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员可持续生计模型的构建

2012-11-01邹德新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生计脆弱性资本

邹德新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辽宁沈阳110102)

运动员长远生计保障是建设体育强国,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社会结构分化、社会流动速度加快、社会风险积累加速,运动员文化教育不足、伤残保险不完善、退役就业不充分、长期收入不稳定、社保续接不顺畅等矛盾和引发的生计问题逐渐凸显。胡锦涛总书记在“九二九”讲话中强调:“要关心运动员的长远利益和全面发展,增强体育发展活力。”[1]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10年3月联合制定并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3号),旨在通过实施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保障“新政”,切实解决当前运动员全面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并在山东等省试点,探索实施“新政”的新机制、新途径[2]。笔者应用可持续生计理论建立运动员可持续生计模型,为系统研究运动员保障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范式,对实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新政”具有现实意义。

1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1.1 可持续生计概念

可持续生计理念源于对贫困概念的重新认识和反贫困政策的反思,并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自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以来,贫困指收入和消费难以维持基本生存需要的一种生活状态,福利的测量关注“物”的获得层面,反贫困的途径在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20世纪70年代以来,贫困从经济学的纯经济因素分析扩展到社会地位、权力等非经济因素兼顾的多维度的分析。安东尼·吉登斯认为贫困源于“社会地位和权利的丧失与被剥夺”[3];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是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和“发展自由的缺乏”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4]Chambers和Conway指出“生计”是建立在能力、资产和经济活动基础上的谋生方式[5],而贫困是缺少能力去选择和完成基本的生计活动,即发展能力贫困;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把稳定的生计作为消除贫困的目标,并提出了可持续生计的概念:“可持续生计是指个人或家庭为改善长远的生活状况所拥有和获得的谋生的能力、资产和有收入的活动;稳定的生计可以使有关政策协调地发展、消除贫困和可持续地使用资源”[6],由此福利的测量开始上升到关注“人”的发展层面,反贫困的途径开始转向从经济、能力和社会等方面提高资产的生产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2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内涵

可持续生计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得到开发和应用,并成为理解贫困产生的原因、根除贫困的潜在机会、选择解决方案的集成分析框架和建设性工具。英国国际发展机构(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DFID)1997年建立了最具代表性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DFID模型)[7],分析人们如何利用大量的财产、权利和可能的策略追求生计出路的途径。DFID模型的核心要素包括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组织和制度、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各核心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在脆弱性背景下,弱势群体生计资本的可及性和配置状况决定了微观生计策略与生计结果;变革中的组织、制度和过程作为宏观干预手段,对脆弱性环境和生计资本作出反馈,通过提高资本积累能力和发展潜力,实现生计资本的逐步优化,选择多样化的生计策略,最终实现可持续生计的目标。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增加资产,可以增加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增强自身控制力,因此,生计资本的配置状况是可持续生计问题的核心,也是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切入点[7]。

DFID模型体现了可持续生计思想的核心原则[8]:①以人为中心。从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出发,协同其按照适合当前社会和环境的生存战略共同行动。②响应和参与。强调弱势群体在优先发展战略中的共同参与。③多层次。微观层面上的个体为发展政策提供信息,宏观层面上的外部环境、宏观结构和实施过程增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④多维度。实现经济—制度—社会—环境四个维度的可持续性。可持续生计分析方法围绕解决贫困问题展开,已经广泛用于指导不同类型的风险易感人群或者高危人群、社会弱势群体的生计状况、发展策略等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更重要的是为检视运动员长远利益、全面发展和保障政策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2 运动员可持续生计模型的构建

2.1 运动员生计保障问题研究的回顾

目前有关运动员保障问题虽然缺乏可持续生计理论下的系统研究,但是相关研究多围绕生计的某一侧面展开,已经涉及该框架中的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和政策体系等内容。

脆弱性是指面临危险、冲击和压力时表现的不安全、易受灾的程度[8],以及现实和潜在的抵御能力的不足。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涉及的脆弱性观点主要有:①体制机制方面。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对运动员退役安置带来外部冲击;竞技体育体制内文化教育、人才选拔、竞赛规则和科学技术变革使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存在风险[9]。②收入方面。运动员人力资本专用性强,竞技水平呈倒“V”分布特征,存在投资收益的短期效应和人力资本产权边界的“模糊性”[9-10],职业生涯收入和财富积累不足以维持终生平滑的消费水平。③职业损伤方面。运动员伤残风险整体呈现出低伤残率、低死亡率、高重伤率的“两低一高”特征,因伤致贫的现象屡屡曝光[11]。④文化教育方面。运动员群体文化基础薄弱,受教育水平低,教育资本储蓄不足[12]。⑤社会融合方面。训练环境封闭、社会隔离程度大、社会认知途径狭窄,在社会竞争中成为边缘群体、弱势群体[13],退役后社会融合风险高。⑥保障制度方面。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发展健全,“退役再就业难”、“伤残康复难”、“年老收入低”等保障难题仍然存在,增加了运动员的职业选择、训练比赛和再就业阶段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和竞技体育制度风险[14]。笔者认为体制缺陷、人力资本的低水平、财富积累的不确定、社会排斥等,均是脆弱环境的“外在诱因”,使运动员暴露在风险之中,增加了改善长远生计的压力。

运动员生计资本获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退役补偿资金和社会保障方面,代表性观点有:①人力资本是指蕴含于人自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卓越的运动天赋、较高的文化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有利于运动员的职业发展和退役转型;②社会资本主要是指个人(即行动者)通过自己所拥有的网络来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而人力资本状况和社会资本对运动员职业获得具有重要作用,社会资本通过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而获取机会、信息、资金、职业、社会地位等各种稀缺资源,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并实现个人事业的顺利发展[15];③优秀运动员货币奖励、退役安置货币补偿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形成资金积累、保障运动员退役后的生计发挥“减震器功能”、“稳定器功能”[14,16,17];④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呈现高机会成本和资本专用性、短暂性特点,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职业技能欠缺[18];专业运动员的社会网络规模比较小,密度比较集中,社会支持不充分[19];优秀运动员奖励缺乏长效机制[20];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14],使抵御风险的现实和潜在能力非常有限,再就业率逐年下降,影响退役后的生活质量。

运动员保障机制与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员文化教育、人力资本产权、退役补偿、就业促进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代表性观点有:①在经济社会转型期,运动员文化教育、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竞技体育体制深层次的问题凸显出来,各级政府通过健全国家队运动员文化教育组织机构,开通绿色通道,加强职业培训和增加财政预算,完善文化教育体系[21];②俱乐部产权制度是适合运动员人力资本特征的最有效的产权制度,应完善或制定产权交易、产权开发和保护等方面的立法及体育经济政策,为保障运动员自由选择合约的权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10];③建立优秀运动员激励和退役补偿的长效机制和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且并轨连接[22];在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关键时期,应通过完善制度设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发展补充社会保险、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设法律保障体系,规避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风险[14]。

综上所述,运动员保障是一个复杂问题,现有的相关研究涉及生计的不同侧面,但多为相对孤立、侧面的研究,没有直接瞄准可持续生计目标,忽略了运动员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组合和政策实施机制的系统性研究,保障政策缺乏对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和生计结果的反馈,难以系统地认识和解决运动员长远生计保障问题,因此,建立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运动员可持续生计模型,系统研究运动员生计保障的相关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

2.2 运动员可持续生计模型

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和目前运动员保障的相关研究,把运动员可持续生计界定为运动员在生命周期内,为抵御外界冲击和压力、改善长远生活状况,所拥有和获得的谋生能力、资本和有收入的活动。运动员可持续生计的概念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笔者根据运动员群体的职业生命周期特点、生计环境,把生计链条上的内容具体化,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构建了参与式、系统化的运动员可持续生计模型(图1)。

图1 运动员可持续生计模

2.2.1 运动员是生计系统的主体 运动员在职业生涯过程中需面对收入波动大、职业损伤普遍、文化教育不充分、社会排斥和社会保障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整个生计系统处于风险暴露状态。由于竞技体育体制等诸多原因,运动员面对系统内外的冲击和扰动非常敏感,且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和遭受冲击后迅速恢复的潜力,成为阿玛蒂亚·森可行能力与权利缺乏者,长远生计不具备可持续性,易于成为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

2.2.2 增强能力是生计系统的核心 强调对运动员的能力投资,通过保持和增进资本积累能力,抵御风险,创造更多的谋生机会;有效的生计资本组合意味着更多选择权和运用政策化解风险的可行能力;生计资本优化是提高运动员实现经济、社会目标的能力,实现可持续生计的核心,也是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切入点。现实中运动员在生命周期内生计资本的构成是动态变化的,退役后与原身份挂钩的生计资本会发生改变、减弱甚至消失,支撑生计策略的重要生计资本由人力资本(H)、社会资本(S)和金融资本(包括物质资本)(F)构成;需要借助政府和社会组织机构通过多维合作的制度安排和配套措施提高资本积累的能力。

2.2.3 多方参与和跨部门的协作是实现可持续生计的关键建立在脆弱性群体层次的微观研究为政策提供信息,对政策效果实施反馈;宏观层次上政府、行业和社会组织等制定一系列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并通过有效的实施机制改善脆弱性环境,通过运动员的积极响应和参与提高生计资本的生产能力,促进生计资产的积累和生计策略的多元化选择。随着生计资本的不断积累与优化、生计能力的不断提高,其脆弱性将逐步减少,运动员经济状况、发展能力和社会融合的多维可持续生计目标将得以实现,实现终生效用最大化。

2.2.4 注重生计的动态性和可持续性 运动员可持续分析在构建一定时间序列上的结构、历史和制度大背景下进行,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具有动态性特点,且实现经济、社会和制度等多维度的可持续生计。

该框架在理论上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加以综合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将风险、生计资本、制度安排、生计策略、生计结果等纳入研究范畴;在方法上为研究运动员生计保障问题提供丰富的方法选择,通过动态反馈实现理论研究与改善脆弱性环境、消除贫困的实践相结合,为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提供了平台;在应用上为系统研究运动员全面发展和保障政策问题,制定可操作性的配套措施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理论和方法。

3 结论及政策含义

笔者基于可持续生计理念和分析方法构建了运动员可持续生计模型,以脆弱性背景下的运动员为主体,把生计资本的优化配置作为可持续生计的核心和政策干预的切入点;通过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多维干预及运动员主体的积极合作,提高运动员资本积累能力和发展潜力,实现生计资本的逐步优化,选择多样化的生计策略,最终实现多元化的可持续生计目标。本文的研究对制定、实施运动员保障政策提供了针对性的启示:树立可持续生计的保障理念,加强组织和制度间的协调,以可持续生计资本的整合优化为政策切入点,增强运动员生计资本的生产能力,促进运动员生计策略的多样化,保障运动员的长远利益和全面发展。

[1] 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sport.gov.cn/.

[3]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10-311.

[4] (美)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5.

[5] Chambers R,Conway G R.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D].Brighton:Sussex University,1992:1-42.

[6] 纳列什·辛格,乔纳森·吉尔曼.让生计可持续[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0,17(4):77-86.

[7]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DFID)(2000a)Sustainable Livelihoods– current thinking and practice.[EB/OL].http://www.nssd.net/references/SustLiveli/DFIDapproach.Htm

[8] Martha G.Roberts,杨国安.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国际进展:脆弱性分析方法与可持续生计方法比较[J].地理科学进展,2003,22(1):11-21.

[9] 武秀波.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及其规避[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1):3-5.

[10] 高明华,曾广录.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困境”与俱乐部模型[J].体育科学,2009(2):54-56.

[11] 叶明华,吴雪萍.我国体育运动伤残风险及其防范研究[J].保险研究,2011(10):68.

[12] 秦四齐.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资本获得的困境与出路[J].体育学刊,2007(4):7.

[13] 董春华,刘 兵.上海市优秀运动员社会融入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5):22-24.

[14] 邹德新.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5):1-5.

[15] 徐延辉.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职业获得[J].学习与探索,2006(2):51-53.

[16] 闻又文.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货币补偿实施办法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6):72-73.

[17] 卢志成.我国优秀运动员奖励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6):526-528.

[18] 卢志成.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困境及对其加强职业教育应对策略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6):22-26.

[19] 黄 谦,张晓丽.中国运动员社会网络及社会支持的理论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1):1-5.

[20] 张三梅.我国奥运奖励政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4):9-11.

[21] 蒋志学.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保障工作[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0(3):4-6.

[22] 郭惠平,卢志成.我国优秀运动员奖励政策的实施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2):10-11.

猜你喜欢

生计脆弱性资本
中国农村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的研究进展
“数字化家计”:韧性小农的生计策略再转型
Kaiser模型在内科诊疗护理风险脆弱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工控系统脆弱性分析研究
农村家庭相对贫困的脆弱性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地还种不种?故土不再是唯一生计——搬迁后农民生产方式变迁报告
基于PSR模型的上海地区河网脆弱性探讨
资本策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