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骄傲的矿工矿工的骄傲
——记十八大代表、大同煤矿集团公司马脊梁矿综采一队副队长王雷雨

2012-11-06同组

支部建设 2012年23期
关键词:脊梁采煤机矿工

■同组

骄傲的矿工矿工的骄傲
——记十八大代表、大同煤矿集团公司马脊梁矿综采一队副队长王雷雨

■同组

我是矿山的儿女,更是党的儿女。凭一技之长,服务人民,报效国家;怀赤子之心,忠诚于党,献身于党。——王雷雨

王雷雨,1970年7月出生,1990年10月参加工作,200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技师,现任同煤集团公司马脊梁矿综采一队副队长。

参加工作以来,王雷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立足煤矿生产一线艰苦的工作岗位,刻苦钻研综采机电专业技术,孜孜不倦,无私奉献,凭着超人的毅力和艰苦的磨炼,成长为百里煤海有名的“机电技术大拿”,为矿井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4年,王雷雨被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三晋技术能手”称号;2008年,被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10年,被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2011年,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十佳金牌工人”称号,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授予“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称号;2012年,被推举为山西省唯一的煤炭一线工人十八大党代表……

一个普通的人

王雷雨,个子不高,略显单薄的他走在人群里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衣着朴素、皮肤略黑的他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煤矿工人特有的憨厚与质朴在他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王雷雨出生于一个普通的矿工家庭。母亲生他那天窗外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因而得名“王雷雨”。

1990年,20岁的王雷雨职业中学通风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大同矿务局马脊梁矿,成为一名普通矿工。他好似一颗深埋在矿山下的种子,凭着对知识的无限渴望和对技术的不懈钻研,不断从工作中、书本上吸取养分,最终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谱写出人生的华美乐章。

他特别能吃苦,扎根矿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特别能钻研,兢兢业业,执着于对专业技术的精益求精,成为当代知识工人的领跑者;他特别能奉献,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在同煤集团乃至全国煤炭行业竖起了一面“金牌工人”的光辉旗帜,为党旗增了辉!

一个神奇的人

工作中,井下一线常常出现他忙碌的身影,每当遇到问题他总是冲在最前面。

王雷雨在雷雨工作室

对于王雷雨来说,生产中的电器设备仿佛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

一次,在王雷雨去海南旅游期间,马脊梁矿综采队的采煤机出现故障不能进行生产,当时任务吃紧,矿上赶紧组织精兵强将对设备进行联合会诊与抢修,可是怎么都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人们想起了在外出差的王雷雨,便跟他取得联系。王雷雨将电话打到井下事故现场,通过电话遥控指挥现场作业,几分钟后问题便解决了。在场的干部职工无一不对王雷雨的精湛技艺表示惊叹。

只有职高学历的王雷雨,为何能有这么多荣誉和如此之高的技艺呢?在马脊梁矿,王雷雨爱学习、爱钻研是出了名的。在他家的墙上,挂满了各类电器设备的图纸,他每天的生活几乎除了工作实践就是学习,常年穿行于知识的海洋之中,这些图纸上的每一个符号都浸入了他的血脉之中,对他来说,生产中的电器设备仿佛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哪里有一点问题他都了如指掌。

正是有了这样的积淀,他独创了一套简明易懂的教学方法——“王雷雨教学法”。例如,处理电缆故障的“‘望、闻、问、切’四步法”(望,即检查电缆的外表是否有明显破损;闻,即用嗅觉检查电缆短路时产生的焦味;问,即询问当班电工当时的情况;切,即用手触摸电缆有无凹凸不平,以便迅速确定电缆有无挤压内伤)。他还独创了“采煤机开关修理三查法”(即一查先导回路,二查中间回路,三查主回路)、“技术传授三班法”(即班前讲理论、班中讲实践、班后总复习)。

这套教学方法已成为指导同煤集团机电技术培训工作的教材。通过技术传帮带,他培养出了梁来喜、梁永国、蔡胜军、王复功等56名徒弟,还为集团公司兄弟矿培养出独挡一面的6名技术“大拿”。

一个无私的人

2009年7月,在同煤集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马脊梁矿党委在同煤集团首家创立了以王雷雨个人命名的“雷雨工作室”,通过远程教育网络面向同煤集团乃至全煤行业开展技术交流、技术咨询、事故会诊、技术攻关、课题研究、导师带徒等工作,起到了共享技术成果的目的。

拥有了宝贵经验和精湛技艺的王雷雨并没有把“本事”私藏,他最喜欢的就是将这些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们和向他求教的人。他常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把更多年轻电工培养成检修骨干,才能壮大机电检修力量,确保井下生产安全。“现在设备更新太快,很多技术书本上找不到,只有跟着雷雨师傅才能学到!”他的徒弟张立军说,“师傅非常喜欢我们提问题,越问得多他越高兴越乐意回答,而且毫无保留,我们特别喜欢和师傅一起在设备上进行互动式学习,很多技术难题他一说我们就全理解了。”

“雷雨工作室”充分发挥团队优势,采取外出学习和网上交流相结合的推广模式,使学术经验共享。他们坚持每月组织采、掘、机一线和地面检修人员,广泛开展机电技术交流和比武,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研讨活动,及时向广大员工进行学术理论的推广。此外,“雷雨工作室”充分利用网络通讯平台,与国内多家煤炭企业保持交流,传播经验和知识。去年10月,内蒙古一家煤矿采煤机变频器发生故障,找厂家修理了几次效果都不理想,于是通过网络与“雷雨工作室”取得联系。王雷雨组织工作室成员对设备进行网上会诊后,发现采煤机变频器的技术参数不对,并作了修改,使故障得到彻底解决。事后,这个煤矿的技术负责人专程登门向王雷雨表示感谢。

王雷雨作为“雷雨工作室”的一级导师,带领着雷雨工作室的成员,从工作室成立到现在共举办脱产、半脱产培训44期,培训员工1055人次;现场实训培训22期,培训员工800多人次,有力地提高了员工技能素质。三年来,雷雨工作室共修复采煤机控制中心7台,修复变频器3台,改造变频器1台,修复端头站5台,大修采煤机3台,共为矿上节约资金1700多万元。其中,在8602工作面的13个月的生产过程中,雷雨工作室共有5项科技成果成功地应用到工作中,使这个被判了“死刑”的工作面“凤凰涅般木”,为国家“挽回”102万吨煤炭资源。此外,工作室还为兄弟煤矿处理技术难题53次,其10名技术导师又带出17名徒弟。目前,雷雨工作室不仅作为同煤集团的技术品牌,更作为“全国技能大师工作室”品牌,充分发挥着人才“孵化器”、科技“试验田”、学术“推广站”和抢修机电故障“突击队”的作用。

一个高尚的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雷雨始终保持着党员的本色,处处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只要工作需要,他都会毫不犹豫,走在前面;只要井下设备发生问题,他就第一个赶到,并且问题解决不了不出井。王雷雨正是凭着这股钢铁般的意志,以矿山的繁荣为己任,以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为乐趣,坚持认认真真干好每一件事,以实际行动谱写着自己的无悔人生!

近几年,王雷雨的名气在煤炭系统越来越大,外面很多企业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并开出丰厚的待遇,想把这位技术干将收于麾下。在这些利益面前,王雷雨从不为之所动。曾有一位太原电频厂的老板邀请王雷雨去他那里工作,开出几十万元年薪,并许诺为他在太原买房买车,他照样婉言拒绝。“要不我们就住到省城了呢”,很长一段时间,妻子都为此而抱怨他傻,他却总是笑着说:“吃水不忘打井人,是同煤集团培养了我,身边这么多的好领导、好同事、好兄弟,让我一走了之,咱抹不下那个脸。”

这就是王雷雨,他用自己的经历为从事技术工作的人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在“雷雨”效应下,现在的马脊梁矿乃至全集团公司的年轻人,学习技术的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技术、钻研技术已经成为年轻矿工的自豪和光荣;这就是王雷雨,他凭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坚定信念,立足煤矿井下生产一线工作岗位,刻苦钻研综采机电技术,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成为了当代知识工人的领跑者,在全国煤炭行业竖起了一面“金牌工人”的旗帜。

王雷雨是骄傲的矿工,王雷雨是矿工的骄傲!

猜你喜欢

脊梁采煤机矿工
采煤机自动化自整定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效果分析
基于新SEIRS 的矿工不安全行为传播分析
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电气故障及预防
煤矿用隔爆型采煤机电机FMECA分析
党是民族的脊梁
脊梁
我们的脊梁
金牌挖矿工
采煤机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