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抓大放小”向“两翼齐飞”转变

2012-10-31赵小鲁

北京观察 2012年5期
关键词:北京市世界经济

文/赵小鲁

从“抓大放小”向“两翼齐飞”转变

文/赵小鲁

北京市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的近几年统计数字显示:北京市目前共有企业约26万,其中大型企业仅724户,占总量的0.3%,而中小企业以25.2万户的数量占据了企业总量 99.7%。另有资料显示,世界发达国家每一千人中有中小企业28户,而北京则以15户的数量低于世界每千人20户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推动北京市中小企业发展是北京市经济腾飞的关键。

对中小企业的指导思想,应当从“抓大放小”向“两翼齐飞”转变。中小企业群体解决了我国就业人数的 70%,直接关系到百姓就业和社会稳定。这是大企业无法替代的作用。中国的国情是农业人口稳定中国稳定,进一步说,中小企业稳定则社会稳定。我们要从社会稳定、百姓民生的角度,从政治的角度,看待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北京,中小企业的科技成果达到 80%就是最好的证明。现在是科技生产力的时代,科技创新主要产生于中小企业,这是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中国代替亚洲四小龙,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实现了中国经济腾飞。下一步,世界制造业将向东南亚欠发达地区转移,已成为可以预见的趋势。世界制造业的基本特征,实际是一个低利润、高成本、高污染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处于世界经济大循环中的利润链条低端。“水向低处流”,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以逐步形成的高科技产业为优势,退出利润链条的低端竞争,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中的利润链条高端竞争,而将高成本、低利润的制造业,转移至下一个经济不发达区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没有完成自主创新的高科技、产品升级换代、产业结构转型,就会出现“旧力已尽,新力未生”,经济发展难以为继的新困局。自主创新不足的经济弱势,将日益成为我们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短板。如何应对,这是一个大课题。答案将在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寻求。

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和立法措施很值得我们借鉴。发达国家关于中小企业立法多达数十个,法律体系完善,而我国只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北京市至今还没有出台《北京市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条例》。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实施特殊保护政策,包括市场准入等问题,政策倾斜和财政补贴,特别是财政补贴,解决了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相对风险大的顾虑。发达国家对于中小企业的管理,一是靠政府,通常都有一个局级单位管理;二是依靠行业协会,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协会力量很大,工作很活跃,与政府管理各有分工,相辅相成。笔者认为,加强中小企业行业协会工作,使中小企业协会成为枢纽型社会组织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即使政府对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升格,但协会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行业自律和管理作用不仅不会被替代,反而会日益加强。这是市场经济和社会民主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长远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很重要,这需要政府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有比较大的调整,不仅要抓 GDP,而且要抓中小企业,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就业,实现自主创新,进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化纤纺织工业企业正在紧张生产

不能片面强调抓大放小。大和小不是绝对的,并依一定条件转化。中小企业群体现在越做越大,和大型国企群体渐成“分庭抗礼”之势。需要认真考虑我们主要依靠GDP8%吸收了劳动力还是主要依靠中小企业吸收了劳动力还是二者本来就是不可或缺,相互依存的关系?弄清这件事,中小企业的地位也就上来了。社会就业,要以经济增长为基础,但社会就业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靠中小企业。

国家统计数据表明,GDP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以解决一百万人就业。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一定准确。我们的统计方法似乎也到了改革的时候。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统计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若还停留在计划经济通过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传统统计方法就不能准确反映社会实际问题了。社会就业,主要是靠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当然绝不能否认 GDP增长的作用,经济发展是社会就业的物质基础,但是中小企业对社会就业的实现是直接的。发展好中小企业,不仅可以保证就业,还可以适当降低GDP增长速度,使我国“高代价”的高速度经济发展,有机会喘口气。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赵晓鲁律师事务所主任

责任编辑 刘墨非 助理编辑 徐飞

猜你喜欢

北京市世界经济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