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努力实现我省地质找矿大突破
——在全省地质找矿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12-11-02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楼小东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楼小东
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努力实现我省地质找矿大突破
——在全省地质找矿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楼小东
今天,省政府决定在这里召开全省地质找矿工作会议,汪民副部长和王建满副省长在公务十分繁忙的情况下,都亲自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这充分说明了国土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对地质找矿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我省地质找矿工作的关心支持,我们深表感谢。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两位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刚才,会议表彰了全省地质找矿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颁发了浙江省找矿成果奖,我代表厅党组对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下面,我向大家作工作报告。
一、坚守精神高地,积极开拓进取,全省地质找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国土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部、省关于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坚守精神高地,大力弘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积极实施“751”地质找矿工程,不畏艰难,开拓进取,地质找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基础地质调查取得新进展。全面部署开展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矿业权实地核查、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等三项重要基础调查工作,基本摸清全省矿产资源现状、主要矿产的矿产资源潜力。2006年以来,基础地质和矿产远景调查工作得到明显加强,除国家在我省开展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外,地方财政还出资开展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和区域物化探等基础性工作,新发现了一批物化探综合异常和找矿线索,并先后安排了一批矿产勘查项目,取得了重要的找矿成果。
二是能源矿产勘查取得新突破。我省铀矿被国家列入铀矿资源勘查重点省份,已成为我国新一轮硬岩型铀矿勘查十大基地之一。衢州铀矿勘查,初步查明资源量可达大型矿床规模。杭嘉湖平原秀洲嘉善区块、金华汤溪区块等地热勘查取得了重要进展,建成了一批新的地热井。最近,在嘉兴郊区打出了水温大于65度、水量大于3000立方米/日的地热井,实现了杭嘉湖平原地热资源勘查的新突破。
三是金属矿产勘查取得新发现。新发现铜、铅、锌、钼、银等中型以上金属矿10处以上、淳安银山银矿床规模有望达大型以上,老矿山接替资源勘查也取得新成果。近年来,新增铁矿石3236万吨、铜5.5万吨、铅锌75万吨、钼6万吨,金3.2吨,银500吨。2011年,绍兴平水铜矿、开化外际底银矿、新昌后岸(铅锌)银矿勘查均有较好发现。
四是非金属矿产勘查取得新成果。萤石、叶蜡石等非金属矿产勘查取得新成果,评价了常山岩前、遂昌横坑坪、江山甘坞口等6处大型萤石矿床,遂昌坑口、磐安坞塘等14处中型萤石矿床,查明萤石资源储量1800多万吨;在青田、永嘉、瑞安等地新发现大型叶蜡石矿床2处、中型矿床3处,查明叶蜡石矿石资源储量1600多万吨;查明膨润土矿石量2767万吨,高岭土600万吨,石灰岩31.7亿吨,熔剂灰岩9472万吨,为我省氟化工、建材等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
五是“走出去”勘查开发战略取得新成效。在省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十一五”期间,省外境外矿产勘查迅速发展,省能源集团、物产集团、杭钢集团等国有企事业单位走向省外境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取得了较好成效。部分省属地勘单位,利用专业优势拓展了新疆、内蒙古、贵州、云南等省(区)矿产勘查市场。我省民营企业资本在省外境外申请了大量的探矿权,矿业投资活动的区域几乎遍布世界各地。“走出去”勘查开发战略为提高我省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是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得到新拓展。近年来,我省地质工作主动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实现了从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等传统地质工作领域到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浅层地温能、地质遗迹保护等诸多领域的全新拓展。2002年开展的全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为农业区划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新资料。首次发现了7400平方千米的富硒土壤,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起到积极作用。先后开展了温州、绍兴、义乌、江山等城市地质调查试点工作,2008年完成的“杭州城市地质调查”,其高度综合和可视化的三维地质成果为城市发展规划、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建立了长兴煤山“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等三个“金钉子”剖面,雁荡山世界级地质公园,常山、遂昌金矿等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矿山公园,实现了重要地质遗迹的有效保护和利用,为发展我省旅游事业、提升旅游品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七是地质工作者“三光荣”精神得到新弘扬。多年来,我省一代代地质工作者始终坚持“三光荣”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顽强拼搏,谱写了一曲新时期地质人的时代赞歌,取得了勘查地质矿产和培育“精神富矿”的双丰收。我省地质队伍涌现出了“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这一全国先进典型,获国土资源部和省委联合命名表彰,获李克强副总理亲切接见,地质工作者“三光荣”精神在新时期得到更好弘扬,为国土资源系统和全社会树立了行动标杆,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国土资源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省直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的结果,是全社会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和地勘行业广大干部职工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国土资源厅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我省地质找矿工作历程,我们有以下五点体会:一是必须坚持遵循地质规律和地质工作规律。二是必须坚持改革的市场化趋向,正确处理好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政府引导与市场主体的关系。三是必须坚持构建地质找矿工作新机制。四是必须坚持调动找矿人员的积极性。五是必须坚持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资本与技术、勘查与开发三结合。
二、科学研判形势,切实增强信心,准确把握全省地质找矿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地质找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和先行性的重要工作,担负着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瓶颈约束的重大使命。当前,实现我省地质找矿突破具备许多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一是地质找矿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矿产资源问题,将“立足国内,增强能源资源保障能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之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提出了建立找矿新机制和“358”地质找矿目标。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地质工作,特别是自《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出台以来,省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地质勘查工作的投入。省政府有关部门深入地勘单位调查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意见,大力宣传地质工作者对事业的执著和坚守,呼吁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地质事业的发展,激发了广大地质工作者为实现地质找矿突破的决心和信心。二是资源潜力较大。我省地处古扬子板块与古华夏板块的拼合带上,地质构造和地质演化过程复杂多样,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国家确定的19个重要成矿区带中的“钦杭成矿带”和“武夷山成矿带”,覆盖全省约50%的国土面积,龙泉—庆元和诸暨—绍兴已被列为全国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重点勘查区。全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初步成果显示,我省重要成矿区带及深部500-2000米的第二找矿空间还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银、铅锌矿有可能成为我省的优势矿种;已开展的部分老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工作表明,老矿山深部和外围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三是工作基础良好。2006年以来,我省加强了重要成矿区带的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远景调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找矿预测等工作,更新了一批基础图件,进一步圈定了找矿远景区和重点找矿靶区。发现了淳安银山银矿、大铜坑钨铜矿、开化外际底银铅锌矿、江山高塘铜矿等一批有找矿潜力的矿产地。四是找矿新机制初步构建。初步建立了地勘工作管理体制,实行了公益性与商业性分体运行的工作机制。财政投入有效带动了社会资金的投入,社会资本投入矿产勘查的资金占到全省矿产勘查经费的65%以上,多元投资的矿产勘查新局面初步形成。随着地质找矿新机制的推进,省属地勘单位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得到增强,为实现地质找矿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是资金实力充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快,经济实力强,民间资本雄厚,社会资本有进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域的强烈愿望,为实现地质找矿突破奠定了资本优势。
在分析我省地质找矿工作有不少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找矿新机制没有真正落地。矿产勘查开发的市场调节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充分,加上浙江缺少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勘查资金主要来自民营企业和地勘单位,资金实力不够,抗风险能力弱,矿产勘查投入不足。二是地质找矿的基础支撑和科技创新还不够。矿产勘查技术人才与装备难以适应深部找矿需要。地质资料的共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仍然滞后,矿产勘查的装备较为落后,矿产勘查的技术骨干力量十分匮乏,地质科技创新能力还不足。三是矿产勘查的外部环境有待改善。部门和地方在资源管理的目标和政策上还难以协调一致,部分地方政府领导对地质找矿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地质找矿工作关心、支持不够,有的甚至影响地质勘查工作正常开展。四是“走出去”步伐亟需加快。我省企业和国有地勘单位走出去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统筹协调的力度不够,发挥学会协会的作用还不够,突出的和有影响力的成果还较为缺乏。
三、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扎实推进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地质找矿工作
《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已经明确三大任务:一是基础地质调查和研究;二是重要矿产资源勘查;三是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根据全国《纲要》的总体要求,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我省今后一段时期地质找矿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遵循地质工作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高举地质找矿新机制和“358”行动“两面旗帜”,全面推进“751”地质找矿工程,努力实现我省地质找矿工作重大突破。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地质找矿重大进展;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用8-10年的时间,全面提高我省基础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程度,实现以铁、铜、铅、锌、钨、锡、钼、金、银、铀、地热、萤石等为重点矿种的成矿远景区找矿新发现,重点勘查区、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重大突破,形成一批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初步建立本省优势矿产资源储备体系,促进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
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地质找矿工作要从国家和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以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为主线,以创新地勘工作新机制为动力,根据浙江省成矿地质条件,科学部署全省地质找矿工作,重点抓好7个方面工作任务:一是强化基础地质调查。加快推进重点成矿区带基础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工作,深化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认识。二是加快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加快推进重点成矿区带的矿产远景调查评价,加大异常查证和矿(化)点检查力度,力争实现重要新发现,圈定一批新的找矿靶区,提交一批新发现矿产地,为后续矿产勘查奠定扎实基础。三是突出整装勘查和重点勘查。优选淳安唐村—临安新桥等7个重点勘查区,计划在10年时间内,分阶段组织实施各重点区块矿产资源勘查,力争实现重点矿种的找矿突破。四是深化老矿山找矿。优先开展绍兴漓渚铁矿等5个老矿山的接替资源勘查工作。五是加强地质科学研究。重点开展重要成矿区带的基础地质、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以及本省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专题研究,提高基础地质和成矿作用的研究程度,为矿产资源勘查及地质找矿工作部署提供基础资料。六是加大省外境外矿产资源勘查。推进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政企联动,贸易方式、股权投资与勘查开发相结合的矿产资源走出去体系的建设,支持国有地勘单位和浙商“走出去”进行省外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提高矿产资源掌控能力,扩大资源的可控供应量。七是推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着力构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推进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绿色矿山建设,不断提高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
为全面完成上述任务,在日常工作推进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四个突出”:即突出重要矿种,以铁、铜、铅、锌、钨、锡、钼、金、银等重要金属矿产,铀、页岩气和地热等能源矿产及萤石等优势非金属矿种为重点,来推进地质找矿工作;突出重点地区,要围绕“751”地质找矿工程,重点开展淳安唐村—临安新桥等7个重点勘查区地质找矿工作,开展漓渚铁矿等5座老矿山深部及外围的接替资源勘查,支持省内企业“走出去”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突出规划引领,认真落实《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浙江省地质勘查规划》、《浙江省稀土等矿产专项勘查规划》,按照《浙江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推进全省基础性地质工作、重点勘查区的矿产勘查工作和找矿远景区的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科学编制全省探矿权设置方案,对全省勘查空间进行合理布局,统筹安排矿产勘查工作,确保勘查工作按照地质工作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有序进行,做到科学规划、统筹部署、突出重点;突出科技支撑,充分应用新的成矿理论和地质找矿新方法、新技术,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加强重要成矿区带成矿地质背景研究,深化地质找矿重大地质问题的认识,总结成矿规律,指导勘查工作部署。创新矿产勘查和选冶技术方法,提高矿产资源综合评价、综合利用水平。
四、抓住有利机遇,着眼长远发展,努力实现全省地质找矿新突破
当前,地质找矿工作正处于一个新的方位,面临难得历史机遇。机遇来之不易,机遇稍纵即逝。我们要抓住机遇,着眼长远发展,积极乘势而上,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为起点,以省政府《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意见》为指导,以实施《浙江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为契机,着力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积极推进全省地质找矿战略行动,努力实现地质找矿突破。
一是强化责任意识,有序推进地质找矿工作。为加强全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组织领导,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领导小组,省厅成立了“751”地质找矿工程专家委员会。请各市、县政府高度重视地质找矿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地质找矿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认真落实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的各项措施,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确保地质找矿工作顺利推进。
二是强化投入保障,快速推进地质找矿工作。既要积极争取国家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资金、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国家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资金等,又要用好地方财政投入资金,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发挥地质勘查基金的作用,积极争取中央地勘基金对我省优势矿种和紧缺矿种勘查的支持力度,并主动加强省级地质勘查基金与中央地勘基金的协调联动,形成两级地勘基金投向互补的新机制。引导和拉动社会资金,努力形成矿产资源勘查多元化投入格局。
三是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切实提高地质找矿工作水平。突出重点地质科技攻关项目,大力推进地勘技术自主创新,加速地质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建立地质找矿项目安排与地质技术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在地质找矿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一批业务精通、技术过硬、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完善矿产勘查重大科技成果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地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对取得地质找矿重大科技成果的地勘单位和主要人员给予奖励,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是强化氛围营造,和谐推进地质找矿工作。要加强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以及矿产资源国情省情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的矿产资源的法制意识,提高矿产资源国情、省情、矿情的认识,尤其是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要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履行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矿产资源管理,支持探矿权人、地勘单位依法开展矿产勘查活动,依法维护探矿权人及地勘单位的合法权益,做到不缺位、不越位和不错位。探矿权人要认真履行法定义务,加强与项目所在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依法妥善处理与当地群众的关系,依法进行勘查。地勘单位要认真执行规范规程,依据批准的勘查方案施工,保护好勘查区的生态环境。开展“找矿突破在行动”等一系列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参与、关心并支持地质找矿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是坚守精神高地,实现地质找矿突破。当前,我们肩负着着地质找矿突破重任,全省地勘队伍要继续践行弘扬“三光荣”精神,充分发挥找矿主力军作用,坚守精神高地,牢记地质工作者使命,奋勇当先,献身事业,扎实工作,为加快实现我省找矿突破,全面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再立新功。
各位领导,同志们,浙江地质找矿突破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省国土资源系统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好汪副部长、王副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抓住机遇,凝聚合力,迎难而上,加快实现地质找矿突破,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