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文化关系
2012-11-02王天玺
何为文化关系
王天玺,云南云县人。曾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总编辑、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党建理论家、民族学家。主要著作有《民族法概论》、《宇宙源流论》、《先民的智慧》、《“三个代表”兴中华》等。
文化关系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一定的文化关系是同一定文化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有什么样的文化力,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关系。
人们研究文化关系,主要的着眼点是看什么样的文化在社会上占有主导地位。如果先进文化占主导地位,就会促进文化力的发展;如果落后文化占主导地位,就会阻碍文化力的发展。
一种文化是先进还是落后,不决定于奉行这种文化的人们怎样认为,怎样宣传,而决定于这种文化的社会实践效果。即是说,如果一种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能够维护国家的团结稳定,能够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那它就是先进的文化。否则,就是落后的文化。
历史经验告诉人们,先进文化是否居于主导地位,关乎国家兴衰、民族存亡。
19世纪下半期,是东西方国家地位大逆转的标志性年代。但是中国清朝的统治者自视“天朝上国”,文化很先进。其实,这是对世界、对自身的无知,恰好表现了封建文化的腐朽和落后。正是这种落后文化主导着当时的中国社会,西方列强才得以战而胜之。
单从人口和经济实力来看,19世纪下半期的中国当属世界最强的国家之列。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也不差,1860年8月,北洋海军两艘巨型铁甲舰访问日本长崎,令日本人相当惊畏,决定发展海军,追赶中国。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封建主义的大国,被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打败了,并且被长期踩在脚下。这就是落后文化主导社会的结果。
雄鸡一鸣天下白。1949年一个以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新中国诞生了。从此之后,中国的历史命运就同19世纪判若两重天。小米加步枪对阵飞机大炮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把美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回38度线以南。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黯然离职,继任的李奇微则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以中朝人民的胜利而结束。
当先进文化主导社会的时候,弱国可以变为强国,落后的社会可以变为先进的社会。
文化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生产关系。
无论在什么社会,人们最基本、最经常的活动是生产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资料。任何生产活动都是社会行为,在一个或大或小的范围内,所有的人都会牵涉在内,都关系到他们的利益。为了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就需要一套相应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涵盖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领域,由此构成一个社会基础性的经济关系。这其中,怎样生产,怎样消费,怎样交换,怎样分配,都有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是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化。所以,生产关系,实质上也是文化关系。或者说,生产关系是文化关系的重要内容。
在文化经济时代,我们可以把文化关系中核心的先进的生产关系具体化为文化生产关系。
文化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源的文化化生产和文化资源的物质化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的有机整体。所以,解释文化经济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就必须研究考察文化经济生产关系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这些具体的形式,才能揭示其本质。在这一整体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
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上,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消费品的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在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上,生产决定消费,决定着消费的对象和消费的方式;在消费对生产的作用上,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得以最后完成其为产品,消费还为生产创造出动力。
而分配处于生产与消费之间,但是分配并不独立于生产之外。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没有产品也就不可能有分配。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决定着生产。
在生产和交换的关系上,有两种,一种交换属于生产的交换,包含在生产过程之中;另一种是产品的交换,它是由生产决定的。
对于一个文化生产者来说,生产和消费是一个生产过程的两个环节。生产是这个过程的起点,消费是它的终点。
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新中国的文化关系、包括生产关系是先进的,它促进中国的文化力,包括生产力迅速发展起来。在很短的时间内,规模宏大的现代化的国民经济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科学技术体系、社会保障体系都建立起来了。经济成长速度为发达国家望成莫及,人才培养,国民素质提高,规模之大,效率之好也是举世罕有的。新的经济形态,即文化经济在中国最早形成,是顺理成章的。
一定的文化力和文化关系,构成了一个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
(责任编辑/吴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