分利用网络研修平台等载体,开展基于网络的连片教研和校际协作研究。
(六)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提高学校和教师整体水平。
以校本研究为载体,创新教研制度,重构教研文化,建设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学校。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让学校从内部发生变化,至少需要三年。第一年在学校里建立教师间公开授课的校内教研体制;第二年,提高研讨会的质量,以授课方式和教研活动为中心,重新建构学校的内部组织、机构;第三年,以学生和教师有目共睹的转变为依据,把新的授课方式和课程设置正式固定下来。通过如此三年的教研活动,学校就可能成为一所像样的学校了。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有效地推进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校的重大课题。校本研修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的途径。校本研究就是,基于学校发展、教师提高、学生成长的需要,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训活动。在研究的状态下,构建融教学、研究、培训为一体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自主研修方式。在不断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能提高师德师能,感受到专业化发展的快乐,享受事业成功的幸福,克服职业倦怠,保持持久的工作热情,激发内在的动力,拒绝平庸,不断否定自我,创新自我,走向成功。
[1]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M].长春出版社,2003.01.
[2]孟庆焕.立足校本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5.
[3]彭展声,马硕章,石郦.在校本研究中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4]黎有彦,曾德智.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J].理论导报,2011.1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本文系江苏省职业教育技术学会2010—2011年度立项课题《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0083。课题主持人:史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