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解释学视角解读曾觉之翻译思想

2012-11-01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解释学视域译者

张 媛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071)

一、引言

曾觉之(1901-1982)原名曾展模,字居敬,笔名解人,广东兴宁县人,是我国著名作家和文学翻译家。曾先生曾在里昂中法大学、里昂大学和巴黎大学文科读文学和哲学。1929至1977年间,先后在南京中央大学、北平中法大学、北京大学任教。不仅出版过散文集《归心》、诗词集《幻》,还有大量译著,如《美术论》、《心战情变曲》、《海底两万里》、《雅克团》及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尼诺主编的《王港逻辑》,还在报刊上发表过数篇译文和论文。曾先生在中国文学翻译史上留下了许多优秀译作的同时也贡献了有价值的翻译思想。但在谈及中国传统译论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注意到曾觉之这个名字,对他的译学思想更是少有人研究。曾先生的译学思想中早已闪烁着西方解释学翻译思想的火花,而这要比解释学译学思想在西方首次出现足足早了30余年。为了让更多的译介同仁走进曾先生,了解他的思想精髓,本文拟从解释学的角度深挖曾觉之先生的译学思想,以期为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阐释工作做出贡献。

二、曾觉之翻译思想简介

曾先生的翻译思想以 “懂得”二字作为统领,认为译者要在懂得原作语言的同时,做到对“或作者或作品的环境的懂得,历史的懂得,背景的懂得” (曾觉之,1984:253)。曾先生从批评一些译作不受欢迎的原因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认为“翻译品的不受欢迎,因其难以通解,而不可通解之过咎,则由于译者的或西文肤浅,或中文不达意,归根仍在于译者自身即不很了解自己正在翻译的东西。”(曾觉之,1984:251)翻译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懂得某事物,初看似易,实则甚难;常人所谓懂得,大抵是私意的猜测,与原来的真面目丝毫无涉,外表最易欺人,真义乃别有所在。眼前事物,本地风光。懂得已有如许的烦难,则万里悬隔,他邦产物,不易理解,自更彰明显著。‘理同心同’,悬说而已,实际则千差万殊,各因时地而异,决然断然,不能以含糊语概括。”(同上)曾先生道出了翻译的困难,目的语读者、译者、原作都是“他邦产物”,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时地的限制而带有各自的独特之处。而作为目的语读者和原作之间桥梁的译者应如何行使自己的使命,将融合了作者和其所属民族、国家的血与肉的原作展现在目的语读者面前,让浸浴在自己文化中的目的语读者看懂,做到曾先生的懂得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而不应该只是拿着一本字典去寻找字面对应意思。

曾觉之(1984:252)把懂得分层次罗列,由浅入深,即“初步为文字的认识,次则为篇章的讲求,又次为意义的了解,再进则与作品意义之下找求作者的人格,更进,乃在作者人格之后搜寻产生作者的环境的关系,时代,土地,民族,制度等等的影响”。他的翻译思想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因译者与原作时地各异而造成理解的烦难;(2)若要较全面理解原作,须从原作文字、篇章、意义、作者人格及作者所处环境、时代、土地、民族、制度等局部因素分别了解并予以整合;(3)懂得或理解的过程是译者与原作相互适应、融合的过程。曾先生层层深入,欲呈现完整的译作应从哪些方面剖析和理解原作,并重点强调了懂得语言文字之外各因素对译者了解原作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懂得语言的外围因素来补偿简单字面翻译的不足,从而让目的语读者更准确地把握作品。曾先生对翻译的阐述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跳出了与他同一时期的其他翻译理论家经常探讨的忠实、“信”、直译与意译等大众话题,而是在翻译的本质上寻根问底,在如何突破翻译之难的问题上做出自己的尝试。

三、曾觉之翻译思想的解释学阐释

1 解释学

“解释学”(Hermeneutics,又称诠释学或阐释学)一词来源于希腊神话中“赫尔默斯”(hermes)一词。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在《古典诠释学和哲学诠释学》一文中写道:“赫尔默斯是神的信使,他把诸神的旨意传达给凡人——在荷马的描述里,他通常是从字面上传达诸神告诉他的消息。然而,特别在世俗的使用中,hermēneus(诠释)的任务却恰好在于把一种用陌生的或不可理解的表达的东西翻译成可理解的语言,翻译这个职业因而总有某种‘自由’。翻译总以完全理解陌生的语言、而且还以对被表达东西本来含义的理解为前提。谁想成为一个翻译者,谁就必须把他人意指的东西重新用语言表达出来。‘诠释学’的工作就总是这样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转换,从神的世界转换到人的世界,从一个陌生的语言世界转换到另一个自己的语言世界。”(Gadamer,1995:103)

由此可见,解释学的最初产生是为了正确解释上帝的语言。而解释学摆脱一切教义的偶然因素,成为一门关于理解和解释的一般学说,是由19世纪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诠释学理论的提出实现的。此后狄尔泰在施莱尔马赫理论的基础上试图为精神科学方法论奠定诠释学基础,但仍属于方法论和认识论性质的研究,与施莱尔马赫同属于传统诠释学。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rgger)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此在的时间性分析,把理解作为此在的存在方式来把握,从而使诠释学由精神科学的方法论转变为一种哲学,最终将诠释学转向了本体论性质的研究。后来伽达默尔秉承了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转变,把诠释学进一步发展为哲学诠释学。

在解释学的研究中,最早谈到翻译是以翻译为例来研究和论证解释学中的某些问题。直到20世纪70年代解释学理论才开始逐渐地自觉应用在翻译理论中。乔治·斯坦纳的《通天塔之后》(After Babel,1975)被认为是解释学翻译研究的开山之作。自上世纪80年代起,解释学思想才开始逐渐被引入国内学界,对我国的翻译研究产生影响。从时间上看,不论是西方翻译解释学派还是国内解释学思想,它们的兴起较之曾觉之的译学思想大概要晚上三四十年。

2 前理解

解释学中的前理解是由海德格尔提出的。在海德格尔看来,解释总是建立在前理解的基础上。因此,“把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加以解释,这在本质上是通过先有、先见和先把握来起作用的。解释从来就不是对某个先行给定的东西所作的无前提的把握。”(Heidergger,1987:184)伽达默尔把这种前理解叫作前见,“前见就是一种判断,它是在一切对于事情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要素被最后考察之前被给予的”(Gadamer,2004:349)。同海德格尔的“任何解释都以前理解为前提”一样,伽达默尔认为:“一切理解都必然包含某种前见。”也就是说,谁试图去理解,谁就面临着并不是由事情本身所产生的前理解的干扰。

凡是参与解释活动的要素都有各自的前理解。既然前理解必然存在,要如何在理解或解释的过程中把握它,伽达默尔(Gadamer,2004:347)在《真理与方法》中指出:“正如我们不能继续误解某个用语否则会使整体的意义遭到破坏一样,我们也不能盲目地坚持我们自己对事情的前见解,假如我们想理解他人的见解的话。当然,这并不是说,当我们倾听某人讲话或阅读某个著作时,我们必须忘掉所有内容的前见解和所有我们自己的见解。我们只是要求对他人的和本文的见解保持开放的态度。但是,这种开放性总是包含着我们要把他人的见解放入与我们自己整个见解的关系中,或者把我们自己的见解放入他人整个见解的关系中。”这就说明在解释的过程中,解释者和被解释者的前理解都必然存在并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要想正确理解某事物,就必须持有开放的心态,试图在带有前理解的情况下作出合理的解释。

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解释活动也不可避免地有译者(解释者)和文本(被解释者)的前理解的参与,完成这一解释过程对前理解的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曾先生围绕懂得展开的翻译思想中突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译者准确阐释原作之难。导致这样的结果主要是因为译者和原作都各自承载着专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背景、知识体系和经验,而这些如果用解释学术语来归纳就是译者和原作各自的前理解。由于前理解的存在,给译者的翻译工作带来了困难,这层意思的阐述在曾先生的文章中多有出现。例如:

(1)常人所为懂得,大抵是私意的猜测,与原来的真面目丝毫无涉。(曾觉之,1984:251)

(2)所以文学作品不可译,且有些不能为外国人所了解。(同上)

(3)同是一物,在此则美,在彼则丑;同是一人,当其时则奇特,非其时则平凡。时地支配了一切的价值;求了解人或物,不于时地的关联上求,终是徒劳的。(同上:253)

(4)外国文艺作品的读者常奇怪于有许多作品,为本国人所同声赞叹,而在自己则索然乏味;其原因由于这些作品生活于某时,某地与某民族中,没有其历史传统的知识,没有其风土人情的学问,作品只是空壳。(同上:254)

(1)中所说的译者“私意的猜测”可以理解成解释者在带有自身前理解的情况下对原作的解释,“不可避免地把自己的价值观、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等因素带入到翻译中去”(何德红,2007:15),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原作的真实面目。(2)中“文学作品不可译”其实就是因为作品中有些内容承载了其产生过程中时刻伴随着的前理解的作用,这种前理解是在特定的时地形成并存在着的,所以导致不可为这一时地之外的人所理解。(3)和(4)所暗示的意思则是对于同一事物,由于不同时地中解释者的前理解不同,对这一事物的解释自然有所差异。通过对这些话语的剖析,我们可以发现曾先生的译学思想中已经注意到了前理解对译者理解原作的影响。虽然并没有出现这一解释学术语,但它们所蕴含的本质是极其相似的。

因为时地各异造成的前理解使得文学翻译变得困难。为让翻译在烦难中仍继续下去,曾先生提出“相对的懂得”。如何让前理解的消极干扰降到最低,似乎译者只有细致全面地将原作娓娓道来,拉近原作与读者的距离才可以。

3 局部与整体

解释学中有一种普遍存在的循环关系,即从个别来理解整体,从整体来理解个别。具体来说,“理解的运动经常就是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返回到整体。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各种同心圆中扩大这种被理解的意义的统一性。一切个别性与整体的一致性就是正确理解的合适标准。未达到这种一致性就意味着理解的失败。”(Gadamer,2004:376)伽达默尔总结了对解释学循环阐释的不同观点,指出“施莱尔马赫曾经把这种部分与整体的循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正如个别的词从属于语句的上下文一样,个别的本文也从属于其作者的作品的上下文,而这作者的作品又从属于相关的文字类即文学的整体。但从另一方面说,同一本文作为某一瞬间创造性的表现,又从属于其作者的内心生活的整体,理解只有在这种客观的和主观的整体中才能得以完成。”(ibid.)

伽达默尔认为,海德格尔的解释较施莱尔马赫的观点更加深刻,因为海德格尔注意到了前理解在循环中是不容忽视的。“海德格尔则是这样描述循环的:对本文的理解永远都是被前理解的先把握活动所规定的。在完满的理解中,整体和部分的循环不是被消除,而是相反地得到最真正的实现。”(ibid.:379)伽达默尔肯定了海德格尔的观点,并认为整体与部分的循环是在前理解中进行的。因为前理解具有历史性,会随着时空等因素的变化发生改变,因此,这一循环也会随着被解释者和解释者的运动之间内在的相互作用不断进行下去。

曾先生懂得思想的几个层次中已有整体与局部的概念。他认为,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应包括文字、篇章、意义、作者人格及作者所处环境、时代、土地、民族等成分。在解释如何把握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上,曾觉之(1984:254)指出:“独立的字句是不能多所表示的,必这字或这句在作品的某处,而其真义方显明,因这字或这句实为或全句,或全段,或全篇,或全书的结晶。而读者想懂得这字或这句,当然非看作品的全部不可了。”曾先生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寻找作品局部与整体的一致性,在各个部分分别与整体构成的关联中达到一种意义的统一性。曾先生的这番话也与施莱尔马赫的观点有极大的相似处,认为局部应放在它所属的上下文中被理解,在更大的背景中理解局部,更有助于把握其意义。他还补充道:“‘懂得’的种种层次是互相为用与互相说明的;文字自是必要的基础,但若了解作者的生平与作者所处的时地,则必更有所得,而文字的意义亦必更加明显。凡事物都是多方面的,必从多方面看,方能得事物的一个大概。”(曾觉之,1984:253)这不仅道出了对各部分理解以及各部分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说明局部的理解有助于整个作品的理解,同时也指出了解作者的信息对理解局部与整体的必要性。这些都与解释学循环中整体与部分间的循环如出一辙。

在把握对整体与部分互动循环的同时,曾先生始终不忘考虑因时地不同造成译者难以准确把握原作意思的因素,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在解释学循环中前理解的永恒存在现象。曾觉之(1984:251)认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是由血与肉写成的,不但是作者个人的血与肉,全一国家与全一民族的血与肉,都凝聚在此里,笔纸与墨水乃是最外最外的材料,字句与篇章乃是最浅最浅的符号。”这里提到的血与肉其实就是不被译者轻易理解的原作的前理解,甚至有时最外的材料和最浅的符号也带有前理解的影子,而这些都是造成解释原文的困难所在。

曾先生的观点反映出了解一部作品既要有局部间的互动,还要有局部与整体的互动。结合解释学循环原理,可以将译者理解原作的过程表示如下。

从循环的复杂程度不难理解曾先生描述一些中国译者要么不能畅晓原作,曲解意义,割裂篇章,要么不能深进探求原作,没能意识到局部间、局部与整体间互动的重要性。割裂了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就好像是要鱼出水而不死,木去土而还生,是不可能得其真谛的。译者在细致道出了原作的原委之后,如何拉近原作与目的语读者的距离,大概实现目的语读者与原作的视域融合应该是最终的结果。

4 视域融合

所谓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它包括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Gadamer,2004:8)。在理解的过程中,解释者只有把自己置于历史性的视域中才能真正理解某事物。在解释学中,翻译即解释,解释即视域融合。伽达默尔所谓的视域融合是指“理解其实总是这样一些被误认为是独自存在的视域的融合过程”(ibid.)。在伽达默尔看来,解释者的视域是开放的,它是理解在时间中进行交流的场所,而理解者要做的就是不断扩大自己的视域,使它与被理解事物的视域相互融合。在翻译活动中,对原作的解释其实就是译者不断扩大自己的视域,并最大限度地与原作视域融合的过程。

虽然曾先生并没有直接提出视域融合的概念,但他对懂得的解释足以让我们体会到译者要想真正解释原作,就必须在各个层次上理解原作,将自己的视域不断扩大,与原作的视域融合,产生能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原作的新的视域。曾觉之(1984:252)要求译者做到懂得的几个层次,并提出“要人(指译者)能于这几层下工夫,而皆得有相当的明白的概念”,其实就是在这方面的努力。

“译者的视域融合与源语文本的视域融合发生在跨文化的语境中。这种跨时间、跨空间的语境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向前运动,充满变化。翻译的视域融合是历史与现在、客体和主体、自我和他者构成一个无限的统一整体。”(刘军平,2009:216) 面对如此复杂的融合过程,要想绝对有把握地了解原作,显然是相当困难的。曾觉之(1984:252)也同样体悟到了这一点,也承认“绝对实无处可以找得;所谓懂得是相对的懂得,当然有种种深浅程度的差别,而我们想要论列的‘懂得’,亦正指在这一意义上” 。“相对”二字道出了视域融合的最大限度,也就是译者的视域与原作的视域可以无限地融合下去。在此过程中译者不断地追求对原文更全面的解释,在目的语中呈现出更加准确的译本。

实际上,译者视域与源语文本视域的融合不是最终目的。解释学认为,整个翻译过程发生的是两次视域融合,“首先是译者视域与源语文本视域之间的融合,接着是第一次融合之后所形成的新视域与目的语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视域互相融合”(朱健平,2007:204)。第一次视域融合产生的新视域需由译者用目的语重新固定下来,形成新文本,即目的语文本(朱健平,2009:6),翻译才算最终完成。而在目的语文本生成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因为“目的语读者是目的语文化的具体代表,也是通过目的语文本传递过来的源语文化的直接接受者,源语文化只有通过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才能在目的语文化中真正发挥作用”(同上:8)。虽然目的语读者没有直接参与翻译过程,但他们所形成的视域会间接地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进而影响目的语文本的生成。因此,译者在第二次融合形成目的语文本的过程中应顾及到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情况,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来满足读者视域的期待和接受能力。曾先生对读者的反映情况早已有所考量。

在讨论懂得的问题时,曾先生不忘考虑到译作最终的落脚点——目的语读者的感受。他深知若译者对原作吃不透,就会让目的语读者对译本不知所云,造成对译籍的畏读。因此,他主张译者在翻译某一作品时应“将与作品有关的东西,同时介绍过来;作品生成的因由,出版时的情状,后来的影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再则为作者的生平,及所在的国土与时代等;而使读翻译品的人的心中先有那种原作所以生活的当时情形的幻影”(曾觉之,1984:254-255)。这样读者“则能容易从翻译体味原作,而因受这种疑幻空气的包围,在不知不觉间读者浑忘自己之为外人,宛若与作者亲接而无隔”(同上:255)。这一观点很明显已将目的语读者视域引入了翻译整体活动中,并认为读者的成功接受,即读者视域(代表目的语文化)与翻译的第一次视域融合(译者与原作的视域融合)产生的文本视域的再融合才是翻译的最终落脚点。

四、结语

曾觉之首先提出了因译者与原作时地的差异造成译者理解原作时的困难。基于不易理解的状况,他主张要从作品的各个层面间及各部分与整体间的关系上全面把握原作,做到最大限度地懂得原作。在懂得的基础上,译者再将有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原作的各个层面译介过来,帮助目的语读者正确理解原作。从解释学的角度看,曾先生的观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解释学翻译思想,即译者与原作各自拥有的前理解给翻译带来的困难,解释学循环中整体与局部互动对成功理解或解释文本的重要性,以及两次视域融合所产生的译本有助于目的语读者最大限度地理解原作。曾先生的翻译思想是深刻而清晰的。他对翻译的阐释没有落入中国传统译论的窠臼,而在探讨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诸多因素对翻译活动造成的困难与束缚的同时,寻找不可为而为之的探索之路,实属难能可贵。但不可否认,由于植根于传统译论的土壤,曾先生的译论仍带有随感、评点的特点,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与真正的翻译解释学思想还有相当的距离。

[1]Gadamer, Hans-Georg. Wahrheit und Methode[A]. 真理与方法.洪汉鼎.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Gadamer, Hans-Georg. Wahrheit und Methode[A]. 真理与方法.洪汉鼎. 台湾: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95.

[3]Heidergger, M. Sein und Zeit[A].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4]何德红.诠释学与翻译研究:理论书里与问题反思[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4):12-17.

[5]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6]曾觉之.论翻译[A].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C].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4.251-258.

[7]朱健平.翻译:跨文化解释——哲学阐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8]朱健平.视域差与翻译解释的度——从哲学诠释学视角看翻译的理想与现实[J].中国翻译,2009,(4):5-12.

猜你喜欢

解释学视域译者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生活转向”的解释学意图
论判定补贴利益的私人投资基准:法解释学与法经济学的视角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