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学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模式初探:以惠州市新任体育教师跟岗学习为例
2012-11-09徐元治
徐元治
(惠州市第二中学,广东 惠州 516002)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精神,惠州市教育局在2010年启动了《新任教师培训工程》,笔者被市教育局聘为“惠州市教师培训专家团队成员”,2010年、2011年连续2年承担了惠州市新任体育教师培训工作,帮助青年体育教师了解、熟悉教学规范,顺利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尽快适应教学环境和教学工作,不断提升惠州市新任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成长。
采用“跟岗学习”的培训模式,从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对青年体育教师培养进行了实践探索。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可分为知识层面、技能层面与态度层面。其中,知识层面包含一般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及体育专业知识;技能层面则有运动技能、教学技能、教学管理技能、教育科研能力;态度层面有健康身心、自我训练和敬业态度与服务精神。在培训中注重中学青年体育教师的自我学习反思过程、参与课题研究等方式促进中学青年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1 参加培训青年体育教师基本情况
笔者负责指导的新教师共23人,全部为惠州市新任高中体育教师,学历为本科。参加培训的新教师中,男教师18人,占78.26%,女教师5人,占21.73%,参加培训人数最多的是华罗庚中学4人,最少的是龙门县和惠东县各2人。
2 明确培训工作重点是完成新任教师培训工作的前提
2.1 倡导综合素养修炼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强调,广大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领人。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训练及其他各项活动时与学生的接触中,很自然成为学生模仿对象,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一个神态都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加强青年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所以,笔者明确了自己要在师德方面率先垂范,通过言传身教,帮助新任教师提升学识水平和师德修养,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2.2 细化分工,加强合作,分层培养
实施“教研训一体化”, 采用合作磨课、观课反思、会诊研讨等方式进行,把课堂教学、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培训有机结合在一起,内容包括推荐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学习、组织专题研讨、辅导新任教师备课、审查新任教师教案、主持新任教师试教、主持评议、课后个别帮助、市内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考察。
2.3 同伴互助
指导老师和新任教师既是师徒关系,同时也是成为合作学习的伙伴。指导老师和新任教师一同备课、上课、评课,一同开展课题研究。通过平等交流、合作研究、相互讨论等多样化的方式,实现共同发展。
3 精心制定培训计划是完成新任教师培训工作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完成2010年、2011年新任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笔者前往华罗庚中学、惠州市实验中学等学校调研,了解新教师工作以来的情况和跟岗学习的需求。根据《惠州市新任教师培训实施方案》,参考广东省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结合惠州市实际情况精心制定了培训计划。
表1
4 跟岗学习是青年体育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
跟岗学习是青年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作为新教师培训中的一环,在跟岗学习环节指导教师应该做好“传、帮、带”,在职业道德上给以积极影响。
4.1 传作风
笔者言传身教,逐步使青年教师具有“创新、求实、教书、育人”的教风。引导青年教师严于执教,勤于学习和工作,培养他们谦逊、合作、不断进取的作风,做到工作实、作风实、教学效果好。
4.2 帮思想
热情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进步,帮助和勉励青年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学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
4.3 带业务
笔者主动热情地帮助、指导青年教师,无私传授教育、教学经验。对课内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给予具体指导,对教学业务上的疑难问题,积极与青年教师切磋、讨论。做好青年教师教科研的指导工作,鼓励并指导他们在工作中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科研能力。教育教学主要可以从2个方面着手。
4.3.1 课堂教学 笔者认为青年体育教师最需要的,首先是教学技艺上的提升,这对他们综合教学素养的提高、工作自信的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上好一堂课,是对一名合格教师起码的要求,提高教学水平也是青年教师迫切需要的。他们年轻,所以思维活跃,对新的事物接受快,特别是新课程改革更是给他们以用武之地。然而,他们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教学经验太少,无法把学习到的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为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笔者抓住“备课、教学反思”2方面对他们进行指导。备课时,要求让他们到3个“精心”:精心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做到精讲多练;精心设计练习,做到密度合理,形式活泼。反思时,让他们着重思考为什么课的进行不能象自己想象的那样,为什么学生的反应自己不能应付自如,怎样改进可以使课堂更精彩。实践中,笔者们通过共同备课、互相听课、彼此评课来实现共同研究、共同进步。
4.3.2 教育科研 现代社会要求老师是学者型的,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又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在实践与理论2个领域贯通。指导和培养青年体育教师,抓住教育科研能够帮助他们加强学习、不断充电,加强反思,不断提高。2008年-2011年笔者在广州参加了由广东省教育厅和“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指导中心组织的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第4批省级“名教师”培养对象培训。在培训中,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会长吕达教授、文喆教授、张廷凯教授、黄永光校长、郭思乐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使笔者受益非浅,专家们的讲座不仅从理论高度阐述了课程改革中如何以生为本,而且张廷凯教授、郭思乐教授还从实践操作层面用生动的案例进行了论述,使笔者深刻理解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将课堂交给学生。教育应从控制生命转向激扬生命,教育全面依靠学生,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同时使自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得以解答。所以,在跟岗学习中把自己在“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训中所学、所思,及时与新任教师分享,并指导年轻教师开展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体育课教学改革实践,促进了年轻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现在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了众多的教育科研活动,这些为促进新教师理论素养的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由于畏难情绪,广大青年体育教师参与积极性不是很高,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加以推动促进。
4.4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提升培训实效
笔者在这次新教师培训工作中首先建立了和新教师的《通讯录》,包括电话、电子邮箱、QQ号。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经常通过电子邮件和QQ发放学习资料和收集作业,通过QQ聊天及时了解新教师的工作情况,在线解答新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QQ联系不仅仅局限于一年培训时间的指导,同时为指导老师与新教师今后的联系和提升打下了基础。笔者在跟岗学习环节采用了观摩录像课的方式,及时对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回放、研讨,加深了新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4.5 加强交流,开拓新教师视野
笔者在一周跟岗学习环节安排了半天时间,组织新教师到市华罗庚中学、实验中学交流考察,学习华罗庚中学、实验中学体育社团活动开展方法和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开拓新教师视野。
5 学校重视是完成新任教师培训工作的保障
5.1 学校高度重视惠州市新任教师的培训工作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新教师培训领导小组,由分管副校长负责抓,科研处具体抓,其他各部门协同抓的新教师培训体系。由笔者制定详实的培训计划,注重过程管理,做到专人负责,职责明确。为扎实有效地推进惠州市新任体育教师培训工作,学校准备了一间40m2的惠州市新任体育教师培训工作办公室,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空调等办公用品。教务处积极和年级协调调课等工作。
5.2 强调培训的重要性及目的要求
在新任体育教师培训跟岗学习启动仪式上,分管副校长向参加跟岗学习的学员强调了此次培训的重要性及目的要求,同时希望新教师们以勤奋严谨、敬业奉献的精神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并提出了3点要求:要学员们提高认识;明确培训目的;希望新教师在培训中虚心学习、遵守纪律、主动交流、积极思考,尽快转换角色,学有所得,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5.3 新任体育教师所在学校高度重视培训工作
23名新教师都是学校一线教师,所在学校千方百计安排调课,让新教师参加一周的跟岗学习,保证了跟岗学习顺利进行。
6 结束语
笔者在培训期间和新任教师一同备课、上课、评课,一同开展课题研究。通过平等交流、合作研究、相互讨论等多样化的方式,实现了共同发展,促进了青年体育教育的专业成长。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描绘的壮阔蓝图上,教师们将深入开展青年体育教师培养实践研究,促进青年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承载人民的期盼,弘文励教,播种未来。
[1]陈永明,钟启泉.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张志越.谈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6).
[3]刘良华.教师成长的新方向[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7(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卢晓中.对教师专业化的若干认识[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7(7).
[6](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7]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吴晶,刘奕湛.弘文励教播种未来——教师队伍建设一年间[N].人民日报,2011,9(9):1.
[9]张细谦.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设计[J].体育学刊,2010(12).
[10]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