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T观照下的在线隐喻误解根源及修正机制探究
2012-11-07李运河
李运河
(菏泽学院 外国语系,山东 菏泽 274015)
2012 - 04 - 26
2012 - 07 - 31
山东省教育厅项目“英汉隐喻语义模糊与缺损研究”(项目编号:J10WD74)
李运河(1970-),男,硕士,菏泽学院外国语系副教授。
CBT观照下的在线隐喻误解根源及修正机制探究
李运河
(菏泽学院 外国语系,山东 菏泽 274015)
将概念合成理论用于隐喻构建和理解的构想模型,较为合理地解释了部分隐喻的运作机制,这为隐喻误解根源的探究和误解修正机制的假设提供了研究视角。认知图式的差异是在线隐喻误解的重要根源之一,施喻者的补救和受喻者的求同构成误解的修正机制。
CBT;隐喻误解;根源;修正机制
一、引 言
言语交际涉及发话者S的话语生成与受话者H的认知推理。我们用U表示话语(utterance),S(C)表示发话者语境效果,H(C) 表示受话者语境效果,I(C)表示话语意义(implicature)。如果
如果
同理,隐喻主体(施喻者和受喻者)的隐喻交际也存在理解和误解两种情形。我们这里关注的是话语交际过程中的动态隐喻,即所谓的在线(online)隐喻,认为这类隐喻的误解是受喻者在实时的动态交际过程中对施喻者话语的错误解读,那么,在线的隐喻误解的根源是什么呢?我们引进概念合成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CBT)假设模式作为观照系,探究心理空间结构在隐喻误解过程中的投射路径,从语用和认知两个领域的界面交集中寻求答案,并试图推理隐喻误解的修正机制。
二、在线隐喻误解的心理认知根源
1.误解根源的相关研究
关于误解的根源,Gumperz et al.列出主要的三个原因:(1)关于情境以及在此情境中的恰当行为和意向的不同文化假设;(2)谈话中组织信息或论点的不同方式;(3)不同的说话方式[1]。Sperber & Wilson认为,发话者期望自己的话语以某种方式被人解释,必然也期望受话者能够提供重新获得那种解释的语境;发话者设想的语境与受话者实际使用之语境冲突可能导致误解[2]。Wilson对此作出进一步说明,认为话语理解并非简单的解码问题,而是形成假设和难免错误评估的处理过程,因此,无法保证符合受话者相关期待的理解也是符合发话者意图的理解;由于记忆和感知系统的不一致,受话者可能忽略发话者认为很凸显的假设,或者抓住发话者不曾注意的假设,从而产生误解[3]。Yus Ramos将误解的根源归纳为:(1)受话者不得不做出一个明说的还是隐含的选择,这打开了整个可能误解的领域。(2)话语可能(非语境地看)一方面在逻辑上是歧义的,另一方面在语义上是不确定的,从而提供了话语理解的多种选择性途径,提供了一个对于受话者把话语意义确定为明说意义或者隐含意义来说是对等的处理过程。(3)而且,明说次连续体与隐含次连续体之间的界限很不清楚[4]。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宗世海提出二因素说:一是发话者话语方面的因素,二是受话者心理方面的因素[4]。发话者的话语因素包含两项:一是双方的语言知识差异,二是话语意义的不确定性或者句意含糊,不少表现为省约。受话者心理因素分为普通心理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二因素是误解形成的必要条件。
纵观上述各家阐述,研究者从话语、语境、心理、社会等角度分析了误解的根源,揭示了误解出现的可能原因[5]。话语根源主要与语言和语言的使用有关,比如带有歧义的指称、句式、言语行为、序列结构、会话含义的使用等。语境和话语的结合才能使受话者H推理领会发话者S的真实交际意图,语境冲突是误解产生的另一个根源。心理根源主要包括认知心理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第四种是社会根源,主要引起性别不同而带来的误解、不同文化或者种族导致的误解、顾忌面子而选择间接话语导致的误解。这些思想为本项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的基础,启发我们理性分析在线隐喻误解的语料,发现话语意义的多选择性和隐喻主体的认知心理是误解产生的根本因素。
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我们将视线重点定格于发话者话语因素和受话者心理因素的作用方式:首先是话语因素提供了误解的可能,或者说为受话者做出错误理解即非发话者期待的理解留下了空间;其次是受话者心理因素促成了误解的产生。隐喻误解的工作机制基本相似,但是,在认可话语因素的前提下,隐喻主体的心理认知的冲突是交际过程中隐喻误解的关键根源。隐喻话语只是符号手段,其作用是将隐喻主体的概念意向体现于交际系统之中。我们用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一个例子说明问题。
(1)留学生A看到两个同学在远处争吵,询问身边的同学B,于是产生下面话轮:
留学生A:他们在那里干什么呢?
同学B:他们在抬杠。
留学生A:抬杠?!他们肩上没有杠子啊!
“抬杠”一词在同学B看来根本不用做出过多的努力就可以理解,其隐喻用法已经规约化;然而,留学生A的认知中根本没有这种隐喻信号,无法立刻理解其隐喻意义,从而导致隐喻误解发生。因此,我们认为,隐喻主体的认知图式在其中扮演主角,如果将隐喻主体的认知图式与心理空间的映射机制结合起来,可能会更容易揭示交际的隐喻误解进程。
2. 隐喻构建和理解的CBT改进模型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6]、Grice的合作原则[7]和Brown & Levinson的礼貌原则[8]被人们视为语用学经典理论,这些理论提供了语言使用过程的系统模型,它们适用于完全理性的交际者,我们认定为交际的理想模型,但是,理想和现实总会有一段距离。我们禁不住要问:交际者在现实中不按照理想模型选择语境、语用推理、理解话语,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认为,误解的产生首先要考虑话语和语境,因为二者是交际的主体和媒介,是交际的直接参与因素。交际主体怎么样选择适应交际语境呢?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而不是相反?其背后的根源要从心理和社会背景两个方面考量,才能追寻到言语交际误解的深层诱因。我们将心理空间理论引入本项研究,构建CBT观照的隐喻构建和释解模型,侧重探究隐喻主体的心理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在线隐喻误解,这一视角的探讨目前在学界尚未见到。
Fauconnier 和Turn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言语意义的构建和解读看成概念合成的产物,对言语交际过程中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并产生互动做出详细阐述。CBT应用于隐喻分析,特别是实时(online)隐喻过程的意义构建与推理机制彰显较强阐释力[9]。CBT是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核心问题是心理空间的建立、映射与合成机制。Fauconnier[10]在CBT模型基础上,我们将隐喻的概念合成系统做出尝试性修改,新模型增加关联/推理项凸显隐喻构建和理解的过程,增添辅助空间,用于解读隐喻度较高的语言环境,构想认知过程中提供隐喻解读的辅助信息,见图1。
图1 隐喻的概念合成模型
改进后的模型用于阐释隐喻构建过程和理解机制,其认知运作程序为:首先,施喻者启动关联机制和逻辑推理,通过心理的类指空间向输入空间I1和输入空间I2映射,反映出两个输入空间共享的并且通常更加抽象的常见结构和组织,同时规定核心的跨空间映射。两个输入空间发生直接的、部分的而且是有选择的对应映射,此后,被映射到合成空间,在合成空间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三个彼此关联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产生层创结构。受喻者听到或者看到隐喻符号,启动内部关联机制和逻辑推理,通过心理的类指空间向输入空间I1和输入空间I2映射,反映出两个输入空间共享的并且通常更加抽象的常见结构和组织,同时规定核心的跨空间映射。两个输入空间发生直接的、部分的而且是有选择的对应映射,此后,被映射到合成空间,在合成空间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三个彼此关联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产生层创结构。如果符号的隐喻度较低,受喻者的心理认知过程与施喻者的心理认知过程交融,则受喻者无需付出额外的努力就可完成隐喻理解过程;如果符号的隐喻度较高,受喻者和施喻者的心理认知过程不交融,则需要启动辅助空间,辅助空间主要提供给隐喻主体(包括施喻者和受喻者)隐喻的缺省信息、特定的认知语境信息等。限于篇幅,隐喻度和辅助空间的进一步讨论这里不再赘述,已经另文阐释。
3. 在线隐喻误解阐释的理想模型
我们在同事聊天时,收集到下列语料:
(2)我们三个同事坐在一起聊天,话题转移到了鸦片的危害上,谈到在我国法律禁止种植大烟苗,闲谈中间我A问同事B和同事C是否了解罂粟。
同事B:罂粟跟芝麻一样。
同事C:唉,可没有芝麻那么大。
同事B:我说的是香气跟芝麻一样。
将(2)导入隐喻的概念合成模型,会发现该模型要按照顺序分成两个次模型才能适用,我们将它们命名为次模型I和次模型II。
次模型I:施喻者的概念隐喻系统网络工作机制。
在(2)中,同事B作为施喻者,其输入空间 I1对应于始源域芝麻的结构特征:气味香,体积小,等等。输入空间I2对应于目标域罂粟的结构特征:气味香,体积小,等等。
施喻者启动关联机制和逻辑推理,通过心理的类指空间向输入空间I1和输入空间 I2映射,输入空间I1和 I2发生直接的部分的并且有选择的对应映射,接着被映射到合成空间,在合成空间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三个彼此关联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产生层创结构,即隐喻意义:罂粟跟芝麻一样香。
次模型II:受喻者的概念隐喻系统网络工作机制。
在(2)中,同事C作为受喻者,其输入空间 I1对应于始源域芝麻的结构特征:体积小,气味香,等等。输入空间I2对应于目标域罂粟的结构特征: 体积小,气味香,等等。
施喻者启动关联机制和逻辑推理,通过心理的类指空间向输入空间I1和输入空间 I2映射,输入空间I1和 I2发生直接的部分的并且有选择的对应映射,接着被映射到合成空间,在合成空间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三个彼此关联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产生层创结构,即隐喻意义:罂粟跟芝麻一样大。
由此,我们推理可知:受喻者同事C对施喻者同事B的隐喻意义产生误解。
我们可以勾勒出下面的理想模型:
图2. 在线隐喻误解的理想模型
图2重点揭示出隐喻误解的心理空间映射状态:受喻者的隐喻认知和施喻者的隐喻认知发生冲突。认知语言学的一般认知假设模式为经验→概念化→认知图式→语言表达,其中认知图式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将较为原始的认知状态(经验和概念)内化为心理认知框架,把人们定型为个体之所以为个体的认知主体,进一步为人类的语言表达铺路筑石,因此说,在诸多误解诱发因素中,应该凸显施喻者和受喻者的认知图式,其心理认知图式的差异是在线隐喻误解发生的根本原因。
为验证上述思想的可信程度,我们列出下面的四句话让学生说出各自可能的隐喻意义:
(3)你是猪!
(4)你真是头猪!
(5)你真是个猪!
(6)你真是个小猪!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这些隐喻来自概念隐喻“人是动物”的次概念隐喻“人是猪。”那么,同一个概念隐喻的句子,是否就完全表达同样的隐喻意义呢?在访问被试之前,我们5位教师讨论并初步设想最有可能的答案,然后5位教师分别找20名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访谈,最后5位教师汇聚访谈结果。经过分析比对,我们发现,100名被试的答案不完全一致,并且假想的语境比我们预先构想的还要丰富。我们选取较为集中的答案列表如下:
你是猪!(你真是头猪!)你真是个猪!你真是个小猪!贬义,人像猪一样贪婪。褒义,比如妻子笑骂丈夫像猪一样能吃,言外之意是夸奖。褒义,比如母亲看到未成年儿子吃得多而给予表扬。贬义,人像猪一样懒惰。中性,比如丈夫像猪一样懒惰,妻子嘴上贬心中扬。褒义,比如母亲看到未成年儿子胖乎乎的样子而给予夸赞。贬义,人像猪一样肥胖,让人看起来恶心。中性,比如妻子看到丈夫的衣服脏,笑骂语。中性,比如母亲看到儿子衣服脏,笑骂语。贬义,人像猪一样肮脏。贬义,人像猪一样贪婪。褒义,比如恋爱中的男友给女友家干活卖力,女友给予夸奖。中性,比如妻子笑骂丈夫像猪一样能吃。贬义,人像猪一样肮脏。中性,父亲背着未成年儿子感到很沉,笑骂语。中性,比如丈夫像猪一样懒惰,妻子嘴上贬心中扬。贬义,人像猪一样肥胖,让人看起来恶心。中性,长辈看到未成年男孩吃饭时不讲究卫生,笑骂语。贬义,人像猪一样笨头笨脑。贬义,人像猪一样笨头笨脑。中性,母亲看到未成年儿子睡懒觉,笑骂语。
注:每一列按照百分比大小自上而下分布排列。
列表给我们至少两个启示:(1)答案相对集中,说明受喻者的认知图式在汉语言环境下有较高的趋同性,语言结构和理解程度、经验、社会背景、学习经历等等因素决定了语言社区内成员的心理空间特征和结构;(2)答案并不绝对的统一,说明受喻者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各自的认知图式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心理表征,从而对隐喻认知程度也存在差异。这两点放到一起讨论似乎是南辕北辙,但是,我们深入思考后会发现,隐喻主体的认知图式确实在隐喻理解中起着关键作用。心理认知图式的差异导致心理空间特征和结构的不同,施喻者的层创结构与受喻者的层创结构发生冲突,于是,隐喻误解产生。
三、在线隐喻误解修正过程的假设模式
我们先看下面的语料,这是生活中笔者在客厅无意间听到的一个对话。
(7)儿子A放学回家,推门看见他表妹B,马上笑着说:
儿子A:哈,姣姣(表妹小名)是个小猪。
表妹B:哼,哥哥骂我呢!
儿子A:不是,我是说你穿的衣服看起来像个小花猪。
将这个话轮置入在线隐喻误解的理想模型:在次模型I中,施喻者儿子A的输入空间I1(小猪:外表花)和I2(娇娇:衣服花像小猪的外表花)发生映射,经过类属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产生层创结构:娇娇穿着花衣服看起来像个小花猪。接下来,交际主体转向受喻者表妹B,在次模型II中,受喻者表妹B的输入空间I1(小猪:又黑又肥)和I2(娇娇:自己吃得又黑又胖,看起来像小猪)发生映射,经过类属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产生层创结构:娇娇看起来像个又黑又肥的小猪。两个次模型产出的层创结构发生冲突,隐喻误解产生:施喻者儿子A期待的隐喻义是中性,有揶揄也有夸赞;受喻者表妹B理解的隐喻义是贬义,认为是嘲笑自己又黑又胖。
本着合作的原则,施喻者儿子A启动修正机制进行补救,纠正受喻者表妹B的误解;受喻者表妹B启动选择顺应机制,二次进入概念合成系统,产生的层创结构与施喻者儿子A发射匹配,误解得以化解并且交际最终顺利完成。我们将在线隐喻误解的修正过程描述如图3。
图3 在线隐喻误解的修正模式
在图3中,修正机制由两个方面组成:施喻者的补救机制和受喻者的求同机制。
施喻者补救机制主要有三种方式:元语用标识语提示、缺省信息补救和交际信息澄清。元语用标识语提示。元语言(metalanguage)是有关语言的语言,可以对目标语言或者目标信息进行标示、评说或者评述等。自然语言不同于其他符号系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反射性(reflexivity),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借助自然语言指称或者描写语言本身,这是一种元语言意义上的语言用法,即元语用现象(metapragmatics)[11]。与隐喻语言相关的元语用词语和结构对明示隐喻意义起到标志作用,可以作为隐喻误解的补救手段之一,例如,我是说,打个比方说,我说的是比喻,figuratively, kind of, sort of, as it were。
(8)A sock is a kind of glove.
(9)A pike is a kind of fish.
比较(8)和(9)两个句子中kind of,我们会发现,(8)中的kind of显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种……”。sock与glove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二者存在概念意义上的相似性,因此,它是概念隐喻的提示标志。
缺省信息补救应该是隐喻误解补救的常用手段,如例(1)和(7)。传统意义上的隐喻由三部分组成:喻体、本体和喻底。所谓的缺省信息补救,一般是指喻底的呈现以便揭示隐喻的具体所言。例如:
(10)Metabolically, the brain is a pig. (从新陈代谢看,大脑是一头猪。)
pig和brain两个范畴在人类认知心理空间中相距较远,仅依据当前的交际信息无法让受喻者领会其隐喻意义。要解决这一矛盾,施喻者必须紧接着“和盘”托出这一隐喻的真正喻底:
It consumes a fifth of the body’s oxygen and similarly large portions of its calories and phospholipids. Greedy neural tissue lying around beyond its point of usefulness is a good candidate for the recycling bin. (它消耗身体五分之一的氧气以及相同份额的卡路里和磷。到处都是的贪婪而又无用的神经组织是扔进垃圾桶的理想对象。)
(Pinker, 1994: 295 转引自束定芳 2008:173)
交际信息澄清是和语境密切相关的交际手段。我们先看下面的隐喻:
(11)That isn’t English. That’s German.
语境1:有一位哲学家不懂英语,也不懂德语。他问一位同事,他手中的论文是英文的还是德文的。同事这样回答。
语境2:一位哲学家用英语写了一篇哲学论文,但其风格深受海德格尔的影响。说话者如此评价这位哲学家的写作风格[12]。
语境1中的意义就是句子表达的字面意义,读者无需付出额外的努力就可以达到最佳关联。然而,语境2中的意义就不是那么简单,它们表达的是一种隐喻意义,而这种隐喻意义也只有与具体的语境结合起来才能为受话者理解,因此,我们说,一些隐喻意义只有在指称信息明确的语境下才能消除误解。
受喻者求同机制的启动是在施喻者补救措施实施后的即时环节。我们接受经典语用学的主要理论思想,认为受喻者的认知心理要经历合作、选择、顺应三个阶段,最后达到与施喻者的心理空间投射交融,我们将这个过程命名为受喻者的求同机制。
Schegloff 等人提出话语修正的概念[13],话语修正是保证会话顺利进行的有效机制,是谈话参与者相互合作的结果。根据Verschueren的顺应论,语言使用者选择一种交际策略,实际上是为了实现顺应各种语境因素的目的。Verschueren指出,顺应性是语言的一种特征[14],该特征体现为人们为实现某些具体交际目的从各种选择中协商性地进行语言选择;顺应是动态过程,语言使用者按照目的控制语言结构顺应语境要求。隐喻主体双方的交际要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才能保证隐喻构建和理解的顺利完成,一旦双方认知发生冲突,受喻者也要本着合作的态度接受施喻者的补救机制而不是排斥,从自己的认知图式出发,由无意识或潜意识过渡到有意识地提取相关认知信息并作出选择,顺应语境,特别是顺应施喻者的隐喻指称意义,达到双方的心理空间投射的基本交融,隐喻误解得到修正。
四、结束语
在线隐喻语义具有潜在的矛盾性,一方面与交际语境发生冲突造成误解,另一方面可能与受喻者的认知图式不相融合而造成隐喻误解,而后者正是我们关注的重点。CBT模式下的隐喻构建和理解的理想模型构想较为合理地解释了部分隐喻的运作机制,这为隐喻误解根源的探究和误解修正机制的假设提供了研究视角。
[1] 王得杏. 英语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M].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8: 240-250.
[2] Sperber, D. & D.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lackwell, 1995: 16-17.
[3] Wilson, D. Relevance and understanding[A]. In G. Brown, et.al (eds.). 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47.
[4] 宗世海. 论误解的形成机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2): 125-131.
[5] 吴亚新. 语用推理过程中心理倾向的干扰: 误解的认知根源[J]. 外语教学, 2011(1): 24-28.
[6] Searle, J. R. Speech Act[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7] Grice,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A]. Grice, P. 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C].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8] Brown, P. & S. C. Levinson.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un Language Us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9] 汪少华. 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J]. 外国语,2001(3):37-43.
[10] Fauconnier, G.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
[11] 何自然(主编). 认知语用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289-291.
[12] 束定芳. 认知语义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159.
[13] Schegloff E. A., G. Jefferson & H. Sacks. The Preference for Self-correction in the Organization of Repair in Conversation[J]. Language, 1977(2): 361-382.
[14] 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61.
OriginofOnlineMetaphorMisunderstandingandItsRepairMechanismfromCBTPerspective
LI Yun-he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Heze University, Heze 274015,China)
The conceived model under the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CBT) reasonably explain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some online metaphors, and the stud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origin of metaphor misunderstanding and the hypothesis of the repair mechanism. Cognitive schema differences are one of the key sources of the online metaphor misunderstanding. The repair mechanism is realized by the remedy of the metaphor provider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metaphor recipient.
CBT; metaphor misunderstanding; origin; repair mechanism
H030
A
1009-105X(2012)03-01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