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闻语篇的及物性批评对比分析*
——以2011年利比亚战争为例
2012-10-26郑州大学外语学院陈晓珮
郑州大学 外语学院 陈晓珮
中美新闻语篇的及物性批评对比分析*
——以2011年利比亚战争为例
郑州大学 外语学院 陈晓珮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依赖大众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然而,语言学家们发现,历来标榜着公正、客观地报道新闻的媒体在向人们传递信息的同时也暗自传递出一定的观点与态度。作为一种新兴的话语分析方法,批评语篇分析开始逐渐被用来揭示语言对意识的控制作用以及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深层内容。
一、批评语言学与及物性
作为语言学中的重要分支,批评语言学起源于文学批评和社会学,最早由Fowler在其1979年发表的《语言与控制》一书中提出。Fowler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揭示出,意识形态实际存在于各类语篇中并通过语言作为媒介对人们的思想进行控制,影响着人们理解世界、总结归纳自己的看法等。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批评语篇分析愈发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如国外的语言学家——英国的Kress和Fairclough、荷兰的Van Dijk以及奥地利的Wodak等,国内的语言学家陈中竺、辛斌、张德禄等。众多批评语言学家的研究为批评语篇分析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这些语言学家普遍认同和接受Halliday的3大语言功能(达意功能、人际功能、概念功能)理论,并将该系统语言功能学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础,特别是Fairclough的三维度分析模型(three-dimensional model),已经将Halliday的3大语言功能作为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的分析工具。
及物性是Halliday3大语言功能之一概念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将人们的经验世界分成一组便于操作的过程。语言的概念功能的一个观点就是人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是根据特定的语境从语言系统中作出的选择,这同批评语言学认为语言的选择是基于一定系统原则指导的观点不谋而合。作为描述人们在真实世界中自身的经验,概念功能主要是通过及物性、分类等来展示现实世界的。由此推及,通过对语篇中句子的及物性分析能够很好地探究句中动词的选择及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用不同的及物过程表达出不同的意识形态。
二、中美新闻语篇对比分析
利比亚内战在2011年一直吸引着全球媒体的关注。从2011年2月15日利比亚国内示威游行到3月19日多国部队发动空袭,直到利反对派成立过渡政府,对政府军步步逼近,最终10月20日总统卡扎菲被击毙标志着内战的结束。在这期间,各国媒体对战争情况做了详细的报道,这中间也包括美国和中国。众所周知,两国对于利比亚内战的政治立场并不相同。《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作为两国各自具有代表性的主流媒体,其报道的态势和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两国对利比亚各方的政治倾向。因此,对这两个媒体就利比亚战争中发生的同一事件的英语新闻报道进行对比是有研究依据的。
本研究共搜集了自2011年2月到11月期间的119篇《纽约时报》和134篇《中国日报》的新闻报道,通过细致的阅读选取了20篇对相同事件进行报道的新闻作为最终的语料,采用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根据Halliday的观点,英语句子的及物性可以分为物质、心理、关系、行为、言语和存在6大过程。表1是这6大过程在所搜集的两家新闻媒体20篇语料中的分布比例。
表 1 两家新闻媒体20篇语料中6大过程的分布比例%
从表1可以看出,这6大过程在两个媒体的语料分布中没有明显差异,所有过程中,物质过程占的比例最高,在《纽约时报》中为57.9%,在《中国日报》中为57.3%。排在第2和第3位的分别是言语过程和关系过程,分别在《纽约时报》中占25.1%和8.3%,在《中国日报》中占30.5%和4.7%。而心理过程、存在过程和行为过程在这两个媒体中所占比例最少,3者加起来也分别仅为《纽约时报》9.1%和《中国日报》7.5%。这样的分布与新闻的特征有关,因为新闻一般是对事件的客观性动作性的描述而非心理状态或是物质存在关系的介绍,所以研究的重点就放在物质过程上。
物质过程通常是具体行为过程的描述,一般包括施动者(actor)、过程(process)和目标(goal)3个部分。在新闻语篇中,物质过程在句子中的使用能够带来对某一事件生动具体的描述。通过对20篇新闻报道中物质过程的分析,根据主要施动者的不同将物质过程分为3组,分别为卡扎菲(Qaddafi),反对派(Rebels)以及以美国和法国为首的北约(NATO)。表2是从20篇语料中依据这3组不同的施动者选取的关于物质过程的句子。
表 2 两家新闻媒体20篇语料中的物质过程句子
先看第一组卡扎菲部部分。在《纽约时报》中,施动者使用了“卡扎菲的追随者”(the loyalists)而不是《中国日报》中的“利比亚政府军”(Libya government)。众所周知,在利比亚反对派成立的过渡政府被官方认可之前,卡扎菲所代表的政府是国内唯一合法的官方机构。然而《纽约时报》刻意选择“追随者”这样能够降低卡扎菲军队的合法性和官方性的词,使政府军变成了普通的支持者。在过程描述的动词选择上,《纽约时报》选择了“猛攻”(storm),“集结”(marshal),“杀戮”(kill)这样一些带有暴力色彩的词汇,再配合目标短语,就变成了一些含有贬义色彩的行为,如“卡扎菲的追随者杀害了一些反对派战士”。反观《中国日报》对卡扎菲的军队行为的描述,多是客观的行进过程描述,如“向前推进”(advance torward),“控制住东部的城市”(gain control of east cities)等,没有刻意地歪曲形象。
再看第二组反对派这部分。施动者在《纽约时报》多是普通词,如“反对派”(rebels)和“反对派战士”(rebel fighters),但在《中国日报》中,则是像“溃败混乱的反对派武装”(ramshackle rebel army),说明反对派的军队无组织纪律性,就像一盘散沙一样毫无战斗力。再看目标部分中,《纽约时报》中使用了“负隅顽抗”(recalcitrant)来描述卡扎菲政府军,说明其十分执拗、顽固不驯,盲目拥护卡扎菲并听从其指示。另外,在过程这部分中,对同一事件两家媒体有不完全相同的报道。在《纽约时报》中,描述为“利比亚反对派给了政府军4天的考虑时间”(four days),但在《中国日报》中,描述为“利比亚反对派下达了最后通牒”(deadline)。从这里可以发现,在后者眼中,反对派更加粗鲁、无礼和暴虐。
第三组是对北约军方的描述。众所周知,利比亚战争的性质是利比亚国内人民爆发的一场内战,应该不需要北约这样的组织涉及其中。如果没有北约的空袭,最终战争的结果很可能不一样,因此,北约还是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中国日报》中,“致命的”(deadly)一词用来形容北约的空袭,显示出它所带来的严重可怕的轰炸效果。把整个过程连起来看,北约的空袭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无论卡扎菲作出多大的努力,在其面前都是无力抵抗的。另外,《纽约时报》用了“卡扎菲的院落”(Qaddafi's compound)而非《中国日报》中的“利比亚政府办公楼”(Libyan leaders'office)来介绍北约轰炸的地点,故意地低调陈述,降低了空袭的恶劣袭击对政府部门的影响,并表达了对卡扎菲政府的藐视与敌意。使用动词“袭击”(struck)而非“炸毁”(destroyed)也显示出美国媒体企图掩盖和缩小袭击造成的巨大的破坏这一事实。
通过以上描述,能够发现尽管《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两家媒体都对利比亚战争做了大量的物质过程的描述,报道战争事实,但是在词汇、短语的选择和使用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纽约时报》对卡扎菲的描述多是恶劣消极的,对利反对派和北约的介绍多是积极向上的,对其造成的不好影响也是尽量掩盖和缩小。相反,《中国日报》对卡扎菲和北约组织则是相对客观的,对利比亚反对派则是较为消极的。
综上,存在于语言中的意识通常是通过语篇来实现的。以公正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而闻名的新闻媒体实际是由本国政治立场影响而暗含一定的政治观点和意识形态的。批评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结合是揭示这些隐含的意识形态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使用及物性理论,对比《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对相同事件——利比亚战争——的报道所选用的不同施动者、过程和目标,能够分析得出两家媒体在报道中潜在的不同态度和观点。这对于读者在新闻语篇的阅读中提高自身批评意识和认知能力也是有所裨益的。
郑州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费氏三维分析模型视角下中美新闻语篇的批评对比分析”(11R12202)。