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伦敦:告别雾都

2012-11-01由然

中国石油企业 2012年4期
关键词:工业污染烟囱伦敦

□ 文/本刊记者 由然

英国首都伦敦拥有7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8,是英国第一大城市,也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伦敦曾经是世界闻名的“雾都”。和世界许多大城市一样,由于工业和人口过分集中,车辆过多,燃料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所引起的大气污染,曾是伦敦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伦敦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从最初认识不足、未予治理,到后来高度重视,大力整治,经历了一段漫长、艰难的历程。

“烟雾事件” 敲响防治警钟

伦敦以煤作燃料始自13世纪,当时伦敦就开始出现煤烟污染大气的问题,英国国会还颁布过国会开会期间禁止使用煤炭的法令。1257年,国王享利三世的妻子就曾批评过伦敦煤烟的恶劣影响,但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19世纪,英国进入经济发展的极盛时期,伦敦辉煌却又灰蒙蒙。当时伦敦是世界金融的大本营,又是著名的港口,伦敦经济的繁荣加速了人口和工业的高度集聚。在1801年至1901年期间,伦敦人口从95.9万人猛增至454万人,郊区住宅也随之越来越密集。当时伦敦地区的工业发展迅速,由煤碳支撑的工业革命,让伦敦城内遍布工厂,烟囱林立,家庭也烧煤取暖做饭,煤烟排放量急剧增加。烟尘与雾混合变成黄黑色,经常在城市上空笼罩多天不散。另外,由于伦敦的地理位置独特,每到秋冬季节,海雾笼罩英国上空,而首都伦敦更为严重。

上世纪50年代,伦敦饱尝工业化恶果。1952年冬天,由于大雾笼罩,伦敦的光照时间每天仅为70分钟。同年12月5日至8日,整个城市空气刺鼻难闻,发生了环保史上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

当时伦敦连续几天在高气压控制下,地面处于无风状态,出现大雾,而伦敦上空又有逆温层,使地面冷空气不能逸散。家庭和工厂烟囱排出的烟尘经久不散,每立方米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达3.8毫克,烟尘达4.5毫克,使居民感到呼吸困难、咳嗽、喉痛、呕吐、发烧。据史料记载,仅在这次“伦敦烟雾事件”里,伦敦市死亡人数就高达4000人,其中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增加。这种污浊的空气不仅损害人体健康,而且严重腐蚀了建筑物。著名的伦敦议会广场和白厅大街周围,整齐地排列着许多白石砌成的建筑物,由于长期处在污染的空气中,这些建筑物的外表已经由白转黑。不仅如此,这种受到严重污染的空气还使土壤贫瘠,水质恶化,鸟类远辟他乡,并影响植物生长。

进入20世纪中期,英国人为摘掉“雾都”的帽子,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努力治理空气污染。

立法先行 猛药根治重症

“伦敦烟雾事件”之后,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尤其是伦敦市严重的大气污染引起中央政府及各界的高度重视。上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伦敦开始重点治理煤烟对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采取了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整个治理过程中政府发布了各种相应的法律、通告,为成功地控制大气污染奠定了基础。

由于环境污染引起了英国自上而下的注意。通过多方面研究和论证,英国于1956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清洁空气法》,1958年又加以补充。

这项法令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设立控烟区(也称无烟区)。在控烟区内准许使用的燃料为无烟煤、焦炭、电、煤气、低挥发性锅炉煤、燃料油,禁止使用其它燃料。在伦敦城内的燃煤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第二,控烟区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住户改装炉灶的费用,30%自理,30%由地方解决,40%由国家补助。第三,规定超过林格曼二度的烟尘为黑烟,超过林格曼四度的为浓烟。地方管理局在控烟区内禁止排放黑烟。第四,工业企业必须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新建工业锅炉在使用时尽量不排放黑烟,地方管理局有权禁止建设烟囱高度不够的建筑。

1956年还制定了《工厂法》,该法令的要点如下:第一,规定有污染的生产工艺每年登记一次;第二,登记条件是必须采用可以连续有效使用的最佳可行设施,以防止排出有害气体;第三,某些工艺须规定酸性上限浓度;第四,根据《清洁空气法》的规定,登记后的工艺不得排放黑烟。

1967年发布有关提高烟囱高度的通告。通告规定,工厂烟囱高度须为建筑物的2.5倍。因为研究表明,当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与燃料用量成正比时,高烟囱能使地面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减少30%。

1968年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这些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

1974年又颁布实施了《控制公害法》。该法全面系统地规定了对空气、土地、河流、湖泊、海洋等方面的保护及对噪音的控制条款。

此外,关于控制大气污染的法令还有《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汽车使用条例》和《工作场所健康和安全法》等。上述各种法令、通告的颁布对控制伦敦的大气污染,保护城市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1995年起,英国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全国各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评估。达不到国家标准,当地政府就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制定相应措施在规定期限内达标。

专项防控 立体净化空气

告别“雾都”的伦敦民众在享受着快乐的生活。JRAAZDS 东方IC/供图

工业污染治理。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工业污染迅速成为伦敦社会关注的焦点。1860年开始,伦敦从碱工业污染(排放氯化氢气体)治理入手,开始了工业污染治理历程。1990年,英国通过的《环境保护法》第一章,针对工业污染提出了两类污染控制办法:一是对大型、危险的工业设施,由英国国家环境局进行综合污染控制;二是对小型、危险程度低的工业设施,由伦敦行政区政府负责监管。

机动车污染控制。随着社会发展,交通污染取代了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污染的首要来源。近年来,英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汽车尾气排放的措施,如: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在车辆年检中,严格检测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等的排放是否达标;在市中心设立污染检测点,警察可拦截有过多排污迹象的车对其进行测试,并有权对未通过测试的车主实施罚款。从1993年1月开始,所有在英国出售的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器以减少氮氧化物污染。

密如蛛网的地铁线是伦敦公共交通的重要保证。2003年,伦敦市政府出台了“堵塞费”措施,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买路费”,由此获取的收入完全用于改善伦敦公交系统。此外,伦敦市还公布了更为严厉的《交通2025》方案,限制私家车进入伦敦,计划在近20年的时间里,减少伦敦私家车流量9%。这一方案既有利于解决市区交通堵塞问题,也可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实行向利用公共交通、步行、骑自行车等节油、无污染的出行方式转化的交通发展战略,以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从而有效降低机动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具体办法有:设立公交专用道,设立1000英里长的自行车线路网,设立林荫步道网,投资发展新型节能、无污染的公交车辆。从2000年起提高停车费用,市内原有的各大公司、公共场所的免费停车场一律改为收费停车场。加强汽车制造业的技术改造,设计生产先进的环保型轿车。

环形绿化,改善城市环境。伦敦市在城市外围建有大型环形绿带,至20世纪80年代该绿带面积达4434平方公里,与城市面积(1580平方公里)之比达到2.82:1。远期绿带规划面积可达5791平方公里,与城市面积之比可达3.67:1。伦敦绿带的建设在置换城市空气,保持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控制城市向外扩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见到明显成效。1975年,伦敦的雾日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15天,1980年降到5天,彻底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伦敦市1999年建立了第一个PM2.5监测站,一直运行至今,提供可靠的空气质量参考数据。随后陆续建立郊区、城市及路边PM2.5监测站,目前有17个监测站在运行。2010年,大伦敦城市区PM2.5年均值为16ug/m3达标,达到欧盟和英国的标准。

如今的伦敦,蓝天白云,绿树成荫,芳草萋萋,碧水粼粼,空气清新,已经成为世界宜居城市之一。

猜你喜欢

工业污染烟囱伦敦
看不见的“烟囱”
我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状况实证研究
淘气大侦探暴走伦敦
去往伦敦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工业污染总量控制系统的研究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中国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互动关系研究
伦敦畅游记(一)
伦敦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