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气灌肠复位两种加压法下复位时间的对比研究

2012-11-06孙立功王润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年22期
关键词:套头肠套叠肠管

孙立功,王润榕

(江苏省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扬州,225007)

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空气灌肠复位是肠套叠的重要诊断手段,也是目前最常用的肠套叠复位方法。然而患儿在接受整复治疗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量的X线照射,这对小儿特别是其性腺的发育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针对这一不利影响,上世纪80年代就已有学者进行过如B型超声监控下整复肠套叠的一些探索和研究[1],但Hadid等[2]对上述此类方法进行比较后,认为X线下空气灌肠对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最为有效,因此,如何缩短X线下空气灌肠的复位时间以减少辐射接受剂量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

1 材料与方法

筛选2007年6月—2010年12月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的病例中筛选出套头位于结肠肝曲处的回结套病例62例,分为A、B 2组,A组33例 ,男18例 ,女15例 ,年龄4~ 59月 ,平均(20.18±14.19)个月,B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2~ 107个月,平均(21.97±22.85)个月,2组病程均在 24 h内,患儿精神状态良好,无血便,空气灌肠复位过程中整复仪压力无波动(肛门无漏气现象),复位后回盲瓣处未见喇叭口状软组织块影(回盲瓣水肿)。使用Neusoft NSX-RF2900 plus数字胃肠机,广东今健JS-628E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

常规立位胸腹透视后,患儿左侧卧位,臀部垫一次性床单,经肛门插入涂有少量液状蜡油的16 F Foley氏双腔管,向气囊内注入30 mL空气,连接导管及整复仪,设定保险压力为12 kPa,取仰卧位,平放双腿,嘱2名患者家属,一人双手抓住肩膀,一人双手挤压两侧臀部(防肛门漏气),臂膀轻压患儿双膝,并告知患儿家属,如复位过程中患儿出现呕吐,可将小儿头偏向一侧,并擦净患儿口内呕吐物(防吸入引起窒息)。先以6~8 kPa向肠管内注入空气,待套头出现后,迅速点片,查看仪器显示时间,A组继续以6~8 kPa恒压灌肠,如遇有套头停止不动时,压力以2 kPa递增,直至套头软组织块影消失,小肠充气呈沸腾状,迅速点片并记录时间;B组迅速将压力升至12 kPa复位,直至复位,点片记录时间;完成后,摄腹部立位片1张。并嘱患儿家属禁食禁水6 h,至接诊医生处进行后续治疗。

2 结 果

复位时间取套头影消失,小肠充气时刻的仪器显示时间减去起初诊断性灌肠,套头出现时刻的显示时间。A、B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复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A、B组年龄、复位时间()

表1 A、B组年龄、复位时间()

*P<0.05。

组别 例数 年龄/月 平均复位时间/min A 组 33 20.18±14.15 0.455±0.109 B组 29 21.97±22.85 0.352±0.130*

3 讨 论

空气灌肠复位的原理是向结肠内通入气体,在气体压力的推动下,套头向后退缩。压力是套头退缩的原动力,理论上压力越高,套头退缩得越快,复位时间也就越短。研究表明,正常肠管可承受26.6 kPa的压力[3],而肠套叠患者由于局部肠管血运差,套入部发生痉挛、水肿、坏死等改变,使得肠管承受力发生不同程度下降。动物实验[4]表明,正常家兔肠管耐压为18 kPa,发生动脉性肠坏死后耐压为8 kPa。文献[5]报道,在选好适应症后,诊断性空气灌肠安全压力范围在6~8 kPa,整复压力选择10~16 kPa较为适当。严格按照适应症选择施术对象,从8 kPa开始加压是相对安全的。有学者[6]不主张压力从6 kPa开始,理由是注气会引起患儿肠管痉挛,尤其套叠鞘部的肠管,进而引起套入部肠管的静脉血流障碍,发生肠管壁水肿,增加复位的困难。从8 kPa开始跳至10 kPa,最大为11 kPa,这样能减少逐渐增加压力引起的肠痉挛次数[6]。本科2002—2011年使用电脑整复仪以来,保险压力设定为12 kPa,完成了2706例肠套叠整复,仅1例发生肠穿孔(此患儿术后证实为先天性肠黏膜缺损)。

选择直接高压灌肠复位时,还应特别留意以下几点以减少发生肠穿孔等意外的风险:①因为套叠发生时间越长,出现肠坏死的概率越高。所以必须仔细查看检查申请单所注的肠套叠发病时间。实际中临床医生对这一标准的把握往往不十分准确,一方面由于患儿不能提供可靠有效的主诉,另一方面有时甚至部分监护人也不能说清楚具体发病时间,这时就格外需要注意观察、了解相应的症状和体征;②患儿有无血便或果酱样便,血便或果酱样便往往提示肠管有水肿、渗出、坏死等改变,而且出现的时间越早,越是难复位,压力使用越应谨慎;③患儿的精神状态,一般套叠的时间越短,患儿的精神状态越好,但如发现患儿面色苍白、无阵发性哭闹、灌肠时无挣扎,应该禁用直接高压灌肠。

[1]宋德明,孙建德,张方安,等.B型超声监控下整复肠套叠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1987,21:257.

[2]Hadidi A T.EL shal N childhood intussuception comparative study of nunurgical mnagement[J].J Pediatr Surg,1999,34(2):304.

[3]刘立炜.小儿肠套叠非手术治疗的现代观[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1992,1(1):70.

[4]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4:364.

[5]潘恒,薛志浩,杨乘祥,等.手法辅助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8,14(1):41.

[6]刘宏,李雪岩,王国华,等.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2):87.

猜你喜欢

套头肠套叠肠管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套头的逆袭 8款高品质变焦镜头推荐
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电磁离合器拆卸套头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P物质测定在小儿原发性肠套叠中的临床意义
猪直肠脱的手术治疗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异位胰腺合并肠套叠多发生在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