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帆竞发景色新 浓墨重彩写华章——同煤集团云冈矿以实际行动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2012-11-10同煤集团云冈矿宣传部山西大同037017

山西煤炭 2012年11期
关键词:云冈矿井发展

张 贵(同煤集团云冈矿 宣传部,山西 大同 037017)

千帆竞发景色新 浓墨重彩写华章
——同煤集团云冈矿以实际行动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张 贵(同煤集团云冈矿 宣传部,山西 大同 037017)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让地处晋北大同的同煤集团云冈矿在这市场潮起潮落搏击中,演绎出一部中国煤炭企业挑战自我,迎来沧桑巨变的历史。

近年来,云冈矿在党委书记吴罡、矿长程剑新的带领下,顺应时代发展大潮,以安全生产为根本,以质量标准化为突破,以强化经营为手段,以提高效益为目标,积极推动管理、机制、体制创新,迎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汹涌挑战,紧把科学发展之舵,高扬跨越发展的风帆,在煤炭工业新型化的主航道上勾勒出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为我国能源安全构筑起坚实的屏障。实现了矿山安全生产五破500万t目标,技术装备明显改善,资源整合取得实质进展,矿区职工生活和谐安康,矿区环境面貌优美温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云冈矿先后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命名为“特级安全高效矿井”荣誉称号,质量标准化工作荣获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称号;精神文明工作被评为大同市、同煤集团公司文明和谐单位标兵,开创了各项工作的崭新局面。

作为同煤集团伟大变革中的缩影之一,云冈矿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平稳发展、和谐发展” 的征程中,“柳暗花明春江暖,千帆竞发景色新”,再次谱写出一曲瑰丽的时代壮歌,以优异的成绩向即将召开的十八大献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厚礼。

科学调整矿井部署重手笔绘发展宏图

实施煤矿整合重组是省委、省政府推进全省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决策和根本举措,也是实现煤炭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出路和治本之策。

智者起舞的脚步总是和着时代的节拍。云冈矿党政立足矿井长远发展大计,科学谋划。他们围绕侏罗纪资源逐年减少,开采难度加大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既要做强主业,又不浪费资源的发展战略,全面擂响了“做强同煤、造福员工”的战鼓。

矿井生产部署大调整。从2009年4月份开始,云冈矿对矿井生产系统进行了大调整、大运作,将五个综采队分别部署在五个生产盘区,做到了矿井生产布置均衡、合理、科学,形成“一区一面”的生产格局,缓解了通风、皮带运输的压力,激活了各综采队生产的活力。矿井生产系统大调整、大运作的价值,将在生产实践中得以显现它的魅力。

挖掘潜力组织原煤生产。云冈矿投入1 000多万元,组织了五个综采队的支架会战,进一步挖掘了设备的潜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各队组的产能。与此同时,各掘进队突出掘进重点,本着“干一保二、想三看五、掘进先行、采掘均衡”的理念,急生产之所急,想生产之所想,在单进上强管理、动脑筋、下工夫,不断刷新单进纪录,确保了采掘正常衔接。

强化机电管理,狠抓搬家准备。在日常工作中,云冈矿以落实机电“四检制”和“包机制”为主要内容,加强大型设备的维护保养;紧紧围绕机电“三件大事、一个薄弱环节”,积极开展各类会战;加大机电隐患排查力度,降低了事故率,提高了开机率,为保证完成565万 t原煤生产任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

与此同时,云冈矿紧紧抓住搬家的一起一落,不断优化搬家程序,科学制定准备方案,实现了优质、快速的生产准备。2010年8次搬家做到了保质量、保工期、降成本,基本上做到了一次性试产成功,较过去不同程度地缩短了搬家准备周期,延长了有效生产时间,涌现出综采二队、综采三队、综采五队三个百万 t级综采队。

科学谋划,精心部署,使云冈矿走在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兴工业道路上。企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如熊熊燃烧的火炬,似铿锵有力的鼓点,在同煤集团公司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多措并举科学管理牢固筑稳发展之根

同煤集团公司董事长张有喜(右二)在云冈矿规划矿山发展蓝图

市场历来都青睐擅用科学武装起来的人,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必须实施科学的管理。科学的管理,可以使各项工作有序、快速地发展,进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确保企业的发展活力。云冈矿党政领导一班人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全方位、全过程狠抓以成本为中心的经营管理工作,逐步形成了具有云冈矿特色的“管理过程精细化、工程质量标准化,现场建设模式化”的三化格局。

制度管理,绩效挂钩。管理制度是支撑企业大厦的骨架和脊梁,只有建立起一套既符合企业发展,又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才能使全公司有章可循。云冈矿立足内部挖潜,出台22条经营管理措施和17个经营管理办法,突出精管、细管、严管。同时延伸了标准化考核,突出动态达标,对副总以上矿领导、职能科室划分了盘区联管承包责任区,强化了盘区、工作面的日常监管,有效地提高了动态达标水平。此外,他们每周都要召开考核会,该矿主要领导都亲自参加,详细听取考核汇报,认真查看考核结果,严肃议定奖罚方案,严格进行奖罚兑现,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合情合理,使该矿的经营考核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充分发挥了经济这只“无形手”对经营管理的调控作用。在此基础上,他们打造了一大批精品工程,先后建成了81011、8818、21106、51013等22个优质工作面和井口大厅、井底车场、中央变电所、大巷候车室等8个亮点工程,把三个生产盘区建成了精品盘区。

塑成本理念,倡增收节支。云冈矿严格控制综采搬家费用和单项工程用料,对大宗物资和易丢失的零配件实行跟踪管理。积极开展回收复用、修旧利废和自制自修,2011年回收物资2168万元,复用970万元,修旧利废292万元,煤质增收405万元。与此同时 云冈矿大力开展节水、节能、节电活动,各单位节俭意识明显增强。2011年,节水同比少支出274万元,吨煤综合电耗同比下降3.98%,“四费”收缴率达到100%。仅301、305主扇停运,每年可节省电耗、人工费、机电配件费、北五主井供暖费用1 000多万元。

班车队转作风服务员工

筑安全之基,促矿井久安。安全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稳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云冈矿积极落实同煤集团公司“人人都是通风员”理念,以创建“零事故现场、打造零事故环境”为目标,不断拓宽精细化管理思路,制定了安全零伤亡,现场零事故,员工零三违,管理零盲区,工作零缺陷“五零”目标,从人、物、环境和管理四方面入手,全力推进精细化管理。

有力的监督机制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钢铁盾牌,只有强化安全监督检查,才能为安全生产的提供有效保障。云 冈矿把“零事故现场,零事故环境”引深到班组现场,做到从源头控制事故发生。他们针对云冈矿为高瓦斯矿井的实际,本着严细实的作风,始终坚持“稳、准、狠”原则,把握“疏、排、堵”根本,总结出一套“放、断、切、支、卸、松”的六字科学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瓦斯,实现了矿井“一通三防”连续14年无事故。与此同时,通过推行“双基”建设,岗位就近管理,班组全程管理,安全程序化管理,大大夯实了矿井的各项管理,有效推进了精品岗,标准化建设,使全矿出现了一大批精品盘区、精品巷道,为矿井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理念是企业的生命和灵魂,只有把安全理念如春风化雨一样深入每个员工心中,才能使安全生产落到实处。云冈矿不断引深安全文化建设,强制性地在区队推行了正职班前讲安全,班前安全宣誓,班前安全评估和周二、周五安全学习制度,出台了精细化管理细则,安全隐患排查具体措施,并对全矿每个区进入作业现场、沿途作业、收工等工序,进行隐患大排查。

通过控制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云冈矿把“安全发展”真正践行到实际工作中,使安全工作不再是单一的环节,而是贯穿于整个生产的全过程,渗透于每个工作的细节中;抓安全的手段也不再采用以滞后的硬性管理,而是采用以人本理念为中心的软硬结合的管理方式,从而有效预防和遏制了煤矿事故的发生,夯实了安全生产基础,使企业迈向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创良好环境,使人尽其才。云冈矿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实际需要,把普及“人人都是通风员”基本知识,提高员工灾害预防能力以及岗位操作水平作为培训重点,大力实施员工培训工程。以改善员工知识结构为目的,牢固树立“上岗靠竞争、竞争靠技能、技能靠培训”的理念,通过多种渠道、各种形式加强对员工的培训,采取内外培训相结合的方法,突出重点工作,强化岗位培训,使培训工作逐步由“声势型”向“实效型”转变;由“执行型”向“自主型”转变,由“灌输型”向“渗透型”转变;由“单一教育型”向“多元综合型”转变,由“理论学习型”向“现场操作型”转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内培和外培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员工外出上学,增长知识,学习技能;组织干部员工共5批,300多人到上海世博、安徽淮北煤矿等地参观考察,开阔了干部员工视野;积极和太原理工大学联系联合开办矿山大专班,使员工足不出矿门便可圆大学梦。云冈矿全年共举办人人都是通风员、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文化以及特殊工种、机电等各类培训班共80多期,累计有11656名干部员工接受了集团公司和各矿的专业技术培训。此外他们还开展了优秀人才结对子、带徒弟活动,设立了首席技术人才、首席技工制度,为矿上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

“由生产型人才向经营型人才转变;由不计成本追求‘产量最大化’向追求‘效益最大化’转变;由‘重生产投入,不重员工福利待遇’向‘重投资效益、重长远发展,重员工福利待遇提高’转变”。在这样的经营理念指引下,云冈矿的管理者将重心分解下放到各个岗位和各个环节,既凸显了经营目的性,有效避免了“管理盲区”,又提高了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使企业步入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

凝心聚力构建和谐树企业发展新境界

企业既是一个经济空间、一种工业形态,更是一种气氛、一个灵魂。综观中外现代知名企业,其令人仰慕的巨大魅力,在于以深厚企业文化意蕴去树立一个品牌,其发达的经济和企业建筑,仅仅是文化的一个符号,其最终印在人们记忆里的,是企业文化深厚博大。

近年来,云冈矿以创建“平安云冈、文化云冈、活力云冈、阳光云冈、创新云冈、魅力云冈、和谐云冈”为主线,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分层次、分步骤地提升企业整体形象,积极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创建活动,突出抓好由点连线、连线成片的延伸;由井上向井下的延伸;由固定示范点向流动示范点的延伸,进一步改善了矿井面貌,重塑了云冈品牌。

凝聚力、向心力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云冈矿党委紧紧围绕全矿中心工作,紧跟集团公司发展步伐,全面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全矿的改革、发展、稳定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云冈矿党委先后开展了“强企报国,敬业奉献,创新发展,卓越至上”同煤精神大讨论和演讲比赛、“高起点上再跨越,创造同煤新历史”主题宣教实践活动,使“做强同煤,造福员工”的奋斗目标深入每位员工心中。同时编印下发了《人人都是通风员知识画册》和人人都是通风员安全知识扑克,出版了集文学创作、思想调研、理论指导、典型宣传、经验探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刊物《云帆》40余期。在全矿形成“一报(《云冈人》)、一台(有线电视台)、两站(播音站、网站)、两刊(《云帆》、《云冈宣传》)”的宣传平台。此外还组织编写了《云冈矿矿史》、《云冈矿年鉴》、《云冈矿企业文化丛书》、《知行》、《岗位操作规范简明手册》等书籍,为矿上积累发展经验,谋划长远发展提供了详实的珍贵 资料。

如果说党建是企业文化的内在精髓,那么环境综合治理则成为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该矿在大搞矿山环境美化绿化、植树种绿的同时,加快了生态矿山建设步伐,实施了矸石山第三次披绿改造;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实施了锅炉集中供热,减少了矿山矸石、粉尘的污染。同时在井下狠抓质量标准化工作,大力建设精品工作面、精品盘区,大巷全部粉刷,实现了盘区工作面精品化、管线吊挂整齐化、安全监控数字化、物料摆放定置化,建成了综采三队、机掘一队等22个标准化样板工作面和井口大厅、联合楼浴室等8大标准化亮点工程。

转变作风全矿共产党员开展大型便民活动

为了缓解棚户区搬迁,跑家员工增多带来的住宿压力,该矿重新装修了单身公寓,规范了入住管理办法,使跑家员工住宿得到了保障。同时围绕员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对家属区私搭乱建建筑进行了拆除,重新硬化了办公楼前广场,建造了街心公园和体育馆。并对6台锅炉、一万多米供热供水管网进行了大修,修复了办公楼上水管路,修缮了河湾软桥,为住户安装了数字电视,建成了统一收缴居民用电、

庄子说“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和谐是人生追求的大境界,亦是企业发展的至高境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企业文化建设,使得云冈矿全体职工的向心力和企业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正是这无形的价值为企业 的和谐画卷增添了最浓郁绚烂的底色!通信等费用的收费大厅,为员工群众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矿在大力开展“快乐工作在云冈”活动中,把快乐工作法引深到了班组、井下现场。并从引导和规范员工行为养成出发,积极推广文明用语,大力推行班前安全礼仪、集体排队出入井、上标准岗活动,大大提高了班前会质量,区队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此外,他们还开展了以“十佳百星”为核心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系列活动,打造出了一大批“文明窗口”、“文明和谐示范区”等品牌塑造工程,选树了一大批文明员工、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提高了基层单位和员工参与创建的积极性,自上而下形成了时时处处争先进、创一流的良好工作氛围。

2012年,随着十二五大幕的徐徐开启,山西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前全省各行业、各领域围绕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心一意谋发展、众志成城促崛起的使命感与日俱增;“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势头已汇成滚滚春潮。

借得春风行万里,无需扬鞭自奋蹄。伴随着三晋转型跨越的雄健脚步,同煤集团云冈矿将按照“十二五”规划蓝图,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瞄准新的奋斗目标,倾力打造平安高效、绿色环保的现代化矿井,力争为实现同煤集团亿吨级、现代型、国际化能源大集团的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1672-5050(2012)11-0006-05

摄影:何超杰

张 辉

猜你喜欢

云冈矿井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我和云冈的缘分
以机器人研发应用引领矿井“四化”建设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大同云冈第1、2 窟图像构成分析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云冈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研究
九五至尊思想在云冈巨佛雕刻中的体现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