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农村商业银行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2-11-07孙慧霞
孙慧霞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张家港学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苏南地区农村商业银行现状与发展对策*
孙慧霞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张家港学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苏南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主要存在于竞争压力、人员素质、地域限制和风险管理四个方面,可通过加强外部合作、完善选拔培养机制、寻求跨区经营和严格把关等途径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苏南地区;农商行;形状;发展对策
作为农村金融重要支柱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在过去推动农村经济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随着经济进一步的发展,落后的农村信用社体制已经越来越跟不上经济迅猛发展的步伐。在意识到这一客观需求后,自2001年起,农信社改制如火如荼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作为农信社改制的先头兵,江苏苏南地区在这近10年中经过艰辛的探索和实验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为其他正处于改革中的农信社提供了良好的先例。当然在初步完成改制后,农商行仍面临着许多新的竞争与挑战,为了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对目前苏南地区的农商行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思考,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 苏南农商行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早期的农村信用社已越来越赶不上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需求,股份改制已经迫在眉睫。在2001年,张家港、常熟、江阴先后作为试点率先将农信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截至2010年底,江苏省共有10家农村商业银行,其中有9家在苏南地区(传统上包括苏州、无锡和常州),除了以上的三家,还包括苏州银行(原东吴农村商业银行)、昆山农商行、吴江农商行、太仓农商行、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和无锡农村商业银行(原锡州农村商业银行)。
表1 2010年苏南三大农商行注册资本增长表
在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地方的大力支持下,苏南农商行展现了强大的活力。根据表1显示,截至2010年末,江阴农商行由最初的1亿多注册资本发展到现在经营效益10亿元,资产总额已突破500亿元。据人民网苏南频道消息,全省有7家农村商业银行进入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的2009年全球银行业1000强,其中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名列全国第8、英国《银行家》杂志排名第568名,其余有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常熟农村商业银行等,占国内入榜农村商业银行总数的41%。
表2 2010年苏南农商行与其他商业银行资本质量比较
表3 2010年苏南三大农商行基本财务数据
图1 农商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员工学历情况对比
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农商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老而新”,农商行都脱胎于农村合作信用社,有很久的历史,而苏南农商行于2001年最早成立,短短10年内,与其他商业银行及四大银行相比,农商行资本质量甚至超过了其他竞争者,根据表2,苏南农商行资本充足率远高于规定的8%,不良贷款率少于0.8%,明显低于其他商业银行;②农商行的根源较广,农商行在本地拥有人缘、地缘优势,发展速度迅猛,存贷款规模大(见表3),但是农商行的大多数员工来自于原先农信社,受到环境、条件、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整体员工学历层次不高,通过图1对比,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员工研究生高达57%,而大专以下的仅占5%,而常熟农商行大专以下的比例达到了20%以上,这也是其他农商行共同面临的问题。另外,其他商业银行,特别是一些外资银行培训机制完善,选拔制度科学,吸收了很大部分优秀的管理人才,而农商行原有员工基数较大,选拔制度存在较严重的地域歧视,因而难以吸收新鲜优秀的员工。③最后,虽然农商行有较深的历史根基,但是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新业务品种较少。表4列举了中信银行和苏州银行、张家港银行理财业务品种,比较后我们发现,中信银行的理财产品范围涉及外汇、基金、股票等资本类项目,而农商行目前仍停留在较为低端的理财项目,业务范围较窄。
表4 农商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表
中信银行理财业务
与其他地区农商行相比,苏南农商行依托的是快速成长的农业经济,优渥的地理优势,基础庞大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以及沿海地区外资企业的进驻,加之苏南地区经济高度工业化,城乡差异很小,民营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高。虽然苏南农商行资金充裕,却苦于资产业务受地域限制,存贷比一般只有60%左右(见表3)。而且,苏南农村金融市场的同业竞争非常激烈,业务又受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大批增设网点的挤压,当地农商行的盈利空间已很狭窄,县域范围金融竞争接近饱和状态。
二 当前苏南农商行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
江苏省农商行是全国农信社改革试点单位,相比较全国农信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江苏省地处富裕的沿海地带,除了农业发展需要推动金融发展,更多的需求来自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早在2001年江阴、常熟、张家港就作为率先改革的试点单位改为农村商业银行,在改革的这近十年中,苏南地区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率先发展的经济金融环境也使其在发展中面临了一些特有的问题,农商行固有的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在改革发展的同时又面临了新的挑战。
1.当地资源丰富,但竞争压力大。农商行起步较晚,市场份额不及四大银行,一般老企业更倾向于国有大银行办理基本账户,新企业则会选择资金实力雄厚、资历深的银行。农商行若不与企业紧密联系存款来源就会减少。同时,其他商业银行的村镇银行和一些私人的小额信贷公司如雨后春笋,更使得苏南地区金融业竞争趋向白热化,因而,相比而言,经济发达地区先进的金融业也意味着更大的同业竞争。
2.人力资源丰富,但人才资源匮乏。苏南地区处于发达的沿海长三角地区,各类高等院校云集,飞速发展的经济更是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海归也以长江三角作为自己回国后发展事业的首选之地。由此看来人才资源是相当的优渥,可是农商行在招聘中极大地倾向于本地生源,拒很多优秀的外地人才于门外。而且,大多数农信社人员已趋向饱和,一般网点都有5个以上的工作人员,每年的招聘也只是流于形式或者招聘派遣人员。可见,本来自身员工的整体业务、学历水平就不高(见图1),加上过高的招聘门槛,造就了其人才资源的匮乏,使得网点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对新业务的适应能力滞后,管理层次水平不高,缺乏开拓精神。
3.资金充裕,却受限于地域。除了五家大型银行外,近年来,江苏银行、中信、浦发、招商、民生银行先后抢滩登陆,直接在本地设立分支机构,使得本地的金融竞争接近饱和状态。张家港农商行一位人士直言∶“作为县域金融机构,农商行的发展空间较小并日益受到挤压,如不实行跨区域经营,则不但无法做大做强,而且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地区风险和行业风险加大。由于局限于县域范围经营,导致农商行面临的地区风险及行业风险较为突出。
4.风险管理能力亟待提高。过去农村信用社是地方性的金融组织,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和乡镇企业,由于农业具有天生的弱质型,且农村人口数量多,GDP小于城镇,从农商行信贷对象看,农商行的信贷风险明显较高。同时,部分农商行贷款发放把关不严,担保抵押流于形式,信贷资产质量反映不够真实再加上风险识别和管理方法相对落后使得其缺乏有效的风险意识、评价和预警机制。
三 优化苏南地区农商行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与外部合作提高竞争力。要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光靠自我打拼肯定能力有限,必须依靠外部合作才能获得稳定持久的发展,因此农商行必须加强与三农、政府部门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三方面的合作。
首先加强与三农的协调合作。农商行肩负着服务三农的重要任务,首先就要加强与农民之间的联系。第一,创新工作思路,明确发展规划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增强业务辐射能力,不断完善支农服务机制,努力探索、创新贷款制度,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升级。以江南银行为例,它根据全市三农业务特点,在重点发展特色农业、本地农民从事的个体经济、小商户、小企业以及产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经济等传统三农业务的同时,确立了大三农的业务框架。依据常州武进地区与溧阳、金坛不同的三农业务特点,分别以个人经营性贷款和消费贷款为突破口,确定各区域、各支行三农业务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做强优势,做亮特色。第二,实施优惠政策,加大倾斜力度,对“三农”信贷支持采取优惠政策,从经营机制上保证反哺县域和“三农”经济的支持力度,强化人员配置,资金优先满足;在信贷规模上,对三农贷款优先保证,提高授信权限和基层支行单笔贷款审批权限,减少贷款审批的中间环节,提高贷款效率。在利率调整过程中,对确定的农林牧副渔等纯农类、创业类、扶贫、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等“三农”特色贷款,享受政策倾斜,仍按人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执行,最大限度地给予利率优惠。第三,构建业务平台,优化服务机制。为切实简化办贷流程,方便农户贷款,按照方便、灵活、安全的理念,根据“三农”贷款的特点,努力探索、创新贷款模式,改进贷款方式,优化信贷流程,优化支农服务机制。
其次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力度。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农商行与政府相互依存又互相对立∶一方面政府调控经济,农商行至始至终在政府的指引下发展。基于两者目标和利益的一致性,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农商行的步履必须与政府一致,并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和合作,努力实现两者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如果政府过多干预农商行发展,必然会影响其活力,禁锢其创新的步伐。同时,作为政府行政命令的贷款会给农商行带来沉重的不良资产包袱,也限制其改革的进程。在欠发达地区,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经济实力较低,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平也不高,相应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思维也不同,在这种背景下发展的农商行规模小,业务少而分散,抗风险能力弱。要有效利用地方资源,满足地方经济,只能依靠政府的参与,这种方法可以是地方政府参股,从而有利于实现股权多元化,解决了欠发达地区增资难,降低信用风险。对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金融行业更为成熟,人们对金融理财方面服务的需求也更为旺盛。各类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对于出口外汇、结算业务、中间服务的需求也加速了当地金融业的蓬勃发展。在这种环境下,农商行的规模一般较大,发展空间广阔,竞争意识强,如果此时政府强制干预,把政府行政命令的贷款抛给农商行,那么显然与农商行商业化的初衷不符。政府更多地应该是在宏观上对农商行加以引导,充分发挥农商行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目前,苏南地区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是实现“全能银行”,与证券、保险业务联系紧密,提供信托服务、理财规划、证券投资业务、保险代理等,慢慢发展为“金融超级市场”。农商行须充分发挥地方信息资源优势,在金融服务、投资理财等业务上借鉴发展较成熟的商业银行,有机会的话可进行合作,扩大市场占有率。
另外,农商行更应利用自身原有的农村覆盖面广的优势积极发展与保险业的合作。2007年1月30日,中央政府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在这4年内,各地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也纷纷铺展开来。农商行与保险业的合作一方面作为保险对象,积极参与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开发的农业险,保障自身的资金安全,降低支农资金的成本,另一方面,作为保险合作者,以拓展中间业务的形式,为保险公司代理各项保险业务,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同时,农商行可以根据本地农村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地方性、个性化的保险,例如农村建房险、农村车辆险,采取“以险养险”的方式,构建新型农村保障体系。
2.完善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在苏南地区,农商行的福利待遇较之一般的商业银行更高,这一点让很多应届毕业生或者其他高层次人才向往,可因农商行有着严重的本地保护主义倾向,使得很多外籍高层次人才只能为之叹息。而农商行的发展离不开富有创新开拓意识的高层次人才,因此,若要全面提高农信社员工队伍的素质,首先要改变选拔制度。第一就是要杜绝原有的地域观和裙带关系,使得更多的人才有渠道被引进,聘用第三方用人机构,对人才进行考核,选拔符合条件的,高素质的,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其次,可以效仿国有银行的近亲回避制度,在同一重要部门、岗位上实行轮换制,以保证内部监管的有效运行。另外,由于脱胎于原先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农商行的很多老员工普遍存在学历低,竞争意识不强,业务技术不全面的问题,全部辞退显然是不现实的。为此,农商行必须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包括业务操作、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培训,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对象进行差异化培训,而非流于形式,从根本上提高培训的效率。
3.积极寻求跨区经营。跨区发展是目前苏南农商行的发展趋向,跨区经营能够满足银行业内在的发展需要,农商行实施跨区经营必须做好市场定位,首先要充分研究异地市场,包括客户和自己,以及与自身实力相当的国际银行发展成功经验,农商行作为小银行应该去寻找起点高、大银行还没有做,但又代表未来银行业发展趋势的业务,而不应仅限于找大银行夹缝中的东西。其次,农商行可以利用现有的基础,通过中小规模的投资公司的优势做业务拓展,比如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可以通过业务外包的形式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开发。此外,立足地方经济、贴近普通市民,也是农商行的“特长”,有针对性地设计特色服务和产品,将更好地赢得市场。除了业务优势,农商行的客户经理往往更有地缘优势,也肯吃苦,且对客户的藉求能做出非常快速的反应。比如,农商行在接受贷款申请的一周内就能做出是否发放贷款的决定,贷款授信过程非常迅捷。
4.把关严格,化解风险。为了实现农商行高效快速的发展,提高执行力,必须从以下五点做好把关∶严格把关,控制风险,合规经营;重视制度的适用性;对风险进行细密控制;在内部控制上严格控制;保证稽查工作的独立性。
综上所述,苏南地区经济发达,金融行业完善,竞争激烈,在这么一片复杂的市场中要站稳脚跟,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克服自身的不足,改变现状,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政府和其他金融行业的联系与合作,提高整体员工的素质和竞争意识,不断提高农商行在各个领域的实力,使其在做好服务“三农”的同时,赢得自身健康长久的发展。
[1]闫欣蔚.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探析——以江苏省新沂市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0,(10).
[2]戴礼荣.构建政府与农信社新型关系的思考[J].西南金融,2007,(11).
[3]陆笑笑.浅谈农信社员工队伍建设与管理[J].现代商业,2010,(29).
(责任编校:谭纬纬)
F832.35
A
1008-4681(2012)01-0029-03
2011-11-22
孙慧霞(1975-),女,江苏张家港人,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张家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