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铁道专业学生职业体能受体育课程影响因素分析
2012-11-08周政权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湖南株洲412001
周政权(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系,湖南 株洲 412001)
高职铁道专业学生职业体能受体育课程影响因素分析
周政权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系,湖南 株洲 412001)
基于体育课程对学生职业体能的影响因素,结合高职体育教学的特点,在以锻炼铁道专业学生职业体能前提下,分析职业体能导向下,高职铁道专业学生职业体能受体育课程影响效果,论文针对铁道专业(司乘专业为列)职业岗位的特点,科学设置体育课程内容和途径来探析高职体育课程对铁道专业(司乘专业为列)学生职业体能的影响效果,为体育课在培养铁道专业职业体能方面的设置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高职铁道专业;职业体能;体育课
引 言
随着铁道的大发展,铁道行业已成为当前国内交通的一大发展趋势,各动车组(如武广专线)、城市地铁(如长沙地铁、广州地铁、武汉地铁)、轻轨(如长株潭轻轨)、城际轨道的相继开通与建设导致了对铁道人才的需求量加大,各铁道职业学校面临着培养一大批具有高素质高技能铁道人才的重任,铁道学校除了要在铁道专业技能方面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外,还应培养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中适应各种岗位的职业体能能力,本文通过探讨体育课对铁道专业学生(司乘专业为列)职业体能的影响,来分析科学设置的体育课程对提高铁道驾驶员所需岗位体能素质包括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协调等是否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是否有利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以充足的体力和充沛的精力和心理适应各种工作环境,适应岗位的需要,进一步促进铁道专业学生职业体能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论文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司乘专业的20名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20名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名,分别采用原有上课模式和针对性上课模式进行授课,对实验的效果指标进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
1.实验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能力培养模式,实验组采用针对性的教学能力培养模式,对照组与实验组上课时数、环境条件控制相同。
2.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的目的,通过中国期刊网、重庆维普网检索1994-2009年国内外有关健康和武术等相关资料文章上百篇以及查阅了与本研究有关的论著10余本,其涉及领域主要有体育学、健康学、体育与健康、职业体能等方面。
3.效度检验。问卷所涉及的检验效度为内容效度,它是指一个测验的内容是否代表它所要测量的主体程度。本文采用专家评判法,请有关专家对测验指标与原定内容范围的符合性做出判断,专家们一致认为测验指标代表了所要说明的内容,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这说明测验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4.访谈法。到以上五所大学校园里对大学生进行访谈,了解相关研究问题。并通过咨询访问体育界、教育界、铁道专业界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为该研究获取了许多独特的、有益的见解。
5.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法,对本研究的内容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论证了有关结论和建议。
二 实验分析
(一)以职业体能为导向下,铁道专业、高职体育教育、职业体能概念内涵的界定
目前,我国有33所开设有铁道专业的高职院校,这些院校开设的铁道专业各有特色,根据铁道行业职业导向和结合全国高职院校开设的铁道专业归类,铁道专业共有30几个分支学,这些分支学与铁道工种有着极大的关联,其学生就业后的岗位大致可分为:铁道制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维护与管理、车辆检修与调试)和铁道运营管理(火车地铁司机,铁路动车地铁乘务,行车客运值班站务员),制造类毕业的学生今后工作的主要去向是与铁道制造有关的工厂如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四三零厂,运营类毕业的学生工作的主要去向是铁路局包括机务段、供电段、工务段、车辆段如广州铁路局、武汉铁路局。
高职体育,高职体育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体育除了要肩负自身的本质功能外,还要肩负特有的功能,它要与专业、职业岗位密切结合形成鲜明的职业岗位服务性特色,要根据各职业岗位类型要求,构建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内容,突出体育课程的职业特色和实用特色,提高体育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意识,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合格人才。通过参阅不同职业体能的要求,本论文分析了各铁道专业分支岗位所需的职业体能,并根据职业体能的培养目标,设计出了相应的体育课程内容、方法和模式。
(二)高职铁道专业(铁道驾驶司机)学生职业体能受体育课程影响因素的设置
论文研究过程中通过综合分析,实验选取铁道司乘驾驶专业学生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铁道司乘驾驶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铁路、轨道交通机车的运用部门,从事机车运用、试验、维护保养及基层的生产组织和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工作岗位是火车司机,铁道驾驶是一项技术含量高,单独作业的特殊工种,它要求机车司机身体体能素质好,应急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结合铁道司乘驾驶职业岗位工作时的主要身体姿态,铁道司乘驾驶专业职业体能可分为以下几个典型身体劳动状态包括站立姿态、爬行姿态、坐立姿态、操作姿态,这些姿态对人体的职业体能要求高,包括力量、耐力、速度、灵敏等职业体能素质,根据铁道司乘驾驶专业学生工作时所需的身体状态和素质要求,在考虑高职铁道专业学生职业体能受体育课程影响的前提下,影响体育课程对铁道专业职业体能的影响因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根据设置体能影响因素,开设相应的体育课程,具体开设如下表:
表1.结合职业岗位操作时的主要身体特点,将铁道司机专业岗位归类以下身体劳动姿态
柔韧能力 工作检修和维护操作时驾驶员会遇到尊、坐、弯、攀、爬等各种基本的身体姿势以来顺利完成工作。瑜伽、爬山、体育舞蹈。腰腿力量、耐久力量、发展肩带肌、腰、腿部的肌肉力量、下肢静力性耐力、站立基本功和姿态。
(三)以职业体能导向下,铁道专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后检验评价标准的设置
根据体育课程的设置内容和体系的要求,在学生参与相关的实验后,应设置合理的检查评价标准,以检验体育课程设置的合理性,通过多方调查与访问设置了如下几个评价指标:腿部力量耐力(负重静立)、视力耐力(抛物丢靶)、速度(快速换球)、灵敏(一手抛球一手拍球)、柔韧(弯腰穿障碍物),具体的测试要求和方法是:力量(2公斤负重静力时间长短);耐力(三分钟连续抛物丢靶,丢的多,锻炼效果就好);速度(一分钟连续交换左右手球筐里的球,交换越多,效果就越好);灵敏(一手抛球一手拍球运动的距离长短);柔韧(在短时间内弯腰连续过几个障碍物,所用时间越短代表柔韧性越好),通过测试后的结果来与制定的平分换算细则作对比,算出每个学生的职业体能测试成绩。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锻炼后,按照测试要求对各过程进行相应的测试并折算出相应的分数成绩,在检验完毕后来推断体育课程对铁道专业学生职业体能影响效果进行分析。
(四)以现行高职体育为模式,设置实验的操作体系
目前各高职学院体育课程体系都遵照两种课程体系,一种公共基础体育课程,一种是专选体育课程,本探讨在打破常规的共体课教学模式上,实行体育专选课对所要锻炼的职业体能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操作,对照组仍然以常规的共体课进行对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职业体能进行练习,与实验组不同的是对照组没有具体针对铁道专业学生职业体能进行专门的课程内容设置,都按传统的体育课培养学生体质的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操作,上课的运动项目和评价内容见表1应开展运动项目栏;实验组则根据铁道专业学生所需职业体能对身体操作特点有针对性进行体能的练习,其内容包括负重爬山(力量练习)、乒乓球(速度练习)、愈加(柔韧练习)、健美操(灵敏协调性练习)、排球(耐力),并且每个项目针对岗位操作要求进行强化练习。对照组(公共基础体育课)和实验组(专选体育课程)所安排上课时间都为2个学期,在教学方法上,在以趣味运动的形式下完成各内容的教学,以模拟铁道专业学生实际岗位工作的环境和工作任务为载体,按教学做合一的要求,安排教学方法。
三 实验效果分析
(一)专家考核与测评
经过一年的实验教学,在第2个学期期末,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进行了严格的综合的职业体能测试和效果评定,在测试内容、标准、方法都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在教学实验前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考核见表2:
表2.实验前后两组综合职业体能成绩比较
由表2可知,两组经过不同体育课程学习,相同的操作教学模式后,各项职业体能成绩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可见针对性体育课程专选课程教学影响铁道职业体能效果优于常规的体育课程模式教学效果,通过数据分析,不论是针对性体育课还是常规的体育课对铁道专业学生职业体能都有影响效果,只不过是实验组的方案优于对照组。
(二)实习单位反馈
表3.实习单位对两组实习生工作职业体能满意度调查比较
非常 65 53.7 28 21.1教 37 30.6 25 20.7一般 17 14.5 50 41.3不 2 1.65 15 12.4非常 0 3 2.5 0 N 121 100 121 100
由表3可知,实习顶岗单位对实验组的实习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体育课在影响铁道专业的职业体能效果是明显的。
四 结论与建议
1.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体育课程:高职院校的学生铁道专业性强,各专业特点差异较大、分类很多。由于各种职业对人体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有差别。要根据人体结构功能,总结铁道专业职业体能,提高适应对动作力量、强度、耐力、灵敏、协调、速度的要求与特点。因此,应考虑职业特点和职业体能的需要,选择与职业特点最密切、最适应职业体能要求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
2.确定有针对性的教材内容、简化教材内容,兴趣教材内容,由于学生在岗位操作时,其工种必有相应的工作姿势、动作速度、幅度,体育课程的设置时应考虑到内容的针对性、简化性、兴趣性,而不能盲目。
3.课程设置实施模式可多样化,根据不同铁道专业岗位操作身体体能的特点,可选取或设置更合理的课程运行体系,以达到课程设置体系和内容效果的最佳化
4.及时了解铁道专业岗位操作对学生职业体能的最新特点,以便更好更新地适应职业体能对体育课程设置的需求,有效地增强学生职业体能。
G812.5
A
1673-2219(2012)06-0177-04
2012-03-09
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2012,1143号)。
周政权(1978-),男,湖南株洲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职理论教学及职业素质体育课程研究研究。
(责任编校: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