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2-11-06瞿民富
瞿民富
(武汉市建港中学 武汉 430052)
健美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瞿民富
(武汉市建港中学 武汉 430052)
由于选项健美课学生的身价条件残差不齐,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难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根据其体重级别以及身体素质强弱来分组都不适宜普通风吹草动校健美教学的实施,本文试图采用身体状况各项指标评价表来直观地评价学生在各个阶段的练习效果,经过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健美教学 体脂百分率 教学分组 指标评价表
健美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是很难取得较为的效果。
为了有效地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使身体条件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均获得一定的效益,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守试对象进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试图通过身体成分的测试与评价,找出健美教学中一种较为适宜的分组教学形式,并通过这一形式来制订健美的计划、组织实施,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表1 各项指标分级评分表
表2 身体成份评价表
表3 受试者身体成份、身体围度、身体素质试验前后比较表
1 受试对象与方法
1.1 受试对象
中南民族大学一年级男生,实验班4个,102人,其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以及身体成分等各项指标均由专人测试(见表3),全部数据采用微机处理,各项数据“D”检验,符合正态分布。
1.2 试验方法
1.2.1 教学分组
健美运动一般采用体重级别来分组,这不适合于平普通高校的教学,因分组太多,不便于教学管理,采用围度法分组也不适宜,它忽视了肌肉发达与肌胖程度两者的区别:若根据身体素质的状况来分组也不合理,这是因为健美教学的目的主要的塑造体型,与受蔗者对运动量的承受能力关系不密切。本研究采用体脂百分率来分组,这样不仅可以排除因身高、体重量纲所造成的差异,也可排除上述弊端,并可使不同身高、体重的受试者均可在同一尺度上进行比较,体脂百分率均采用皮下脂肪厚度测量法,根据黑田雄与brozck模型计算得出,并分别计算出每个受试者的体脂重,去脂体重等指标。
全部受试者体脂百分率为13.71±4.41%,教学分组按标准差上下浮动0.5S(标准差),既有:体脂大于16%,小于11.5%以及介于两者之间其三个教学小组。
1.2.1 根据标准体重与体脂百分率标准确定练习方案
本试验采用我国对男青年的标准体重公式:身高(cm)-110=标准体系(kg),如某同学身高175cm,体重70kg,体脂含量为20%,按照标准重评价为体重适宜、体格健壮。但实际上该生明显偏胖。体质含量超过正常值6.29%,即身体脂肪含量超过受试对象的均值4.4kg,对于该生的初级阶段练习,应该降低体重,有氧练习为主,而另一同学,身高170kg,体重56kg,体脂含量9%,身体明显偏瘦,那么他的练习方案应以中等强度负荷,爆发式练习为主,铺之于营养强化,以达到标准。
1.2.3 到增粗肌纤维,增加去肌体的目的
运动量强度的控制,每堂课的练习量为8个动作,每个动作练习2~3组,总组数不超过24组,每周练习不少于3次。负荷强度控制,体脂大于16%的同学以小负荷练习为主,其最佳重要的确定,以每个动作能完成30~50次为宜(即有氧练习,降低体脂练习);体脂含量小于11.5%的同学以中等负荷为主,每个动作的最佳重要以能完成8~12次练习为宜,主要以增大肌肉横断面的练习为主;体脂含量在11.5%~16%之间的同学以大负荷为主,每个动作的最佳重量以能完成4~6次为宜,其目的主要是改善肌肉协调练习,并根据自身的薄弱环节进行发达肌肉改善体型的调节练习。
1.2.4 全年健美练习分三个阶段
第一为基础阶段,两个月。重点学习健美运动基础知识,了解人体解剖结构,肌肉分布,骨杠杆运动形式以及学会用各种机械锻炼肌肉的练习方法;第二阶段为巩固提高阶段,两个月。要求按标准体重和肌含量减控体重,并重点改进自身的薄弱环节;第三阶段为塑造体型,并能使自身体重保持在适宜范围内,为期四个月。
1.2.5 健美练习各项指标评价表的制定
健美运动指标的评价标准,中外资料报导甚多,但如果机械的选用健美运动员体型的各项指标作为普通大学生的评价标准,显然是不适宜的,那么如何制定出普通大学生健美体型的各项标准呢?这个标准的制定应该是来自于这个群体,而又高于一般个体,适宜于这个群体中的个体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或者接近这个目标,这就是科学的。本研究采用指标每个级别所占比一冽标准(见表1)。表中加减标准差的符号视该指标的评价高低来取舍。如体脂百分率的数据越大,评价得分就越低。
1.2.6 指标评价的运用
为了科学地指导学生练习、直观地评价各项指标在健美练习各个阶段所处的位置,特制定了身体素质,身体成分,身体围度等各项指标评价表。以身体成分评价表为例(表2)。此表中两条曲线是计算机071班覃荣光同学练习健美一年前后身体成分的对照评价表。表中虚线为进班时身体成分状况,得分为75分;实线为健美练习一年后身体成分状况,得分为82.5分。根据此表查出朱恒亮同学经过一年的健美练习,体重增加了,尤其的良好表现。此表还可将几个教学小组或几个班的身体成分各项指标用不同的曲线标记出来,可进行直观比较,获得教学反馈信息以及作为学生健美练习效果的直观评。
2 结语与分析
健美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简单地根据身体素质,体质强弱来分组,很难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通过身体成份的测试,采达到用体脂百分率这一指标来划分教学小组,它避免了因身高、体重量纲带来的差异。表3提示,在为期一年的实验中受试者除身体、臂围两项指标的变化无统计差异外,其他15项均朝指标均呈良好的身体状况转化,经统计处理,均有显著差异。受试者的体重均值由瘦弱达到正常值,三围比例适度,其中胸围均值增长了1.22cm(p<0.01),腰围下降2.02cm(p<0,01),臂围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差异(p>0.05)。其胸围的增长说明健美锻炼对发展胸大肌的良好作用,腰围下降说明了腰腹肌群锻炼得更加结实,消除了多余的脂肪。在所测的二项皮脂厚度的变化也说明了这一点,皮下脂肪含量下降,体重上升,是身体状况质的变化。比较实验前后的身体素质,五次达标成绩由原来的270分,提高到360分(p<0.01),说明了健美教学按体脂百分率来进行分组教学所实施的运动量与强度是合理的、科学的。这一点在受试者的身体的变化中可以得到证明。人体身体成份脂肪与非脂肪成份,非脂肪成份又称去脂体重,它是衡量人体体质优劣的重要指标,当体重定时,脂肪成份越少,去脂体重就越大,运动潜力就越大。本实验的结果,受试者体脂含量均值下降了1.48%(p<0.01),且去脂体重增加了2.37kg,说明在普通高校开设健美课,不仅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成效,而且学生体质可大为提高。
G802
A
2095-2813(2012)01(a)-00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