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2012-11-07吴启柏
吴启柏
贾宗昆 (洪湖市螺山镇人民政府,湖北 洪湖 433200)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贾宗昆 (洪湖市螺山镇人民政府,湖北 洪湖 433200)
完善小龙虾产业链发展模式,实行小龙虾深加工,促进小龙虾产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潜江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但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规划不够,深加工的产业链尚未形成,缺乏应有的政府策扶持。加强科学规划,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的发展,不断提升小龙虾产业化增产增值的健康发展之路,使之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增长点。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化;制约因素;发展对策
湖北潜江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地表组成物质以近代河流冲积物和湖泊淤积物为主,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造就了“潜江龙虾”尾肥体壮、爪粗壳薄、色泽明亮、肉质鲜美、余味悠长的特点。潜江市凭借江汉平原丰富的水资源优势,以打造“中国淡水水产品加工第一市”为目标,已初步形成了以小龙虾生产为主体的水产产业化发展之路。但该产业仍然停留在简单的养殖——食用——再养殖——再食用的模式上。探索发展小龙虾深加工的产业链模式,使之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增长点,意义重大。
1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化发展现状
2000年春,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农民刘主权、褚红云在实践中探索出虾稻连作种养模式,即每年9~10 月份中稻收割后,在稻田里野生寄养小龙虾,利用稻田丰富的天然食料供小龙虾生长,次年春夏之交期间捕捞小龙虾,既大幅提高了低洼冬闲田的利用率,又保障了粮食生产[1]。
2003年,潜江市把发展龙虾产业纳入战略层面进行规划,组织专业人员先后到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全面考察小龙虾的养殖情况,深入田间地头和虾农一起探索虾稻连作种养技术。通过3a的探索,潜江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一整套虾稻连作种养互生模式,并科学总结出了《克氏原螯虾与中稻轮作技术》。这项具有潜江特色的“虾稻连作模式”,受到了湖北省委、湖北省政府的高度关注。2006年,湖北省委把虾稻连作模式写进了省委的一号文件,在湖北全省推广。短短几年,全省“虾稻连作”面积突破13.34万公顷,潜江市的稻田养虾也由2002年的几十公顷迅速发展到2009年的1.2万公顷,小龙虾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化已初步形成了“繁育养殖、加工出口、国内市场营销”的完整产业链条。2009年,该市从事小龙虾相关产业的人数达到了6万余人。其中,小龙虾养殖2.7万人;小龙虾加工企业用工人数近万人;小龙虾餐饮、运输、中介等第三产业2.3万人。全市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达15.5亿元,为农民贡献人均纯收入1244元,占整个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9%[3]。小龙虾产业已成为潜江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2 制约潜江市小龙虾发展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在呈现出良好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影响其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缺乏科学规划,发展方向不明
世界小龙虾看中国,中国小龙虾看湖北,湖北小龙虾看潜江[4]。从目前看,潜江小龙虾产业迅速崛起,“中国小龙虾之乡”享誉全国。但在小龙虾产业的长远发展上,潜江还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增产增值的思路不够明确。例如:小龙虾养殖最大的问题是虾苗供应不足。当前的苗种体系建设滞后,出现苗种基础设施老化,良种覆盖率不高,新品种的开发与应用缺乏突破,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的到户率和应用率都不高,小龙虾产业化科技支撑能力偏低等一系列问题。随着小龙虾出口的迅猛增长,小龙虾原料成为制约小龙虾发展的瓶颈,潜江多家水产公司订单也因原料紧缺而难以完成。另外,潜江小龙虾产量虽居全国前列,但产品价格却杂乱无章,形不成基础价格,缺乏必要的定价话语权。
2.2 加工技术落后,产业水平不高
小龙虾肉质鲜嫩、美味可口,虾壳蕴含丰富的甲壳素,是制造化妆品、生物医药的重要原材料,可谓全身是宝。但之前小龙虾曾被广大农民当做田间害虫予以剿灭,被老百姓5元一桶拿到马路市场贱卖。小龙虾个大肉少,每只采肉只占体重的18%,虾头、虾壳等废弃物多达82%,因为技术落实不到位,虾壳被餐饮企业当做垃圾扔弃。据统计,湖北省每年产生废弃虾壳约16万吨,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在小龙虾产业水平发展上,由于龙头企业规模不大,竞争力和带动力不强,当前全市水产龙头企业10多家,年产值过亿元的却寥寥无几,大部分水产企业规模偏小,加工设备、技术和工艺比较落后,后劲不足,加工企业的规模和竞争力远远落后于沿海发达省分。因此,扶持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应当整合产业内生发展动力,着力延伸和完善龙虾产业链条,实现变害为益、变废为宝,把小龙虾产业变成老百姓创业致富的黄金产业。
2.3 政策扶持有限,综合竞争力弱
潜江市小龙虾生产虽然在整个农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因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基本处于农民自养自销的状况。若遇自然灾害,养虾农户收入缺乏必要保障,造成整个农业经济严重损失的局面。2011年5月,潜江市“虾稻连作”养殖基地因缺水严重,龙虾产量骤减,农户只好提前捕捞销售避免更多损失;后来的几场大雨后旱涝急转,尚未捕捞完毕的小龙虾又因水中缺氧而生病死亡,再度造成经济损失。据统计:全市小龙虾养殖受灾面积达到1.2万公顷,减产60%,经济损失达到3.56亿元[5]。由于缺乏政策补偿和配套的保险措施,在小龙虾大面积减产的情况下,直接导致潜江市龙虾产业链运转艰难,多家龙虾加工厂相继关门歇业的被动局面。
3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3.1 实施科学规划,明确发展方向
做强做大小龙虾产业,潜江市应理清小龙虾发展思路,因地制宜,科学做好小龙虾发展规划,确定发展方向和模式,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开拓新市场,形成产业布局合理、结构完整、品质优良、生产环境友好、经营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产业模式。潜江市委、市政府必须抓住龙虾市场前景广阔、发展优势明显的机遇,把发展龙虾产业纳入战略层面进行规划。在完善养殖模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深加工,走立足国内市场,面向世界出口的发展之路。要把“发展龙虾产业,建设出口基地”的思路落到实处。同时,可以成立小龙虾协会,建立种苗繁育基地,健全国际国内市场营销网络和模式,改变养虾户单打独斗的局面,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整个产业链的经济效益。在发展小龙虾加工企业上,可以利用经济聚集的原理,建立水产品加工园区,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3.2 不断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水平
扶持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应当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的要求和市场规律,不断延伸小龙虾产业链。加强小龙虾品牌创建和推广力度,做大做强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首先,应当通过技术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升级做强。可以由政府出面,行业协会牵头,与相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虾壳、虾头的深入加工,增强出口创汇的能力。其次,通过技术攻关,创新小龙虾育苗技术。可全市统一规划3~5个小龙虾种苗繁育基地,加强与水产科学研究院所合作,保证良种虾苗供应。最后,不断创新养殖模式,提高小龙虾养殖水平。小龙虾养殖模式不是一层不变的,可以在现有单一的虾稻连作模式基础上,探索藕田养殖、油菜—龙虾连作、龙虾—泥鳅—水稻多样化养殖模式,不断提高养殖水平和效益。
3.3 做大产业链条,提高竞争能力
产业链的发展必须以深加工来实现,小龙虾除了虾肉加工的附属产品外,还可以利用虾的废弃物来进行附属品开发。小龙虾能食用的部分很少,只有20%~30%左右,70%~80%都是废弃物[6]。这些废弃物若能利用好,每千克可创造可观的价值,应此,必须大力发展深加工。同时,必须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健全产业化运作机制。应成立相关的中介组织,通过有效分工,不但可以有效促进小龙虾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同时还能保护农民既得合法利益,推动订单农业的发展,进而带动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可以大力发展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对社员实行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生产资料、统一产品定价、统一收购销售,从而推动小龙虾规模化经营。同时,要依靠科技创新,打造小龙虾优质品牌。可以注册产地商标,打造和保护潜江小龙虾独特的品牌效 应,拓展营销空间,提升产品附加值。鼓励有限的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品牌产品集聚,做大做强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潜江小龙虾名牌产品。力争在较短的时间里,发展成全国最大的淡水小龙虾加工出口基地,力争在世界淡水小龙虾产品市场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3.4 加强政策扶持,推动健康发展
小龙虾产业要加快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龙虾产业链的发展。首先,必须出台优惠的扶持政策,加大对小龙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补贴,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和龙头地业快速形成。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小龙虾产业的信贷支持,支持小龙虾养殖的苗种开发、新技术引进、品牌创建等工作;其次,必须完善小龙虾养殖的商业保险措施。通过保险减少小龙虾养殖户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损失,改变小龙虾养殖中“靠天吃饭”的困境,保证小龙虾产业的稳步发展,防止大起大落;最后,必须打造优质的服务环境。建立诚信政府和服务政府,严禁借扶持之名行“三乱”之实,保证国家政策性资金能完全落实到农户。建立健全各环节的合作经营机制,鼓励和扶持一批小龙虾生产、加工、销售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通过规范运作、强化服务等手段,提高小龙虾发展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发展小龙虾产业物流,培育流通主体,提高产品附加值[7]。大力扶持行业协会,在加大对行业协会扶持的同时,加大对行业协会的监管,防止出现带黑社会性质的垄断行为。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示范带动效应,品牌经济效应,促进小龙虾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潜江市科技局.潜江依靠科技创新,小龙虾成为大产业[EB/OL].http://www.hbstd.gov.cn/html/2010_3_3_17_40_26_999.htm,2009-05-20.
[2]胡定平,李文山,邹开封.打造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N].湖北日报,2009-5-15.
[3]卢平川,马亚伦. 潜江小龙虾:“意外”背后的两大利器[N].湖北日报,2011-6-14.
[4]胡定平,李文山,邹开封.打造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N].湖北日报,2009-5-15.
[5]张勇军. 湖北潜江小龙虾因缺水减产6成,经济损失达到3.56亿元[N].武汉晚报,2011-5-26.
[6]张胜来.小龙虾产业引发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及影响[J].生态经济,2010,(10):210.
[7]沈 毅.江苏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J].中国水产,2010,(6):16.
10.3969/j.issn.1673-1409(S).2012.01.016
F316.4
A
1673-1409(2012)01-S058-03
2011-12-08
吴启柏(1971-),男,湖北潜江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农业产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