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省域第三产业发展因素的实证分析
2012-10-27曾黎,李春
曾 黎,李 春
(红河学院 数学学院,云南 蒙自 661100)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和优化,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第一、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局面正在逐步改革.2010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了8点意见.其中,第二点意见指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第三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制约着我国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因此,研究区域间第三产业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学者李江帆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服务产品的输出状况4个方面对第三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估[1].吴玉鸣通过因子分析法评估了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三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强调应针对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和类型的区域,构建和培育各具特色的第三产业发展体系和方向[2].贺爱忠认为,要通过体制改革发展新兴第三产业,确定各地发展重点[3].李江帆、曾国军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揭示了第三产业比重与第三产业第一层次比重负相关、与第二层次比重正相关的规律性[4].林民书、韩润娥研究表明,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政府应该通过制度创新,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技术、管理和制度的障碍[5].蒋月锋对导致经济发展与就业和再就业的不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剖析,认为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促进三次产业的平衡与协调发展[6].曾国平、何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地区差异的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7].董墨菲利用回归分析统计方法研究了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影响因素和内部结构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优化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内部结构的思想和对策[8].杨超、阴训法分析了辽宁省服务业现状,认为辽宁省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9].
1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指标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经济结构在不断地充实调整和优化升级.1978—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8.2%持续下降至10.2%,下降了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7.9%变为46.9%,发展保持稳定,变化幅度不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3.9%升至43%,上升了19.1个百分点,并体现出了进一步保持增长的趋势.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本文以全面性、可比性、可操作性、适用性的原则,从发展范围、发展速度、发展能力三方面挑选了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x1(GDP)、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x2(FRS)、第三产业就业人数x3(JYS)、第三产业固定投资额x4(GDTZ)、外商投资企业数x5(WSTZ)、城乡居民储蓄存款x6(JMCX)、居民消费水平x7(JMXF)、主营业务收入x8(ZYSR)、城市化水平x9(CSH)、技术市场成交额x10(SCCJ)这10个指标来衡量我国各地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2 模型的建立
首先要识别出影响我国省际第三产业发展的具体因素,还需识别出到底是哪些因素的差异能导致我国省际第三产业发展的差异,然后建立由P.Zweifel和R.Eisen得出的双对数模型,研究各影响因素对各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影响力[10].
为了分析影响我国省际第三产业发展的基本因素,本文建立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式中,yi是被解释变量,表示第i省的第三产业增加值;xi1,…,xik是第i省的k 个解释变量;αi,βi1,βi2,…,βik是待估计参数;εi是随机误差项,且εi~N(0,1).
为有效排除多重共线和无因果关系的变量,保证回归方程的稳定性,既不遗漏重要解释变量,也不引进不必要的解释变量,本文先尽可能多地引入备择解释变量,然后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筛选出属于被解释变量格兰杰原因的解释变量,最后用逐步回归法从这些属于格兰杰原因的备择解释变量中挑选出最优的解释变量[11].
为进一步考查各影响因素对各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影响力或弹性,以2004—2010年各省第三产业增加值yi的自然对数为被解释变量,各影响因素的自然对数为解释变量,建立如下双对数模型:
式中,解释变量的系数β′ik就是产业增加值yi对各影响因素xik的弹性系数.
3 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所用的数据来自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国劳动年鉴》,以及国家统计局网站的全国年度统计公报.首先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逐步回归法从上述10个指标中挑出最能解释各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变化的解释变量,实证结果见表1.
表1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主要影响因素Table 1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dded value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of provinces and cities
续表1
从表1可以直观地看到影响各省市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因素各不相同,经过格兰杰检验结果分析影响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因素主要是GDP,31个省市区中占了21个,还有FRS,JYS,GDTZ,JMCX,CSH都占有很大部分,可见推动我国第三产业稳健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各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也说明了经济发展与第三产业发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另外,内蒙古、福建、江西、湖南、新疆的影响因素很多,这说明当地第三产业发展较为平衡,而山西、黑龙江、山东的影响因素较少,说明这些省份第三产业发展的波动性较大.反过来,第三产业发展也影响着各因素的发展,绝大多数省份第三产业的发展均对GDP,JMCX,JYS的影响非常大,说明第三产业发展是促进居民生产收入及居民储蓄的重要渠道,同时,发展各省第三产业有利于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这对缓解我国出现的就业压力具有积极的重大作用.经过逐步回归方程筛选后发现,除了湖南、重庆、新疆外的28个省市区的第三产业生产总值都被列入了方程,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浙江、广东等省市的系数比较大,这说明这些省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受GDP的影响较大.
为进一步考查各影响因素对各省市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强度,以2004—2010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其余指标为解释变量,建立双对数模型,得到了第三产业增加值对不同变量的弹性系数.如表2所示.
表2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对不同变量的弹性系数Table 2 The coefficient of elasticity of the added value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of provinces,cities,and regions with the different variables
续表2
弹性系数反映解释变量的变化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影响,如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1.138,说明北京地区生产总值每增加1.138%,将使得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1%.从表2中可以看到,北京、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贵州、云南10省市的弹性系数均超过1.00.在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四川、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的变化最为敏感,弹性系数都超过了3.10,这几个省区都在我国西部地区,这可能是由于国家近几年加强西部大开发的结果;上海的弹性系数为负数(-3.360),可能是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饱和度已经很高.在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中,内蒙古、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陕西的弹性系数都大于4.00,在这些人口大省区中,就业人数的增加将很好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31个省市区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居民消费水平弹性系数基本保持在1左右,说明这两项指标的增长对各省市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加都有正面促进的作用;在居民消费水平弹性中,可以看出经济发展较好的中东部地区的系数较高,体现出了这些地方居民消费的热情和能力都比较高,但是最高的却是西藏(2.130),最低的是重庆(0.604),原因可能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居民收入增加带动了消费水平,也提高了第三产业发展的程度,重庆的情况可能是因为长期以来这一地区的消费能力都比较活跃.在城市化水平中,各省市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受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影响也很大,其中,北京、黑龙江、西藏、青海的城市化水平的弹性系数都超过了5,说明这些地方城市化水平每增长1%,将至少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
4 结 语
本文首先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逐步回归法识别出了我国不同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识别影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这有利于有效降低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提高回归方程的稳定性和解释能力.在完成了对各省市区第三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识别之后,本文还测度了各省市区第三产业对不同影响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即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各因素的弹性.
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省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促进各地第三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31个省市区中,绝大部分省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这也说明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够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反过来,第三产业的繁荣有助于提升该地区的经济实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城市化建设.通过双对数模型计算出的省际第三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弹性结果表明,在各省市区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弹性基本保持一致,集中在1左右.在其他因素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对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城市化水平这三个因素的变化较为敏感,大部分省市区的弹性系数都超过了3,有的弹性系数则达到了5.
这些分析结果反映出,为更好地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①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提升各地区的经济实力,使居民收入稳步持续增加,多渠道促进消费;②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推进城市化进程,改善城市规模结构;③从这几年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看出,营造健康、有序的外部环境,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以服务业为基础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第三产业的整体开发和管理水平,将大大提升该地区第三产业的实力.
[1] 李江帆.第三产业的产业性质、评估依据和衡量指标[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1-13.(Li Jiangfan.The Tertiary Industry :Its Industrial Nature,Evaluation Basis and Index Measure[J].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1994(3):1-13.)
[2] 吴玉鸣.我国31个省市区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最新评估[J].中国软科学,2000(10):52-56.(Wu Yuming. Newly Assessment of Synthetical Development Levels of Tertiary Industry of 31Provincial Regions of China[J].China Soft Science,2000(10):52-56.)
[3] 贺爱忠.中国第三产业结构的现状、问题与调整思路[J].科学·经济·社会,2001,19(1):35-38.(He Aizhong.The Third Industry Structure of China’s Actuality and Problem and Adjust Thought[J].Science Economy Society,2001,19(1):35-38.)
[4] 李江帆,曾国军.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3):34-39.(Li Jiangfan,Zeng Guojun.An Analysis on Upgrading Trends of Tertiary Industry’s Internal Structure in China[J].China Industrial Economy,2003(3):34-39.)
[5] 林民书,韩润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及结构调整[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11-118.(Lin Minshu, Han Run’e. Causes of Lagging Development in Tertiary Industry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J].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2005(1):111-118.)
[6] 蒋月锋.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数量关系探究[J].沈阳大学学报,2006,18(6):20-22.(Jiang Yuefeng. Quality Analysis of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Growth[J].Journal of Shenyang University,2006,18(6):20-22.)
[7] 曾国平,何薇.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地区差异问题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6):92-94.(Zeng Guoping, He Wei.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ertiary inDustry Issues[J].Productivity Research,2007(6):92-94.)
[8] 董墨菲.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动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7):250-251.(Dong Mofei.Dynamic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hina’s Tertiary Industry[J].Market Modernization,2007(7):250-251.)
[9] 杨超,阴训法.辽宁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其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2011,23(1):47-49.(Yang Chao,Yin Xunfa.Present Developing Situation and Analysis of Service Industry in Liaoning Province[J].Journal of Shenyang University,2011,23(1):47-49.)
[10] Zweifel P,Eisen R.Versicherungsökonomie [M ].Düsseldorf:Springer-Verlag GmbH,2002.
[11] 吴祥佑.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的实证研究:1997—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6):99-114.(Wu Xiangyou.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Unbalanc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across Provinces:1997—2007[J].The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Technical Economics,2007(6):9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