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岳阳楼记

2012-10-30吴世民

北京观察 2012年6期
关键词:邓州世民滕子京

文/吴世民

观岳阳楼记

文/吴世民

秋风萧瑟,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登上了千古名楼——岳阳楼,实现了多年夙愿。我伫立岳阳楼上,面对水天一色的八百里洞庭,遥想九百五十多年前,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在此主持修缮城池,当面向洞庭湖的西城门——岳阳楼告竣时,滕子京写信给范仲淹,并附《洞庭晚秋图》一幅,派人去邓州请范仲淹为复修后的岳阳楼作记的情景。那可能是一个黄昏,在范仲淹修建的花洲书院里,他用激动的手接过了信使呈上的老友来信,他边在夕阳下读信,边想起了与滕子京共同考中进士时的欢娱之状,共同参与修复泰州海堰工程的动人场景,更想起了今日共同遭贬的现实。一时百感交集,遂转身进屋,展纸提笔,于是,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的散文杰作《岳阳楼记》便诞生了。

不过是一个时辰的挥笔书写,却给天下人带来了无限的阅读享受和深思。就在这篇不长的文章里,范仲淹记事、写景、言情、说理,把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宽阔胸怀展现出来,并给我们留下了忧国忧民的千古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此,岳阳楼随《岳阳楼记》而名扬天下。人们至今还不断重提这个警句,是因为天下仍有忧有乐,而面对忧乐,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的还大有人在。我仰望岳阳楼中的《岳阳楼记》,追寻着这位以天下为己任的被贬知州作记时的那份复杂心情……

1046年,范仲淹已经五十七岁了,此前一年,他在宋仁宗支持下实施的“庆历新政”改革失败,被罢参知政事职务,逐出京都,贬至河南邓州。范仲淹是在写完《岳阳楼记》六年后去世的,可能在他挥毫书写《岳阳楼记》时,已经疾病缠身,只是他浑然不觉,仍在为天下百姓忧虑。范仲淹一生坎坷,两岁丧父,母亲带着他改嫁,幼年生活十分贫苦,长大后发奋读书,昼夜勤学,终于凭自己的本领考中了进士。他在朝中为官,敢于上书直谏,力主改革实行于民有利的新政;率兵守边,英勇作战,屡建功勋;被贬邓州,不沉沦于苦闷,而是到处了解百姓之忧,重农事、建书院,造福人民。1052年,他与这个世界作别的那一刻,应该是心神两宁的,因为他的一生无论是作为官人还是文人,他都做得很好,无愧于他的时代!呜呼哉,日月经天,斯言有声,噫吁兮,江河行地,嘘气成云。也正是如此,范仲淹永远得到了后人的尊敬。

《岳阳楼图》元 夏永

责任编辑 刘墨非

猜你喜欢

邓州世民滕子京
河南邓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解锁乡村治理有了“金钥匙”
黄科院田世民、吕锡芝、张雷入选水利青年拔尖人才
理发师
失去,亦是另一种获得
“中国·邓州第四届《红楼梦》读书竞赛总决赛”综述
滕子京“欠条”建成岳阳楼
最后的麦子
远在江湖
“欺世盗名”岳阳楼
让雷锋精神的接力棒代代相传——南阳市邓州“编外雷锋团”学雷锋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