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式园林景观意境与现代园林景观融合的探讨

2012-11-05楚芳芳

山西建筑 2012年2期
关键词:中式古典意境

楚芳芳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都有了长足进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日新月异,逐渐呈现出“多元化”思潮下“百家争鸣”的“繁荣”,欧陆风格、地中海风格、澳洲风格、东南亚风格、中式风格等可谓琳琅满目,有时甚至出现了异域风情泛滥、追求表面奢华、景观雷同和邻里关系淡漠等现象,所以在这种“繁荣”后面,我们更应该多一些理性的思考,既不能依赖于抄袭国际风景园林大师的作品,也不能生搬硬套中国传统的园林形式,应深入研究西方风景园林和中国传统园林杰作中所蕴含的本质特征,深入了解国际一体化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营造具有深刻内涵和本土特色的风景园林作品,这才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正确的发展方向。

中式园林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发展,已形成风格各异的多个流派,技艺精深,内涵丰厚。比如美林景园在深入湖湘文化与项目地域特征的同时,采用中式园林的设计手法,形成了新湖湘地产文化特色。中式园林追求的是虽由人作,却宛如天成的意境。美林景园以鳞次栉比的景观树木,形成赏心悦目的视觉景观,又以点线构架形成生态美景结合健身设施的多功能系统,独创了一个既满足现代需求,又传承历史文韵的别致景观。在现代都市里营造了一个具有意境之美的中式园林,打造了一个规划合理和谐、绿化造型丰富、园林风格各异、配套设施完善的大型高尚社区,并创造出清纯优雅的格调和“城市山林”的气氛。这种氛围不仅仅是景致的幽静,更重要的是一种人文与自然的融合。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就是通过突破小空间,进入无限的大空间,园林建筑、亭台楼阁、草木山石,它们审美价值的重点主要不在于这些物体本身,而在于它们可以引导游览者从视觉观赏的小空间进到畅游思维的大空间,从而丰富游览者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正是由于对意境的追求、创作与欣赏,使中国古典园林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园林,而独树一帜,著称世界。

1 咫尺山林小中见大

园林中常常利用空间组合关系的变化来造成“小中见大”的错觉,如采用园中园的方式来创造和扩大空间:通过园林建筑、园墙、假山、植物等分隔空间;利用多种题材进行组景,使空间愈见其大。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解决了实际空间有限却欲使人感觉开阔这一矛盾。在各种对比和交替变化中产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构成富有韵律的流动空间,给人无尽遐想,创造出深远的园林意境[1]。

长沙市的美林景园小区充分运用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通过起伏的地形、园林建筑和植物等分割空间,创造了别具匠心的园林意境。

2 欲露先藏,曲径通幽

在园林中,不论是近景还是远景,高大的楼台还是小巧的亭榭,全部袒露一览无余总不如半藏半露显得含蓄、深远。我国古典园林吸收了中国画含蓄有致的创作方法,反对一览无余,主张欲露先藏的抑景手法。它介于隔和透之间,园内景物之间互为联系,同时又互为掩映。这样,就能构成层次丰富、境界深幽、意趣无穷的城市山林胜景。如苏州拙政园,其藏露得宜,平中见奇。进门是一座假山,挡住视线是为藏。穿过山洞,至远香堂南的山池,主景隐约可见,是半藏半露。至远香堂,主景映入眼帘,是为露。这样就能使园内景观层次丰富、意趣无穷。

3 实中求虚,虚实相生

中国画家常用“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来说明疏密、虚实关系在绘画构图中的重要性。园林景物的布置,也要注意有疏有密,有虚有实,使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空间处理上,闭合是实,开敞是虚。虚虚实实,变幻莫测,可以加强艺术效果。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经常采用实中有虚的艺术手法,来造成视觉上较大的景深。如在狭窄的天井侧面,隔断和粉壁墙前,种植芭蕉等绿色植物,搭配假山奇石,使之构成一幅立体画面,用来打破视野上的局促感。另一种即景墙开窗,透过墙内观看,墙外景色半隐半露,被引入了园内,加强了景深的空间感。再有假山留洞或者在墙上做一个假门,造成别有洞天的错觉,取得特殊的效果。

在现代园林中,我们可以借建筑物、廊、墙、树木、山石……等把空间分隔成为若干部分,但却不使之完全隔绝,而是有意识地通过处理使各部分空间保持适当的连通,打破了原先的静止状态而产生一种流动的感觉。这样,就可以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相互因借、彼此渗透,从而极大地丰富空间的层次感[2]。如左岸春天的亭子突出了植物的姿态,美林景园用框景增加了空间的层次(见图1,图2)。

图1 左岸春天的亭子

图2 美林景园

4 比德畅神人化景物

所谓“比德”,即将人的道德情操比附于自然山水,使自然景物的属性人格化,人的德行操守客观化。在此,“比”即为比附、比拟、象征之意,“德”意为伦理道德、品行操守、思想品性。“比德”就是将自然山水所具备的某些自然特征和规律,比作人应借鉴的优良品德,即把山水美与人的良好品德等同起来。两者相互比拟,通过这种相互比拟使主观和客体交融在一起,从而使审美者在欣赏山水美景中得到思维上的陶冶,获得美感。所谓“畅神”,实际上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就是指欣赏者凭借自然山水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精神方面和思想角度得到满足和放松,使主客体之间达到高度融合,纯粹达到情感的抒发和精神的畅游。李泽厚说过:“所谓‘畅神’,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愉快。”与比德观相异的是,畅神说强调直接寄情山水,与自然合而为一,从自然中陶冶情操,得到精神的愉快,即所谓心旷神怡。在造园者的眼里园林已超越了简单的建筑实体和自然景观,而是以此作为依托,寄寓其情趣和遐想的心灵空间,是自然山水、建筑景观与主体审美思想共生共存的载体。沙井私家庭院景观设计是一栋联排别墅的私家庭院的景观设计,分别以梅园、兰园、菊园、竹园给这四个庭院命名。梅、兰、菊、竹自古就被喻为四君子,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运用每一种植物的特性美,姿态美,给人以不同的感染,产生比拟与联想,世人常认为梅花清标雅韵,青竹节格刚直,菊花操介清逸,它们都留下了千古流传的佳句;也已经积淀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以这四个庭院创造了各自独特的高雅意境;也象征着我们这四位业主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品行。

5 楹联题记点景明志

园林内匾额、楹联、诗文、碑刻不仅是烘托园景主体,形成古朴、典雅气氛的装饰;同时又作用于意境的鉴赏指引,记述典故、命名点题、抒情喻志,对园林景观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苏州名园沧浪亭和网师园即始作于此时。沧浪亭朴拙幽雅,在苏州园林中别具风韵。沧浪亭柱刻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远水皆有情。”点出周边山林野趣的环境。网师园有楹联“临竹听风,临风赏竹,我来时风情正好;隔楼见水,隔水观楼,人到处水色平分。”体现出园主人悠然自得、物我相融的心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有一些人们喜闻乐道的景点之所以富有诗情画意,富有典雅美丽的神韵风致,诸如“雪香云蔚亭”“一庭秋月啸松风之亭”“佳晴喜雨快雪之亭”“暗香疏影楼”等等,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已远远超越普通的咏景抒情的文字,而成为园林艺术特有的意境创造手段。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作手法可谓是变化万千,我们只有在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园林的特点才能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中式风格园林。

[1]张丽丽.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之美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3.

[3]杨梦阳.浅析苏州古典园林中意境的创作手法[J].山西建筑,2011,37(11):208-209.

猜你喜欢

中式古典意境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新·中式生活美学Chinese NewAge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中式烹饪营养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