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Rankin量表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长期生存的预后价值

2012-11-06徐迪荣李碧磊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大面积中位生存期

孙 冲 徐迪荣 李碧磊

大面积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抢救成功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低。脑梗死后的预后相关研究较多,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大面积脑梗死长期生存预后因素的研究较少[1~3]。一般认为影响期预后的因素有: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卒中类型、卒中严重程度、复发性卒中、抑郁等[1~3]。功能状态评分被认为是预测脑梗死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既往多数研究应用卒中后3个月或半年的改良 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作为预测指标[4,5]。本研究旨在探索卒中后1个月的临床指标以及mRS与大面积脑梗死长期生存的预后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1.纳入病例和排除标准:本研究纳入2008年1月~2011年3月笔者医院住院大面积脑梗死病例共42例。大面积脑梗死通常指的是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质支的完全性卒中,依据2000年全国脑卒中的分型分期治疗建议草案提出大梗死CT分型的定义:超过1个脑叶,面积5cm2以上[6]。以下病例排除:卒中发生1个月内死亡;伴有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影响生命的合并症如晚期肿瘤;拒绝治疗;出院后失访的病例。通过住院病历资料,影像存档资料等获取病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治疗措施、合并症、血脂、吸烟、影像资料等。卒中后1个月行mRS评分。mRS评分标准如下:0:完全无症状;1:尽管有症状,但无明显功能障碍,能完成所有日常工作和生活;2:轻度残疾:不能完成病前所有活动,但不需帮助能照料自己的日常事务;3:中度残疾:需部分帮助,但能独立行走;4:中重度残疾:不能独立行走,日常生活需别人帮助;5:重度残疾:卧床,尿便失禁,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6:死亡。

2.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录入SPSS 16.0软件包。总生存时间定义为卒中发生后至死亡时间或最近一次随访时间。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以计数和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病例资料:本组42例中,男性22例(52.4%),女性20例(47.6%)。平均年龄 69.9 ±6.9 岁(57 ~88岁),中位年龄69.5岁。梗死区主要位于右侧24例(57.1%),主要位于左侧18 例(42.9%)。合并高血压者25例,占59.5%。合并心房纤颤者21例,占50%。合并心功能不全14例,占33.3%。合并糖尿病者13例,占31%。既往曾有卒中史的有9例,占21.4%。吸烟者12例,占28.6%。血脂异常者12例,占28.6%。42例患者平均生存期为41.7±4.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9个月(图1)。在本组病例中性别、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心房纤颤、糖尿病、既往有卒中病史、吸烟、血脂异常等并不影响预后(P>0.05)。

图1 本组42例患者总生存曲线

2.年龄和预后:由于70岁被认为是机体衰老的年龄界限,本研究50%的病人在65~73岁这个区间,中位年龄为69.5岁。因此以中位年龄,将42例患者分为两组(≥69.5岁组和<69.5岁组),每组21例。在>69.5岁组,平均生存期为32.2±5.8个月,而 <69.5岁组平均生存期为 50.2±5.8 个月,P=0.028,两组有统计学差异(图2)。

图2 年龄对总生存的影响生存曲线(P=0.028)

3.mRS和预后:在本组42例患者,在卒中发生后1个月取较好的功能状态评分患者有27例(mRS≤3分),占64.3%。而 mRS≥4分的有15例,占35.7%。在mRS≤3分组,平均生存期为49.0±4.9个月,而在mRS≥4分组平均生存期为27.6±6.4个月,两组之间存显著差异,P=0.022(图3)。

图3 卒中发生后1个月患者m RS得分对生存影响生存曲线(P=0.022)

讨 论

本研究探索大面积脑梗死后1个月病人功能状态对长期生存的影响。许多研究报道3个月或6个月的mRS与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存在相关性[4~6]。Eriksson等[4]报道卒中死后3个月的mRS是独后的预后因素。Slot等报道6个月的mRS与卒中的长期生存的预后相关[7]。有人认为卒中后3个月,卒中导致的脑损伤应该能够终止,因此建议应用卒中后3个月的mRS作为预后指标[4,7]。可是正如本研究所遇到的问题,许多病人在出院后失访,况且国内的病人流动性较大,依从性相对较差。而3个月或6个月的mRS评分可能仅仅是那些依从性较好的患者才能够取得。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发生死亡的是比较常见的,1年内死亡的患者约60%的死于卒中发生1个月之内[8]。这和我们日常遇到的大面积脑梗死的死亡情况相仿。因此,我们假设卒中后1个月的临床因素及功能状态,虽然患者的功能状态尚未完全稳定,但仍然有其一定的预测价值。卒中发生后1个月mRS作为预后评价指标可能有特殊的意义,如较3个月mRS或6个月mRS提前预测预后。

大面积脑梗死是脑梗死中的特殊类型,约占幕上脑梗死的10%~15%。其男女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本组病列男性22例,占52.4%,女性20例,占47.6%。大面积脑梗死长期预后与性别无关,与既往研究结果相同[3~5]。本研究中,以中位年龄分界将病例分为两组,年龄<69.5岁生存期较≥69.5岁的患者生存期长,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其他研究相同[9]。Boysen 等[9]报道卒中 15 年生存率在65~72岁年龄段是11%,而在 <65岁人群是28%。因此,年龄是大面积脑梗死长期生存的一个预后因子。然而其他因素如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心房纤颤,糖尿病,既往卒中病史,吸烟,血脂异常等并不是影响预后因素。而这些指标在既往研究中提示存在预测生存的意义,可能与本研究样本较小有关[1~3]。

在本研究发现大面积脑梗死后1个月的mRS评分是重要的预后因素。在本组病例中mRS≤3分患者平均生存期为49.0±4.9个月,而mRS≥4分组平均生存期仅为27.6±6.4个月。卒中后1个月功能状态良好者预后明显好于功能状态差者。这提示卒中后1个月mRS可代替3个月或6个月的mRS作为大面积脑梗死的预测指标,从而能更早地预测患者预后,以及能减少失访对预后判断的影响。由于本研究例数相对较少,因此未作多元变量危险因素分析,不能提示是否为独立预后因子。但是,从另一方面提示卒中发生后1个月的功能状态可能是长期生存的预测因子,值得进一步行大样本研究。

总之,年龄和卒中发生后1个月的mRS是大面积脑梗死长期生存重要的预后因素。发生大面积脑梗死后积极治疗改善卒中后1个月的mRS对预后可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那些mRS差的患者更早的积极的医疗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1 Acciarresi M,Caso V,Venti M,et al.First-ever stroke and outcome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Perugia Stroke Unit:predictors for death,dependency,and recurrence of stroke within the first three months[J].Clin Exp Hypertens,2006,28(3-4):287-294

2 Kolominsky-Rabas PL,Weber M,et al.Epidemiology of ischemic stroke subtypes according to TOAST criteria:incidence,recurrence,and long-term survival in ischemic stroke subtypes:a populationbased study[J].Stroke,2001,32(12):2735 -2740

3 Han DS,Pan SL,Chen SY,et al.Predictors of long- term survival after stroke in Taiwan[J].JRehabilMed,2008,40(10):844 -849

4 Eriksson M,Norrving B,Terént A,et al.Functional outcome 3 months after stroke predicts long - term survival[J].Cerebrovasc Dis,2008,25(5):423-429

5 Slot KB,Berge E,Dorman P,etal.Impactof functional status at six months on long term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ischaemic stroke: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J].BMJ,2008,336(7640):376 -379

6 黄如训,郭玉璞.2000年广州全国脑血管病专题研讨会脑卒中的分型分期治疗建议草案[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1):73-75

7 Weimar C,Ziegler A,Kfinig IR,etal.Predicting functional outcome and survival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J].J Neurol,2002,249(7):888-895

8 Kulesh SD,Kastsinevich TM,Kliatskova LA,et al.Long-term outcome after stroke in belarus:the grodno stroke study[J].Stroke,2011,42(11):3274-3276

9 Boysen G,Marott JL,Grfinbaek M,et al.Long-term survival afer stroke:30 years of follow - up in a cohort,the Copenhagen City Heart Study[J].Neuroepidemiology,2009,33(3):254 -260

猜你喜欢

大面积中位生存期
Module 4 Which English?
调速器比例阀电气中位自适应技术研究与应用
真相的力量
跟踪导练(4)
喷水织机进入大面积更新换代期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期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对胃癌3年总生存期的影响
扩张器在治疗烧伤后大面积疤痕性秃发的应用
健脾散结法联合化疗对56例大肠癌Ⅲ、Ⅳ期患者生存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