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上走来个发明家
2012-11-10宋小丽
○ 文/宋小丽
田埂上走来个发明家
○ 文/宋小丽
农民轮换工赵学良扎根一线26年当上高级技师。他说,搞创新离不开生产一线,就像瓜儿离不开秧一样。如今,他依然整日奔波在生产一线。
26年前,河南油田招收农民轮换工的机遇,把21岁的庄稼汉赵学良轮换成了采油郎。去河南油田的头天晚上,父亲说:“到油田干上个三五年,权当你娃子出去长长见识。”农民轮换工其实就是临时合同工。1985年,赵学良与河南油田签了5年合同。
学门技术 有碗饭吃
来到采油队,赵学良如蜜蜂一头扎进花丛中。他不惜力气,啥活都抢着干,工作不到半年,就成了采油井站争抢的香饽饽。队干部看好赵学良,调他去维修班,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派他。
他被安排到机加车间学电气焊。学到第四天,维修班班长和机加车间主任跑到矿长办公室,吵得脸红脖子粗。维修班有难活,急着让赵学良早点回去,可机加车间主任想留下他,主任说学三天,电焊技术能达到这水平的学员,少见。
机加车间的那些技术,在农村大有用场,赵学良多想留下来啊。晚上,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咱一个农民出身的人,初中毕业,今天伺候采油树,明天说不定就得回家侍弄庄稼苗子,可不敢把一门技术照着半年学。艺多不压身,学门技术,回家就是吃饭的门路。该学的东西多着呢。
一天, 赵学良拿着制作的第一张“图纸”找到队上的技术员。
“你画的是啥?”技术员皱着眉头,看着纸上互相打架的线条问。赵学良红着脸,比画了半天,最后用一根铁丝折来折去,才算把思路解释清楚。“麻袋上绣花—底子太差,学学机械制图吧。”
赵学良害怕别人嘲笑他一个“老农民”还装模作样地读书学习,犹犹豫豫找来《机械制图》、《采油工艺》等技术书,用挂历纸包住书皮,在上面写上了“语文”两个大字,上下班随身揣着。半年下来,赵学良记了几万字的学习笔记。实在弄不懂的,他就躲着人,锯个木块当实物,翻来覆去看。
计划没有变化快。打算另寻吃饭门路的赵学良,等来了转招全民合同制职工支援河南油田建设的通知。
正在宿舍里补觉的赵学良,顿时睡意全无。他推门走到院里。初升的太阳,把万道霞光洒在寂静的小院里,门口常青树上嫩黄的叶片,反射着油亮亮的光芒。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
革新发明 犹如泉涌
让赵学良萌生创新念头的,是一把“弯头扳手”。一把普通的扳手,稍作改进,在狭小的空间居然异常好用。赵学良的脑子里像突然间开了一道天窗。
遍地是黄金,单等有心人。一把果树修剪剪刀启发赵学良发明了盘根剪。试验了10多次,锯烂了一双鞋。当他把盘根剪拿到同事面前时,大家不叫他小赵,叫发明家。
盘根剪的成功发明,让赵学良的创新想法像开水锅里的气泡,咕嘟嘟直往外冒。
给井口加盘根是采油工常干的活。如果起出旧盘根时稍稍用力过大,光杆上的瓦片常会滑下来,砸伤手指。要是有个专用工具,直接套在光杆上,既能将旧盘根自动掏出,又能把新盘根自动加入,那该多好啊。
赵学良寻思着利用杠杆原理,制作了一个笨重的盘根起装器。起初,效果不理想。经过10多次改进、试验后,直到5年后,一个重量只有1.5千克的盘根起装器终于问世。加盘根这项过去大多由男职工干的脏活累活,如今女职工干起来也轻松自如。赵学良发明的盘根起装器,当年就获得国家专利。
●安装可调式自动控压注汽油嘴,赵学良探索并快乐着。 供图/宋小丽
1998年,赵学良负责采油队180多口油水井的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给抽油机打黄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四五个精壮小伙子爬上四五米高的抽油机,用黄油枪一点一点地挤,一天下来,也只能保养三四口油井,费力又费时。
赵学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一段时间思索,赵学良的脑海里形成了高压储能式黄油加注器的雏形。可是,仅选择黄油加注器输油管,试验20次,爆管20次。赵学良偏不信全找不出合适的管子。休息日,他骑上自行车,到附近的废品收购站“淘宝”。在唐河县一处塑料废品收购站,一根绕丝的高压橡胶管被赵学良宝贝似的带回单位。一试,果然管用。3个人操作,一天可保养10多台抽油机。
赵学良不满足,不久,新一代黄油加注器问世了,两人一天可保养20多台抽油机。后来,又有了脚踏式黄油加注器。如今,赵学良还没有止步,继续尝试将它变成机动式的可能。
黄油加注器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安全风险,减少了停井时间,提高了保养质量。职工给这个宝贝起了个响亮的名字 “黄油炮”。如今,“黄油炮”已在全厂3000多口油井上使用。
2009年10月,赵学良站在了中国石化技能创新成果颁奖台上。他发明的可调式自动控压油嘴,因不仅有效降低劳动强度,而且成功阻止浅薄油藏在注汽过程中极易发生汽窜和地面喷发事故避免了环境污染,获得中国石化技能创新成果特等奖。
这些年来,赵学良先后“捣鼓”出螺旋式油井盘根更换器和液位自动报警装置等20多项专家想不到、市场买不到、生产很需要的革新发明,每年为河南油田创造600余万元效益。
有人问赵学良成功的秘诀,他淡淡一笑:一分激情,一分好奇,一分用心,仅此而已。
钻研技术 三种状态
熟悉赵学良的职工都说,赵学良只要有不说话、拍脑袋、不回家三种状态,准被生产上的难题缠住了。
2008年8月,河南油田井楼油矿实施蒸汽驱试验。蒸汽驱最大的隐患是容易发生汽窜,诱发井喷。
为预防汽窜事故,研制一种井口防喷器的任务,落在了以赵学良为主的“智囊团”的肩上。
从接受任务的第一天起,赵学良就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了。下班时,坐在交通车上,周围的同事谈笑风生,赵学良却如僧人入定状,仿佛神游天外。坐在身旁的一位年轻人同他搭讪,他急忙阻止:“别跟我说话!”
这是赵学良思维没有头绪时的第一种状态—不说话。
上班期间,赵学良常常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一天,一位同事无意中闯了进去,见赵学良踱来踱去,不时用手拍着脑袋露出一种痛苦不堪状。这位同事关切地问:“赵技师,你头疼吗?”
赵学良的第二种状态—拍脑袋—完全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这说明,他的思维已经进入状态,却没有走出困局。
经过几天的潜心思考和精心绘制,井口防喷器的图形终于出来了。为尽快见到实物,赵学良一头扎进蒸笼似的工具房里,叮叮当当干了起来。
下班了,同事们喊:“赵技师,该回家啦!”他总是摇摇头。在研发新产品的关键时刻,就有了赵学良的第三种状态—不回家。
经过十几天的摸索,井口防喷器终于被研制出来,并在试验前5天全部装到22口受效井上。那一年,井口防喷器技术获局技术攻关优秀项目,并在全厂稠油井上推广应用。
谈到技术革新中遇到的困难,赵学良说,越是遇到困难我越是喜欢钻研。因为受尽煎熬后的成功,异常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