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新模式初探
2012-11-04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启发中学李友良
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启发中学 李友良
教育部2003年2月颁布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力求从教学观念、目的、目标、内容、实施策略、手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新《课标》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合作和创新精神;为他们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任务型的英语教学模式也要求我们教师要建立新型的教学互动模式(interactive teaching)。目前这种互动模式在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还只是处于朦胧阶段,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大的偏差。笔者现根据一堂八年级英语GO FOR IT (上)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实录片段加以分析。
(以下T 指的是teacher,S 指的是student)
T:OK,We go in different ways.Let’s listen to a dialogue among the Ss.How do they get to school and how do their parents go to work?(The teacher plays the tape and asks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So what can you get from the dialogue? How does A go to school?
S1:He usually goes to school by bike,but sometimes by bus.
T:He sometimes takes a bus but not often.Then when does he take a bus to school?
S2:When it rains.
T:How does his father usually go to work?
S3:By car.He goes to work by car.
T:That’s right.His father has a car.Then does her mother go to work in his father’s car?
S4:No,she doesn’t.He ...
T:She,not he ...
S4:She ...she usually goes to work by bike.But sometimes she goes on foot.
T:Does she like walking?
S5:Yes,she does.
T:What do you think of walking every day? Is it good?
S6:Yes,it’s good.
...
T:So,something we can walk to school.Walking is good for hearth ...
上述课堂活动形式在目前英语教学中使用十分普遍。这种形式常被许多教师理解为“互动”,是以学生为中心,从表面上看这种活动形式下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参与率较高,而且整个活动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期间也有一定量的信息传递。但是,从活动的主体来深入分析不难发现,这种活动形式呈“葵花”状,教师是“花蕊”,学生是四周的“花瓣”(见图1)。
图1
图2
从图1 看出,整个活动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问,学生答,教师不问,学生不答,而且学生回答的内容往往是教师期望和预料的。因此,这样的课堂活动实质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这样的互动是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进行的,并不是真正的互动。
什么才是真正的“互动性课堂教学”(interactive classroom performance)? 语言学家Wells 认为“……语言的互动是一种合作的活动”,它包括“建立一个由发送器、接受器和语境三者构成的三角关系”。可见,互动不只是传递信息的过程,更是理解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互动的参与者在一定的自然或非自然语境中,借助文字或非文字手段,对信息进行理解、加工和交流。因此,我们务必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素:
多维(互动)——合作(共享)——体验(创造)——动态(角色)
教师只有把握好以上要素,才能让课堂教学真正有效地互动起来。根据互动性课堂教学的特点,笔者将上文引用的课堂实录片段加以改变,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1.师生之间活动。教师了解学生是以何种交通工具上学的,帮助学生复习语言知识(用交通工具的表达方式),同时诱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为活动展开做准备。
2.学生个体活动和教师与部分学生之间活动。教师把学生分成A、B 两部分,让A 部分学生设计对话,让B 部分学生猜:“How do David’s family go to work or school? ”这样在A、B 两部分学生之间便建立了一个信息差。
3.学生小组活动,A 部分学生分组完成一个有关David 一家使用交通工具的调查表,B 部分学生分组设计采访问题。
4.学生之间活动,A 部分学生扮演David,B 部分学生扮演采访者(interviewer),B 部分学生自由采访A 部分学生。
5.班级活动。教师请几位B 部分学生向全班报告采访结果,其他学生再进行补充和评价。
6.个体活动。教师引出新的信息差,要求每个学生写一份自己一家人使用交通工具的情况报告,并写出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及理由。
7.配对活动。每个学生自由组对,围绕上学、上班时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进行交谈。
8.小组活动。每个学生向自己小组报告结果,师生共同评价。
9.全班活动。学生听录音Repeat,模仿发音,设计更多的对话。
10.拓展活动。今年11月将在我们省会城市广州举行亚运会,让学生设想自己去广州为中国运动健儿加油或者去做志愿者服务,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并写出对话或作文。
这样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活动的自然性,整个活动体现了多维、多层的互动,教学效果自然也会良好。只有这样学生们学得痛快,掌握情况也好,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会高很多,我们英语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学过程在新课改底下不断成长。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学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2]语言教学的挑战与变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8.
[3]课堂教学决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