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类精品课程网站web界面设计的现状与分析

2012-11-02

关键词:体育类界面设计精品课程

杨 洁

(湖南工程学院体育教学部,湖南湘潭411104)

体育类精品课程网站web界面设计的现状与分析

杨 洁

(湖南工程学院体育教学部,湖南湘潭411104)

对现有的国家级和省级体育类精品课程的web界面设计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发现在web界面在版面布局、色彩搭配和导航设计方面基本合理,可使学习者对课程网站有大致了解,但在访问统计、互动交流工具、运行形式和站内搜索功能设置和应用方面存在不足,设计尚未达到特色鲜明、功能全面的水平,还无法满足网络化教学、学习者自主学习和进行教学反馈与交流的要求。

体育类精品课程;web界面设计;现状;分析

为了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建设工作(简称精品课程建设)[1]。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互联网实现高校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从2003-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的变化中,“网络教学环境”这一为实现精品课程建设“高校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重要目的的指标由不占分(2003)到占10分(2010),说明精品课程建设越来越重视课程的应用效果。这为精品课程网站网页用户界面(简称web界面)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作为一个提供优质课程资源和开放式学习平台的精品课程网站,用户(主要指学习者)接触到的课程以界面形式存在,对他们而言,界面即意味着课程本身。拥有一个简洁、美观、方便的web界面不仅能较好地展现课程网上资源,还能激发用户使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的欲望,发挥精品课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

本研究力图通过对体育类精品课程web界面设计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改进思路,使体育类精品课程web界面设计从“友好”向“用户体验”和“可用性”转变,让学习者在良好的体验过程中学习课程,使体育类精品课程在网络上更易于学习、共享和传播,为优化体育类精品课程网站web界面设计,促进优质体育教育资源共享和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更好地发挥体育类精品课程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体育类精品课程网站的web界面为研究对象,以“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http://www.jingpinke.com/)收录的可正常访问的139门国家级和省级体育类精品课程为调查对象。

(二)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询、整理并归纳与web界面设计及精品课程建设相关的文献资料,作为本文研究的前期研究基础和综合分析的依据之一。

2.网络调查法。通过访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获取其收录的147门国家级和省级体育类精品课程,并通过IE浏览器作为一般用户登录并浏览课程网站,使用网站提供的信息服务完成对体育类精品课程web界面设计的调研。由于浏览网站内容会受网络带宽、上网人数、网络质量、网络技术和网站授权等因素影响,最终有效调查样本以实际有效登录且可正常访问的139门课程站点为准。

3.数理统计法。对网络调查获取的数据利用SPSS 16.0 for windows进行处理。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类精品课程基本情况

调研的139门课程涉及74所学校,大多数课程集中在专业体育院校和有体育院(系)的综合学校,普通大学较少(见表一)。

按照学科特点和课程类型,一般可将体育类精品课程分为体育专业类课程和大学体育课程(以下简称“公体”课程),其中体育专业类课程还可再分为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2]17-20。根据以上标准对139门国家级和省级体育类精品课程进行分类,发现体育专业课程数量多,公体课程数量少(见表一)。这可能是因为无论国家级还是省级公体类精品课程几乎均以课程群的形式进行申报,即将本校大学体育课所开设的所有选项课打包成一门课程统一申报,特色运动项目申报较少,而体育专业课程则是以单门课程进行申报。相比较而言,以课程群进行申报的公体类精品课程开设的选项课内容相差不大,且同质性较高,在精品课程评审中竞争较为激烈;而体育专业课程则指向明确,针对单个课程进行设计,易于展示课程特色,也易于在课程评审中脱颖而出。

表一 国家级和省级体育类精品课程分布一览表

(二)网站界面

1.版面布局。网站的版面布局是否合理,将影响到用户对网站主题和网页设计者意图的理解。对学习者而言,体育类精品课程是以网站的形式展现的,协调统一的版面布局,有利于学习者迅速了解课程主题,并对精品课程产生和谐美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因此课程网站的版面布局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课程的教学效果。目前,常见的网页版面布局有“T”型布局、“口”型布局、“三”型布局、“对称对比”布局、“国”型布局、“川”型布局和POP型布局几大类型。

表二的数据显示,69.07%的课程网站采用了“T”型版面布局,即:顶部是体育类精品课程名称,下方左半部分为导航及主菜单,右半部分显示主要内容。这种设计的优点是页面结构清晰,主次分明,可以使学习者在很短时间内对课程网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如首都体育学院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篮球。

另21.58%的课程网站选择了“三”型版面布局,即:顶部是体育类精品课程的课程名称和导航,中间部分为主要内容,也即课程网站页面主体,下方为链接和版权信息。这种设计简洁、大方、清晰,容纳内容多、信息量大,常用于主页设计。在选择了“三”型版面布局的课程网站中,大部分已将课程建设信息和教学资源目录结合呈现,以方便学习者较准确快捷地寻找所需的资源和信息,如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省级精品课程大学生体育。

除此以外,还有3门国家级体育类精品课程选择了“川”型版面布局。这种布局比较特殊,整个页面在垂直方向分为三列,网站的内容按栏目分布在这三列中,可以最大限度地突出主页的索引功能,容纳的信息量也较大,如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大学体育。

表二 国家级和省级体育类精品课程选用版面布局一览表

2.色彩搭配。色彩均衡的网站界面,看上去舒适、协调,能给用户制造出美的氛围,有利于用户浏览网站资源。作为教育类资源网站,课程界面的色彩选择、搭配与呈现内容要协调,应给用户简洁明了的感觉和轻松自在的视觉效果,避免色彩的多样与丰富造成的视觉疲劳,从而影响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作为课程网站内容传达的主体和信息的重要载体,文字的大小、颜色和字体设置是否合理,也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因此,这类文本颜色的设置,应注意与背景颜色形成对比,要以能使文字清晰易读和减少视力疲劳为原则。还应注意,文本的字体选择应尽量避免学习者浏览时出现乱码。根据以上设计原则,精品课程网站通常以白色为背景色,搭配蓝色、绿色和蓝紫色等冷色调颜色,较为严肃、稳重和清新;文字颜色则多以黑色或灰色呈现,较为协调庄重;字体则多选择宋体、楷体等浏览器普遍支持的常用字体。

调研结果显示(见表三),有65.47%的体育类精品课程网站以白色为背景色,搭配蓝色或绿色等冷色调;文字颜色选择方面多以黑色呈现;宋体成为98.56%的网站选择的字体,可以很好地避免学习者浏览时出现乱码现象。说明,目前国家级和省级体育类精品课程网站的色彩搭配较为合理,有利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表三 国家级和省级体育类精品课程网站色彩搭配情况一览表

3.导航设计。网站导航是精品课程的骨架,直接关系到是否能把学习者正确地引导到他们想去的地方,轻而易举地找到他们所需的信息。好的导航策略能使学习者了解课程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有利于学习者迅速找到自主学习的切入点,有助于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对知识的建构。导航种类主要有目录式导航、树形导航、导航条、导航图和网站地图等,一般采用文字按钮、图片按钮和Flash动画等形式呈现。

调研显示,139门体育类精品课程有95.68%以目录式导航为主,4.32%以树形导航为主。这两类导航条理清晰、分类明确,有利于学习者快速找到所需的教学资源。在呈现形式上,86.33%的课程网站导航采用了静态文字形式,只有13.67%的课程运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动态Flash作为导航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和激发他们浏览的兴趣,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体育运动心理学。总体而言,这139门体育类精品课程的导航设计基本符合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但可以根据课程特色在呈现形式方面作相应变化,以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带动其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4.访问统计和互动交流工具。课程网站建设时,设计访问量、回访量、点击率、浏览者分布等一些客观的统计方法可以测评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和应用情况。设置论坛(BBS)、留言板、E-mail、QQ等即时聊天软件和聊天室等互动交流工具则不仅便于教师之间就教学、课程建设等进行交流、讨论,而且可以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同步或异步的有关课程学习、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提高精品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网络学习的初步研究表明,没有良好的教学交互过程支持,普通学习者即便是独立使用最优秀大学提供的课程资源的效果也欠佳[3]32-35。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亦要求教学设计应重视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因此,精品课程网站设置访问统计和互动交流工具非常必要。

但调研结果显示,只有35.97%的体育类精品课程网站设置了访问计数器,其余64.03%的网站未设置任何形式的访问统计工具。56.67%的课程网站设置了不同互动形式的交流工具,以论坛和答疑形式为主,能实现同步交互的聊天室、视频会议等交流方式,目前在课程网站中还未得到应用。调研还发现,许多设置了论坛的课程网站,其论坛参与人数不多,发贴亦集中于课程申报时期;学习者提出的一些问题,回复不够及时,有些甚至未得到回复。

以上说明,一方面目前体育类精品课程对课程应用反馈情况和与学习者的交流尚未充分被重视,重建设、轻应用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善。另一方面,学习者利用论坛、留言板等进行协作学习的意识亦较为淡薄,需加以引导和培养。故体育类精品课程应考虑适当增设论坛、即时聊天软件(如QQ)、聊天室,甚至是电子白板、工作组,为学习者建立虚拟学习社区[4]59-60,促进学习者相互交流、协作,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分享学习经验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5.网站运行形式。课程网站的运行形式对网站的界面设计亦十分重要。目前体育类精品课程网站与其它学科精品课程类似,主要有网络教学平台和独立的个性化网站这两种运行形式。网络教学平台一般由专业技术公司或学校教育技术中心开发,提供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所有功能需求模块,只需教师、课程负责组根据自己的课程特点,像搭积木一样进行必要的功能模块搭建,即可完成课程构架的建设。在课程网站界面支持方面,一般均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模板供教师选择,但课程整体构架和课程网站版面布局基本固定不变。独立的个性化网站方式是以课程为单位,进行个性化开发,形成一个独立的课程网站,其突出的特点是与课程相应的个性化,在版面布局、色彩搭配、导航设计和网页元素运用方面较为自由,可充分展示课程特色,并根据课程设计者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调研显示(见表四),可正常访问的139门国家级和省级体育类精品课程网站有76.26%是基于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搭建,另23.74%的课程为独立的个性化网站,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采用独立的个性化网站的比例高出省级体育类精品课程两倍左右。虽然两种运行形式并不影响体育类精品课程网站的搭建与应用,但若想制作出布局合理、色彩协调、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功能全面并能吸引学习者和课程评审者浏览兴趣的课程网站,在有技术支持和充足经费的条件下,可考虑采用独立的个性化网站的运行形式,如武汉体育学院的国家级体育类精品课程体操、河南大学的国家级体育类精品课程足球。

表四 国家级和省级体育类精品课程运行形式分布表

6.站内搜索。随着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目前大多数课程网站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课程学习者亦习惯通过搜索引擎快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如何使学习者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资源或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浏览学习,提高精品课程的教学效率呢?站内搜索是十分必要的。但在调研的课程中只有5.04%的课程网站提供了此项功能,且均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一方面说明很多体育类精品课程的课程设计者未考虑到这一点,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的课程网站是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搭建,如果网络教学平台的模板未设计站内搜索这一模块的话,不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课程设计者无法在课程网站搭建过程中实现这一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类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 结论与建议

首先,国家级和省级体育类精品课程网站的web界面设计基本合理。主要表现在:(1)国家级和省级体育类精品课程网站的版面布局以“T”型布局和“三”型布局为主,页面结构清晰,主次分明、可容纳信息量较大,能使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对课程网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有大致了解,有利于他们较准确快捷地寻找所需教学资源。(2)色彩搭配比较合理,多以白色背景色搭配蓝色等冷色调,文字颜色多以黑色呈现,并多选择宋体这一浏览器普遍支持的常用字体,显得清新、协调和稳重,有利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3)导航形式以目录式和树形导航为主,条理清晰、分类明确,有利于学习者快速找到所需资源;但在导航呈现形式方面则可根据课程特色作相应变化,以引起学习者的注意,提高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其次,体育类精品课程网站的访问统计和互动交流工具的设置与应用有待加强。只有少数课程网站界面设置了作为测评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应用情况的访问统计和实现课程同步或异步交流的互动交流工具。而已设置了互动交流工具的课程网站,其形式以论坛和答疑为主,且发贴、回复和更新的情况均不乐观,未发挥出应有的交流作用。

再次,体育类精品课程网站的运行形式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主,在有技术支持和充足经费的条件下,可考虑采用独立的个性化网站运行形式,以充分实现课程设计者的设计理念、突出课程特色、吸引学习者的兴趣。

最后,体育类精品课程网站基本未提供站内搜索功能。今后在进行web界面设计时应提供可使学习者迅速找到所需资源的搜索功能,以提高课程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总体而言,“重建设,轻应用”的设计理念仍然影响着目前国家级和省级体育类精品课程网站的web界面设计,网站的web界面设计尚未达到特色鲜明、功能全面的水平,还无法满足网络化教学、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及时进行教学效果反馈与交流的要求,还未实现从“友好”向“用户体验”和“可用性”的根本转变,这也是今后体育类精品课程网站在web界面设计方面需要进一步考虑和改进的地方。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EB/OL].(2003-04-14)[2011-05-21]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43/201010/109658.html.

[2]阿英嘎,孙育龙.国家级和省市级体育类精品课程网络化建设现状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30(6).

[3]张伟远.国外高校网上教学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剖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11).

[4]Han,B.H.Discussion of e-learning dimensions[J].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5(2).

Status and Analysis of the Web Interface Design of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Sports Design Courses

YANG Jie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Xiangtan 411104,China)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web interface design information of the present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sports design courses,we know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se websites’web interface is reasonable in layout mode,color matching and navigation design.It can make the learners hav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course website.But it should be enhanced in function setting and applications,such as access statistics,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tools,operation form and station search.In general,the web interface design of present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sports design courses has not yet achieved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rehensive function.It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network teaching,learner autonomous learning,teaching feedback and communication.

sports design courses;web interface design;present situation;analysis

G807.4

A

1671-1181(2012)02-0122-05

2012-02-11

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0]243号);2010年湖南工程学院校级青年科研课题项目(xj1032)。

杨 洁(1983-),女,湖北天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女性体育文化与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类界面设计精品课程
浅析体育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以抖音为例
中医养生APP界面设计
“共享员工”平台界面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体育类高校学生党支部优化建设研究
面向智能手机的UI界面设计
2018年部分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晋招录信息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