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轨互动”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2-11-06郑文新
郑文新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012)
高职院校“双轨互动”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郑文新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012)
高职院校传统的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模式与地区经济发展日益突出的矛盾,要求我们不断探索新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模式。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双轨互动”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高职院校;双轨互动;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模式
早在2005年,宁波市委、市政府就做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战略决策,体系主要包括三大内容:一是建成比较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双十”计划;二是建立运转顺畅的产学研结合体系;三是健全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服务体系,启动实施全员培训计划,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文化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网络。随着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创建,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但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高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大量需求与职业教育人才供给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
地方经济发展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连锁经营100强名单中,宁波三江、加贝、浙江华联再度入围,占省内上榜企业的一半,显示出宁波连锁行业在浙江省内牢固的龙头地位。宁波已经成为中国连锁经营龙头企业投资的热土。在最新发布的中国连锁经营百强中,前10强企业中就有8家已经在宁波投资设立分店。近期更有国际国内多家连锁巨头、零售大鳄紧锣密鼓地将目标锁定宁波,连续开出分店或上马上万平方米的大型卖场。宁波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结构发生变化,业态推陈出新,企业发展与管理不断向连锁经营模式转变,连锁经营已经成为宁波内贸的主要经营方式之一。目前,宁波有上百家从事连锁经营的企业和几千家连锁门店。在这种形势下,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连锁经营管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
高职教育连锁经营人才培养现状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加之行业的特殊性也使得多数连锁企业的人才需求由高职院校满足。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连锁经营专业以满足市场对这类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然而,在宁波的高职院校中,设立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或方向的学校寥寥无几。即便将几所高职院校培养的与专业相符或相近的毕业生全部输送到连锁经营企业中,其数量与职业市场庞大的需求量仍然相去甚远。
(二)宁波高职院校培养的连锁经营专业人才缺乏企业认同感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特征是灵活性、适应性,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社会需要。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遵循“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注重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来组织教学。但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的教学其针对性狭窄,使学生形成的岗位能力难以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毕业后即能充实到相应岗位的实用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同,其原因在于人才培养没能真正做到贴近企业用人标准,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仍要通过一段时间的企业入职培训才能真正走上岗位承担工作任务,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选人用人成本,使企业疏于选用高职院校毕业生。
(三)社会求职人员对知识技能的培训需求得不到满足
随着连锁经营在宁波的飞速发展及其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求职人员转向服务行业寻求发展。然而,一方面那些未经系统培训的劳动力由于综合素质和技能得不到合理的开发,无法有效缓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有个人职业发展需求及意愿时,苦于找不到相应的培训途径无法得到相关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从而限制了其发展空间。然而,企业内部培训只针对岗位、职位的需求进行,在某种程度上无法实现素质教育;社会培训机构针对连锁经营人才的培训又多停留在低层面上,由于其办学良莠不齐,无法得到学员的充分信任。因此,针对连锁经营专业人才的专门社会职业培训缺乏这一问题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
构建“双轨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上述两方面的矛盾如果能够得到解决,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就能不断向连锁经营行业输送到岗即上岗的连锁经营专业人才,还可以为行业内人员提供系统的、良好的培训教育,将劳动力不断转化为企业急需人才,供需矛盾将得到有效的缓解。
在社会及行业人才迫切需求下,在《关于加快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的若干意见》精神指导下,笔者提出构建“高职教育+职业培训的‘双轨互动’”这一连锁经营管理人才模式(如图1所示)。通过 “双轨”为社会培养、输送急需人才,摆脱单一的职业教学功能,实现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职能和目标。
图1 “双轨互动”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模式图
“双轨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四实现”
(一)实现高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耦合
将职业培训纳入连锁经营人才培养体系中,通过职业培训体系中已就业群体的引导,促进在校学生在连锁企业就业、发展,形成广阔的连锁经营管理就业网络,并通过这一平台不断向连锁经营企业输送毕业生。同时,利用高职教育规范的教学体系、教育资源与连锁经营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训,为行业、企业中有进一步深造计划的员工提供合理完善的课堂教学,从而实现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职能。
(二)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互动
利用职业培训促进专任教师在连锁经营知识方面的更新,为理论教学输送新鲜血液,实现高等教育与行业接轨,避免脱离现象,从而为企业、就业市场直接提供实用型人才。利用学历教育为企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连锁经营人才,将企业入职培训、专业技能证书培训纳入学历教育,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即完成学生向职员角色的转变,实现“到岗即上岗”的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三)实现校内专任教师资源与校外兼职教师资源的有机结合
充分利用校内专任教师的系统知识结构及在教育方面的专长,有机结合合作企业校外兼职教师对行业、企业、职业熟悉的特长,为学生、学员开展符合市场、职业、岗位需求的职业化教育。校内专任教师参与企业、行业培训项目,积极了解市场需求,提升培训能力;校外兼职教师走进课堂,改善学历教育中职业与岗位培训的欠缺。
(四)实现高职学历教育体系与企业职业培训体系内容的有效整合
针对高职学历教育体系中强调知识结构和系统性、欠缺岗位技能培养的现状,以及企业内训缺乏系统性和普遍性,难以提升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素质能力的问题,根据连锁经营人才不同岗位、层级的需求,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不同的教育培训内容进行有效整合的教育模式,将在校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实践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改革的稳步推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为连锁企业培养复合型连锁经营管理人才。
总之,通过对连锁经营人才“双轨互动”人才培训模式的构建,改变高职院校只培养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单一培养途径,联合政府、行业、企业、职业培训机构多方资源,将职业培训纳入连锁经营人才培养体系中,既可以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又可以通过对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实现高职的社会服务职能。
[1]曹慧,邓凯元.高等学校连锁、特许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现状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6).
[2]汪晔.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安徽商贸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J].企业家天地,2010,(3).
[3]谢琼.以两个“结合”为抓手,创新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
[4]雷祺,何庆江.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08,(6).
[5]郑光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连锁经营发展[J].科教文汇,2007,(11下).
G718
A
1672-5727(2012)04-0138-02
*本文系2009年度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研究课题《基于服务型教育的“双轨互动”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ZDO9O1)的成果之一
郑文新(197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连锁经营与企业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