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贫瘠的土地开出花

2012-11-02口述朱昌国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支书记录黄莎莎

当代贵州 2012年29期
关键词:兴义市包谷金银花

口述Ⅰ朱昌国(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支书) 记录Ⅰ本刊记者 黄莎莎

让贫瘠的土地开出花

口述Ⅰ朱昌国(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支书) 记录Ⅰ本刊记者 黄莎莎

“我梦想贵州没有贫困的人群、没有落后的角落,贵州人富裕、文明、幸福。”

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是“贵州精神”的发源地。人们熟知冷洞是从2010年4月4日温总理亲临这里指导抗旱开始,然而冷洞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是融入血液的,改写自身命运的奋斗史可以追溯到40年前。

朱昌国(前右二)说冷洞人就像金银花一样,不但不向贫瘠低头,还要从贫瘠的土地上开出花来。

冷洞村80%的国土面积是石山半石山区。上世纪70年代,以冷洞为代表的则戎人吹响了向大山宣战、向贫困宣战的号角,决心“猛攻千古石,细抠万年土”,在炸石造地的伟大壮举中,诞生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天换地、自强不息”的“则戎精神”。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冷洞人一代一代的接力、一辈一辈的攻坚,让冷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的源起。

如今的冷洞村是家家有钱用,天天有肉吃。全村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养老保险覆盖率达70%,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今年贵州省出台了“3个15万元”工程扶持微小企业发展,我们村张国军办的养殖场就获得了资助。

但是谁能想到十多年前的冷洞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600元?村民们80%居住的是草房、瓦房。由于冷洞村自古不产水稻,村民祖祖辈辈种的是包谷,吃的是包谷饭,而有些人家甚至连包谷饭都不够吃。村里不通公路,村民买化肥要人背,卖猪要壮汉抬。

2001年10月,我全票当选冷洞村党支部书记。冷洞村不发展,我坐不住。经过一番思考,我从冷洞村实际出发、拟定了发展四部曲——第一步是石旮旯变“米粮川”,解决群众吃饭问题;第二步是修建小水窑解决群众喝水问题;第三步是水泥路修到家门口,解决群众出行问题;第四步是石山变成“金银山”,解决群众用钱问题。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群众的支持下,冷洞村用10年时间走完这四部曲,其中有些历史性的节点,我不得不详细说一说:

为了让村民从吃得饱到有钱用,2002年我从种植金银花上找到了突破口。

当年,冷洞村退耕还林种植金银花1424亩,以后逐年扩大种植规模。2008年底村里成立合作社,2009年5月,建立金银花加工厂,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格局。目前,冷洞村金银花种植面积达3600亩,年产值达300多万元。

金银花是从石头里长出来的花,这种花看起来一点不起眼,但是耐干旱、耐贫瘠、耐水淹、耐盐碱,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能力,经济价值又高。我们冷洞人,就像这金银花一样,不但不向贫瘠低头,还要从贫瘠的土地上开出花来。接下来,我们还准备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力争将冷洞打造为黔西南州的中药材种苗基地。

要问我的梦想,依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带领我的父老乡亲们把冷洞村建设的越来越好,绝不辜负总理对我的期待,这就是我的梦想。

(责任编辑/孟丰林)

猜你喜欢

兴义市包谷金银花
金银花“香溢”致富路
白连春的诗(七首)
金银花
晒包谷:有一种活着叫不需要太多念头
外婆的包谷粑
兴义市旱地主要作物复种系统增产增效技术研究
包谷粑粑
兴义市关工委关爱残疾儿童
晴隆县老年大学与兴义市老年合唱团举办文艺联欢活动
兴义市举行“老师您好 我的好老师”主题演讲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