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大做强湖北农产品加工业的路径与对策分析

2012-11-09薛家林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加工业湖北省湖北

薛家林

做大做强湖北农产品加工业的路径与对策分析

农产品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性趋势。湖北要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必须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分析了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资源、产业基础和背景,研究结论表明: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体水平较低,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服务体系滞后等。为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路径;对策分析

“湖广熟,天下足”,湖北是中国的重要粮仓。因此,湖北要与全国其他农业大省一道,承载特定的使命。新中国成立之初,人们渴望农业能圆一个丰衣足食的梦想;工业化起步之时,农业扛起为共和国积累资本的重任……如今,市场经济的取向,工业理念的注入,农业现代化的兴起,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的加快,湖北农业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尽管湖北省已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但与山东、河南、浙江等农业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水平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湖北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湖北的农产品加工业具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1 做大做强湖北农产品加工业的必要性

1.1 农产品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性趋势

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伴随着工业革命孕育而生。工业革命后,欧洲建立起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的组织体系、市场体系和技术体系。20世纪70年代,由于自动控制和质量管理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实现了有机联合,扩大了生产规模,开始向跨国公司发展;80年代国际上出现了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态农产品颇受消费者关注[1]。 90年代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成为世界范围内讨论的热门话题,传统食品也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多数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产品加工及其深度利用技术的开发,把农产品产后的贮藏、保鲜、加工放在农业的首位。发达国家80%以上的粮食和50%以上的果蔬实现了工业化转化,工业食品的产值占到整个食品产值的80%~90%[2]。全球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生产规模化、经营国际化、加工自动化、产品品牌化趋势,发展势头强劲。

1.2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成为资源大省加快实现工业化的重要路径

通过对河南、四川、山东、安徽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大省的学习和考察,了解其共同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各省均制定了本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出台了鼓励、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二是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农业大省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路径。河南食品工业成为全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对全省GDP的贡献达到五分之一。山东省七大支柱产业中,食品工业与机械、化工产业并驾齐驱,同列三甲。吉林省副产品加工业的产值已经超过化工业,成为仅次于汽车制造的第二大产业,其增长速度在25%以上[3];三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特色日趋明显,许多地区形成了由众多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组成的、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县、特色乡、特色村和特色园区。

1.3 湖北已具备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强省的基础和优势

一是资源优势突出。湖北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居全国前列。水产品产总量全国第一,“双低”油菜籽产量全国第一,稻谷产量全国第四,棉花产量全国第五。二是产业基础厚实。从总量看,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2002年的0.79∶1上升到2009年的1.08∶1;农产品加工业产值34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1.51%[4];其中食品加工业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三是科技优势明显。湖北是科教大省,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科研在全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水稻、油菜、生猪、淡水渔业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科技成果。

1.4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工业化步伐、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按国际惯例,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发达国家的比值大都在3~5∶1,我国为1.75∶1,湖北省仅为1.08∶1。据专家测算,如果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目前的1.08∶1提高到2∶1,每年可多吸收20~30万个劳动力[5]。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二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现实要求。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运营方式,对农业生产进行有效引导,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推动农业优质、高产、高效发展,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三是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途径。农产品加工业是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稳定来源,也有利于加快“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形成。

2 做大做强湖北农产品加工业面临的问题

近几年来,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已有较快发展,但与先进省份相比,问题较多,差距较大。

2.1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

一是农产品加工业总量与先进地区水平有很大差距,特别是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来看,2009年湖北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为3400亿元,只占全国的3.1%,不到河南的一半,相当于广东、浙江、江苏的1/4,只有广东的1/7。二是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从湖北来看,工业经济较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快;武汉城市圈农产品加工业较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快,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较鄂西城市圈发展快。从荆州来看,江南3县市与江北3县市发展也不平衡。三是企业规模小。湖北最大的龙头企业稻花香集团,年销售收入还不到30亿元,而河南双汇集团年销售收入达到300多亿元[6]。四是原料基地配套能力差。由于湖北省的种植、养殖业结构、品种和质量与龙头企业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生产的原料专业化需求与农民以传统方式生产、供货的矛盾还很大。

2.2 产业层次低

总体上看,中小企业和家庭作坊较多,产业集中度不高,处于低水平循环。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精深加工率(二次以上加工)在80%左右,我国在30%左右,湖北省在20%左右,荆州在10%左右。近年来省内虽然出现了一些优质特色农产品及加工制品,但还没有享誉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品牌。“2009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全国有40 个食品品牌入选,邻省的河南、安徽都有多个食品品牌入选,湖北省只有稻花香一家入选[6]。

2.3 创新能力不强

一是运用现代科技开发农产品的能力不强,农产品80%为初加工,技术含量不高,原材料浪费多,附加值偏低。二是企业缺乏自身的农产品研发基地,尤其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三是加工技术装备差距比较大。湖北省农产品加工的技术装备85%还处于20世纪70~8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14%左右处于20世纪90年代水平,只有1%左右达到国外先进水平[7]。四是农业科技、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不够充分。湖北省在水产品、油料等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居全国领先,但由于研究和运用利益机制的不完善,其成果为外省所用,而该省并未“近水楼台先得月”。

2.4 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主要表现为:标准化建设滞后;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信息化建设尚待加强;财政金融的支持力度不强;市场和生产秩序还需整顿。

3 做大做强湖北农产品加工业的对策建议

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强省建设的战略重点。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相结合、技术创新和体系创新相结合、改善软环境与夯实硬环境相结合,努力提高市场化水平,提高湖北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力争把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强省。

3.1 坚持规划引领,优化、整合项目、产业和区域专项规划

借助“十二五”规划编制之机,科学、合理、可行地规划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在具体规划上,注意制定好农产品加工业的项目规划、产业规划和地区规划,使3个专项规划衔接配套、相互支撑、有机统一。一是在制定农产品加工项目规划时,合理确定核心层的龙头企业,确定重点支持对象,根据农产品加工优势企业的主业特点、资源优势、产品及品牌状况、技术及管理水平、增值及成长性等因素,促进形成全国有影响的企业集团。二是在制定农产品加工产业规划时,合理确定所依托的重点产业,依据湖北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加工基础、市场前景、同行业市场竞争状况等,对稻谷、棉花、油菜、水产品等湖北优势资源产业进行重点支持。三是在制定农产品加工地区规划时,合理确定核心层、紧密层及松散层企业的地区分布,依据功能分区、农产品种养及加工优势、供销半径等因素,明确湖北省农产品深度开发的相对集中区,调整优化企业布局,改变目前遍地开花、资源不共享、信息不畅通、运作不规范的状况。

3.2加快推动粮食、棉花、油料、水产4个行业的资产重组,构建有巨大带动作用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借鉴湖北省烟草、冶金等行业重组经验,重组优势农产品加工业,扩大行业规模、提高行业竞争力。一是以国宝桥米集团、中汇米业集团等企业为龙头,整合粮食主产县(市)的加工能力和储备资源,培育国有资本参股的大型水稻加工集团。二是将纺织工业向江汉平原转移,借助荆州纺织循环印染工业园,在武汉市与江汉平原之间建设一个大型纺织工业园区,与周边的仙桃、天门、潜江、荆门共同打造全省最大的纺织工业聚集区。三是依托长江、汉江流域及江汉平原“双低”菜籽和棉花主产区优势,建立加工专用原料基地;以新元粮油和湖北浪油集团为基础,创建双低油菜为主的优质食用油和油脂深加工大型龙头企业。四是支持德炎、武汉梁子湖、湖北三五醇、外婆家等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引导战略投资参股水产产业,树立湖北在国内水产加工领域的重要地位。

3.3 狠抓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千亿元产业计划”

围绕湖北农产品加工业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千亿元产业计划”。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沿海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梯度转移。二是依托重点项目,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业园区。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鼓励县市区建立专门的农产品加工业园区。三是狠抓项目落实,将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项目纳入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支持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企业集团做强做大,重点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推进一批农产品加工重点建设项目。

3.4 壮大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农产品精品名牌

启动“百家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培育100家规模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集群效应,提高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联合、兼并、重组,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带动能力强、覆盖面积大的龙头企业群体。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HACCP(生产过程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过程控制)、ISO9001认证,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农产品。加大宣传推介和营销力度,提高市场影响力。加快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与省内和国际国内大型连锁超市进行产销对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全力打响“湖北食品”安全绿色品牌,努力使“湖北食品”成为放心食品、安全食品、诚信食品、环保食品的品牌和标志,真正让“湖北造”食品香飘四海,由“国人厨房”向“世界餐桌”迈进。

3.5 建好基地,加强优势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企业的资金、技术优势,及时指导和支持原料基地建设,实行工业反哺农业,企业支持农民的方式,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原料基地的建设。一是要加速土地流转,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效应,推动原料基地建设的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二是切实抓好标准化生产,确保加工原料安全。引导、教育企业和农民树立“基地兴、企业兴、农民兴”的理念,认真实施国家和地方农业标准;引导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对基地建设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养、规范化管理,确保加工原料安全。三是要推广优良品种,建立一批优质种苗基地,提高良种覆盖率,从根本上提高加工产品的品质,提高产地和产品的知名度。四是要加强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安排农田水利、土地治理、交通电力、新技术推广、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要与农产品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支持基地建设的合力,不断提高基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3.6 实施积极的财政扶持政策,建立产业长效激励机制

一是调整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对农产品加工规模大、发展快的县(市),财政转移支付额度适当增加,调动县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积极性。二是争取把农产品加工规模大的县(市)纳入增值税改革试点范畴,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业,支持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再生产。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省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促进基金,加强绩效管理。重点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快速扩张,培植和组建一批经营规模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作用强,集生产经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四是注入财政资金,引入社会资本,组建农业投资公司。可考虑有意介入农产品加工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出资一部分,由财政性资金注入一部分,引导社会性资本投入一部分,将农产品加工上市企业的国有股权无偿划转等途径筹备资本金,共建湖北省农业投资公司。由投资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对全省有资源优势、有产业基础、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参股投资、跟踪扶持、在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股权转让等形式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行业重组和产业升级。五是借鉴豫蒙经验,积极推动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做强做大主业。六是减免农产品加工企业整合过程中的所有费用。对于着眼于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规模的企业重组,发生的行政性收费一律减免;对于必须支付的中介服务性收费,由财政予以补贴。

总之,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是湖北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必要手段,是功在千秋的伟业。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国民经济全局的高度,站在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下大力气促进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就会起到牵动全局的作用,就会为建设新农村、现代农业与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1]王文亮,杜方岭.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启示[J].世界农业,2008,(9):11-12.

[2]陈广金,易静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现状及趋势[J].科技致富向导, 2007,(12):23-24.

[3]文山彪.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分析[EB/OL]. http://www.i5177.com/showinfo.asp?id=2617, 2008-12-30.

[4]李崇光,陈诗波.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10):41-42.

[5]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6]湖北省政府.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EB/OL]. http://www.hbagri.gov.cn/tabid/64/InfoID/31000/frtid/62/Default.aspx,2011-10-19.

[7]崔文华.升值中国农业——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EB/OL]. http://www.zgxcfx.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7073, 2010-08-09.

10.3969/j.issn.1673-1409(S).2012.02.014

F307.5

A

1673-1409(2012)02-S045-04

2012-01-19

薛家林(1976-),男,湖北松滋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

猜你喜欢

加工业湖北省湖北
The rise of China-Chic
农产品加工业经济运行发展现状
驰援湖北
与Arburg(阿博格)携手共进塑料加工业的数字化未来
湖北武汉卷
农产品加工业稳中向好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