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额人工单价确定和调整问题的探讨

2012-11-05贾莉芳

山西建筑 2012年9期
关键词:工资标准平均工资单价

贾莉芳

(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山西 太原 030013)

定额人工单价,是指建筑业劳动者按定额规定的效率工作8小时,完成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应获得的基本工资、辅助工资、工资性补贴、职工福利费和劳动保护费。据其计算的人工费是建筑安装工程理论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定额人工单价相关理论概述

1.1 建筑安装工程理论价格

1.1.1 建筑安装工程理论价格的特征

1)理论价格是计算建设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当一个建设项目既定,则该项目理论价格中的建筑安装工程费总额就等于该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总额。2)理论价格要按照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建筑业平均综合生产能力确定。3)理论价格的计算依据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规范、计价定额及办法。4)理论价格内各项费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划分,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密切相关。

1.1.2 建筑安装工程理论价格的具体规定

1)不同的工作物对象需要相应技术等级工人及劳动效率;2)在一定的定额人工单价水平基础上,劳动者只有达到定额劳动效率,企业才能获得规定比例的利润;3)定额人工单价和利润具有方向相反、变量相同的关系。

1.1.3 定额人工单价确定的理论依据

根据马克思的价值公式W=C+V+m,扣掉消耗掉的不变资本的价值C,余下的“V+m”,就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价值产品。这个“价值产品”相对于价值转移的产品而言,就是劳动者当期新创造的,既包括劳动者为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也包括劳动者为社会劳动创造的价值,换言之,定额人工单价就是劳动者当期的新创造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新创造价值的构成

劳动者新创造价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净税额、营业盈余组成。总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劳动者为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是通过产品交换获得的总收入中的初次分配,也就是劳动者的收入(既包括属于工资总额范畴的,也包括属于职工社会保障、福利范畴的),属消费性质;另一部分是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即利润和税金,属积累性质。当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一定时,消费和积累的比例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消费部分增加,势必引起积累部分减少;反之,则会引起积累部分增大而影响劳动者基本生活和新创造价值的积极性。美国经济学家拉克尔认为:消费和积累的比率达39.39%为最佳劳动分配率。

1.3 新创造价值的实现

新创造价值的实现程度,将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市场供求关系条件下,劳动者新创造价值的能力是一定的。建设产品也如此,建筑业劳动者年度新创造的价值,等于建筑业根据当年实际经营状况统计的增加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后的余额,是建筑安装工程在交换过程中,被社会承认和接受的新创造的价值。

2 定额人工单价确定中涉及的相关问题

2.1 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是合理确定定额人工单价的基础

1)“最低工资标准”与定额人工单价的关系。根据山西省劳动厅有关企业最低工资规定的解释,最低工资标准计算范围包括按国家统计部门规定应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各项收入。因此,最低工资标准涵盖内容大于定额人工单价。2)“企业实际的平均工资等级”与定额取定的平均技术等级的关系。定额取定的平均技术等级,是劳动定额针对工作物的技术等级所规定的各技术等级的平均;企业实际的平均工资等级往往高于预算定额取定的平均技术等级。其主要原因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决定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提倡企业自主经营,有条件的建筑企业,在企业效益增长的范围内,大面积为职工增长效益工资,使企业工人的工资等级普遍提高。3)消费和积累关系。我们强调合理确定消费和积累的比例,并不是反对增加劳动者报酬。相反,劳动者在付出超额劳动或延长了工作时间从增创的利润中得到奖金和补贴是应该的,是符合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也是在市场经济下所提倡的。

2.2 定额人工单价确定受建筑市场状况的制约

1)建筑业企业现状。自从国家提倡管理层和作业层分离后,企业大都缺乏自有生产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对劳务工人有刚性需求;企业缺乏自有机械和周转料具,施工时绝大部分靠租赁获得,对租赁市场过分依赖,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当建筑业企业用自己的产品与社会交换时,是买方市场;当建筑业企业采购材料时,是卖方市场;当建筑业企业需要劳动力到劳务市场雇用、需要机械和周转料具到租赁市场租赁时,是租赁方市场。2)建筑市场现状。承揽到工程的建筑业企业,由于急需劳务人员,造成劳务市场的人工单价高于定额人工单价。由于目前的租赁市场并不完善,造成社会租赁价格高于定额的机械台班单价和周转材料的摊销费用。同时,目前市场上仍存在一些与国家法律、法规不一致的现象,例如,在工时制度上存在着违背8小时工作制、违背劳动法关于节假日加班双倍工资、三倍工资制度等。

3 定额人工单价的测算和确定

定额人工单价,2005年以前,是以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工资标准(包括技术等级标准和地区标准)为计算基础。2005年以后,各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不再发布工资标准,因此,有效数据的收集和测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且受历史因素、社会因素、纯生理因素、市场供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实际工作的探索,对于定额人工单价确定的参考方法,笔者归纳为以下四种。

3.1 假定工资标准法

确定一个假定的工资标准,运用理论公式推算的方法。

1)以最近一次的岗位技能工资标准为基础,乘以该标准以后的各年度居民消费指数计算。2)生产工人的技术等级,根据09劳动定额规定的初、中、高级工划分,按中级工取定。3)中级工的平均基本工资,应在平均技术等级的基础上确定。4)工资性补贴。当工资标准已达到定额编制期的水平时,就不存在补贴而只计算津贴。

3.2 建筑业增加值计算法

在缺乏工资标准的情况下,建筑业增加值是唯一能够真实反映建筑业劳动者新创造价值能力的指标。一般情况下,可参考编制期上一年度的增加值计算。1)建筑业劳动者当年新创造价值=当年建筑业增加值-当年固定资产折旧。2)定额人工单价(不含劳动保护费)=(当年新创造的价值-生产净税额-工程结算利润-其他不属于定额人工单价范围的费用)÷年平均人数÷(12个月×法定日历工作天数)。

3.3 实际资料调查法

采用实际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综合确定定额人工单价。

采用这种方法应注意:企业实际平均技术等级与按劳动定额计算的平均技术等级的差别;企业实际平均工资与按工资标准计算的平均基本工资的差别。

3.4 采用市场人工单价确定法

以市场人工单价为基础,扣除市场人工单价中所包含的加班加点工资、奖励工资以及社会保障费等因素,确定定额人工单价。但要注意:测算出单位(或单项)工程中,各工种的平均比例。

4 定额人工单价的调整

4.1 定额人工单价的可调性

4.1.1 定额人工单价的调整周期

1)定额人工单价的调整周期与科学技术进步的周期相同。定额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不断修订。因此,定额的修订期,就是定额人工单价的调整期。其变动情况见表1;2)定额人工单价的调整与人工单价组成内容和工资制度有关,见表2;3)工资标准和与其相配套的法定日历工作天数有关。法定日历工作天数的变化见表3。

表1 山西省历次定额人工单价对比表

4.1.2 周期内定额人工单价的调整

在定额使用周期内,定额人工单价可随着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化、定额执行期内的工资政策的变化、工时制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需要通过工程造价管理机构适时发布人工单价指导价进行调整。

4.2 调整定额人工单价应注意的问题

4.2.1 正确区分人工的必要成本和实际成本

1)人工的必要成本。是指为满足劳动者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的价值。低于这个“价值量”,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就不能得到保障。因此,对于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来说,这部分消费资料是必要的。a.人工的必要成本,在工程造价的组成要素人工费中表现为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和辅助工资。b.定额人工单价的调整,只能是在人工的必要成本变动时才发生。c.强调定额人工单价只能在人工的必要成本变动时调整,并不意味着反对企业在当期实现的利润中提高生产工人劳动报酬。

2)人工的实际成本。是指从企业利润支付劳动者的奖励和各项福利、社会保险与人工必要成本的合计,其组成内容与当前的劳动者报酬相近。一般情况下,相当于“工资总额”。

表2 山西省历次定额人工单价所含费用内容对比表

表3 山西省历次定额法定日历工作天数对比表

4.2.2 人工的实际成本不能作为调整定额人工单价的依据

1)实际工资都在人工的必要成本基础上,增加了奖励、加班加点工资、福利和各项保险费用。2)定额人工单价的确定与调整,应以低于职工平均日工资为原则。职工平均日工资=(年工资总额÷12÷法定日历工作天数)÷职工平均人数。

可见,统计上的职工日平均工资是平均到每个职工每一工作日的工资总额,它将大于定额人工单价。山西省历次《预算定额》的人工单价,与相应年度的平均工资比较结果见表4。

表4 定额人工单价与建筑业工人平均工资比较表

从表4可知,由于定额人工单价与职工日平均工资、职工日平均劳动报酬的组成结构不同;定额人工单价中的基本工资与职工日平均工资、职工日平均劳动报酬中的基本工资所对应的技术等级不同而引起的工资标准不同,从而导致定额人工单价低于职工平均日工资,而且这种趋势将是长期的,甚至是必然的。

定额人工单价与职工日平均工资、职工日平均劳动报酬的关系是:定额人工单价<职工日平均工资<职工日平均劳动报酬。

猜你喜欢

工资标准平均工资单价
No.6 2021年平均工资出炉
如何求单价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四)——单价是多少
新冠疫情期间劳动关系相关问题的分析
算单价
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实施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我国高校工资制度的变迁历史及改革趋向
2014年中考数学命题大预测试题
工伤保险待遇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