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软件的某桥景观柱设计
2012-11-05王远连
王远连
1 工程概况
2008年5月12日四川经历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地震灾害,震后全国各省均以不同的方式对地震灾区进行援建。本工程是安徽对口援建阿坝州的一座桥,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境内,结构效果图如图1所示,桥上方为一钢结构曲柱连接钢杆形成一风帆状结构,寓意四川人民克服地震灾害,奋发向上的精神。
图1 工程效果图
本结构中,桥的跨度较小(40m左右),设计理论与经验均较为成熟,故在本文中不予再分析,而桥上方的曲形柱,由于高度较高,悬臂较大,呈抛物线状,底部弯矩大,计算较为复杂,在震后重建工程对结构的安全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需进行详细的分析计算。
2 荷载工况
本结构承受的主要荷载有风荷载、自重、雪荷载和地震作用,在这几种荷载作用下,尤以地震为甚。
对于风荷载来说,本结构较为细长,故风荷载对结构的影响较大,由于《荷载规范》没有对结构所在区域的基本风压ω0给值,本计算过程取值0.6 kN/m2。
对于地震作用来说,本工程计算主要考虑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性能,确保在罕遇地震下结构不会出现倒塌,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对多遇地震地震波的加速度峰值为0.25g,而罕遇地震为 0.40g。
本气柜结构为全钢结构,钢材型号为Q235,材料其他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材料参数
板厚度暂取8mm后,最终的厚度参数可根据后面的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3 建模
结构模型的底部截面尺寸为:1 500×950,顶部截面尺寸为450×450,结构为二次抛物线形式,内侧抛物线方程为 y2=-25.6x,外侧抛物线方程为 y2=-24.38x,结构模型见图 2。
图2 实体单元结构模型图
4 计算分析
4.1 X 向风载
在实体模型计算结构中,结构的最大mises应力为79.2mPa,最大应力位置在结构外侧受拉一侧根部,这和前面底截面1 000×1 000时的位置不同,说明截面加宽后受压侧的刚度变大,结构受力更有利。
对结构的位移变形来说,最大位置在结构的顶点位置,如图3所示,最大值为105.854mm。位移的值较大,故需根据相关规范,确定对结构的刚度需不需要加强设计,反馈后可重新进行计算。
图3 结构位移云图位置(X向风载)
图4 结构位移云图位置(Y向风载)
构件底部最大反力为222.093 kN,此力可视为轴力。
4.2 Y 向风载
在Y向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最大mises应力为58.5mPa,略小于X向风荷载作用,其作用的位置为结构受拉外侧,这点和下面的梁单元计算的不一致,主要是由于实体模型计算较为精细,实体模型角部产生了局部应力集中现象,而除去这部分应力集中的影响其结果和梁模型的计算规律基本一致。
结构的最大位移为98.73mm,最大位移位置为顶部(如图4所示)。
构件底部最大反力为225.945 kN,此力可视为轴力。
4.3 动力分析
在计算时,因结构形式较为简单,且刚度分布较为均匀,故仅考虑X和Y向水平地震作用,而没有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情况,也没有考虑两向或三向地震作用的组合因素。
对结构的动力分析采用常见的Taft波和El-Centro波来进行时程分析,波形图见图5和图6,加速度峰值取0.40g(分析时考虑汶川大地震的因素,在计算时略微提高)。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分析,从结构的使用功能来分析,主要提取的是结构内力,而没有考虑结构的位移因素,计算结果见表2和表3。
图5 EI-Centro波形图
图6 Taft波形图
表2 X方向波
表3 Y方向波
由表2和表3可知相对于结构的截面来说,荷载值均不是很大,设计完全能满足抗震要求,而地震作用下应力的最大发生位置是底部,而底部竖直段和弧线段交界处的应力也明显比别的部位的大很多,故在设计时,此段进行了局部加强。
5 加劲肋设计
有限元计算没有考虑结构的稳定,故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在构造上考虑结构的稳定,设计时在结构的内部侧板上加肋,加劲肋的间距可参照下式[4-6]。
1)按强度条件计算横向加劲肋间距。
基本公式:
实用计算公式:
2)刚度条件控制钢板的挠度Y≤S/250计算横向加劲肋的间距。基本公式:
实用计算公式:
则根据上式计算得出,加劲肋最大间距:
强度条件计算:
刚度条件计算:
实际设计时取值间距为1 800mm。
6 结语
通过以上计算分析,对本结构来说,板的厚度取8mm是完全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在实际设计中,由于越到上部,荷载作用越小,故可采用变厚度的方式,但考虑到防雷因素,最上部的厚度不得小于4mm;水平加劲肋的间距取1 800mm,另考虑局部稳定问题,对底部结构,长边向加一道加劲肋。
工程投入使用已逾两年,运行良好。
[1]GB 50135-2006,高耸结构设计规范[S].
[2]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3]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S].
[4][苏]B·T利津,B·A·皮亚特金.薄壁结构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5]张天助,王成樵.某电除尘器灰斗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状态分析[J].钢结构,2007,8(22):63-65.
[6]姜得进.加劲棱柱壳体的整体稳定分析[J].建筑结构,2004(su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