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适能与传统体育养生教学博弈研究
2012-11-01刘晓莉
刘晓莉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教学部,安徽 亳州 236800)
近年来,美国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思想逐步被我国众多体育工作者所关注,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及其传统体育养生的教学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从健康体适能与传统体育养生产生的背景、教学目标、教学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博弈研究,旨在为我国学生体适能素质的提高与终身体育的养成提供启发与借鉴.
1 背景及概念界定
1.1 体适能概念形成的社会背景
20世纪90年代,美国体育界面临着社会成员如何适应体育的需求问题而率先提出了终身化、个性化、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该计划的提出,旨在解决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急剧下降的现象和社会变迁给整个美国人带来的以肥胖症、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病的重要课题.
世界卫生组织将体适能定义为:除了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又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1997年,美国体适能与竞技体育总统委员会进一步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代谢障碍与健康问题纳入体适能概念体系,提出了“体适能是一种低健康风险和高体力活动能力的生命状态”.[1]在此分类体系下,健康体适能主要由那些与人体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的要素组成,包括心血管适能、体脂含量、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柔韧适能这五个要素.
1.2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产生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理论体系的产生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意象思维模式以及“天人合一”等传统精神内核,然而气功养生的形成,为中国传统体育的养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老子的《道德经》为气功养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孔子的诸多论说将儒家气功养生上升到理论高度,达摩对气功养生功理、功法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气功,包含了中医学的治病和养生理论,蕴含了儒家、道家、佛家等修身养性和追求超越的文化理论,其中又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融合在一起,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合一,进而达到身心和谐的完美境界.
在中国超脱文化中,生命被视为时间之流、能量之体,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生命理论就构成了中国传统体育特有的理论支柱;而性命理论与形、气、神理论则共同揭示了人的生命规律,它们两者之间的结合则促成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技法体系发生的理论依据.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技法包括“静坐功”、“内养功”、“坐忘”、“存想”等.而气功肢体运动松静自然,呼吸吐纳深细匀长,运用意念心态怡然,而且动作简单、老少皆宜、经济适用,具有促进身体阴阳平衡、经络疏通、强筋健骨等全面改善身体素质的功能.
目前对“传统体育养生”的界定多有论述,如盖建武、张丽等学者都有界定.本文将其界定为:传统体育养生是建立在我国传统生命科学理论基础之上,以人体自身的调形、调气、调神为修身养性的基本手段,能够改善性命协调程度、增强生命健康水平、延长生命长度、诱发生命内在潜能的身体练习和身体运动式养生理论的技法体系.
由以上分析可见,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理论和养生技法体系的有效结合,标志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最终产生.它凝聚着中华历代先驱对于人天合一、长生久视共同理想的追求.而健康体适能则是在提高身体活动能力、预防并改善疾病状况的情况下提出开展起来的,是一种个性化、终身化的健康教育课程.两者在产生方面有着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两种社会需求的表征.
2 教学目标之间的博弈
2.1 健康体适能教学目标
健康体适能的教学目标旨在达成以下几方面要求:通过教授和应用健康体适能概念,帮助青少年发展有助于形成体力充沛、生活方式健康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来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健康体适能计划的实施,旨在实现体育的活动价值,愉悦身心并养成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并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项目,以提高锻炼的兴趣.在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掌握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情况下,最终逐步提升终身体育的能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学生设计和实施个人健康体适能计划,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身心素质的目标.
2.2 传统体育养生目标
传统体育养生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认知目标,即让学生形成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系统的知识结构.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级.(2)技能操作目标,即让学生掌握传统体育养生各功法的基本动作技能.这一目标分为练习、初步学会、学会三级.(3)情感目标,即对思想、态度、意志、兴趣及品德等方面的培养.分为接受、体验和具有三个层次.“接受”指在教学活动中对涉及的上述几个方面的认同心理趋向;“体验”指对上述教育能主动作出积极的反应,并初步影响自己的行为实践;“具有”指初步形成较为稳定的思想、态度、意志、兴趣等,并能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
综上所述,健康体适能在教学目标的达成方面,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对自我身体活动的认知、设计和活动实施,而逐步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传统体育养生则是要求学生通过教师的“教授”达到不同的等级层次,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在最终目标实现一致,但实现的过程不同,且实现的难易程度也较不同.
3 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博弈
3.1 健康体适能实施
3.1.1 课程模式及设计依据
健康体适能课程模式使用的是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并尽可能地保证促进每个学生的个人的选择(如从多个发展体适能的项目中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以求最大化满足其运动兴趣需要,有效促进健康.健康体适能设计的依据主要是按照美国体育专家Coribn构建的关于体适能教育发展的“五段论”以及“HELP”健身教育原则,将健康体适能教育的理念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学生带得走的能力.因为体育行为习惯的的养成,与人们对体育活动的理解、认识、兴趣等紧密相关,当兴趣、认识上升到一定高度,必然导致其行为习惯的改变,即从被动参与体育运动的行为变成自觉参与行为的转变,而最终达成体育锻炼的生活化,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3.1.2 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体育活动对改善有氧适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以及营养、体育活动等,这些与健康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就是健康体适能教育模式的核心内容.健康体适能教育贵在引导,如何科学有效地对需要帮助学生进行引导是健康体适能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把理论知识汇集到卡片,分阶段地让学生进行自学、分析、讨论、回答,使学生了解提高体适能锻炼的原则与方法,如:科学的饮食与营养以及练习时应注意的事项等,来不断提高学生科学健身的理论素养.他们旨在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健康体适能的教育氛围中,在体育课中享受学习运动知识的过程,愿意从事更多的身体活动以提升体适能,树立正确的观念,养成有规律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使学生终生受益.
3.2 体育养生的实施
目前,国内已有80多所高校开设了传统体育养生课,但因整体起步较晚,目前对其教学模式、教育发展方向、教学方法等都还处于摸索前进阶段.北京体育大学在传统体育养生方面走在国内前列,基本上代表着国内传统体育养生的开展现状,现就其在传统体育养生教学实施方面进行剖析.
3.2.1 体育养生课程基本体系
北京体育大学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分为三种结构,即横向结构、纵向结构和深层结构(见图1).横向的结构包括必修专项课、必修副项课和任意选修课;纵向的结构包括理论层面的课程、技术层面的课程和实践层面的课程;深层的结构包括本科生课程和硕士研究生课程.可见,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体系已经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构建,并形成了稳定发展的课程体系.
图1 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体系
3.2.2 传统体育养生教学内容
针对传统体育养生,国家体育总局先后推广了四套健身气功,包括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五禽戏、健身气功·六字诀、健身气功·八段锦,以及张广德教授创编的导引养生功法.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是一门以身体感知与体验为主的课程,而技术课则是强调养生功法的健身性、实用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因此,必修课的学生往往要通过2~3学年将四套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的大部分功法进行系统的学习.与此同时,还会选择一到两种器械进行学习,如养生太极扇或养生太极剑.任意选修课的学生可以选择性地学习健身气功中的一套,或导引养生功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到两套功法.
3.2.3 传统体育养生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传统体育养生在课程教学上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和“输灌式”,而是由过去单纯的注重“教”,向重视“学”与“教”结合的方向转变.目前课程的教学方法仍旧以讲解与示范法、完整法与分解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为主.同时,也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室.与此同时,任课教师运用因材施教法、反馈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进行教学的也多了起来.
从上述分析我们得知,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教学的实施,已初步建立课程体系,并以不同的课程选项进行不同项目的教学,则主要以国家体育总局推广四套健身气功和张广德教授创编的导引养生功法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采用讲解示范、完整分解法、预防与纠错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的过程.而健康体适能的教学实施是以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为模块,按照“五段论”以及“HELP”健身教育原则,将健康体适能教育的理念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加以正确引导.再通过卡片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提高体适能锻炼的原则与方法、营养等教学内容.可见其整个教学内容的贯彻是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开展,以教师的正确引导为附线,学生自主活动、设疑、求解的一种养成教育或生活教育,真正把学生的体适能健康教育带进生活,时刻伴随学生的成长.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教育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的输灌,虽然也有理论知识的讲述,但并不着意培养学生的健身养生意识,而更多的是在促进养生技能的历练,学生的养生意识和实际健康之间的脱离相对较远.
4 教学评价
4.1 健康体适能评价
健康体适能突出的特点是用科学的测定标准衡量学生的体适能水平,如果学生的身体活动中达到适宜的负荷量,就能使更多的学生达到这一标准.经常参加身体活动,增强学生肌肉群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有氧代谢能力和保持健康身体成分的效果.体适能纲目测定项目的记分卡是对学生参与体适能锻炼后的重要教学评价.记分卡上体适能测定内容分为心肺耐力、肌肉耐力、肌肉力量、灵活性、柔韧性和身体成分六部分内容,分别对应的测试项目为测步仪、仰卧起坐、俯卧撑、俯卧挺上身、坐位体前伸和身体质量指数.测试结果和上季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可以明显看到“自我表现”、“我的目标”栏,由此发现:健康体适能的评价不是教师针对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单纯的测定,而是学生通过该项目的锻炼要达到怎样的健康目标这一自我健康追求,在达到目标或没有达到目标后,希望教师能够给予更好指导的一种自我实现的评价主体.可见,健康体适能评价的主体突显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对自我体适能健康目标的追求与对教师科学指导的希冀.
4.2 体育养生教学评价
考核既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动力.体育养生课程的考核主要根据课程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考核(图2),在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更多的是针对这门养生课程的考核,而没有更多涉及到学生健康或养生能力的考核.考核的主体虽然也注重“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但没有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学生自我养生能力的提高.
图2 传统体育养生考核
通过对健康体适能和传统体育养生评价的对比,我们可以得知:我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评价侧重于学生对于养生知识的掌握、养生技法的熟练程度,这是对养生课程内容的测定,没有过多涉及到学生在这门课程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养生效果及养生实践的测评.健康体适能的评价主要是在学生热衷的运动项目中所获得的健康水平进行的评定,如身体质量指数、心肺功能等直接和健康有关的评价指标,另外突出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性,是“我要学、我要评、我要改善”的一种最直接的身心需求的评价过程.两者在评价过程与结果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5 结论与建议
5.1 健康体适能与传统体育养生界定及其产生的背景不同,前者是在疾病困扰和社会压力的基础上产生的现代健康理念,而后者是伴随着古老文明发展起来的,伴有较多的驱除疾病、长生不老的思想.
5.2 健康体适能与传统体育养生追求的教育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不同.传统体育养生为学生安排不同层次的学习过程,旨在要求学生全盘掌握,达到课程目标.而健康体适能旨在发展学生喜爱的身体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自我的体适能健康目标达成,并在不断的实践锻炼中养成健康意识和提高健康水平.
5.3 教学实施过程不同,健康体适能凸显学生在身体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展自我学习、自我实现,把课堂带入到生活中,而教师只是为学生更好的努力引领方向.传统体育养生教学体系已初步形成,并规范约束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出“教师的主体性”,而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没有把养生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5.4 教学的评价也存在不同的差异.健康体适能彰显学生的自我实现,并使针对体适能健康方面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评价,能够让学生明白自己与健康的距离,并根据活动的结果,希望获得教师的指导,以此来更好的提高健康水平.传统体育养生评价是教师规范下的针对该课程进行的评价,忽视学生的积极性及其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养生效果,让学生只是为了这门课程的学习而学习,没真正实现养生的本质价值.
5.5 健康体适能与传统体育养生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思想,就是“健康与健康促进”,即把课堂教学真正的带入到生活、学习中,在整个锻炼过程中凸显学生的健康需求,合理安排健康促进内容,并在考核评价中体现出健康的促进程度,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而这正是传统体育养生在教学开展实施过程中需要完善和改进之处.
[1]王建,何玉秀,主编.健康体适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9.
[2]曲宗湖.美国体育教师关注的一个名词——“体适能”[J].体育教学,2008,(1):41-42.
[3]罗平,张剑.美国青少年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开发概况[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1):86-90.
[4]张建华,等.美国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及其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01,22(1):68-70.
[5]张建中,谢佩娜.美国高校“体适能与健康的原理与应用”探讨与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218-220.
[6]张建平.体适能概念辨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2,(6):33-34.
[7]张春华,陈佩杰.“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课程建设实践与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2(31):88-90.
[8]龚德贵.转形期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发展与探索[J].体育与科学,2003,(1):68-71.
[9]金亚宇.北京体育大学传统体育养生课程建设及优化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2).
[10]郑兆云,朱宝生.对民族传统体育与养生之道关系的探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110-111.
[11]张明廷.民族传统体育学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6):808-811.
[12]袁金宝,张云龙.新课程标准下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发展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5):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