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中学生课余篮球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2-10-28李敏华唐健
李敏华,唐健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梧州市中学生课余篮球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
李敏华,唐健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梧州市中学生课余篮球训练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解决梧州市中学生课余篮球训练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应对策。
梧州市;中学生;课余篮球训练;对策研究
学校课余篮球训练,是体育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具有篮球特长或者是篮球爱好的学生,进行无偿的有关篮球技术、战术的教学训练,为国家培养优秀篮球后备人才的教育过程。中学生课余篮球训练是中学课外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体育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属于课余训练的性质。开展中学生篮球的课余训练,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篮球运动水平,推动学校篮球运动的开展,培养体育活动骨干,活跃学校的文化生活,也为培养后备人才打下了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梧州市中学生课余篮球训练现状为研究对象,以梧州市开展课余篮球训练的学校的4所高中和4所初中的16名篮球教练员、192名运动员(包括男女运动员)为调查对象。每所学校男女运动员各12名,教练员2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自1980年以来的国内外有关课余训练文献资料,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分析和整理,了解了对中学生篮球课余训练现状及发展情况。
1.2.2 问卷调查法 分别对192名篮球运动员和16名教练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问卷的发放采用当面发放回收和发函发放回收两种形式,向教练员发放问卷16份、运动员192份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97.92%,问卷有效率为93.8%、93.75%。本次问卷调查回收率和有效回收率较高,符合社会调查研究的要求。
1.2.3 访谈法 在调研过程中,与梧州市部分中学的教练员、管理人员、运动员以及体育管理中心的有关官员进行了访谈,了解有关梧州市课余篮球训练的机制、教练员的业务情况、运动员的学训情况等。
1.2.4 数理统计法 根据社会调查统计方法与体育统计学原理,运用Exce12000和Spss11.0数理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梧州市中学生课余篮球训练的教练员现状
2.1.1 教练员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有46.67%的教练年龄在30~39岁之间,有26.66%的教练员在40~49岁之间,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呈现出明显的以中青年为主的老、中、青搭配的理想组合。中年教练员具有丰富的教学、训练、带队经验,带队年限4年以上的占80%,青年教练员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接受新事物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和充沛的带队训练精力。梧州市中学课余篮球训练的教练员呈现出以青年为主,中年教练员为辅的格局,基本符合现代篮球训练对教练员的基本素质要求。(表1)
2.1.2 教练员专职程度、毕业学校及学历状况分析 目前担任梧州市课余篮球训练的教练员从学历结构看,本科学历占73.33%,专科学历占20.00%,说明梧州市课余篮球训练教练员大多数都接受过良好系统的专业教育,学历层次也比较高,基本能够满足课余篮球训练的需要。但是,通过向梧州市主管学校体育的部分领导访谈得知,梧州市课余篮球训练的教练员基本由本校体育教师担任,还没有专职教练员。
2.1.3 教练员的运动经历 调查得知,参加篮球系统训练最高年限的有5年,但只有1人,4年的有2人,2年的占大多数,有8人,只有1年的有4人。梧州市课余篮球训练的教练员的运动经历还不够丰富,其具有高水平运动等级的教练员也较少。据调查,没有健将级、一级的教练员,绝大多数是二级运动员。教练员没有足够丰富的运动经历,不能完全体会到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感受,在实施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把握训练的量与强度,这不利于课余篮球训练的发展。
表1 教练员年龄结构、带队年限统计表
2.1.4 教练员的薪金待遇情况 从走访调查中得知,教练员每次训练课的补助大概是10~15元不等。通过调查教练员对训练津贴的满意度,6.67%的教练认为非常满意,33.33%的认为基本满意,还有60.00%的认为不满意。激发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是课余篮球训练的关键,当担任课余篮球训练的教练的相应补助不足以维持任训教师的利益、不足以成为其保持旺盛工作热情的动力源泉时,其工作积极性会受到极大的挫伤。教练积极性低下会制约课余篮球训练的质量。
2.2 梧州市中学生课余篮球训练运动员的现状分析
2.2.1 学生运动员的选材 运动员是课余训练的主体。选材是组建运动队的关键。培养篮球运动员的必备条件是要选择具有一定身高的队员,但身体基本素质也是不可忽视的。梧州市中学生课余篮球训练的运动员的选拔工作是由篮球队主教练和体育教研室的领导来具体执行,其选拔的方式和途径如下:(1)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进行观察,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爆发力强、动作速率较好的学生,向教练员推荐;(2)教练员通过观摩学校的班际篮球比赛或其他篮球比赛,物色合适的人选;(3)向全校学生宣传招募课余篮球训练队队员,教练员与体育教研室的领导对来报名参加训练的学生进行一般身体素质的考核,如50m跑、俯卧撑、助跑摸高等。
2.2.2 运动员训练的动机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体育活动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是选择、激发、维持并强化一定体育活动从而导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运动员的训练动机,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目标定位及其竞技能力的提高。参加梧州市中学生课余篮球训练的运动员大部分是为了升学,希望通过体育锻炼能考上大学的占50.00%;其次是对篮球的爱好和兴趣。
2.2.3 运动员的学习情况 据调查得出,梧州市中学生课余篮球训练的运动员文化成绩总体水平不高,而影响运动员的学习主要是因为训练太累引起的。中学时期是学生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培养体育人才的时期。然而,中学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作为中学篮球运动员,处在身体发育的后期,较大运动量的训练及学习时间不足会对学习成绩造成一定的影响,学训矛盾是必然的。这就要求中学课余训练必须处理好“学与训”的矛盾。(表2)
表2 影响运动员学习的主要因素
2.3 梧州市中学生课余篮球训练的保障条件
2.3.1 课余训练的器材及场地设施 通过调查得知,4所学校有4块篮球场,其他4所学校有2所篮球场。由此可以看出,梧州市中学课余篮球训练的场地数量有限,辅助训练设施不能很好的满足课余训练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2.3.2 课余篮球训练形式与训练时间 通过访谈得知,梧州市中学生课余篮球训练的形式大多数主要采用的是阶段性的训练形式。在每学期开学后一两周后开始进行训练,直到学期结束,如果有比赛,寒暑假也会进行训练。虽然训练时间和训练效果不是完全成正比的关系,但要有质的飞跃,必须有量的积累,训练时间的保证是课余篮球训练必不可少的。每周大部分都能保证4次以上的的训练,每周训练次数达4次以上的占47.22%,3次的占27.78%,2次的占19.44%,1次的占极少数为5.56%。每天训练的时间都在1.5小时左右,2.0小时的占30.56%,1.5小时的占44.44%,1.0小时的占16.67%,0.5小时的占少数为8.33%。梧州市中学生课余篮球训练时间基本能得到保障。
2.4 对 策
2.4.1 努力提高教练员的专职化程度 学校提高对课余篮球训练的重视程度,加大投资,聘请专业的篮球教练,提高教练员队伍素质,保证训练质量,促进梧州市课余篮球训练的发展。
2.4.2 聘请有专业经历的教练员进行训练把人才真正引进到学校,梧州市中学课余篮球训练的教练员的运动经历还不够丰富,他们不能完全体会到运动员的感受,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训练的量与强度。聘请有专业经历的教练员进行课余篮球训练。
2.4.3 学校应采取激励机制,激发运动员、教练员的积极性 对教练员的付出给予相应的回报。增加教练员每次训练的待遇,在比赛中获得好名次的对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要给予合适的奖励。
2.4.4 正确处理学习与训练的矛盾,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及训练效果 对于参加课余篮球训练的运动员,除了要控制好训练整个训练过程,把握训练质量外,也要提高他们对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端正其学习态度,采取有力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加强文化学习水平的提高。学校可以合理地安排老师对在文化课方面比较弱的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补习。
2.4.5 课余训练的器材及场地设施 在器材及场地设施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确保专款专用,解决基本的训练器材及设施,学校可多渠道筹集资金,动员社会各界对课余篮球训练进行赞助,力使梧州市课余篮球训练达到训练有器材有设施有质量。
3 结 论
梧州市中学生课余篮球训练教练员的专职化程度低,基本由本校体育教师担任;教练员运动经历不够丰富,没有经历过专业训练的教练员不能完全体会到运动员的感受,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把握训练的负荷量与负荷强度;教练员的薪金待遇不够合理;学训矛盾突出;在场地、器材方面大都只处于基本够用、基本合理的层面上,这不利于课余篮球运动的发展。
[ 1 ] 刘长青.济南市中学生课余篮球训练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 2 ] 曾吉,李连军.浅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科学管理[ J ].湖北体育科技,1996(3).
[ 3 ] 王克俭.浅谈中学篮球队的训练方法[ J ].体育函授,1994(3、4):144.
[ 4 ] 张开泉.中学课余篮球训练的组织与管理[ 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28):367-370.
G841
A
1674-151X(2012)06-040-02
投稿日期:2012-03-23
李敏华(1977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