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纷争 正当不正当?

2012-11-09王志琴

中国新时代 2012年11期
关键词:邮件大众法院

| 文·本刊记者 王志琴

如果允许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存在,有可能会使这个社会创新不足,原因在于如果通过不正当竞争就能攫取商业价值和交易机会,那么身处其中的公司就不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做好产品,打造更多的交易机会,只需抢夺机会就好

2012年,发生在互联网领域的“战争”依旧火爆。先是有各大电商之间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售卖商品的“约价”,紧随其后的是互联网站360向百度发起挑战。虽然前者之间的价格战只是利用了互联网这个平台,与传统意义的互联网竞争意义不同,但换个角度来看却也体现了互联网在时下的重要作用。谁拥有更多互联网用户的认可和青睐,谁就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得互联网者得天下,特别是在国内互联网竞争惨烈,“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局面下。

面对互联网这样一块大蛋糕,靠着互联网生存发展的各个网站不心动才怪。于是,在互联网领域,拥有相同相近功能的网站之间的明争暗斗就以各种形式展开着,也因此有时会出现对簿公堂的局面。而在诉诸法律的时候,有一个常常被大家拿来使用的有力武器叫做“不正当竞争”。

何谓不正当竞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因为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本来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如果损害了别人的合法权益,就有可能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不正当竞争也逐渐出现在了互联网领域。

2010年,颇为吸引人眼球的360与腾讯大战将“不正当竞争”拉入记者关注的视线。在随后的诉讼中,法院认为“360隐私保护器”界面用语和360网页中对QQ软件的评价和表述采取了不属实的表述和捏造事实的方式,“具有明显的不正当竞争的意图,损害了原告(腾讯)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构成了商业诋毁。”因此法院判定360删除相关网站涉案侵权内容,公开致歉并赔偿腾讯损失40万元。40万的数额,无论对于360还是腾讯来说,都有点无关痛痒,尤其是将该赔偿金额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给行为方带来的收益或被侵权方造成的损失相比,更是杯水车薪。

只是,令人无法忽视的一点是,360因此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同时赢得了不少市场占有率。这或许是网站营销的一种模式,又或者是网站盈利的一种方式,因此各大网站在竞争中各出奇招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功能和服务越来越相近的情况下,各个网站该如何赢得自身的发展,怎样才不会动辄就碰触“不正当竞争”的底线?以下两对“冤家”四个网站间的斗争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赶集网vs百姓网

2012年,因为怀疑百姓网从赶集网页面上收集其用户的QQ邮箱并发送推广百姓网的电子邮件,赶集网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据赶集网反映,他们发现自己在页面公开的用户QQ号码被百姓网搜集,并群发推广邮件,拉赶集网的用户到百姓网上发布信息。赶集网认为百姓网在搭顺风车,属于不正当竞争。因此赶集网要求百姓网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针对这个诉请,百姓网指出,百姓网并没有实施被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他们指出,在赶集网上公布的用户QQ号码是经过处理的图片形式,图片形式是无法被采集的。而且早在2011年3月,百姓网在“百姓联盟”板块及官方博客中,陆续发帖禁止邮件群发的推广行为,百姓网还冻结了一些涉嫌邮件骚扰的用户账号。

那么这两个网站之间的行为究竟是正当竞争还是不正当竞争?

对此,北京尚公(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立律师在其撰写的《赶集网状告百姓网不正当竞争案件初探》中分析,赶集网所述的百姓网行为之中,具体可拆分为三项行为,分别是采集赶集网中的用户邮箱;向用户邮箱发送信件;在信件内容中介绍推广百姓网。后两项行为内容目前还不能看出具有违法性。因为向用户邮件发送信件,属于推广行为,并没有侵犯用户权利。百姓网向这些用户发送的邮箱内容中,也没有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他认为,此案问题的关键所在是采集行为本身是否存在违法性,即采集赶集网用户邮箱的行为是否可能违法。他告诉记者,根据目前的行为习惯和出现的案例判决来看,有两种情况可能导致违法,一种是破解或入侵式的采集数据,就是我们常说的黑客式攻击,这类案件是传统互联网案件的典型,另一种是替代式的采集,也就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假如百姓网的采集行为只是采集赶集网站上未加密的数据,并且没有用于建立镜像式的内容加以利用,只是用于推送推广内容,那么,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需要法院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之原则性规定进行自由裁量判断。也就是说,“不正当竞争”有可能成立,也有可能不成立。

事实上,法院认为,赶集网没能拿出有力证据证明百姓网实施了滥发邮件的行为,也未能举证邮件发件人与被告推广员之间的关系,所以百姓网不存在冒用特有名称和虚假宣传的行为。同时赶集网在网上公开了其用户资源信息,这个信息不属于专有的知识产权权利,因此百姓网推广员的行为属正常的商业推销行为的范畴。

据此,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百姓网的行为不构成不正当竞争,驳回了赶集网的全部诉请。但是法官也指出百姓网如果确实存在拉用户到该网站的行为,就是不合适的,网站本身应该通过提供更好的服务让用户主动到网站上发布内容。

或许对于这样的判决,赶集网多少有些不甘心,但截至发稿前,赶集网还没有提出上诉。对于双方未来的走向,我们拭目以待。

而作为知名的生活分类信息服务网站,这两个对等的竞争对手一直存在着矛盾。其中,由姚晨代言的赶集网的赶驴广告播出后,百姓网立即推出了“赶驴网”,导致赶集网广告带来的流量分流入百姓网。而这一次,赶集网认为百姓网部分电子邮件称“在我们百姓网上有很多人对你的物品感兴趣”,“请抓紧时间到我们百姓网上发布”等,并留有百姓网网址的行为被赶集网认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只是两家战争的升级而已。

幸运的一点是,作为原被告双方,这场官司持续的时间并不是太久。据知情人士透露,从起诉不正当竞争开始到法院判决,只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知识产权领域里算是持续时间较短的案件。

大众点评网vs爱帮网

如果说对上述两家的正当与不正当行为存在不同的理解,那下面这两个网站关于“不正当竞争”的起诉则是一波三折。

2011年3月初,在北京海淀区法院,法官对于大众点评网和爱帮网纷争作出了判决。针对大众点评网向爱帮网提出的不正当竞争诉讼以及爱帮网关于大众点评网虚假宣传的反诉,海淀法院的法官裁决爱帮网停止使用大众点评网的商户简介和用户点评并停止虚假宣传,责令爱帮网赔偿大众点评网50万元并公开道歉;大众点评网停止虚假宣传并赔偿爱帮网2.1万元且公开道歉。

而在此前,两家的纷争由来已久。从2007年底开始,爱帮网和大众点评网之间的关于著作权纠纷案持续了四年多。之后,除了著作权纠纷案之外,大众点评网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爱帮网,并索赔900万元,而爱帮网也对大众点评网提起了不正当竞争的反诉。作为大众点评网的代理律师,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于国富告诉记者,大众点评网上的用户点评和商户简介,是该网站通过合法途径吸引用户注册、发表或者搜集、整理而来,能为大众点评网带来合法利益,因此应当被保护。同时这些信息内容被爱帮网直接利用技术手段在爱帮网上展示,并以此获取商业利益,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理论中典型的“不劳而获”和“搭便车”行为,爱帮网如果在这样“不劳而获”的竞争中对大众点评网造成市场替代,那么这种市场替代对大众点评网就是不公平的。也就是说爱帮网的这一经营模式违反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道德,属于不正当竞争。

而在谈到为何众多网站对“不正当竞争”这个理由偏爱时,身为中国互联网协会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专家的于国富律师告诉记者,《反不正当竞争法》针对的是不正当竞争行为本身的否定,相对于著作权的“点状”保护,反不正当竞争的保护是一种“面状”保护,因为无论不正当竞争行为在之前发生了多少次,只要一旦被判定为不正当竞争,就不允许有类似行为再次发生,属于“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加快捷有效。

同时他也认为,如果允许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存在,有可能会使这个社会创新不足,原因在于如果通过不正当竞争行为就能攫取商业价值和交易机会,那么身处其中的公司就不需要花费更多力气做好产品,打造更多交易机会,只需抢夺机会就好。长期来看,对社会也是不利的。

而在法院的判决过程中法官该如何运用自由裁量权,李立律师认为,“类似的互联网商业领域案件,法院通常会在保护创新发展以及护守公平合法底线之间进行平衡。法院如何最后裁断,是一件值得拭目以待的事情。”

十年前,在国内曾经轰轰烈烈发展的一些网站有一大部分已经倒下,其中一点原因或许可以归结为当时市场竞争的无序和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而今,在法律逐步完善的今天,当法官们可以娴熟地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总则中的规定裁量究竟属于不正当竞争还是正当竞争行为的时候,那些游走在“正当”或者是“不正当”之间的诸多企业,或许是时候考虑改变战略,做一个拥有强大核心产品并能获得良好口碑的企业了。

猜你喜欢

邮件大众法院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来自朋友的邮件
百姓拆迁心结一朝化解法院主持调解握手言和
大众ID.4
上汽大众
CMailServer
班里设个小“法院”
一封邮件引发的梅赛德斯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