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变动对消费支出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城乡比较分析

2012-11-09马敬桂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文化娱乐财产性医疗保健

马敬桂,黄 普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变动对消费支出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城乡比较分析

马敬桂,黄 普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对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城乡收入结构不均衡和消费不均衡的实际情况,选取1995~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相关数据,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分别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内在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和农村的收入结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各大类的消费水平变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当前我国城乡都应提高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水平,但采取措施选择上应有所差别,否则达不到实际效果。

收入结构;消费支出; 典型变量; 典型性相关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国民的总体人均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由尚不能温饱提高到小康水平。但是,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消费需求却持续不振,收入和消费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最终消费率显著下降,由2000年的62.3%下降到2009年的48.6%[1]。过低的消费率使得国内需求相对不足,而消费增长的关键在于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地提高,尤其是居民收入结构的合理化。樊纲[2]认为,只有改变收入结构,才能解决消费不足。考虑到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不同以及消费支出的比重不具有一致性,因此本研究从收入结构入手,尝试从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的差异性出发,考察近十几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波动与收入结构的特征事实,实证分析他们之间的内在相关性。 在分析中,将我国的收入结构分为工资收入、经营收入、财产收入、转移收入4大类,将支出结构分为食品衣着及居住、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4大类。从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和消费支出变动的趋势入手,研究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和消费支出结构内在相关性、系统地分析城乡居民不同类型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从而提出如何促进消费增长的路径与政策建议。

1 城乡居民收入结构与消费结构变动状况

依据《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获取了1995~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关数据及消费支出的相关数据并进行整理,并计算出1995~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和消费支出平均年增长率及其相应的比重(表1、表2)。

首先,从城乡收入结构变动比较来看,至1995年之后,城市工资收入增长幅度不断增加,平均年增长率12.58%,工资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体,工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高达66.2%。因此,目前,城市居民家庭收入的主渠道仍是工资收入,即职工从单位得到的劳动报酬(工资、奖金、补贴等)。与此相比,农村工资收入增长幅度也在不断增加且增加的幅度比城市增加的幅度略大,平均年增长率增长13.70%,但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2009年人均工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仅为38.94%;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占居民家庭总收入的51.16%;财产性收入占农村家庭总收入仅为3.11%;转移性收入占农村总收入的比重仅为6.79%。

其次,从城乡消费结构变动比较来看,在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中,城市居民食品、衣着及居住所占比重最大,2009年占消费总支出的64.85%,其次是交通和通讯所占比重(13.99%),再次为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所占比重(13.40%),最后为医疗保健所占比重(7.76%)。但1995~2009年平均年增长率则依次为交通和通讯(17.89%)、医疗保健(16.61%)、教育文化娱乐服务(12.19%,最后为食品、衣着及居住(7.85%)。而农村则不尽相同,食品、衣着及居住所占比重最大(77.15%),其次是医疗保健所占比重(8.34%),再次为交通和通讯所占比重(7.28%),最后为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所占比重(7.23%)。

表1 城市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结构统计表 %

表2 城市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变动统计表 %

2 数据来源与实证分析

2.1 数据选取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数据获取1995~2009 年的城乡工资收入、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作为一组变量,分别记为有y1、y2、y3、y4,并把这组变量设为因变量组。选取1995~2009年我国城乡消费支出并分成4种形式,即食品、衣着及居住、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把这4种形式作为一组变量,分别记为x1、x2、x3、x4,并把这组变量设为自变量组,为更好分析消费结构对消费变动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对4个自变量和4个因变量分取对数进行增量分析。

2.2 模型建立

采取典型相关分析对所选数据进行处理,典型相关分析属于多元分析,是研究量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主要统计分析方法。其数学模型如下:

并将这两组变量各组成一个线性组合,即:

其中,Li(i=1,2,…,r)和Mj(j=1,2,…,s)是任意实数。矩阵形式表示为:

其中,LT=[L1,L2,…,Lr],MT=[M1,M2,…,Ms];X=[x1,x2,…,xr]r,Y=[y1,y2,…,ys]T,则称U和V为典型变量,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典型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为:选取U和V的最优线性组合,即在(1)和(2)式中选取使典型相关系数为最大的U和V。具体步骤:选取L(1)和M(1)使U1=L(1)TX和V1=M(1)TY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然后选取L(2)和M(2)使得U2=L(2)TX和V2=M(2)TY的相关系数在与U1、V1不相关的U、V中最大,依次下去,直到所有分别与U1,U2,…,Uk-1和V1,V1,…,Vk-1都不相关的线性组合Uk和Vk为止。

2.3 实证结果与比较分析

通过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典型性相关分析,得出以下分析结果(表3、表4)。

表3 典型相关系数及相关系数检验表(城市)

表4 典型相关系数及相关系数检验表(农村)

由表3和表4可以看出,城市和农村的典型相关系数显著性概率都低于0.05置信水平,说明其具有显著性影响;前两个典型相关系数较高,且通过了似然比检验。表明其对应的典型变量之间相关程度显著,能够用自变量组变量来解释因变量组变量。而城市的第三组典型相关系数(0.256)和农村的第二组典型相关系数(0.156)且都超出了0.05的置信水平,该典型相关系数不显著,因此其对应的典型变量不具有很好的经济意义。

表5 冗余分析(城市)

表6 冗余分析(农村)

冗余分析是对构建典型相关模型的解释能力的判定。从表5、表6可以看出,自变量组被其自身及对立典型变量解释能力的百分比都比较高。因变量组被其自身及对立典型变量解释能力的百分比也比较高。反映了自变量组变量与因变量组变量有较高的相关性。

根据以上检验结果,建立典型相关分析模型,详见表7。

表7 典型相关分析

从典型性相关模型可以看出城市的第一组典型变量(U1,V1),典型相关系数最大(R1=0.999),说明该组变量的解释具有显著性意义。它反映城市的消费变动的各种线性组合与收入结构的线性组合之间有很强大相关性。从第一组典型变量的表达式可以看出:在4类消费变动组合中,首先是交通和通信(x2)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x4)的载荷值比较大,分别为0.4 和0.559,其次是医疗保健(x3)和食品、衣着及居住(x1),分别为0.068 和-0.031;在收入结构来源组合中,首先是工薪收入(y1)与转移性收入(y4)的载荷值比较大,分别为 0.474和0.694,其次是经营收入(y2)和财产性收入(y3),分别为-0.292和0.14。这说明V1主要受到工薪收入与转移性收入的影响,U1主要受到食品、衣着及居住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数量的影响。这说明我国城市收入结构对消费变动影响过程中,收入结构对食品、衣着及居住,交通与通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变动具有不同的影响。城市的第二组典型变量(U2,V2)的典型相关系数也具有显著性意义(R2=0.892)。从表5可以得出,第二组的变量的变异被自身和被它们相对的典型变量所解释的比例都比较小(都没有超过0.1),变量的贡献度比较小。因此综合上述冗余度分析结果,我们只需要保留第一组典型变量即可。

通过农村的典型性相关模型可以看出第一组典型变量(H1,K1),典型相关系数最大(R1=0.985),说明该组变量的解释具有显著性意义。它反映农村的消费变动的各种线性组合与收入结构的线性组合之间有很强大相关性。在第一对典型变量的表达式中:在4类消费变动组合中,首先是医疗保健(x3)的载荷值比较大,它的值为1.791,教育文化娱乐服务(x4)的载荷量最小,它的值为-0.354;在收入结构来源组合中,转移性收入(y4)的载荷值比较大,它的值为 1.002,经营收入(y2)的载荷量最小,它的值为-0.674。这说明农村转移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增长会影响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的数量。再者,从表6可以得出,第一组的变量的变异被自身和被它们相对的典型变量所解释的比例都比较高,变量的贡献度比较大。因此保留第一对典型变量组是可行的。

同时,综合比较上述典型相关分析模型表达式,从城市方面可以看出:教育文化娱乐服务(x4)与转移性收入(y4)的载荷值符号相一致,在两对表达式中同为正负,它们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当转移性收入提高时,它可以有效地促进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的增加,当转移性收入减少时,它也可以有效地促进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的减少;交通和通信(x2)与工资收入(y1)的载荷值符号相一致,它们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当工薪收入提高时,它可以有效地促进交通和通信消费的增加,当工薪收入减少时,它也可以有效地促进交通和通信消费的减少;医疗保健(x3)与财产性收入(y3)的载荷值符号相一致,它们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当财产性收入提高时,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医疗保健消费的增加,当财产性收入减少时,它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医疗保健消费的减少;食品、衣着及居住(x1)与经营收入(y2)的影响关系显著,存在同增通减的关系,当经营性收入提高时,可以有效地促进食品、衣着及居住消费的增加,当经营性收入减少时,食品、衣着及居住的消费将减少。

同理,从农村方面可以看出:医疗保健(x3)与转移性收入(y4)的载荷值符号相一致,在2对表达式中同为正负,它们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当转移性收入提高时,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医疗保健消费的增加,当转移性收入减少时,它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医疗保健消费的减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x4)与经营收入(y2)的载荷值符号相一致,它们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当经营收入提高时,它可以有效地促进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的增加,当经营收入减少时,它也可以有效地促进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的减少;而食品、衣着及居住(x1)和交通和通信(x2)与工资收入(y1)和财产性收入(y3)的影响关系不显著,可能由于在农村工资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较小,在食品、衣着及居住和交通方面存在自给自足的现象,收入方面因素不能有效的改善这方面消费的状况。

3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医疗保健支出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水平占总支出的比重及其增长率都比较低,因此,提高城市和农村医疗保健支出及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水平尤为重要,这是城乡之间的相同之处。由相关性分析可知,对于城市,财产性收入和医疗保健支出正相关,转移性收入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正相关,调节措施应是,如果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就应该提高城市财产性收入,提高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水平就应该提高转移性收入。而对于农村,转移性收入和医疗保健支出正相关,经营收入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正相关。因此,调节措施应是: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就应该提高城市转移性收入,提高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水平则应该提高经营收入。这就是城乡之间在采取措施选择上的差别。为此政府应针对城乡之间的异同,有的放矢,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达到促进消费的效果。

首先,提高城市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建立健全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证券、债券、信息和技术等市场,让更多人分享企业利润,获得财产性收入。

其次,提高农村的经营收入。进一步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通过产业化经营、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等途径,提高家庭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

最后,提高城乡的转移性支付力度。充分发挥我国转移性支付的补助功能、再分配功能和调控功能。政府应出台更多的惠农政策,通过更多的直接补贴、公共投资以及养老保障、合理的医疗保险体制建立,让农村居民获得更多的转移性收入,激发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1]胡少维. 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J].开发研究,2010,(10):19-22.

[2]樊 纲. 扩大内需关键在于解决收入结构失调[J].价格与市场,2009,(9):7-8.

10.3969/j.issn.1673-1409(S).2012.02.010

F323

A

1673-1409(2012)02-S029-05

2012-01-20

马敬桂(1956-),男,湖北荆州人,教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产业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娱乐财产性医疗保健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农村财产性收益扶贫 为精准扶贫开辟新路
医疗保健和技术:数字医学的开端
谷歌探寻将人工智能用于医疗保健的方法
农村老年人文化娱乐生活状况调查——以河南省S村为例
文化娱乐新闻要向“文化垃圾”宣战
浅论新型媒介对文化娱乐新闻报道的几点影响
新时期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路径
军队离退休干部医疗保健服务模式转变探讨
杭州市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